“錯版幣”與“錯體幣”有何異同?

貨幣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名片”,是國家和地區的主權象徵,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貨幣有兩種主要屬性。第一屬性在流通領域,其功能為一般等價物,是一切商品價 值的代表。當一種貨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一般等價物)後,退出其作為法定貨幣的功能進入收藏領域作為現代文物,貨幣又有了另一種特殊的職能——藝術收藏 品。這時,貨幣的性質就發生了質的變化,它是作為一種特殊商品而出現的,這就是貨幣的第二屬性。依據以上的屬性特點我們得出以下結論:貨幣在生產製造領域 裡是工業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後是商品交換的媒介;退出法定貨幣的功能在收藏領域是投資鑑賞的藝術品。因此錢幣的發展路徑為:工業產品-商品媒介-收藏品 (特殊商品) 。

“錯版幣”與“錯體幣”有何異同?


“錯版幣”與“錯體幣”的共同之處就是二者都有差異,並經中央銀行合法發行。不同在於:“錯版幣”是由於設計、製版等失誤造成的差錯,與印刷過程無關。在正式發行前一旦發現“錯版幣”, 必須通過從新設計或修改版模更正其錯誤,所以,“錯版幣”很少有“正常貨幣”存在,一旦正常發行,發行量都比較大,其珍罕性就相對較低。而“錯體幣”是相對其“正常貨幣”而言,其設計、製版都無錯誤,而是在貨幣生產過程中,由於印製、鑄造失誤或機器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偶然性差錯,一旦發現“錯體幣”在技術 上很容易及時予以糾正,所以“錯體幣”一般非常稀少,因其收集難度高,一旦合法流入社會就愈發顯得珍貴異常。這也是區分“錯版幣”與“錯體幣”的關鍵所在。

貨幣的發行權標誌著一個階級對其自身宏觀經濟發展調控工具的掌握權,同時也代表著這個階級在世界的法定地位,體現著這個國家和地區的物質與精神風貌。貨幣從設計到發行有一套嚴格的審批設計程序和生產檢驗制度。在生產發行領域出現的殘次品,統稱為廢品,一經發現必須嚴格銷燬,決不能流向社會,但也有漏過嚴格的檢驗合法(正式發行)地進入流通市場的,據報道其流入市場的概率小於千萬分之一,這種現象的出現具有偶然性,它的發生可謂是鳳毛麟角。

“錯版幣”與“錯體幣”有何異同?


生產領域出現的殘次品通過漏檢,經過正規渠 道(中央銀行)合法地進入流通領域,其社會屬性發生了質的轉變,即從生產線上的殘次廢品轉變為流通領域正常貨幣的變異品,因其流出的渠道為中央銀行,是法 定的貨幣發行部門,所以這類貨幣具有合法性,一旦停止流通進入收藏領域就具有國家文物的特徵,它的稀有性讓其成為收藏領域的一朵奇葩。作為特殊商品,不論 持有者是收藏愛好者或者是普通擁有者,它始終成為持有者的財富。這就賦予了錯體幣的價值屬性。

我國關於殘缺貨幣的定義經中國人民銀行在1955年就已經公佈了。其定義範圍為流通領域中因使用不當產生的貨幣殘缺,定為殘缺貨幣,可視殘缺的程度而兌換等值貨幣,收回的殘缺人民幣統一打洞作廢,不得流通使用。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貨幣的整潔美觀和人民因貨幣的殘缺而帶來的損失,方便市場流通。很顯然這一規定不是針對發行渠道合法流出且已停止流 通的錯體貨幣和錯版幣。

法定以外為牟取利益出臺的類貨幣,包括人為製造的“錯版幣”,雖然是真鈔作假就收藏來說它和假幣並無二致,沒有任何收藏意義,而且變造貨幣的行為是違法的。如是採取非法手段和非正常渠道,從印刷部門流入社會的印刷廢品,則不應當視作錯體鈔。均應視作假幣。

從以上的幾個環節我認為合法出現的錯版、錯體鈔,應統一稱為:制板錯誤為錯版鈔;其它均稱為錯體鈔,簡稱錯幣。錯體鈔包括所有的印刷、鑄造變異和細部變化異於正常貨幣的。趣味鈔等稱呼均為錯體鈔目下的子項。其它稱呼(廢品、殘次品)均可視為干擾項。

收藏錯版、錯體鈔票應仔細查驗,避免收藏到變造幣和未經過銀行發行的印刷廢品。

“錯版幣”與“錯體幣”有何異同?


目前的錢幣收藏界有一種悖論,一方面鼓吹海外完整的錢幣收藏體系,單個拍品(有部分問題幣、錯版、錯體鈔)屢屢突破價格極限,屢創新高。另一方告誡國人 在我國並不存在錯版、錯體鈔,存在的只是“假幣”“殘次品”“廢品”,沒有任何收藏價值。並且大言不慚地強調什麼在錢幣收藏界,收藏“錯版幣”只是收藏的 旁門左道,偶有一張“錯幣”珍藏算不上是收藏。這種極端無知的陳詞濫調,極大的影響了錯版、錯體鈔收藏在我國收藏市場正常發展。沒有正確地輿論導向和收藏 環境,假鈔,變造幣在民間大肆氾濫。再一方面大肆炒作聯體鈔收藏,聯體鈔即多張連在一起未裁切的紙幣,是供收藏的紙幣真品,嚴格意義上講就是未裁切半成 品,就是這種“半成品”通過有關利益部門的大肆宣揚,堂而皇之成為有收藏價值的錢幣。而被漏檢經過人民銀行正常合法流入市場的錯版、錯體鈔票,被一些所謂的專家,貶為廢紙,是一文不值的殘次品,甚至和造假聯繫在一起。他們混淆了殘次廢品和特殊商品之間的基本概念:在生產線為廢品;在成品階段(未發行到市場 以前)是殘次品;通過銀行正常發行到流通流域,那麼它就是正常錢幣的錯體鈔;一旦停止流通,進入收藏領域,“物以稀為貴”的市場規律就成就了錢幣珍品。錯 版、錯體鈔收藏是整個錢幣收藏環節的組成部分,它的價值是由市場調節的,不以某個人或某個機構意志所左右的。收藏應該是多元的,那些貶低這一收藏板塊的 “摸象專家”將會得到市場的唾棄。也不能因為假幣的泛濫而否定錯版、錯體真幣的價值,這是不負責任不科學的舉措。我們應正確對待錯版、錯體鈔的收藏,提倡 精品收藏和藏品研究,完善錢幣收藏環節的圓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