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一直以來,用森林掙錢的方式就是將樹木砍倒做成各種原材料,效益倒是出來了,生態卻被破壞了。

如何改變“砍倒樹木掙錢”的效益模式是一個困擾已久的難題。今天我們文中的主人公不但為這個難題提供了答案,能夠讓樹木“站著”也能掙錢,而且每一年的效益也甚是可觀。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天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佑生,是一個幾十年和樹打交道的人,他因樹而生,因樹的伴生植物石斛而富,成為中國仿野生種植石斛第一人。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石斛成就了他一顆保護自然之心

雲南普洱山川秀麗,氣候宜人,常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青,被譽為“綠海明珠”“天然氧吧”,溫潤獨特的氣候使普洱成為雲南省重點林區、重點商品用材林基地和重點林產工業基地。

這裡年均氣溫17.9度,年均降雨量1524.4毫米,無霜期318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溫和,境內江河交錯,林海蔥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宜石斛等植物的生長。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近年來,普洱市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優化林業產業結構,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提高林地綜合效益,不斷加快林下經濟發展步伐,使不少有知識,懂經營,善於在林下尋找植物財寶的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周佑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周佑生是恢復高考(1978年)後的第一批大學生,16歲就考取了現在的東北林業大學,學的是動植物保護專業,20歲不到就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思茅市森工局。

作為被稱為“天之驕子”的文革後第一批大學生,周佑生自然是躊躇滿志,準備大幹一番事業。但命運之神卻和他開了一個玩笑,他在森工局每天從事的工作就是砍伐木材。

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森工局以生產木材作為主要任務,當年伐木最多最快的人都成為了勞模。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而天生熱愛自然,熱愛動植物的周佑生實在無法忍受每天的工作就是砍伐森林,因為他每砍一棵樹都會感到心痛,這導致他工作才一年就毅然辭職,徹底拋棄了當時人人羨慕的鐵飯碗。

後來為了生計,周佑生開採過礦石,成為雲南省最早的“礦老闆”之一。而當“礦老闆”的那一段時間,也讓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完成了資金的原始積累。

後來,周佑生又從事過野生動物馴養,但是這些項目多多少少都會破壞自然,讓他總覺得心有不安。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作為一名學林的人,他知道森林生態系統和人類的關係,也知道生物多樣性對於人類的重要。因此,他一直就夢想能找一個自己喜歡又不會破壞自然的項目來做。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苦苦的探尋,周佑生將目光最終定格在石斛上。因為早年在東北求學的經歷,他很早就瞭解到石斛的藥用價值。

“當初只是想找個養老的項目,我又生性喜歡清靜,15年前就跑到這山裡面來安家,種種花,再順便種點石斛、藥材什麼的養家餬口。”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1999年,周佑生投入2000多萬元租下倚象鎮大寨村大草地合作社約800多畝低產林地,開始在林地間種植鐵皮石斛。後來,他又租下了旁邊1200多畝林地擴大種植面積。

一次種植,一勞永逸

對於周佑生的天昌生物藥業基地,當地人都習慣稱那裡是“蘭花谷”或者“蘭花莊園”。因為2000畝的山林裡不僅種著石斛,還種了200多種蘭花以及中草藥,可以想象,蘭花盛開的時候,漫山遍野的花朵是何等美麗的景象。

來蘭花莊園的一路上,能夠看到茂密的樹林裡,寄生在樹幹上、枝椏間、樹下石礫中的各種長長短短、粗粗細細的石斛,這樣的情形令人震撼。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因為國內的很多石斛基地都是在大棚裡種植的,唯有這裡的石斛是在生物多樣性的樹林裡“放養”的,可以在不破壞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前提下發展經濟。

因為石斛寄生的屬性,它必須要生長在樹上或者石縫中,石斛喜陰,需要茂密的樹林來遮蔭,而且石斛對生長環境、溫溼度的要求非常苛刻,一般溼度要在85%左右,溫度在20℃~24℃間,且無汙染的環境中才能很好存活。

所以能夠大量生長石斛的地方,一定是生態環境極佳、生態系統完整的地方。去過普洱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的人應該不難發現,很多古樹上也寄生著一些野生的蘭花和石斛,這都是生態良好的表現。

走進天昌生物藥業基地的小院子,就可以集中感受石斛的魅力了,馬鞭石斛、鼓槌石斛、流蘇石斛、疊梢石斛、玫瑰石斛……從大門到房屋不到三十米的小路兩邊沿路種植了各種石斛品種。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石斛鮮品有不同的長法、形狀、顏色,用途也各異,做成的產品有花狀、有粉狀、有液態狀。周佑生介紹,這些都很好賣,已經打入國際市場,平均每年的產值都在千萬以上。

在眾多的石斛產品中,最吸引人注目的是耳環石斛,是石斛中的上品,是鐵皮石斛剪去部分鬚根後,邊炒邊扭成螺旋形或彈簧狀,再烘乾的,形狀如耳環一般。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這種鐵皮石斛的野生品種都是生長於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之上和崖縫中間,常年經雲霧雨露滋潤,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自然生長而成,其藥效自然純正。這也是他下大氣力攻克難關仿野生種植石斛的原因。

對於周佑生來說,心裡有一筆清楚賬:每畝鐵皮石斛的種植成本6萬元,但一次種植基本上一勞永逸,當年就開始有回報,而石斛成品每公斤最高價達1.6萬元。

周佑生的林地,也帶動著周圍林農脫貧致富。以前這片山是低產林地,每畝收益也就200多元,現在通過租給周佑生種植藥材,每畝收益已經上升到2000多元,林農同時還可以通過在公司打工,獲得相應的勞務收入。

“我們公司搞的石斛、重樓等藥材林下種苗繁育就帶動了納吉村的127戶農戶參與,村民非但不砍樹了,還會幫著把林子給看好。”周佑生說,公司下一步要帶著農戶們一起做產品的深加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

建一個可以全方位體驗的世外桃源

現在,天昌生物藥業公司立足現有的基礎,正在擴建新基地,那是一個集蘭科植物、珍稀瀕危中藥材、旅遊觀光休閒、林下資源開發示範4大功能的自然氧吧養生谷。

那裡有山有水,森林茂密,除了中藥材種植外,本身就是一個可以旅遊觀光的景點。在那裡不僅可以欣賞到普洱的森林、茶園美景,而且還可以參與石斛、重樓等珍貴中藥材的種植和養護,體驗世外桃源的快樂。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周佑生說,他的“蘭花莊園”以石斛為主打,走的是全生態的道路,在莊園的餐廳裡有石斛燉雞、石斛花煮魚、普洱的野生大紅菌、各種新鮮的綠色蔬菜,還有石斛泡酒。

所有的食材都是他們山裡出的,自家養的豬,放養在山林間的雞、自家魚塘裡養的不喂飼料的魚、鴨子,還有自家種的蔬菜,一律都是生態、綠色、無汙染的,絕對的100%親近自然,適合健康養生。

周佑生希望自己的家族企業今後能夠引入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讓蘭花莊園能夠更加規範地運營與傳承。他希望為子孫後代留下一些植物的種質資源,“現在很多蘭科植物的品種都瀕臨滅絕了,除了種植石斛,我還要建一個蘭科植物的基因庫。”看得出,周佑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目前,普洱已成為全國人工石斛主產區。全市從事石斛種植的有近600戶,其中50畝以上種植大戶達30多戶,去年全市石斛產業產值達到了21億多元。

盤活林下經濟

在普洱,茶葉、咖啡、石斛並稱為普洱三寶。

發展林下經濟,技術是關鍵一環。周佑生一直致力於種植技術的鑽研和攻克,在他看來,發展林下經濟首先要做“活文章”,就是得有本事把植物養活了;其次才是“好文章”,通過標準化種植培育,產生良好的發展效益。

周佑生不僅自己擁有種植石斛的關鍵技術,成功種植60餘種石斛品種,而且和四川大學、中科院雲南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進行科技攻關,努力提高石斛等植物的種植水平。

林下種植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選擇作物、隨時跟進市場動態、有好的技術服務做支撐。石斛的種植看似簡單,裡面卻有大學問。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石斛不僅對生長環境要求高,而且對土壤和溼度的要求也高。他在緬甸設立種植基地,就是將印度的石斛品種先移植到距離比較近的緬甸,使其先適應一年環境,再逐步移植到普洱,如果急功近利,石斛則很難成活。

此時,他的目光又投向了另一個藥用植物重樓,並下決心把重樓培育成普洱第四寶。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對此,周佑生則有自己的心得:種植重樓關鍵在水,重樓需要水也最怕水,因此最好在緩坡上栽種,這樣既可以吸收水分,也不會過渡囤積水分,水分適量了,重樓也就存活了。

在周佑生的石斛基地裡,他指著一片樹蔭坡地的寬葉植物說,這就是重樓,是雲南白藥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據專家分析,重樓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價格也高,所以很多人種植,但真正種活的人並不多。目前,重樓已呈稀缺狀態,80%野生重樓被開發利用,國內每年消耗野生重樓10000噸以上。

“重樓市場非常好,五年成熟一次,現在可以賣到3000元/公斤,公司準備把重樓培養成為‘普洱第四寶’。”

農業大神找到致富門路,把森林變成年收入上億的金山

“林下經濟”並非只是在樹木下面種植作物,大樹上下都可以“做文章”,他採取了“樹上石斛,地下重樓”的林下套種模式,利用野生環境進行產業化栽培;另外,林下經濟也並不侷限於植物,還包括動物,比如可以在森林中養猴子等野生動物,也可以飼養家禽,實現“樹上猴子跳,樹下小雞叫”的效果。

“17000多畝的林地,不砍不伐,樹上種石斛,地下種重樓,3年後每畝石斛年產值可達1萬元,5年後每畝重樓一次性可見效益近百萬元。”

在周佑生的藥業基地裡,我們可以看到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相融的喜人景象,樹木挺拔而立,仍舊能夠創造出很高的經濟效益,錢也賺了,生態也未遭到破壞,這樣的發展模式值得大力提倡。

圖文采編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