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汶顶凶案”之51:银子是龟孙


“王树汶顶凶案”之51:银子是龟孙

“王树汶顶凶案”之51:银子是龟孙‖老家许昌

文‖君山

(接上期,欲欣赏“王树汶顶凶案之50:炸窝了”的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以下链接: )

胡体安心里有愧,认真思考一番,觉得自己有些沉不住气。他也觉得自己性子太急,远没有毛师爷性子沉稳,也没有他的城府深、见识广。他知道,如果没有毛师爷他们几个人的谋划,自己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家产败落不说,家人也将飘零流落,沦落为被人蹂躏、被人欺辱的境地。

胡体安是个不服软的角色,他清楚,事到如今,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奋不顾身往前走,决不能后退,想停下来都不行。前进一步有毛师爷撑腰,大家互相帮衬,兴许还有一条活路;后退了,就只有死路一条,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不说,还会人头落地,身首异处!

此刻,他打心底里有些后悔了。当初万万不该让王家小子顶替入狱,如今看来就是一步臭棋!他后悔当初自己咋不变卖家产,携家眷远走高飞,一了百了,让这个盗抢案件成为一个死案!让马翥承当捉拿盗窃案不力的罪名,再也不会牵扯许多人!如今自己破费许多银子不说,也拖累了毛师爷他们几个人操心受累。

案子一旦漏了底,丢饭碗不说,说不定还会身败名裂!要知如今,何必当初呢?早知道夜里尿床,就一夜不睡!如今大家就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也挣脱不得!逃脱一个人,整个链条就要断裂,就要崩溃!可是,在镇平县城里,毛师爷也是个人物,他可以预测到事态的发展结局,只要他肯出谋划策,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王树汶顶凶案”之51:银子是龟孙

一旁的刘学太也在暗暗后悔,他责怪自己不该为胡体安谋划找人顶替的馊主意,假如当初透出口风让胡体安尥蹶子走人,他一个捕快班头也就是一个缉拿盗犯不力的责任。

这边的胡体安却拿定了主意,突然换了一副脸色,霎时满脸堆下笑意。


他连连向三人作揖打恭,谦恭无比地说道:各位兄长,小弟也是一时气话,让大家生气了。如今,咱们几个人是一根绳上吊着的“出攒”,要蹦一起蹦,要跳一起跳!下刀山、入火海,俺姓胡的认了!咋说各位兄长都是为俺好,这事儿俺一辈子不会忘记!你们几个兄长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不能与我胡某人一般见识!

毛一统见胡体安脑子转得快,知道他也是被案子所逼,情急之下没有了退路。事已至此,他毛一统也要为自己留一后手,以备万一翻案时,自己尽量少一些干系。

胡体安的话音刚落,毛一统从兜里掏出银票,放在桌子上说:老胡啊,咱亲是亲,财帛分。绍祖我们二人此次到省城,所有的花销都有账目记录。在省城住宿有票据,拜师那天的宴席,共花费了三十两银。张师爷的花柳资费也不少,眼下尚余五百两左右。改日我奉还你!还有,臬司衙门张师爷回赠我的物件儿,都在这儿,我可不敢私自装腰包里!

“王树汶顶凶案”之51:银子是龟孙

胡体安一听毛一统说起银两之事,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毛师爷已经有了戒备之心。在这节骨眼儿上,人心不能散,散了就会全盘皆输。尤其是毛师爷,他是要害人物,缺了他,这案子就是一个天大的窟窿。

他知道,毛师爷为了案子,屈尊拜师,大冬天的跑到省城开封,那可不是去游山玩水的!胡体安不傻,此刻的毛师爷需要安抚,需要理解,需要诚心相待,花再多的银子也是为了他胡体安。

只见胡体安咧开大嘴,用手抚摸着自己光亮的脑壳,笑着说:看看,毛师爷又见外了不是?胡某人啥时候把银子看得比碾盘还大?毛师爷为俺胡某那是一片真情,我这一生都感恩不尽哩!你在开封屈尊拜师,也是为了俺胡体安,所有的花费咋能让毛师爷破费呢?剩下的现银,以后还需要在臬司衙门打点,你也该有个零碎银子花,省得我再操这份心,有需要的时候,你就言一声,胡某要是婏软蛋,就不是爹生娘养的!这几件物件儿呢,那是你用脸面换回来的,理应归你!我再不懂事,也不会厚着脸皮要这几件物品!

这番话说得十分恳切,也是一个姿态,让大家个个心情舒畅。此刻,张绍祖也洞悉毛一统的心机,他们二人去开封一趟,与张和哲频繁接触,也知道了一些臬司的内幕,就觉得有些话必须说在明处。

待胡体安话音刚落,张绍祖就接过话茬,说道:老胡啊!论资望,臬司张和哲还不如咱毛师爷;论年齿,他仅大毛师爷两三岁而已,可他却觍颜承受师礼,简直是无耻之尤!可人家在省城,是在臬司衙门供职,常言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毛师爷一心顾及案件,也一心为了你老胡,才屈尊拜师,这可是天大的人情啊!

(未完,明日精彩继续)

“王树汶顶凶案”之51:银子是龟孙

【作者简介】君山,本名赵俊锋,河南鄢陵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戏曲学会会员,鄢陵文联原主席,鄢陵作家协会主席,出版有多部著作。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