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74歲農民磨刀近30年,收入不高為啥還堅持不改行?


山西運城西街早市聾啞學校的斜對面,有一家開了將近30年、方圓數里獨一家的磨刀鋪子。

店主人自稱“楊老漢”,今年74歲,從1991年開始到現在,幹“磨剪子來鏹菜刀”的行當已經快30年了。老人告訴攝影師,磨一把菜刀收5塊錢、一把剪刀3塊錢,平日裡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十來把,少的時候就只有三、五把。

照這個算下來,刨去房租、攤位費,靠磨刀磨剪每個月下來也就只掙個千兒八百。這點兒錢要顧老兩口的生活可真還不夠,那楊師傅為啥還非守著老手藝、不去改個行兒呢?

老人是1980年從山西襄汾農村來到運城的,開始乾的是自行車修理,後來是走街串巷“磨剪子來鏹菜刀”的吆喝聲吸引他入了這一行。但他沒有拜到師傅,屬於自學成才,是一回回地蹲在老手藝人跟前邊看邊琢磨,回家再練,然後再去看、再回來練。楊師傅是個心靈手巧的人,但也是經過不斷摸索,才掌握了磨刀磨剪的竅門和技術。

這是“楊老漢”幹活用的全部家當:砂輪機用來把刃口的豁豁磨平

手砂輪是把厚的地方磨薄

小桶是用布條淋水來降溫

磨石是幹什麼用的大家都知道

“楊老漢”說,這一行看著簡單,可一般人真還掌握不了,尤其是磨剪子。刀刃快只是一方面,關鍵是還得耐使;現在網上賣的磨刀機、磨刀器實際上不好用,“我磨出來的不管是刀還是剪,最少管用兩年”。

“楊老漢”承認自己其實也動過改行的念頭,但是有一年臘月裡他破例提前幾天回老家過年,就讓好多找上門的顧客吃了閉門羹。打那次起,他感覺到了,“磨刀的活兒看著不重要,可是老百姓生活離不了,我這鋪子不能隨便停”

“楊老漢”手巧腦子也活道,磨刀的同時,他也賣些菜刀剪刀,後來又一步步賣起銅鍋銅勺、石頭眼鏡、把玩核桃、手串,以及小古董、玉器,搞起了多種經營。這樣下來, 收入也多一些,磨刀鋪子也就好經營了。

“楊老漢”的一兒一女都已經成家立業,所以自己也沒有啥經濟負擔。平時殘疾人來就不收錢,碰到歲數大的拿一大一小兩把剪刀來、小的就免費了。經營這個磨刀鋪子,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又尋了事幹,又幫了人忙,還能掙點兒錢”,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學這老手藝了,所以 “只要我還能幹得動,磨刀鋪就不能停”

在你身邊,還有哪些像磨刀這樣“看著不重要、百姓離不了”、但已面臨傳承危機的老手藝需要我們一起來記錄和呼籲?歡迎我們一起來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