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明朝晚期,明神宗万历皇帝统治期间,最为著名的军事行动,莫过于号称“万历三大征”的三场军事行动,其中,有一场发生在当时的播州,即现在的贵州遵义。这场被称为“播州之役”的战争,明朝的敌对方,是已经盘踞播州数百年的杨氏家族,与其它两场战役不同的是,杨氏家族的当家人杨应龙,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给他机会悔过,结果这位爷,却最终活生生地把一手好牌打烂,最终覆灭了自己的家族,完全是在自寻死路。

要说清杨应龙如何玩死自己的家族,不妨先简单看看杨氏到他这辈的发家史。

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盘踞播州一带的杨应龙

早在唐朝时期,播州一带就已经归属于当时的中央王朝,但是在公元873年的时候,南诏国入侵并占领了这里。唐朝皇帝唐僖宗鉴于当时国力疲弱,于是索性号召天下勇士前往收复失地,其中就有杨家的先祖杨端。杨端英武过人,带着族人前去播州,又借助当地的豪强,成功打退了南诏军队,收复了失地。唐朝朝廷大喜过望,于是杨家就这样成了播州的统治者,与其它几个家族共同管理这里。

宋朝建立后,杨家又投靠宋朝,特别是在南宋抗击蒙古帝国时,播州更是派出军队共同抗帝,在名将余阶麾下取得了多次大胜。等到南宋灭亡后,杨家当时的当家杨邦宪接到了元朝的招降书,大哭了三日,最终才不得不投降。同时,杨氏在播州期间,大力发展当地民生,鼓励教育,让播州成了当时华夏边陲繁华的重镇。总之,这一时间,杨家给人的印象就是保境安民的优秀统治者。

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播州军曾与南宋军队一起击败元军

等到明朝建立后,杨家自然也理所应当地投靠了大明。作为大明的边境土司,播州杨家不管是在朝贡还是应征派军出征,都是随叫随到,完全称得上是模范土司,甚至在杨应龙尚未叛乱前,杨家的表现都一如既往。

如果杨家一直都保持这样的态度,那么,这个家族可能还会继续兴盛不知多久,可惜,在公元1572年即隆庆六年的时候,20岁的杨应龙,当上了播州杨氏的当家。由于播州士兵向来善战,因此明朝经常调遣他们参与大明的军事行动,杨应龙自然是率部应召。在他参加的战斗中,他常常是奋勇作战,屡破大敌,因此,鉴于他立下的战功,明朝嘉奖他为“骠骑将军”,这时正二品的武官官阶,由此可见杨应龙的战功。

可惜朝廷的嘉奖反而让他越来越狂妄自大,也许是作为官27代的本性,他居然在播州的宅子里加上了龙凤雕饰,让老百姓叫他“千岁”和“半朝天子”,自己儿子被称为“后主”。更过分的是,他规定,凡是13岁以上的女子,都要先献给他,除非他不感兴趣,否则不准出嫁,而且他还在管理范围内肆意阉割别人。除此之外,什么霸占田产,纵容手下胡作非为,自然也没少做。总之,杨应龙膨胀得不行了。

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杨应龙

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敢公然反对大明,对外还是扮演一个忠实的臣子,可是这个时候,他自己家里“后院失火了”。

杨应龙原本的夫人张氏,来头不小,是江西龙虎山张天师张家的族人,可惜已经失宠,杨应龙这时候喜欢的是小妾田氏,这个田氏原本已经许配给了杨应龙的弟弟,结果被他给抢了。而张氏在失宠以后,被传与杨应龙的亲信私通,原本杨应龙想杀了张氏,但自己母亲却跳了出来,保住了张氏,她于是转而嫁给了杨应龙的另外一个弟弟。然而这事还没完,有一回杨应龙带着田氏在她兄弟家内室吃饭,他的族弟杨继龙却突然闯进内室。杨应龙脑子一转,认定杨继龙和田氏有奸情,气得马上就要拔刀杀田氏,结果田氏却哭着蹦出一句,“我又不是张氏,你为什么这样看我?”结果杨应龙更加生气,但是却没管田氏了,反倒是跑到张氏家里,把她给杀了,还把张氏的母亲也凌迟处死了。

这下,张家人就和杨家人结了仇,不过由于杨家在播州势力通天,于是张家人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告御状。当时,由于杨应龙的嚣张跋扈和强取豪夺,还有罗氏家族、何氏家族、宋史家族、郑氏家族以及冉氏家族都与杨家结仇,于是他们和张家还有其他人一起决定向大明朝廷告发杨应龙的罪行。这些人小心翼翼,以向朝廷讨论兴办学校为借口,成功把告发杨应龙的文书送到了朝廷。朝廷知道这事,立即下令地方官处理这件事。而杨应龙听说后,勃然大怒,立即杀了这些告状人留在播州的亲属,全家一个不留,随后又结交当地没有归属明朝的其它原住民,组成叫做“硬手”的部队,开始公然劫掠临近的州县。

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明朝大军正在与日军作战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不管肯定是不行了,当时临近播州的省份主要有明朝的四川和贵州两地,万历二十年,杨应龙被命令到四川重庆府受审,但不论是四川巡抚李化龙、贵州巡抚叶梦熊还是大明朝廷,都选择了不打,因为当时明朝同时在进行抗日援朝和宁夏两场战役,朝廷不敢再起第三条战线了。于是,本该第一时间遭到剿灭的杨应龙,得到了难得的饶恕。杨应龙大喜,甚至表示愿意派遣5000播州士兵,听凭朝廷调遣。于是,这件事,暂时就搁置了,杨应龙也回到了播州。

不过李化龙被朝廷怀疑有私心,于是遭到了罢免,新任四川巡抚王继恩一到,就决定重新审理杨应龙,结果这下杨应龙怕了,说什么也不愿意到四川,朝廷派官兵来找他,反而被他所杀,等朝廷质询他时,他又百般推脱,说自己根本不知情。而到了万历二十一年的时候,张家人又成功告状,于是四川巡抚王继恩和贵州巡抚林乔相一致同意,派兵讨伐杨应龙!

明军兵分四路,向杨应龙占据的播州前进,虽然其中一路明军被播州军以诈降的计策击败,但是其他三路明军却顺利进军,等到了播州腹地时,转而开始稳扎稳打起来。原本按照设想,这些明军即便无法迅速战胜杨应龙,至少也可以作为反对杨应龙的其它播州势力的靠山。

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在四川和贵州之间的播州

结果,四川巡抚王继恩突然被朝廷罢免了,重庆府听说这个消息,也不知怎么想的,立刻下令明军返回,结果,好不容易取得的战果,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而明军撤退的路上丢下来的辎重,反而还便宜了杨应龙的播州军队。当时的万历皇帝听说这个消息,除了惩处了相关人员之外,又下令,让四川和贵州两地继续协同找机会剿灭杨应龙。

有意思的是,贵州巡抚林乔相百般推脱,说本省军困民窘,要是再出兵,士兵们都得哀嚎了,用什么激励他们作战呀?而新任四川巡抚谭希思则表明,杨应龙的地盘虽然归属四川,但是以前上缴的财物都是供贵州使用,如果两省合作,那杨应龙好日子也过不了多久,如果自个干自个的,那不知要让杨应龙折腾到多久了。

万历二十二年十月,朝廷受不了两省互相推诿了,于是派遣南京兵部右侍郎邢阶总督川、贵两省军务。邢阶先礼后兵,派遣使者对杨应龙一番劝说,原本杨应龙就没有必胜大明的把握,因此,在万历二十三年四月的时候,他就恭恭敬敬地反绑双手在安稳这个地方的路边等候,朝廷的人来了一看,杨应龙哭着求死罪,磕头磕得都出了血。杨应龙的行为打动了朝廷的人,刚好日本那边又在聚集兵力,企图进行与明朝进行第二次大战,于是杨应龙再次被饶恕,不过,作为代价,他的十多个亲信被送到明朝审判,他自己则要出4万两银子,同时削职为民,播州由儿子杨朝栋代管,次子杨可栋则被送到重庆府做人质。

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杨应龙掀起战端

本来事情到这里,也算是结束了,可是,偏偏杨可栋在做人质的时候,死了!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原本杨应龙对于认罪这事情,就始终有所不满,这下就更是愤怒了,于是4万两银子也不缴了,接下来,他派兵占领播州境内的险要地带,收缴境内富户的财产来供养军队,同时乘机追杀自己的仇人,还在找到之前告状的宋氏家族的人后,对他们百般凌虐后杀害。

杨应龙的行为成功激怒了万历皇帝,于是战事再起。于是贵州巡抚派遣数量过万的明军奔赴播州,结果,反而在一个叫做飞练堡的地方遭遇惨败,并且明军三位主将居然还被播州军队枭首处死。播州军队大明军队的暴行,彻底阻断了朝廷饶恕他们的任何可能,于是,原来的四川巡抚李化龙被重新启用,同时,刚刚打败日军的大明东征军队,也被派来讨伐逆贼杨应龙。

这时候,杨应龙还没意识到大祸已经临头,居然还主动派兵攻打四川一带,每攻克一个地方,就是烧杀掳虐。当时,他手下一个叫做孙时泰的谋士还建议他先攻克重庆,再进攻成都,把蜀王当做人质,割据一方,然后静静等待天下的局势变化。不过杨应龙担心这样播州老家不保,于是没有听信这个建议。总之,在明朝大军完成集结期间,杨应龙一直在四川和贵州肆虐,同时,在得知朝廷下定决心要彻底剿灭他后,他竭尽全力,召集了高达10万的军队。

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刘大刀”刘綎

万历二十八年二月,征讨播州的军队集结完毕,高达24万,主帅李化龙下令明军兵分八路,从各个方向向播州挺进。杨应龙听说明朝居然派了24万军队来讨伐自己,立即准备下令让各地的军队来汇合,同时加紧整备老巢海龙屯的工事。他的谋士孙时泰阻止了他,建议让各地军队坚守,不要轻易调动,以免丧失锐气,同时调集精锐聚拢,等明军主力汇合后决一死战。杨应龙一听,觉得有道理,下令让各地军队该打贵州打贵州,该打四川打四川,他自己则亲自对决明军中的王牌将领刘綎。刘綎外号“刘大刀”,被视为晚明第一猛将,在对决日本的战场上多次建功,也不知道杨应龙哪里来的自信,觉得自己能够击败刘綎。

果不其然,杨应龙虽然自认为自己武力非凡,结果在刘綎在娄山关一带打得抱头鼠窜,更为丢人的是,他得知另一路明军进军过快,其余配合的明军没来得及跟上,结果率领三万大军决定找回在刘綎那里丢掉的自信,结果却再次大败,被明军将领曹希彬击退。接连败给两路明军后,他眼睁睁地看着明军在他的老巢海龙屯附近扎营,于是他和儿子杨朝栋抱头痛哭,完事后就灰溜溜地带着兵马逃回了海龙屯。

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明朝军队决心荡平杨氏

海龙屯始建于公元1257年,原本是南宋抗元的要塞,到杨应龙时期,不断经历扩建,修建了九道关隘来防御。这里地势险要,周围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小路可以进军,同时海龙屯军械齐备、粮草充足,易守难攻。

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海龙屯遗址

但是,已经包围海龙屯的明军和杨应龙的播州军的实力差距已经非常巨大了,尽管海龙屯确实是险要,但是,放眼望去,牢牢包围的海龙屯的明军密密麻麻。杨应龙于是试图诈降,他先是让叔叔杨永用诈降,结果明军直接砍了他叔叔,同时全军戒备,成功击败了试图趁机进攻的播州军队。随后,杨应龙又让妻子田氏和儿子在屯内跪着,同时带着投降表、打着“恭迎天台”文字的禀帖和诉状等,想要欺骗明军入城,趁机消灭入城的明军。结果明军将领们大多是沙场老将,一看这幼稚伎俩,要求田氏出城来投降,遭到百般推辞。这下明军也不客气了,主帅李化龙通告全军,绝不接受杨应龙的投降,只有一举荡平、寸草不留。

一计不成,杨应龙又心生一计,他让手下向明军宣称自己已经服毒身亡,播州军决定投降。他猜想明军将领肯定会亲自来看真假,到时候趁机抢一两个明军将领上海龙屯,逼明军有条件招降自己。结果明军听到这个消息,就一个回复,那把杨应龙的遗体送到明军大营来看看吧,播州军只好推托说要等全屯的人祭奠完毕,才能送出来,这下,杨应龙的小伎俩再次失败了。

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明军火器

不过即使如此,攻克海龙屯的进度却迟迟无法推进,明军于是在六月初四更改了各路军队一拥而上的打法,转而每天由各路部队按顺序轮流进攻,期间,杨应龙也尝试出城力战突围,结果被明军一顿火枪加大炮多次击退回城。这种绝望地处境,导致杨应龙的心态越来越崩溃,最后使他抱住老婆和孩子痛哭流涕。还好,他也不用绝望太久了,因为就在初六的凌晨,明军决心发动最后的猛攻,明军将领吴广给手下将领赏银三千两用来激励作战,又选拔当地的土司袁切为先锋,加上事先安排在播州军中的细作,知道了屯前左侧有一个水巷。于是他暗中下令让一部分手下从这个水巷攀上去进城,进去后以炮声为信号,其它人则佯攻海龙屯中门。五更时分,明军正式开始作战,趁着大多数播州军都在休息的时候,明军士兵按计划登上海龙屯,登上城墙后,杀死二十多名精锐播州士兵,随后竖起白旗。等到炮声一响,屯内的播州军这才反应了过来,各个蜂拥逃窜,就这样被进城的明军秋风扫落叶般剿灭殆尽。

杨应龙听说明军已经进了城,这个不可一世的播州之主知道大势已去,于是不顾妻子田氏的阻拦,带着爱妾周氏和何氏赶到三台星处自焚而死,明军士兵见到田氏后,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迅速来到三台星进行灭火工作,把差点就化为灰烬的杨应龙遗体给抢了出来。

自寻死路!700年边陲望族当家疯狂挑衅大明,迎来24万大军剿灭

易守难攻的海龙屯也救不了狂妄的杨应龙

就这样,在播州统治长达725年的杨氏家族就这样覆没了。本来,杨应龙只要和先祖们一样,对中央王朝做到服从,就可以在其荫庇下继续家族的繁华,可是他偏偏骄纵异常,舍弃不了一身的狂妄之气,明明朝廷都已经宽容了多次,却还是要掀起反旗,恶事做尽,真可谓自寻死路,“天欲其亡,并令其狂”,这话用在杨应龙身上,真是太符合不过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