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1、驴打滚 豆面糕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 ‘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经十分广泛了。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2、艾窝窝 艾窝窝是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艾窝窝历史悠久,历史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这种食品是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食品。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3、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品,尤得女性食客的喜爱。糖卷果主料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营养丰富,补脾和胃、养气生津,可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症。卷果主料为山药、大枣,是一道名副其实的药膳。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4、豌豆黄 民间的糙豌豆黄儿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见于春季庙会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宫,"小枣糙豌豆黄儿"便是时令鲜品,小贩们一声"嗳这小枣儿豌豆黄儿,大块的来!"好象是给人们报出了春讯,带来了暖意。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5、糖耳朵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诗说:"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并注说:"糖耳朵蜜麻花,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面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称之稀也。"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6、糖火烧 糖火烧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这种小吃在北京街头巷尾的早餐店中经常可以见到,来北京,一定不能错过这款貌似普通、但也非凡的北京小吃。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7、面茶 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的。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传统小吃已经渐渐消失了踪迹,有些难寻了。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8、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 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相传是中国第一首产品广告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也有记载:“人少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焦圈可贮存十天半月,质不变,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食品。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9、馓子麻花 在事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10、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锅内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为后两种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烧至冒烟后,改用小火,此时将揉匀搅拌好的面团,500克分成40个均匀小球,入油锅前用手摁成圆饼,逐个下人油中,待饼膨起如球状,并呈金黄色时捞出,滚上白糖即成。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11、蛤蟆吐蜜 蛤蟆吐密又称豆馅烧饼,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其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蛤蟆吐蜜。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12、姜丝排叉 对这种小炸食前人还有诗称赞说:"全凭手艺制将来,具体面微哄小孩。锦匣蒲包装饰好,玲珑巧小见奇才。"过去天桥卖这类小炸食的还要吆喝:"买一包,饶一包,江西腊来,腊秦椒。大爷吃了会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脚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样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听到了,多喜欢去买。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外地人压根儿没听过!地道北京味儿


13、炒肝 炒肝是北京传统早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问世百余年了。炒肝是由开业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会仙居"发明的,是在原来售卖的"白汤杂碎"基础上,去掉心和肺并且勾了芡,从而形成流传至今的炒肝。 炒肝汤汁油亮、蒜香扑鼻、肥而不腻、稀而不澥。正宗的吃炒肝方法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一手托着碗底,转着圈嘬,好处是肠、肝和芡汁分布均匀。每天早上吃上一碗炒肝,感觉一整天都有精神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