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遍讀《刺客列傳》,不及這20字刀光劍寒

元和六年,大唐長安的街道上,有個人騎著頭毛驢搖搖晃晃地逛著,驢自然是不識路的,而背上的人也不看路,於是,便一下往京兆尹的車隊撞了過去。

被他撞到的大官,不是別人,正是那位被後世譽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的韓文公韓愈。

至於坐在小毛驢上的人為什麼不看路,是因為他在想,自己的那句詩“鳥宿池邊樹”,下聯是“僧敲月下門”好呢,還是“僧推月下門”?

是“敲”,還是“推”?

被他撞到的韓愈,還要幫他思考這個問題。

而這個古往今來,為詩痴迷而導致“詩駕”的第一人,叫賈島。

賈島:遍讀《刺客列傳》,不及這20字刀光劍寒

賈島:遍讀《刺客列傳》,不及這20字刀光劍寒

· 大好河山,可騎驢

韓愈看著眼前這位一襲僧袍立於鬧市中的男子,卻有股“心遠地自偏”的氣質,哪怕這朱雀大街再繁華,他也能在自己的“推敲”境界裡沉靜。

“還是‘敲’字好。”

韓愈說,“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敲’這個動作,就彷彿是在更深露重的夜晚,多了幾分聲音,靜中有動,反而更襯出這種安靜來。”

年輕的賈島眼睛一亮,閃出靈感的光芒。

雖然韓大人還是頭一回被人“詩駕”碰瓷,但關於詩,兩人可都是同道中人,於是,便一路走一路討論詩詞歌賦。

這時,韓愈忍不住問了賈島一件事:“你這走路不看路的習慣,怕不是第一次撞到人了吧?”

賈島點了點頭,說:“上次也衝撞了一位京兆尹的車隊。”

韓愈“噢”地一聲,不出所料道:“誰?”

“劉棲楚。”

韓愈忍不住笑出了聲,“那上次又是為了哪一首詩?”

賈島低頭,“是那首《憶江上吳處士》。當時,我先想到了下聯,‘落葉滿長安’,但一直想不出上一句來,走著走著,我這頭毛驢就撞到了劉大人。結果他把我罵了一頓,還拘到了牢裡蹲了一整天。等我傍晚被放出來之時,看到牢外滿眼的淒涼之景,才補好了上一句。”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賈島:遍讀《刺客列傳》,不及這20字刀光劍寒

韓愈念著這首詩,內心喟嘆,滿眼賞識,於是,兩人便成了“莫逆之交”。

這是一次偉大的遇見,韓愈的胸懷與境界,讓年輕的賈島意識到,詩歌的宇宙,是除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天地,我們不能忽視這個世界,而只活在自己的中心裡。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其實,“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賈島在遇見韓愈之後,被他點撥影響,遂去浮屠,舉進士。

也就是在第二年,賈島投身韓門,還俗應考。

脫下僧袍,走進了這個充滿愛與恨的世界裡,無所謂成功與否,但他的人生從此與微塵有了聯繫,他生命的寬度,也讓他得以與更多的風景相遇。

賈島:遍讀《刺客列傳》,不及這20字刀光劍寒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元和七年,賈島已過了而立之年,三十三歲的他,才決心在仕途上開始一番作為。

不論是求舉,還是立業,都不免地焦慮心急,一是因為年齡,二是因為以他的詩書功底,自認為能在這俗世裡闢出鋒芒。

這種強大的自信,使他的作品比之前更有一種意氣風發的文質,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寫下了一首《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賈島:遍讀《刺客列傳》,不及這20字刀光劍寒

因為得遇明君,所以將這把劍拿了出來,但這並不是為了炫耀才華,而是為了削這天下的不平之事。

這個詩裡的“誰”,正是把“小我”過渡到了“大家”。

魯迅曾說過一句話:“無窮的遠方,無盡的人們,都與我有關。”

他們內心裡盛著的,是這大好河山上的廣闊風景,當一個人遇見更多的人和事之時,處世的態度便不再拘泥於小怨,而是將格局放得更加長遠。

對於這首詩,吳敬夫有詩評說:“遍讀《刺客列傳》,不如此二十字驚心動魄之聲,誰雲寂寥短韻哉!”

於別人而言,科舉入仕,是一個普世的價值觀,但對賈島來說,他從“僧”到“仕”,是用力從一個世界走到另一個世界的抉擇,因此,筆下才能寫出這樣鋒芒驚豔的詩文來。

而賈島的文功和詩歌裡所表達的情感,也隨著他生命的走向,變得更加豐盛。

那些千古名句,只要他一直寫,便一直都在。

賈島:遍讀《刺客列傳》,不及這20字刀光劍寒

· 性格,往往決定命運

在唐代的科舉市場裡,流行著一個規則:

應試的考生要在考試前將自己的作品送給有文學聲望的官員,希望能得到推薦給主考官的機會,而考官也會在閱卷的時候,把學生的名氣作為評分的因素之一。

再看賈島前半生的經歷,多年的佛門生活養成了他清高孤冷的性情,而他筆下那些被人傳誦的名篇又讓他以才華自矜,這也就導致他不會與那些士子一樣去求官賜名。

賈島驕傲、孤高,甚至不合群,但他的內心又希冀能得到認可,功成名就。

這樣矛盾的性情和人生理想,在他身上衝突,經久難安。

最後的結果,是科舉不第,一紙考卷將他判為了“無才之人”。

世人說,悲憤出詩人。在俗世的碰壁,讓賈島很自然將不平的情緒都寄託在他的詩文裡,想他孤身一人入長安,舉目皆是陌路人,他要做的,不僅是克服困境,還要去直面困境。

否則,又如何能將這些萬千痛楚凝聚,寫成一首:“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如果說還有什麼是可以失去的話,那就是朋友,是知音。

賈島:遍讀《刺客列傳》,不及這20字刀光劍寒

在仕途的不順之後,賈島也沒有再出世為僧,其實,所謂修行,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內心。他之所以留在長安,一定是為了值得的人和事。

反觀現代的人們,與他的遭遇又是何其一致:這偌大的城市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賈島:遍讀《刺客列傳》,不及這20字刀光劍寒

讀賈島的詩,後世的人們會為他的才情驚豔,也會為他的人生感慨,這樣的命運彷彿是走在了夾縫裡,難。

但是沒有這樣的閱歷,他又寫不出《劍客》此等遒勁的詩文,而賈島這個名字,除了為詩推敲入迷之外,也再無旁的意思了。

但他偏偏來了長安,偏偏撞到了韓愈的轎子,從此成了一顆文壇彗星,被韓愈詩讚:“天恐文章終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

他曾經是“只在此山中”,也去過“雲深不知處”,後來“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所以,何謂成功呢?

蘇軾一生被一貶再貶,但他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賈島還俗入世,卻在科考之路上最終意難平,但這是一出悲劇嗎?

其實,誰說了都不算,只有賈島他自己,說了算。

賈島:遍讀《刺客列傳》,不及這20字刀光劍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