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時,為什麼中國的相聲會走向低谷?

蔣獻凱



相聲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建國後相聲藝人進入國家曲藝團體有了正式編制,相聲真正走進大雅之堂,相聲藝術為人民發聲為時代謳歌,以侯寶林、劉寶瑞、馬三立、趙佩茹、常連安、蘇文茂等為代表相聲藝術家推動了建國後相聲繁榮。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馬季、姜昆、高英培、李金斗、侯耀文等人他們創作了大量富於時代特色的新相聲,獲得了觀眾的普遍認可。

進入九十年代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隨著電視的普及人們不再拘泥於單純的收聽廣播,娛樂需求也隨之增加,欣賞能力逐步提高,新的娛樂方式不斷出現並且多樣化,港臺電影電視劇、電腦遊戲電影、卡拉OK流行音樂等風起雲湧花樣翻新,歌舞廳、檯球廳、錄像廳、遊戲廳都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大大開拓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了大眾的笑點。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觀眾的口味也變挑剔了,但是相聲作品和表演形式卻是一成不變,沒有墊話也不再有傳統的三翻四抖,要麼上來就唱段歌,要麼就是講個小笑話,由於是電視電臺錄製與相聲觀眾脫離直接關係,觀眾喜歡與否愛聽不聽都不會影響演員的表演和獲得的報酬,同時相聲演員缺乏創作能力,登臺表演都是他人寫就的作品,相聲表演形式與年輕人生活節奏嚴重脫節。

再到後來趙本山、宋丹丹、郭達、蔡明、鞏漢林、趙麗蓉等為代表的小品演員開始在喜劇舞臺上大放異彩,無論是笑點,還是作品表達的內涵,都比干巴巴的說教相聲要豐富的多,更受到觀眾的青睞,小品大大擠壓了相聲的生存空間,相聲演員紛紛轉行也導致了相聲人才的大量流失。

相聲經歷了十幾年的低谷,2005年憑藉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傳播,郭德綱及其德雲社在相聲界異軍突起相聲,使這門傳統曲藝藝術重新走進了大眾視野,實現了相聲的再次復興。德雲社相聲把握住大眾的品味需求,作品雅俗共賞表演風格豐富多彩,令觀眾們感到即新鮮又熟悉。

德雲社走向社會貼近觀眾的小劇場相聲演出,使相聲傳統的技藝得到了恢復,現掛增加了互動性和代入感,使茶館相聲成為表演和傳承相聲藝術的灘頭陣地,德雲社來辦20多年來,郭德綱培養了眾多的優秀弟子,同時德雲社雲集了國內眾多相聲喜劇名家,成為中國相聲界的人才寶庫。


伯德小姐


上世紀九十年代確實是相聲史的一個低谷,大量的相聲演員改行,在電視媒體上的地位逐漸被小品取代,曝光率越來越低,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相聲淪落至此,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不過我認為如下兩方面原因是重點:

一方面,改革開放以後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娛樂需求也隨之增加,各種新鮮的娛樂方式不斷出現,比如卡拉OK、歌舞廳、檯球廳、錄像廳、電動遊戲廳都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而窩在家裡看電視這種娛樂方式逐漸被年輕人拋棄,相聲已經與年輕人的生活脫節了。


只有在逢年過節時,年輕人才會和家人圍在一起看電視,以春晚最為典型,那時也是春晚收視率的高峰期。因為電視的普及率已經非常高了,傳統的過節團聚意識比現在要濃厚的多,所以只要抓住春晚這個舞臺,相聲也不至於沒落。


但是,相聲終究還是沒落了,因為春晚這個舞臺也幾乎失去了,這就涉及到另一方面的原因,即相聲演員的作品問題。

1990-1993年春晚是相聲最後的輝煌,每一年都有5-7個相聲,但是到1994年銳減至2個,此後一直維持著2-3個節目的水平。


比起數量減少更令人痛心的是質量的下降。1991年春晚,姜昆的《著急》;1993年春晚,姜昆的《樓道曲》;1994年春晚,馮鞏和牛群合作的《點子公司》都是廣為流傳的經典節目;1995-1999年,春晚五年僅有一個作品被後世稱為經典,既侯耀文和石富寬的《京九演義》,節目質量的下降趨勢非常明顯。


與此同時,以趙本山、宋丹丹、郭達、蔡明、鞏漢林、趙麗蓉等為代表的小品演員開始在春晚舞臺上大放異彩,無論是笑點,還是背後想要表達的內涵,都比干巴巴的相聲要豐富的多,理所當然的取代相聲的地位,成為春晚舞臺上最受歡迎的節目。

相聲既得不到年輕人的喜愛,又失去了春晚這個最大的舞臺,衰落是必然的。2005年以後,相聲之所以又回暖,是因為郭德綱又為相聲找到了新的舞臺,即小劇場,並以此為根據地,不斷拓展生存空間,又將相聲帶火了!


孫破天


相聲幹不過小品

現在也如此,90年代很多相聲演員開始演小品,把相聲的包袱融入了小品內,小品帶有很強烈的相聲元素。

一個成熟的小品劇本,裡面有很多元素,比相聲更快讓觀眾直麵包袱,而相聲則需要2人用嘴來鋪墊,抖個包袱需要的時間比小品長的多。

而且一段傳統相聲需要的時間比小品多太多,現代人講究的是快節奏,在看過一小時的戲之後,基本對於長段子沒什麼興趣。

現代人更希望在段段幾分鐘內接受大量信息,頭條有幾人看完整段30分鐘相聲呢?

小品的出現在形式上、內容上都更接近現代人的要求,所以90年代小品的崛起沒什麼能抵擋的住!


剪輯開心師


相聲曾經有把屬於自己的輝煌時期,它讓人們在娛樂途徑很少的時代,通過聽相聲,有了生活的樂趣。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相聲進入低谷,是因為人們有了更多的娛樂渠道,特別是電視進入家庭,讓足不出戶就可娛樂。猶記得小時候,村中常來說書人,兩三個人,晚上村裡戶外,一人主說,二人配樂,演繹隋唐英雄、水滸好漢、楊家忠烈,全村出動,熱鬧異常。但說書在今天幾乎絕跡,大概類似於相聲吧。長遠看,相聲命運也不會長久。


地平線1972


任何藝術形式,都會有高峰時期,然後就過去了;這就好象貝多芬的交響樂,肖邦的鋼琴曲 ... 無與倫比,無人望其項背。相聲也是這樣。侯寶林,這位在艱苦歲月,在北京南城的下層社會,靠說相聲養家餬口的藝人,將相聲藝術推到頂峰 ... 後來者難以望其項背(順便說一下,當年的梅蘭芳,曾經有人超越嗎?)。再者,侯寶林之後的所謂“相聲演員”,都是從政府領工資的人。大家認為呢?


小軒生活


時代原因,也是最主要原因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大潮流站穩了腳跟,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外來文化與傳統思想相互激撞,人民對於享受精神層面生活的需求還尚未顯露;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追求向錢看,對於相聲文化基本忽視。


小六貝勒爺


現在也如此,90年代很多相聲演員開始演小品,把相聲的包袱融入了小品內,小品帶有很強烈的相聲元素。

一個成熟的小品劇本,裡面有很多元素,比相聲更快讓觀眾直麵包袱,而相聲則需要2人用嘴來鋪墊,抖個包袱需要的時間比小品長的多。


於君上


因為80年代開始莫些人攏斷電視,使年輕人以為這就是相聲。幾年過去,相聲毀了,出了郭德綱才把相聲拉回來


利0518


隨著小品等其它喜劇形式的興起,人們的欣賞水平在逐漸提高,相聲創作也越來越難,從業者水平有限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