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迷恋收藏45年投入2400多万,如今藏品过亿,却要借钱生活


收藏是一种对于物品的搜集、储存、分类与维护的爱好。陕西榆林,年过六旬的刘福学是陕西收藏界的传奇人物,可以说是民间收藏大佬,他从1973年开始收藏,经过45年的积累,他家的藏品数量近4000件,陶器有2000多件,瓷器有1000多件,为收藏先后投入了2400余万元,20多年前,老婆不堪清贫生活离他而去,如今藏品价值市场价值超过亿元,但他却穷得靠借钱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收藏大佬的传奇故事。

收藏分为国家收藏和民间收藏,国家的收藏品保存在博物馆中。刘福学1994年就想办一个博物馆,当时资金不足和其他条件受限制,一直推到2004年才建成,当时在陕北是第一个民间博物馆,他的榆阳千五氏博物馆,免费向广大市民及学者开放,自己既当馆长又当解说。但是由于博物馆很简陋,多次被盗。刘福学老人说:“我收藏的东西就是一部完整的陕北历史文化书。”一定要好好保存。

刘福学是一个干什么都非常执着的人,以至于他在家人和朋友的眼中,被称之为怪人,他对收藏古董的执着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45年前,刘福学开始迷上了收藏各种各样的古董,他收藏的古董主要为瓷器、陶器等物件,字画和其他的物件也收藏一些。


刘福学手上拿的人面玉璧是他的镇馆之宝,这件宝贝的原主人家住神木石峁遗址,是在1943年在石峁遗址修羊圈时挖到这件宝贝,刘福学1994年当时花了8800元买下收藏。据说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了,曾经有人出价2000多万元,但刘福学舍不得卖,他说这些古董的历史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人面玉璧直径18,厚度0.8厘米,上面的图案像个外星人,刘福学自己认为这是女娲。

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人们对收藏还没有基本的概念,由于缺少对古董的认识和了解,不少重要的古董和文物被随意破坏和丢弃。刘福学当时喜欢研读一些文物收藏的杂志和书籍,喜欢研究一些古玩器物。于是在几个喜欢古玩朋友的带动下,他开始收藏起各种各样的古玩器物。

刘福学刚开始接触收藏,也没有那么多钱收藏古玩。他只能靠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工资购买喜欢的古玩,文玩界大多都是靠文玩养文玩,而他却不同,每次都是等发了工资时才去古玩市场逛,遇到喜欢的就会尽自己的力量买下。而买下以后却舍不得出手,也正是因为如此,家里的生活时常过得捉襟见肘。图为:清代大清康熙年青花留白瑞兽纹折沿盘。


刘福学的老婆当时实在理解不了,他倾全家的生活费买一些看似没用的坛坛罐罐,还将这些在家里堆得到处都是的东西当成宝贝,生活的拮据和对收藏的不理解,让她离开了刘福学。妻子离开以后,刘福学虽然也觉得很难过,但是丝毫没有改变他收藏的爱好,他还对朋友说,妻子看不到他收藏得这些东西的价值,这些东西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图为:清代大清康熙年红细狮纹碗。

2018年春节前,刘福学老人带着价值过亿的收藏珍品来到西安,准备春节在西安展出他的宝贝,展出后,刘福学希望把这些宝贝留在西安,搞一个博物馆永久展出。图为:宋代湖田窑水注。

“迷上了收藏,注定你一辈子都得过穷日子,有时候甚至穷的连饭都吃不上。”20年前老婆受够了这种穷日子,离开这个家财万贯的家,但刘福学却觉得无所谓,苦点不怕,只要天天和自己的古董在一起,这日子就是开心的,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图为元代钧窑带红鸡心罐。刘福学说带红斑的是最珍贵的。


“榆林简陋的私人博物馆由于缺乏必要的防盗措施,曾被盗过好几次,2004年一念间,我的东西就被盗过11次,保守估计损失至少有200多万元,如今为了安全起见,我只能把一部分宝贝分散保存。”现在有些重要东西都放在银行让其保管,还有一部分转移到了西安保存。图为:辽代的石榴樽,上面鸳鸯特别漂亮。

40多年来,刘福学老人为收藏先后花掉了2400余万元。虽然如今自己的藏品价值已经超过了一亿元,但他却穷得要靠借钱生活吃饭,但他舍不得卖这些宝贝,他的私人博物馆需要钱维持,他不得不给女儿和亲戚借债维持。刘福学说,自己成了最穷的有钱人,但这些古玩都是宝贝是他一辈子的心血,自己又不忍心卖掉。“今年就向早已出嫁的女儿借了5万元,要不就真的吃不上饭了”。

如今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刘福学老人越来越感到靠自己一个人很难保护那么多藏品,很多事情都是力不从心,但这些古玩都是宝贝,他一辈子的心血他实在不忍心卖掉。他希望有人或者政府接手他的藏品,开一家条件好一点的博物馆,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藏品研究和了解陕北5000多年来的历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