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瓷板畫行情井噴,未來增值被看好

近年來瓷板畫越來越受到藏友的重視,是緣於瓷板畫兼具瓷器與繪畫的雙重價值,制瓷家同時也是繪畫家。瓷板畫是瓷也是畫,它是陶瓷工藝擺脫純工藝,融入文人繪畫而形成的陶瓷新門類。瓷板畫品種多樣,有青花、青花釉裡紅、五彩、素三彩、鬥彩、粉彩、墨彩、淺絳彩等,圖案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蟲鳥、魚藻及吉祥圖案等,形制則有長方、圓形、橢圓、多方、多角、扇面等。瓷板畫可裝裱,或嵌入屏風中,作觀賞之用。瓷板畫與紙絹類畫相比,材料物理和化學性能都很穩定,不怕潮溼,不怕黴變,便於貯藏,從長遠來看其增值空間就顯得異常寬闊。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瓷板畫價格之所以一路走高,就是因為其本身從白瓷板燒製、畫面創作到燒窯和顏料調製等,都要用手工來完成,其製作工藝非常複雜,跟其它藝術作品不能相提並論。因瓷板畫畫家數量少,成功作品數量稀缺,加上瓷板畫作品藝術價值、文化價值較高,這些共有的特點推升了瓷板畫的收藏價值。

在眾多瓷板畫佳作中,以民間技藝超群的陶瓷藝術家“珠山八友”作品最受歡迎,民國瓷器大熱時,“珠山八友”瓷板畫的市價甚至堪比清末官窯。“珠山八友”成員分別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鄧碧珊、畢伯濤、何許人、程意亭、劉雨岑。其中,“珠山八友”之一的代表人物何許人終其一生探索瓷上雪景山水技法,獨樹一幟,開啟了景德鎮瓷上雪景山水畫之先河,並發展成為具有景德鎮特色的一個瓷繪體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瓷畫名家。正是“珠山八友”瓷畫家的不懈努力,使得幾百年來,瓷板畫在陶瓷藝術與繪畫藝術的邊緣獲得了發展空間,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並將陶瓷藝術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民國瓷板畫行情井噴,未來增值被看好

珠山八友釉上彩瓷板 (一組八件)

近年來瓷板畫行情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十幾年前的門可羅雀,到如今天價頻現,行情逐年走高。瓷板畫漸漸成為收藏市場又一個熱點。業內人士表示,10年前花5000元可以購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的4幅淺絳山水瓷板畫,如今市場價已經超過25萬,十年漲了50倍,漲幅相當驚人。而在20年前,這樣的瓷板畫價格多在500元以內,20年漲了2000倍,幅度相當驚人。更重要的是,不僅僅只是“珠山八友”這類名家瓷板畫價格逐年走高,二三流名家作品甚至是非名家的精細作品價格也同樣一路上漲。有關專家表示,從市場價位來講,目前瓷板畫的價格遠遠低於當年同時期、同名氣的畫家的價格。即當前瓷板畫的市場價格與其實際價值還不匹配,市場關注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瓷板畫收藏前景看好,眼下入手正是良機。

收藏小心贗品

民國時期的“珠山八友”瓷板畫價格不斷上漲,有些甚至超過清末官窯。分析人士表示,成功的民國瓷板畫作品數量稀缺,藝術價值極高。但在投資時需仔細辨別,以免買到贗品。據稱,市場上流傳的“珠山八友”真品並不多。有的行家以“十有八九不對”稱之,更有甚者表示“流通的瓷板畫中99%不是真品”。一位經營景德鎮瓷器的商家透露,不少“珠山八友”真品已經被景德鎮當地人收入囊中,而市面流通的很多都是新仿的,釉面很新,完全不是真品。據悉,目前國內身份明晰的“珠山八友”作品只有幾百件,市場上仿冒成災,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專人專項仿冒。仿冒得最“地道”的瓷板畫的框子都是用老木頭做的,連木頭上的釘子都是想辦法從老東西上撬下來的。

民國瓷板畫行情井噴,未來增值被看好

劉雨岑、汪野亭、王大凡、張志湯 珠山八友粉彩瓷板 (四件)

前不久,市場上流傳一塊署名“珠山八友”的瓷板畫,印章卻是“世”“寧”二方印。世寧,清代宮廷畫家、意大利人郎世寧乎?有行家回答:“贗品無疑。”郎世寧是清宮廷畫家,怎麼成了“珠山八友”?行家表示,此類贗品種類多、內容雜、材質差、流傳範圍甚廣。據稱,國外拍賣市場上也開始出現“珠山八友”作品。不過,真品流傳也並不多。“珠山八友”都是繪瓷名家,他們所用的瓷器胎質細膩,造型完美,瓷板平整,厚薄均勻,不見疵點。看到胎質粗松,燒製變形,厚薄不勻,翹曲有疵的作品,就可定為贗品。從題款的字跡上辨別。“珠山八友”作品都是書畫俱佳的精湛之作,雖各人風格不同,但留在作品上的文字都是純熟流暢,揮灑自如,那些字體大小不一,字形生硬拘謹的,絕不會是真品。另外“珠山八友”作品中有時也出現簡化字,但幾率很小,若看到簡化字,正好露出了馬腳。

從瓷器繪畫的品相辨認,民國迄今不到百年,“珠山八友”作畫的瓷器經反覆選擇,畫面一般保持著光澤亮麗,圖文清晰的特徵。若見題款文字磨損,畫面脫彩,模糊不清,多是做舊騙人的。從落款的干支紀年分辨。“珠山八友”生卒年齡差距較大,必須對每個人的生卒詳細瞭解,有的作偽者不瞭解“珠山八友”的生卒,落款時任意選擇一個干支年款湊數。若發現“珠山八友”卒後年款,必是偽作。從繪畫的風格辨認,“珠山八友”的每幅作品都十分精細,山水秀逸,人物傳神,花鳥富有生氣。偽作往往生硬造作,匠氣十足,沒有一點大家風範。對少數摹仿極精的作品,要仔細觀察,必會發現拘謹死板的痕跡,與自然流暢、揮灑自如的風格相形見絀。要掌握這些鑑定要領,關鍵是要了解“珠山八友”字畫的風格和一生的風格變化,同時要了解他們的生卒年份。有些人往往不是從要領上去鑑別,而是去看瓷板背面的筋麻紋,看瓷面是否老氣,看框架配件等等,這樣鑑定必將誤入歧途。

民國瓷板畫行情井噴,未來增值被看好

民國 珠山八友名家繪粉彩山水人物花鳥瓷板 (一套十二件)

由於市場上的仿品較多,普通藏家只能從畫意、風格來進行判斷,有時很難鑑別。因此,建議普通藏家不要一味專挑民國時期的大師作品,可以首選當代瓷板畫。目前一些國家大師級的當代瓷板畫炒到百萬元,比古代官窯的拍賣價還高。收藏者應以作者的風格、畫技、特色入手,選擇一些畫功紮實的中青年畫家,藏品價格不超過十萬元的升值空間較大。

由於當代瓷板畫精品也不是高產的,瓷板畫除了畫之外,還需要2次入火燒製,很容易發生變形、窯裂,成品率比較低,因此收藏價值也很高。隨著陶瓷技術的變化,瓷板畫的工藝發展已經成熟。不過,當代瓷板畫水平不一,要讓收藏者將當代瓷板畫作為藝術品來收藏,還應該提高其藝術眼光,增加藝術附加值。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