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时,为什么中国的相声会走向低谷?

蒋献凯



相声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建国后相声艺人进入国家曲艺团体有了正式编制,相声真正走进大雅之堂,相声艺术为人民发声为时代讴歌,以侯宝林、刘宝瑞、马三立、赵佩茹、常连安、苏文茂等为代表相声艺术家推动了建国后相声繁荣。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马季、姜昆、高英培、李金斗、侯耀文等人他们创作了大量富于时代特色的新相声,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可。

进入九十年代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不再拘泥于单纯的收听广播,娱乐需求也随之增加,欣赏能力逐步提高,新的娱乐方式不断出现并且多样化,港台电影电视剧、电脑游戏电影、卡拉OK流行音乐等风起云涌花样翻新,歌舞厅、台球厅、录像厅、游戏厅都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大大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大众的笑点。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观众的口味也变挑剔了,但是相声作品和表演形式却是一成不变,没有垫话也不再有传统的三翻四抖,要么上来就唱段歌,要么就是讲个小笑话,由于是电视电台录制与相声观众脱离直接关系,观众喜欢与否爱听不听都不会影响演员的表演和获得的报酬,同时相声演员缺乏创作能力,登台表演都是他人写就的作品,相声表演形式与年轻人生活节奏严重脱节。

再到后来赵本山、宋丹丹、郭达、蔡明、巩汉林、赵丽蓉等为代表的小品演员开始在喜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无论是笑点,还是作品表达的内涵,都比干巴巴的说教相声要丰富的多,更受到观众的青睐,小品大大挤压了相声的生存空间,相声演员纷纷转行也导致了相声人才的大量流失。

相声经历了十几年的低谷,2005年凭借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传播,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在相声界异军突起相声,使这门传统曲艺艺术重新走进了大众视野,实现了相声的再次复兴。德云社相声把握住大众的品味需求,作品雅俗共赏表演风格丰富多彩,令观众们感到即新鲜又熟悉。

德云社走向社会贴近观众的小剧场相声演出,使相声传统的技艺得到了恢复,现挂增加了互动性和代入感,使茶馆相声成为表演和传承相声艺术的滩头阵地,德云社来办20多年来,郭德纲培养了众多的优秀弟子,同时德云社云集了国内众多相声喜剧名家,成为中国相声界的人才宝库。


伯德小姐


上世纪九十年代确实是相声史的一个低谷,大量的相声演员改行,在电视媒体上的地位逐渐被小品取代,曝光率越来越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相声沦落至此,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不过我认为如下两方面原因是重点: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娱乐需求也随之增加,各种新鲜的娱乐方式不断出现,比如卡拉OK、歌舞厅、台球厅、录像厅、电动游戏厅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而窝在家里看电视这种娱乐方式逐渐被年轻人抛弃,相声已经与年轻人的生活脱节了。


只有在逢年过节时,年轻人才会和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以春晚最为典型,那时也是春晚收视率的高峰期。因为电视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了,传统的过节团聚意识比现在要浓厚的多,所以只要抓住春晚这个舞台,相声也不至于没落。


但是,相声终究还是没落了,因为春晚这个舞台也几乎失去了,这就涉及到另一方面的原因,即相声演员的作品问题。

1990-1993年春晚是相声最后的辉煌,每一年都有5-7个相声,但是到1994年锐减至2个,此后一直维持着2-3个节目的水平。


比起数量减少更令人痛心的是质量的下降。1991年春晚,姜昆的《着急》;1993年春晚,姜昆的《楼道曲》;1994年春晚,冯巩和牛群合作的《点子公司》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节目;1995-1999年,春晚五年仅有一个作品被后世称为经典,既侯耀文和石富宽的《京九演义》,节目质量的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以赵本山、宋丹丹、郭达、蔡明、巩汉林、赵丽蓉等为代表的小品演员开始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无论是笑点,还是背后想要表达的内涵,都比干巴巴的相声要丰富的多,理所当然的取代相声的地位,成为春晚舞台上最受欢迎的节目。

相声既得不到年轻人的喜爱,又失去了春晚这个最大的舞台,衰落是必然的。2005年以后,相声之所以又回暖,是因为郭德纲又为相声找到了新的舞台,即小剧场,并以此为根据地,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又将相声带火了!


孙破天


相声干不过小品

现在也如此,90年代很多相声演员开始演小品,把相声的包袱融入了小品内,小品带有很强烈的相声元素。

一个成熟的小品剧本,里面有很多元素,比相声更快让观众直面包袱,而相声则需要2人用嘴来铺垫,抖个包袱需要的时间比小品长的多。

而且一段传统相声需要的时间比小品多太多,现代人讲究的是快节奏,在看过一小时的戏之后,基本对于长段子没什么兴趣。

现代人更希望在段段几分钟内接受大量信息,头条有几人看完整段30分钟相声呢?

小品的出现在形式上、内容上都更接近现代人的要求,所以90年代小品的崛起没什么能抵挡的住!


剪辑开心师


相声曾经有把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它让人们在娱乐途径很少的时代,通过听相声,有了生活的乐趣。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相声进入低谷,是因为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渠道,特别是电视进入家庭,让足不出户就可娱乐。犹记得小时候,村中常来说书人,两三个人,晚上村里户外,一人主说,二人配乐,演绎隋唐英雄、水浒好汉、杨家忠烈,全村出动,热闹异常。但说书在今天几乎绝迹,大概类似于相声吧。长远看,相声命运也不会长久。


地平线1972


任何艺术形式,都会有高峰时期,然后就过去了;这就好象贝多芬的交响乐,肖邦的钢琴曲 ... 无与伦比,无人望其项背。相声也是这样。侯宝林,这位在艰苦岁月,在北京南城的下层社会,靠说相声养家糊口的艺人,将相声艺术推到顶峰 ... 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顺便说一下,当年的梅兰芳,曾经有人超越吗?)。再者,侯宝林之后的所谓“相声演员”,都是从政府领工资的人。大家认为呢?


小轩生活


时代原因,也是最主要原因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大潮流站稳了脚跟,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外来文化与传统思想相互激撞,人民对于享受精神层面生活的需求还尚未显露;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追求向钱看,对于相声文化基本忽视。


小六贝勒爷


现在也如此,90年代很多相声演员开始演小品,把相声的包袱融入了小品内,小品带有很强烈的相声元素。

一个成熟的小品剧本,里面有很多元素,比相声更快让观众直面包袱,而相声则需要2人用嘴来铺垫,抖个包袱需要的时间比小品长的多。


于君上


因为80年代开始莫些人拢断电视,使年轻人以为这就是相声。几年过去,相声毁了,出了郭德纲才把相声拉回来


利0518


随着小品等其它喜剧形式的兴起,人们的欣赏水平在逐渐提高,相声创作也越来越难,从业者水平有限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