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宁波镇海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地市】宁波镇海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检查频次做“减法”

一是分级开展监督检查。区局本级负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监督检查,各镇街道应急管理所负责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监督检查。各镇街道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执法计划并报区局备案,避免日常执法检查出现交叉重叠现象。

二是分类开展监督检查。推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用等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将符合3年内未受到安全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等5项条件的民营企业纳入安全诚信企业名单,列入年度免检名单。

三是开展一体化监督检查。深化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消防安全一体化监管,避免重复执法、多头监管。1至8月,共检查企业665家次,同比减少30%,除危险化学品企业、“三场所三企业”和安全生产“黑名单”企业以外,其他规模以上企业重复检查率为0%。

【地市】宁波镇海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监督执法做“加法”

一是深化双预防机制。建立健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完善“红、橙、黄、蓝”四色风险评估体系、将红色、橙色高危区域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内容,避免过去靠随机检查,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存在漏检少查,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是规范事中公示。重新修订了《宁波市镇海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一方面在实施计划检查前,通知被检查对象相关要求,督促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另一方面每月15日之前,将列入下月检查对象,在区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公告,同时以书面函件或者电话方式有效告知。

三是加强事后公开。根据“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对于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的结果在决定做出后的7日内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在进行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同步导入诚信系统,将安全生产领域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主体和个人列入“黑名单”。

【地市】宁波镇海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优化服务做“乘法”

一是全覆盖在线服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实时上传“安全监管平台”,监管部门实时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未及时录入的企业定期进行通报,经提醒仍不录入的,组织进行执法检查,实现安全生产动态监管。

二是高危企业定向监管。建立企业数字化“一企一档”,评定企业红、程、黄、蓝风险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目录库。针对风险等级为红色、橙色的企业,尤其是危化品企业和“三场所三企业”,定期组织专项检查。

三是专家免费上门服务。2014年以来,每年投入200万元邀请第三方专家对年产值500万以上企业进行帮扶指导。计划从年底开始依托“安全监管平台”全程记录服务情况,规范提升专家服务质量和效益。2019年1-8月,安全专家服务企业1193家次,发现隐患5840项,帮扶整改隐患4296项。近三年来,该区危化品企业和“三场所三企业”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地市】宁波镇海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地市】宁波镇海创新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