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员转型到解说员,其中的艰辛只有惠若琪本人才知道吗?

最爱切尔西


惠若琪,1991年出生,身高1.92米,体重78公斤,司职:主攻,是中国女排前队长,如今是江苏省青联副主席。



惠若琪是一个颜值高、球商高、攻防平衡、组织能力强、一传出色的球员,她扣球高度3.15米,拦网高度3.10米。



2007年,凭借着2006年--07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出色的表现,惠若琪进入中国女排集训大名单。

2011年,惠若琪随中国女排夺得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季军。



2012年,惠若琪随中国女排参加了伦敦奥运会。

2013年,惠若琪担任中国女排第15任队长。



2014年,惠若琪随中国女排夺得世锦赛亚军。

2016年,惠若琪随中国女排夺得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



惠若琪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多次受伤,做过两次心脏手术,尽管如此,她还是选择继续站在热爱的排球赛场上,为国争光。



2018年,惠若琪因为身体原因,宣布退役。

退役后的惠若琪,上过综艺节目,还热衷公益,她还成立了“惠若琪女排发展基金会”。



惠若琪还常常在央视当女排比赛的解说员,对此,很多球迷说:“惠若琪的解说到位、言语柔和、专业、解说用词浅显易懂、客观、不抢话……”



惠若琪转型当解说员,是有优势的,毕竟她有着丰富的排球经验。

每次解说比赛前,惠若琪会做足功课,她会将比赛双方的技战术和打法以及以往一些比赛情况了解透彻,做好笔记,还要做一些临场表达的准备,此外,惠若琪也会根据解说搭档不同,采取不同的解说方式给予配合。



惠若琪曾经告诉采访她的记者:“黄子忠老师的语速比较快,语言输出比较多,我需要紧跟他的节奏,所以我会整理自己的思路和表达能力。洪钢老师虽然语言输出频率不太高,但他有很多技术上的见解,所以我们会去做更多深入的探讨。”



惠若琪解说比赛时,她口齿清晰、思路开阔、对场上形势变化以及球员心里变化把握到位,对球队技战术的分析和球员技术特点有独特见解,她的解说非常客观,专注比赛本身。



“元气排球”夏令营,是惠若琪花了很多心血的项目。

惠若琪开办“元气排球”,目的是让更多青少年的排球训练更规范,正确认识到排球的乐趣,并爱上排球。



事实上,惠若琪的“元气排球”夏令营,不仅是为了挑选到好的排球苗子,更多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排球这项运动中,体验排球带给自身的快乐和益处。



如今的惠若琪,可以这么说,是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令人羡慕。

惠若琪当球员时,她刻苦拼搏,发扬女排精神,为国争光。

如今退役后的惠若琪,以各种方式宣传推广排球,为培养排球后备力量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惠若琪是值得公众尊重的。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在奥运会资格赛、世界杯央视解说席上,我们看到了无比熟悉的身影——中国女排前队长惠若琪。此次回到北仑的目的从训练变成了解说,她觉得再次回到这一熟悉的场地,感到十分的亲切。退役之后的惠若琪有了解说员、“元气排球”的发起人等多重身份,但是都没有离开自己热爱的排球。

就算是有着很丰富的排球经验,但是做事非常踏实的惠若琪还是会在赛前一丝不苟的把功课做足,将比赛双方的技战术和打法甚至是以往的一些比赛情况都会了解透彻,并做好笔记。比赛当天也会提前去到现场做好准备,期间还要不停的复习和完善自己的笔记。并且很聪明的惠若琪也会根据搭档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解说方式给予配合。比如洪刚老师就非常有特点,他虽然语言输出不多,但是会有很多在技术上的见解,所以惠若琪也会在这一方面与他有更多的探讨。

说到惠若琪的解说,总的来说点评还是非常到位和专业的,言语比较柔和。作为前女排运动员,对于队员们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所以在解说的时候,很多时间是在称赞和鼓励队员的进步,但队员发生失误的时候,她并不会去指责而是用一种非常公正的态度来解释失误的原因。而且她在解说的用词比较浅显易懂,不会刻意的使用非常难懂专业的用词,这样就使得有些不是专业球迷的观众也能够简单明了的知道赛况。作为解说界的新人,惠若琪在解说的时候还是比较少话和克制的,不少粉丝也希望她能够在以后的解说中多多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最让球迷们感兴趣的还是她们在训练中发生的趣事。因为惠若琪退役的时间并不长,和张常宁等队员都曾经做过队友,不仅在赛场上配合的非常默契而且对于生活上她们的习惯她也非常了解,所以在解说的过程中,她也会时不时的分享一些生活趣事给观众,让观众也能乐一乐。

从运动员转型到解说员并不容易,其中的艰辛只有她本人才知道,希望大家能够多给她一些时间和宽容,相信在以后的解说中,她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