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别总是吃药!那些年被你忽略的6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重要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为定期测量血压;规范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

高血压别总是吃药!那些年被你忽略的6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重要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其他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并适当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若还兼有临床情况,则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就越高,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也应越大。

高血压别总是吃药!那些年被你忽略的6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重要

非药物治疗主要指生活方式干预,即去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它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还可以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

(1)减少钠盐摄人: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显著高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应少于6g的推荐,而钾盐摄入则严重不足,因此,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

高血压别总是吃药!那些年被你忽略的6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重要

(2)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衡量超重和肥胖最简便和常用的生理测量指标是体重指数[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2]和腰围。前者通常反映全身肥胖程度,后者主要反映中心型肥胖的程度。成年人正常体质指数为18.5—23.9kg/m2,在24—27.9kg/m2为超重,提示需要控制体重;BMI≥28kg/m2为肥胖,应减重。成年人正常腰围<90/85cm(男/女),如腰围≥90/85cm(男/女),同样提示需控制体重;如腰围≥95/90cm(男/女),也应减重。

高血压别总是吃药!那些年被你忽略的6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重要

最有效的减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在饮食方面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高热量食物(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及酒类等)的摄人,适当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的用量。在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减重的速度因人而异,通常以每周减重0.5~1kg为宜。对于非药物措施减重效果不理想的重度肥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肥药物控制体重。

高血压别总是吃药!那些年被你忽略的6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重要

(3)戒烟: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戒烟的益处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不仅戒断困难,复发率也很高。因此,医生应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患者戒烟,并鼓励患者寻求药物辅助戒烟(使用尼古丁替代品、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等),同时也应对戒烟成功者进行随访和监督,避免复吸。

高血压别总是吃药!那些年被你忽略的6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重要

(4)限制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限制饮酒量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我国男性长期大量饮酒者较多,在畲族等几个少数民族女性也有饮酒的习惯。所有高血压者均应控制饮酒量。每日乙醇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g,女性不应超过15g。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与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100和300ml。

高血压别总是吃药!那些年被你忽略的6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重要

(5)体育运动:一般的体力活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对健康十分有益。而定期的体育锻炼则可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等。因此,建议每天应进行适当的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有1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做健美操、跳舞和非比赛性划船等。典型的体力活动计划包括3个阶段:①5-10分钟的轻度热身活动;②20~30分钟的耐力活动或有氧运动;③放松阶段,约5分钟,逐渐减少用力,使心脑血管系统的反应和身体产热功能逐渐稳定下来。运动的形式和运动量均应根据个人的兴趣、身体状况而定。

高血压别总是吃药!那些年被你忽略的6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重要

(6)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心理或精神压力引起心理应激(反应),即人体对环境中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刺激作出的反应。长期、过量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精神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病态心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A 型性格(一种以敌意、好胜和妒忌心理及时间紧迫感为特征的性格)、社会孤立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患者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以及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必要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或治疗。

高血压别总是吃药!那些年被你忽略的6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样重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