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敏:筆墨當隨時代

艱辛的書畫人生旅程

出生於上世紀20年代末的韓敏,師承父親的畫技,很快入門。然而,抗日戰爭的爆發使得韓敏一家顛沛流離,學畫斷斷續續。韓敏說,自己出生於杭州,由於年幼就遇到日寇入侵,父親就帶著一家老小逃難。從浙江杭州到安徽宣州,又從宣州到上海。上海淪陷後又逃難到杭州,一路看盡日寇暴行,深感身為國人當自立自強。

韓敏:筆墨當隨時代

達摩 89×47cm

在戰爭給人民造成傷害、不安定的情況下,只要條件許可,年幼的韓敏認真研究歷代花卉、蟲鳥、人物的畫技,再融合父親的教誨和自己的感悟,筆下的畫作日臻成熟。說到興頭上,韓敏從書齋裡取出自己的作品讓記者欣賞。只見韓先生畫的鳥類姿態靈動、形神相暢,注重於頭部的精心勾畫,因而極富情性。如翠鳥、竹雀、鵪鶉、飛燕、鸚鵡等造型生動、動感強烈,散發出鬱勃的生命氣韻。當記者情不自禁地讚歎畫作之精美時,韓敏卻搖著頭:一般之作,何足掛齒?

韓敏:筆墨當隨時代

觀滄海 136×69cm

兼攻書法終成書畫大家

自幼年專攻國畫,經過長年的歷練,韓敏的成就蜚聲畫壇。他覺得還有些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在書法上能夠“再前進一步”豈不更好?於是,自30歲後,韓敏開始兼攻書法。

韓敏:筆墨當隨時代

老子出關圖 69×69cm

在中國曆代書法大家中,韓敏對於鄭板橋的書法情有獨鍾。他說,鄭板橋的書法看似在走“偏鋒”,實際上還是在走傳統的“中鋒”。百看不厭的“鄭體字”讓韓敏愛不釋手,學了這麼多年依然是興趣盎然。他說,鄭板橋的字渾厚中不乏飄逸,富有變化且極守章法,後人多有效法者,但是沒有人有“學像的”。

韓敏:筆墨當隨時代

羅漢 92×54cm

韓敏積幾十年的研學悟性,加之他將書法與繪畫的技法融會貫通,終於也成就了被書界廣泛讚譽的“韓體字”。在自己心愛的畫作上,用自成一體的書法題寫符合自己意境的文字,欣喜之情就會溢於言表。

韓敏:筆墨當隨時代

羅漢圖 67×45cm

筆墨當隨時代

在畫壇上馳騁了近80年的韓敏好像對於藝術的追求永遠不會滿足。他喜歡讚譽別人的繪畫成就,對自己的書畫評價卻是“不大滿意”。他對於臨摹歷代書畫高手作品似乎也有自己的看法,“學得再好再像也只不過是人家的東西,而歷代高手作品的神韻是永遠學不會的”。

韓敏:筆墨當隨時代

琵琶仕女 96×40cm

所以,韓敏在學鄭板橋書法的同時,並不拘泥於舊法,而是不斷地加入自己的思想和見地,逐漸形成了既師承板橋、又有自己特色的“韓體”。要是老是學別人的,而沒有自己的思想和特色“融於其中”,將會是“一片死寂”。

韓敏:筆墨當隨時代

陶淵明造像 68×61cm

在總結自己近80年書畫生涯的經驗時,韓敏用清初著名畫家、古代畫壇一代宗師石濤的名句“筆墨當隨時代”示之。他用深沉的話語解釋說,書畫的生命力在於反映時代特色,要不斷創新,要跟上時代步伐。因此,他在揮毫作畫時總是孜孜以求,希望創作出既顯功力,又富有時代特色的作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