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英雄岳飛的罪名並不是“莫須有”,而是“不可說”

大家都知道。岳飛是非常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曾四次北伐,都取得了非常巨大的功績。可是在最後一次北伐途中,岳飛眼看就要收復中原,可是宋高宗趙構連發十二道金牌試圖召回岳飛。無奈之下,岳飛只得班師回朝,錯失了這次收復中原的機會。

然而,對於岳飛接連違抗命令,宋高宗趙構非常生氣和惱怒。此事非但沒有被揭過去,反而越演越烈,後來甚至成為岳飛冤死的導火鎖。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飛被宋高宗趙構和姦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下罪處死,這讓時人非常痛惜。

可是事實上如果說岳飛有罪名的話,那一定不是“莫須有”,而是“不可說”,這是為何呢?

抗金英雄岳飛的罪名並不是“莫須有”,而是“不可說”

我們先翻開宋朝的歷史,我們就可以知道“不可說”的根本原因了。我們可以發現宋朝歷來重文輕武,這是為何呢?這就要追朔到宋太祖趙匡胤的開國曆史了,趙匡胤是通過欺負孤兒寡母,利用柴榮死前給與的權力,從而進行武力奪位的。

亂世中,兵強馬壯為天子,作為武將皇帝的趙匡胤深深知道武將掌握兵權對於皇權穩定有多大的危害。於是,宋朝開國之後,把重文輕武作為祖宗家法傳給於後人,同時進行兵制改革,試圖盡最大可能讓武將對皇權再無威脅。

作為宋朝皇帝的宋高宗趙構也是如此,非常忌憚那些手掌兵權的大將,特別是岳飛這種掌握“岳家軍“這種無敵鐵軍和強軍。別看宋高宗趙構在前期如何堅定抗金,可是他是一直對金國存在恐懼的,而且非常想要和金國議和。之前重用岳飛、韓世忠、吳玠、劉光世、張俊等武將只是無奈之舉,只是為了達到緩和金軍攻勢的目的。

抗金英雄岳飛的罪名並不是“莫須有”,而是“不可說”

當南宋的政局得到穩定後,與金國的時機和談的時候到的時候,宋高宗為了自己的皇權不受威脅,犧牲岳飛的時候也就將到了。從始至終,一直想要岳飛死的人就是宋高宗趙構,而不是秦檜,秦檜只是趙構在前臺操縱的傀儡。

“不可說”指不能說,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在漢唐,卻不是這樣的,君視臣如草芥,那麼臣視君如仇寇。隨著封建君主專制的不斷增強,皇權不斷膨脹,作為臣子都不能非議君王,更何況那些老百姓呢?

大家都對岳飛之死的真正原因心知肚明,可是在皇權大如天的情況下,人們不敢議論,以免遭受趙構的打擊。可是事實真相總有大白於天下的時候,宋孝宗繼位後,立即平反了岳飛的冤案,雖然遲了幾十年,但最終還了大英雄岳飛的清白,也給了岳飛妻子和後人應有的待遇。

抗金英雄岳飛的罪名並不是“莫須有”,而是“不可說”

其實岳飛的死,損失最慘重的還是宋高宗趙構,如果岳飛最後能收復中原乃至燕雲。那麼宋高宗趙構將成為唐太宗那樣的大帝,可是歷史沒有如果,宋高宗最終還是自己選擇失去了這次機會,這是趙構的悲哀。

參考文獻:

《岳飛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