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寧可拋夫殺子,也要一報國仇家恨

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寧可拋夫殺子,也要一報國仇家恨

01

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隋朝宮廷裡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喜事。深受隋文帝疼愛的孫女,晉王楊廣的長女出閣,夫君是大將軍宇文述的小兒子宇文士及。在那個年代,天之驕女與將門虎子的結合實在是再平常不過的配置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像大多數貴族夫妻那樣,一輩子過著衣食無憂,相敬如賓的平淡日子。然後,淹沒在了歷史的滔滔江水之中。

成婚後的第二年,隋文帝廢太子楊勇,立楊廣為儲。仁壽三年(公元604年)12月,楊廣即皇帝位,遂冊封長女為南陽公主,駙馬宇文士及官拜為鴻臚少卿。《隋書》上稱讚南陽公主:“美風儀,有志節,造次必以禮”。這樣的描述很符合現代人對於公主這個身份的印象:優雅端莊,知書達理。而南陽公主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個更美好的品質,那就是孝順。

楊廣對南陽公主向來疼愛有加,只要有出巡的機會就必然會將她帶在自己身邊。一路上父女倆人說說笑笑,關係十分融洽。不過,這裡所講的孝順對象並不是親生父母,而是對她的公公宇文述的孝順。史書上說在宇文述病重期間,南陽公主親自為其調配湯藥,恭恭敬敬地端到他的面前。莫消說尊貴如皇女,就算是普通官宦人家的姑娘,能夠做到這一點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這樣一個無可挑剔的好妻子,宇文士及自然是一百二十分的滿意。和他那個庸碌無能的大哥宇文化及,以及陰險滑頭的二哥宇文智及相比,宇文士及允文允武,實在是一朵難得的奇葩。雖然是政治婚姻,但這對小夫妻脾性相和,兩情相悅,常常在一起品詩論畫,談天說地,小日子過得相當幸福。

02

不久以後,南陽公主順利地為宇文家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起名禪師。南陽公主從小與佛有緣,在閨閣之中就喜好抄錄佛經,一筆蠅頭小楷寫得非常漂亮,所謂“禪師”之名,大概也有希望孩子可以在佛祖的庇佑下健康地長大的意思。

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楊廣帶著心腹大臣和后妃子女們第三次巡幸江都。不過,與其說是巡幸,還不如說避難更為恰當。楊廣這個完美主義者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建東都、開運河、巡邊疆等諸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把百姓折騰得夠嗆。百姓沒有法子,只好反過來折騰他。於是,楊廣不得不做出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捨去長安洛陽,在他最喜歡的江都建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就像他當年的手下敗將陳叔寶一樣。

南陽公主雖然聰明,也畢竟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在國家大事方面實在也不能想得如此深遠。因而她也只將這當作是一次普通的春遊,去的又是那樣詩情畫意的江都,心裡的歡喜自然是多過擔憂的。此時的宇文禪師已經是十歲的半大孩子,繼承了楊家人特有的清俊相貌,可算是南陽公主心間上的寶貝疙瘩。

其實,在江都兵變以前,上至皇后,下到小宮女都有過那種山雨欲來的預感的。身處其間的南陽公主當然不會完全沒有感覺。她也問過宇文士及軍中是否有異動,宇文士及卻只是笑著跟她說沒事。到底是和自己親密無間的丈夫,她不相信他還能相信誰呢?如此,南陽公主的心便慢慢放下了。可是,叛軍們卻完全沒有放慢他們逼宮奪權的進程。

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寧可拋夫殺子,也要一報國仇家恨

03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十日晚,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虎賁郎將司馬德戡等人率兵攻佔江都行宮,縊殺楊廣,誅滅幾乎所有楊氏宗親。

一夜之間國破家亡,而主導者竟是自己的夫家。南陽公主痛徹心扉地問宇文士及,到底事先知不知道這場驚天鉅變。宇文士及在猶豫了半晌之後,方才用吞吞吐吐地說不知道。至於究竟知不知道,怕只有他的心裡最清楚了。可是就算真不知道,宇文士及也不會為了這個前朝的公主和自己的整個家族作對。

於是,被犧牲的只有女子。多少山盟海誓到如今分明只是成了空話。可也就是在這樣家破人亡的時候,南陽公主卻顯示出了她骨子裡剛毅到幾乎冷冽的個性。

04

宇文氏靠弒君得來的政權並沒有持續太久。彼時天下麋沸,各路起義軍打著為楊廣復仇的旗號,不約而同地向著江都攻來。說來也真是可笑,楊廣活著的時候,人人都說他是罄竹難書的暴君,現在他死了,倒逼出如此多的忠臣義士來。所謂權力,還真是能讓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

最後報了這仇的是隋唐之際的梟雄竇建德。因果報應,將楊氏族滅的宇文氏家族也遭到了一模一樣的命運。當竇建德殺氣騰騰地前來看望宮中女眷的時候,很多人都戰慄地不敢回話。唯有南陽公主不卑不亢地走至竇建德的面前,聲淚俱下痛訴了亡國之恨以及不能親自手刃叛臣的遺憾。

竇建德出身草莽,哪裡見過這麼美麗又這麼剛烈的女子?於是不由自主便恭恭敬敬地向她行了個君臣大禮,又看了看一旁那個眉清目秀的少年,那吩咐手下斬草除根的手卻怎麼也舉不起來了。他思索了片刻,方才帶著些心悅誠服地對其說道,宇文禪師乃公主之子,留了他的性命又何妨?

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寧可拋夫殺子,也要一報國仇家恨

05

此話一出,殿中諸位女眷無不長長地舒出了一口氣,然而,此時的南陽公主卻做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她帶著從容不迫的淡淡語氣地對竇建德說,武賁既然是大隋之臣,悉聽尊便就是。潛臺詞就是——你竇建德既然號稱為隋朝復仇而來,那麼就得公事公辦。

竇建德看著她一副大義滅親的樣子,心想,這是你的兒子,我幹嘛要替你疼啊?於是手起刀落,可憐的孩子就這樣倒在了血泊之中。南陽公主卻依舊面不改色,大有你讓我家破人亡,我便要叫你斷子絕孫的態度。

她終於看到了叛國者們應有的下場。然而,這樣一報還一報的報復方式於她而言又何嘗不是剜心刺骨的痛?她是太過單純,也太過執拗的女子。這樣的女子,是不該生活於這樣紛繁錯雜的亂世的。而她的丈夫宇文士及,卻早已經在竇建德大軍兵臨城下之前拋下妻兒,投奔至長安了。如果說第一次還只是疑似背叛,那麼這一次,便已然是證據確鑿。

06

三年以後,宇文士及隨著秦王李世民的兵馬來到洛陽。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中,他見到了已經削髮為尼的南陽公主。曾經滄海難為水,宇文士及的心中不禁百感交集,請求重新再執夫妻之禮。唐朝待他不薄。如今。他有錢,有地位,也有女人,所缺的無非是個如破鏡重圓般情深意重的好名聲而已。

這樣的男人,這樣的心思,南陽公主早已看得通透。她恨恨地說,我與你有血海深仇,倘若不是念你事先不知情,我必親手殺你以慰我父兄在天之靈!夫妻十多年,宇文士及怎麼也料想不到,當年那個溫柔如水的妻子竟會變得這般決絕。他自然惺惺,再不敢開口挽留。

青燈古佛,木魚經書,就是這位曾經尊貴的王朝長公主的後半生。至於宇文士及,則官拜中書令,位同宰相,後來又娶了一位唐朝的宗室女兒為妻。從楊家的駙馬到李家的女婿,一樣顯赫的身份,一樣美貌的妻子,宇文士及再無所求。從此,那個女子真的徹底退出了他的生命,連午夜夢迴之時也不曾來過。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