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在“听”中化解

缠访、闹访少了,重复访、越级访少了,正当反映问题多了;信访积案少了、集体上访少了,信访满意率提升了……近年来,永济市纪委监委从一系列具体的信访案件入手,探索实践涉纪信访公开听证,为化解疑难信访问题蹚出了一条新路径,一大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反响良好。

把问题“晒”出来

金秋时节,永济市城北街道下麻坡村村民们正在村里最北面的十几亩地平水富的良田里收稻子。谁曾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2015年5月31日,永济市城北街道党工委接到下麻坡村村民陈某举报,反映该村一组组长闫某私自变卖集体荒地用土不入账,把近百万元土方款中饱私囊的问题。收到线索后,经永济市城北街道农经管理中心调查,城北街道纪委复核,闫某出卖土方款为3万余元,并非近百万元,但其确实存在卖土方款未入账问题,随即责令其纠正。

但反映人陈某对处理结果并不满意,同年8月,又通过网络向中央纪委举报。信访件经中央、省、市纪委批转后,永济市纪委对此件重新进行调查,调查结论与城北街道纪委核查结果一致。案子结了,但反映人认为城北街道党工委和村委会充当闫某的“保护伞”,在随后一年多时间里,仍多次上访反映,形成了道理讲不通,解释听不进的棘手问题,陷入了“谁查办就告谁”的怪圈。

一纸反映材料,一件简单案情,三级基层组织,五级纪检机关,历时300多天,费时费工,耗心耗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实际上,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并不大,但因为一些群众对问题事实不清楚,对处置过程不了解,对解决依据不知晓,从而产生误解、不信任。”时任永济市城北街道纪委书记王新家告诉记者,“为了让问题清、过程明、误解消,2017年3月20日,永济市纪委监委在下麻坡村开始了涉纪信访公开听证的探索之旅。”

听证会上,反映人、被反映人、案件调查组、案发单位等齐坐一堂,法律工作者、专业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作为听证人员,通过规范严谨的举证质证、依法依规的公开辩论,以及客观公正的分析合议,上访群众这才了解,卖土方的钱全部都用于支付平整土地和购买地埋管等公共费用,闫某不仅没有侵占土方款,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工期,自己垫付了部分款项。

“原以为村干部把集体的钱私吞了,通过听证,才知道村干部这些年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好事,但我们还是希望今后村里财务公开制度一定要落实好。”闫某也表示:“任职期间,确实忽视了学习,导致我对财务知识不了解,犯了这个错误,今后一定注意。”

将公正“听”出来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公开就是解决重复疑难复杂涉纪信访问题的“金钥匙”。只有通过公开,把群众想看到的、想听到的、想了解到的掰碎了、亮明了,给群众一个明明白白的答复,一个清清楚楚的说法,一个实实在在的结果,才能澄清误会,释疑解惑。

2018年4月,永济市纪委监委接到栲栳镇某村寇某反映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兼组长屈某利用职权为他人违规现划宅基地的问题线索。经查,发现问题属实,督促当地国土所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寇某对纪委监委的处理结果并无异议,但对屈某违规占用宅基地的相关问题仍心存疑虑。

为及时疏导群众情绪,永济市纪委监委在该村村委会组织召开了一场涉纪信访公开听证会,将近两个月来调查落实情况进行公开。栲栳镇国土所相关人员及专业人员等作为听证人员出席,并对反映人寇某提出的宅基地相关问题进行现场答疑。

两个多小时的听证会,寇某听取了相关政策解释和法律工作者建议,情绪慢慢缓和下来。“以前,我觉得调查会遮遮掩掩、避重就轻。现在,一切摊在桌面上说,对结果我心服口服。也感谢纪委的同志专门召开这个会,给我答疑解惑,这个会很好,以后希望多开,将公正听出来,让公正看得见。”寇某由衷地说。

理越辩越明,事越讲越清。正是在你来我往,一言一语中,真相得以还原,误会得以消除,矛盾得以化解,干群关系得以有效改善。

一场场涉纪信访听证会成功举办并非偶然,而是背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支撑。从下麻坡村等一系列具体案例入手,永济市纪委监委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科学严谨、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明确了会前、会中、会后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11项具体议程和36个工作环节,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涉纪信访公开听证流程图,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公正。

让教育“动”起来

虞乡镇石卫村的信访问题亦是这样。听证会上,永济市纪委监委逐一公布涉纪问题调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反映问题所涉及的相关负责人解读政策、解释疏导,使上访人认识到农村院基属于集体所有,村委会有权根据规划重新分配,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实现了“案结事了”。上访人表示,公开信访,不仅反映的事情有了结果,还学到了不少政策法规。

群众是这样的感受,党员干部们亦是如此。听证会面对面质询、辩解的交锋,对与会的党员干部是“现场版”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通过被反映人的自我剖析、自我反省,促使大家把自己摆进去,对照党纪党规,积极纠偏改错,同时也对社风民俗起到了引导教化作用。

听证一次,教育一片。开展信访听证会,对基层党委政府来说是提升公信力的“放大镜”,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是一次受教育的“大课堂”。永济市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开听证这种做法,提醒着我们要始终坚守为民情怀,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时关注民情、体察民意、化解民怨,不断增强破解难题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公开听证工作开展两年多来,打破了干群之间“背对背”的僵局,实现了“面对面”的坦诚交流,使上访人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充分尊重,促使干群之间减少了猜疑,增进了互信,实现干部群众“心连心”。

前不久,城北街道下麻坡村信访案件中上访的村民又一次主动找到城北街道党工委,希望他们召集各方再开一次关于村里砖窑复垦的听证会。城北街道农经中心主任李晓峰说:“群众由不信任到依靠党委解决难题的转变,进一步印证了公开就能赢得百姓信任,就能为党委政府赢得公信。”

本报记者 闫书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