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 题/一场现代化武器装备打出的低水平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 文/金色明月
  •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两伊战争是指伊朗和伊拉克之间自1980年9月爆发,至1988年8月结束的战争。

这场战争整整持续了8年之久,是第二次世纪大战后持续时间较长,损失消耗较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战火殃及到半个中东地区,并导致美、苏等域外大国介入,致使中东海湾地区一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两伊战争示意图

一、两雄相争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达"威慑性打击"的命令,接着,伊拉克大批战机飞抵伊朗上空,对德黑兰、阿瓦士、提斯孚尔等地的军事基地进行空袭,对伊朗进行多轮的空袭和炮火打击。

23日凌晨,伊拉克在北起席林瑟,南至阿巴丹的48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大举进攻。

10月初伊拉克占领了伊朗2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深入伊朗境内最大纵深达到390公里。

虽然伊拉克取得了首捷,但缓过神来的伊朗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并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避其锋芒,开始组织力量进行反击,功防有度。

伊朗集中轰炸机大规模地轰炸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在前线重点组织防御北线;

扼守主要交通要道;

突击维修F-4、F-14战斗机;在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后,伊朗逐渐夺取并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作战事动员讲话

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9月,伊朗集中兵力发起阿巴丹反击战,彻底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

1982年3月,伊朗又发动了代号为"胜利行动"的攻势,共击毙击伤伊拉克2.5万多人,俘虏1.5万人,开始转入反攻。

4月20日,伊朗发动旨在收复霍拉姆沙赫市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经过25天的激战,伊朗南部重镇霍拉姆沙赫市光复。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蜷缩在沙袋工事后的伊拉克士兵

为了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伊拉克主要采取了突然袭击的闪电战战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狂人萨达姆过多地迷信闪电战,没有考虑到伊朗地大、物博、人多的优势,同时,几乎所有的战役都以夺取重点城镇为目标,忽视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伊朗逐渐从战争中恢复过来,转被动为主动,并将伊拉克的速战速决战略彻底粉碎。

6月10日,为了维持既得成果,伊拉克建议双方停火和谈并宣布单方面停火。

随后伊拉克开始从伊朗撤军,6月29日,伊拉克军队基本撤出伊朗。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两伊战争中佩戴防毒面具的伊朗士兵

二、战争再度激烈

已转为战略攻势的伊朗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停火建议,为了不给萨达姆喘息的机会,伊朗军队在1982年7月13日晚,伊朗集中12万大军,发动巴士拉战役,经过多次拉锯战,伊朗突过两伊边境,深入到伊拉克境内200多平方公里。

从10月起,伊朗又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猛攻,企图在战略上对巴格达造成高压态势。

伊拉克进行全国总动员,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进行打阻击,双方你来我往,1983年2月以后,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线,解除伊朗军队对巴格达地区的威胁,但彼此都未能取得大进展,战争陷入僵局状态。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图为伊朗从朝鲜进口的谷山大炮阵地

经过反复较量,几度交手,双方都看到了单纯依靠军事力量,谁也吃不掉谁,但双方都不愿意主动让步。

伊拉克企图凭借其空中优势取得突破,开始发动"袭船战"。

对航行在波斯湾里的伊朗用于国际贸易,尤其是石油贸易的货轮、商船进行打击轰炸,企图以战促和。

伊朗以牙还牙,采取了同样的对抗方式,对伊拉克的货船进行报复。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穿越阿拉伯河的伊拉克坦克部队

1986年因两伊"袭船战"导致被炸毁的船只达到106艘,其中28艘是非交战国科威特的,这严重影响到了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被迫向西方大国提出护航和租船的要求,美苏势力开始渗透到中东腹地。

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

但由于双方积怨已久,分歧较大,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决议一直得不到贯彻。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伊拉克在阿拉伯河岸边设立的防御工事

1988年双方更是掀起了"袭城战",双方使用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的重点城镇,企图削弱对方的战争潜力和民生经济,这种互相报复式的消耗战不仅削弱了对方,也削弱了自己,最终是两败俱伤。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战争中被击中的油轮

三、战火停熄

1988年4月17日,经过充分准备,伊拉克军队对南部港口重镇法奥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经过两天的激战,18日下午,伊拉克收复法奥地区。

经过长达8年的拉锯战,双方已经是元气大伤,都是欲战不能,欲罢不愿。

不得已双方只好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决议,实现停火。

至此,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落下帷幕。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正在前线视察军队的萨达姆

战争结束后,两国的边界线又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复杂。

这次战争是继二战后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之一,经济损失惨重,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进程至少延迟了30年。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在美国海军护航下航行的油轮

四、现代化武器装备打出的一场低水平战争

两伊都是中东地区富有的石油国,大量地引进了外国的先进武器装备组建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尤其是战争爆发后,更是斥巨资竞相从国外购买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

尽管双方都拥有大量现代化武器,但在战争中都没有将其充分利用,用现代化的武器打出了一场低水平的战争。

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了一下几个方面:

在空中作战方面,两国都是没有成形的作战方略。

在各种战机的运用方面都带有很大的满目性和随意性,虽然不断地出动飞机进行轰炸,然而却把飞机跑道作为攻击目标,忽略了对敌有生力量的杀伤,空中打击效果不明显。

另外在地空协同作战方面也未能有效的配合,飞机很少支援地面作战,更多时候是各打各的,可以说双方都是在打一场有空中力量支援的情况下的无制空权的战争。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伊朗的空军飞行员在F14战机前的合照

在导弹运用方面,两伊虽然都拥有足以构建完善的导弹攻防作战体系的导弹数量,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那些具备先进水平的各式导弹未能发挥其威力。

在战争中,这些价值昂贵的先进导弹的用处竟然仅仅是用于袭击对方的船只和城镇,可谓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这不得不说是"暴殄天物"。

在坦克、装甲车的运用方面。两伊的作法更是令人大跌眼镜,双方拥有的各式坦克、装甲车近万辆,其中还包括大量的苏制T-72、美制M-60等先进坦克,而且又是中东传统的陆战"老手"。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两伊战争期间,出现过直升机击落直升机的战例,这是人类战争历史上的第一次

可是在战争中两国都没有组织好必要的步坦协同作战序列,步兵得不到坦克的炮火支援,坦克没有步兵的防控支持,战争中,双方的坦克损失惊人,据统计,两国损失的坦克都达到了上千辆。

另外,双方都忽视坦克的快速推进作战能力,坦克在战争中如同"两条腿走路",行进极其缓慢,如伊拉克进攻阿巴丹时,坦克推进15公里竟然要用7天,可谓是"龟速",让人瞠目结舌。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F-14战斗机

五、战争启示记

钱能买来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但买不来军队的现代化。

因此,引进外国先进武器装备一定要结合本国实际,注重消化。

从这场现代化武器装备打出来的低水平战争可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必须要与本国的工业机构,军人的知识技术机构和战争传统、文化习俗相适应。

否则,花钱再多,卖得再多,也是徒劳。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进击中的坦克部队

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并不代表着能打赢现代化战争,先进的武器并不代表着能保证战争的必胜,起着决定性因素的还是操作这些武器的人,是那些善于运用武器,有着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有着完备的军事素质的军人。

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先进的武器和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才能开好自己的军事机器,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武器效能效力,打好现代化战争,赢得战争的胜利。

否则,又是一场现代化武器装备打出的低水平战争。

对于这场战争,你怎么看?

一场没有下限的战争:两伊战争纪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