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哭著看完它,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這句話來自《人間世》第二季的豆瓣評論。

好多人不敢看,怕自己會太難過。歸根結底,因為太真實。

看過《人間世》的朋友都知道,這部紀錄片沒有劇本,沒有彩排,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

有的只是手術室裡冰冷的器械,醫生嚴謹緊張的救治氛圍,手術室外家人們焦急的等待,還有病房裡人們崩潰大哭和歡聲笑語。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01

醫院、疾病、孩子、父母,這四個詞語組合起來就是很悲傷的畫面了。

在這些大大小小的人生裡,有好多瞬間讓人覺得難過,就像上帝有隻手,在我的心上重重擰了一下。

《人間世》第二部第一集的標題叫做《煙花》。

這個看似浪漫的名字,源自記錄片中杜可萌的一句話:

你先把手舉起來,舉到頭頂

再突然張開五指

恭喜你

你給自己放了個煙花

一次還可以放兩個喲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煙花”意味著短暫卻絢爛,原本是特別美好的比喻,對於杜可萌來說,卻顯得尤為殘酷。

因為杜可萌和她的病友們患有一種疾病——惡性骨腫瘤,也稱“骨癌”。

這是一種發病率僅有百萬分之三的癌症。

這相當於你連續拋硬幣22次,每次都是正面。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印象中的湖北話自帶著喜劇效果,但聽著杜可萌用湖北枝江口音講述她和病友的故事時,痛心大於快樂。

這個樂觀活潑的少女被大家成為樂觀使者。

她開了自己的微博和公眾號,分享著自己生活裡的日常。

還管自己的病房叫美少女病房。

人類面對疾病時的堅強總是超乎想象,哪怕是一個孩子。

可一直堅強談何容易。

在得知自己的癌症也轉移到了肺部後,杜可萌的一段話,讓她的主治醫生失語哽咽。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那些渺茫的希望,堅強的笑容,那些關於生死的難題,一個個擊打著病房裡的孩子和家人,這些有血有肉的畫面也從鏡頭那頭傳遞過來,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直面生死,帶給每個人對命運的思考和關照。


02

《人間世2》第七集,講的是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的故事,片子很平靜,但又惹哭了無數人。

阿爾茨海默症,就是老年痴呆。

這個病,高發,又殘酷,像一個不動聲色的狠心的賊,悄悄地、緩慢地把一個個老人從這世界帶走。

而那些被命中的老人,毫無反擊之力,只能束手就擒,任疾病擺佈。

他們漸漸開始遺忘,糊塗,衰弱、癱倒……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72歲的阮懷恩,曾經是個老師。

56歲那年,有天他做飯。做好了一個湯後,他忘記了,又做了一個湯。

他愛人吳開蘭敏感地察覺不對,早早地發現了他的病情。他也是為數不多的,在早期就開始治療的阿爾茨海默病人。

症狀慢慢多起來,女兒預知老爸未來,堅持帶他去巴厘島玩了一次。他們拍了很多照片。這些照片,成了一家人的寶貴記憶。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阮懷恩一病就是16年。愛人吳開蘭一守,也是16年。

她每天像上班一樣,拉著行李去醫院照顧老伴,給他洗腳,餵飯,跟他說話,伺候得十分周全。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阮懷恩已經什麼都不記得,但吳開蘭也總拿出外孫的照片給他看

晚上回家,她會把兩個小玩偶放在床上,覺得那就像她和愛人在一起。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這對夫妻,年輕時感情很好。吳開蘭記得他們很多的幸福時光。

而這份不滅的愛,是吳開蘭兢兢業業照顧愛人16年的最大動力。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而阮懷恩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漸漸的,他什麼都不會了,也什麼都不記得了,完全處於新生嬰兒狀態。

2018年5月,他肺部嚴重感染,生命垂危,面臨“要不要插管”的艱難選擇。

插管也許能延續生命,但要承受巨大痛苦。

不插管就意味著,他要永遠離開了。

吳開蘭非常糾結,她說:“我不在乎外界的評論,但在乎我自己的問心無愧。這一點我非常在乎。”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最後,她痛苦地做出決定:讓愛人平靜、有尊嚴地走。

她不知道這個相伴了一生的愛人,同不同意自己的決定,忍不住抱著他哭:

“老阮啊,你聽吳開蘭的,我們不要插管,弄得這麼痛苦,我也痛苦。”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她說:“你先去,去那邊弄弄乾淨,我回頭就來找你了,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一個人的……女兒的小孩我會幫你帶好,我會告訴她,外公是個老師……”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阮懷恩不能說話,一行清淚從眼角滑落。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最後的時刻,吳開蘭給老伴刮好鬍子,擦乾淨身體,穿上西裝。

72歲的阮懷恩平靜地走了。

對一個認知障礙16年的老人來說,晚年能得到這麼好的陪伴和照料,實在是極大的福分了。

我想,他一定會同意老伴的決定,並深懷感謝。也會在那邊,好好等她。


03

還有很多,我無法一一寫出來,也不敢再多看一遍。

有假如要我截肢,就給我申請安樂死的王思蓉;

有留給母親的最後一句話的安仔:“寶貝永遠愛你。”

有懷孕3次,搭進了整個生命的吳瑩。

........

這部紀錄片花了兩年的時間,9個攝影組,50位工作人員,共記錄了200多位病人。

《人間世》裡的人們,每天都在經歷親人生死病痛邊緣的掙扎。

直到拍攝結束,奇蹟也並沒有發生。

現實的力量,足以讓人敬畏生命。

《人間世》的總導演秦博曾說:

如果觀眾發現,這些生離死別的時刻鏡頭在顫抖。請原諒,那是因為站在攝像機後的編導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哭著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原來是自己活的太矯情!”

世上沒有什麼事,能大過生死,每個人都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歸去。

人世間有太多超乎常人的苦難,同樣也有無數溫暖和美好存在。儘管我們不管怎樣活著,終將迎來死亡。到最後,生命還是一場絢爛的煙花。

美是真的,短暫也是真的。生命或許沒有奇蹟,但愛有。

那些愛和被愛的記憶,才是我們存在過的證明。

點擊閱讀往期精選文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