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清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和县城地图,见证纳雍历史变迁

纳雍清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和县城地图,见证纳雍历史变迁

纳雍清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和县城地图,见证纳雍历史变迁

纳雍,多数时期属于水西安氏管辖之地。

清朝康熙三年,吴三桂剿水西。康熙四年,以水西地置大定、平远、黔西三府,今纳雍大部属于大定府亲辖地。

纳雍清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和县城地图,见证纳雍历史变迁

今纳雍属于悦服里四甲至十甲;嘉禾里全部;大有里四甲、八甲;仁育里三甲、五甲、六甲;以及平远府崇信里、敦仁里部分。

纳雍清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和县城地图,见证纳雍历史变迁

民国三十年(1941),纳雍建县。

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制,全县设为十个区(区级镇),81个乡(其中29个民族乡)。

纳雍清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和县城地图,见证纳雍历史变迁

当时的纳雍县城范围,还在大操场、大小十字、小河边一线上。

纳雍清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和县城地图,见证纳雍历史变迁

1991年底,撤销12个区(镇)、81个乡(镇),合并设置25个科局级乡(镇),其中镇9个,乡16个(包括10个民族乡)

纳雍清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和县城地图,见证纳雍历史变迁

1991年,纳雍县城已拓展至环城路、沿河小区一带。

纳雍清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和县城地图,见证纳雍历史变迁

2013年,撤销雍熙镇、王家寨镇,设置雍熙街道、文昌街道和居仁街道。全县分为26个乡(镇、街道)。

纳雍清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和县城地图,见证纳雍历史变迁

到了2015年,纳雍县城已拓展到居仁方向,城区面积由4平方公里增加到15平方公里。

纳雍清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和县城地图,见证纳雍历史变迁

2019年,新设立宣慰、利园和珙桐街道。至此,纳雍全县分为29个乡(镇、街道)。

看了以上资料,纳雍的发展变迁是不是一目了然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