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之戰中,魏國為何不偷襲呢?

雲飝颺9


要想明白魏國為什麼不偷襲,就得站在曹魏皇帝曹丕的立場看問題,換句話說,如果你是曹丕,會不會偷襲?

曹丕嚴格算來只是一個官二代,他能繼承曹操的職位,只因為他是曹操的兒子兼接班人,曹丕是魏朝的開創者,僅僅因為他繼承曹操所開創的一切,在禪讓了劉協的皇帝位,作為魏朝的開國之君,一定很想做一番事業,讓自已成為一代明君。



夷陵之戰時,曹丕剛剛繼位半年時間,早在曹操時代,孫權因為要配合西進荊州的大戰略,於公元217年就開始與曹操交好,並派遣使都徐詳出使魏國,向曹操稱臣,雙方罷兵言和,並重開政治聯姻。

換句話說,孫權從217年開始,為了配合自已西進荊州的戰略,與曹操交好,為的是使自已不要兩面受敵,因為西進荊州必然要與劉備集團發生嚴重衝突,孫權已經做好了與劉備集團決裂的打算,三國三國,與一國決裂就必然與另一國和好,這是三國鼎立的不變原則。



接下來就發生了關羽北伐襄樊的戰役,孫權就覺得機會來了,其實關羽一北伐就註定了要失敗了,因為曹操暗地裡已經和孫權講和,關羽始終避免不了兩線作戰或都腹背受敵,當關羽在襄樊前線浴血奮戰時,孫權就在關羽的後方白衣渡江、偷襲荊州。

接下去就是荊州被佔,關羽被殺,孫權將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孫權這麼做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天下人認為這是曹操的命令,有嫁禍曹操的嫌疑;二是孫權向曹操納了投名狀,以示與劉備的聯盟決裂,關羽是劉備的兄弟加親密戰友和蜀漢二號人物,殺了關羽,就是向曹操示好,意昧著孫劉聯盟的破裂。



之所以在前面作了這麼多鋪墊,就是為了說明在劉備夷陵之戰前後,三家的政治關係,就是孫權與劉備徹底決裂,而孫權與曹操暗中勾結,當曹操去世後,孫權繼續向曹丕示好稱臣,對於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曹丕來說,他的畢生最大心願就是完成曹操都沒有完成的心願:統一天下。

曹丕是個政治家,夷陵之戰時天下的局勢是這樣的:

曹魏的西南方是劉備的蜀漢政權,與曹魏是死敵的關係,並且無法調和;曹魏的東南及南邊是孫權的東吳政權,已經向曹丕稱臣,在名義上,孫權是曹丕的下屬,並且曹丕還特意封孫權為吳王,就是為了彰顯自已的權威。



曹魏的西南及西北是當時的烏桓人、匈奴人、鮮卑人,當時對曹魏並不完全服從,而在曹丕稱帝的前一年,西北還發生過叛亂,代北烏桓無臣氐發生叛亂,而鮮卑人則在一旁虎視眈眈,還是曹彰帶兵平定了叛亂。

曹魏的北邊也有烏桓人,還有遼東的公孫氏對曹魏一向時降時叛,也並不太平,就算是曹魏內部,在徐州及青州一帶,藏霸及孫觀等勢力仍然處於半獨立狀態,並不完全讓曹丕放心。



從曹魏整個周邊的情況來看,當曹丕繼位半年時,周邊的不服從勢力只有孫權稱臣,這對剛剛即位的曹丕來說,是政治上的一面旗幟,曹丕的目的一定是統一天下,不用懷疑,但是曹丕也需要周邊勢力的臣服來統一天下,而孫權此時就成為一個榜樣。

雖然當時劉曄曾經向曹丕建議,在夷陵之戰時,可以聯合蜀漢攻打東吳,但是這個建議被曹丕否決了,曹丕並不是糊塗,是有原因的,劉曄的建議是單純從軍事上考慮的,而曹丕的立場則是從政治角度考慮問題。



如果聯合蜀漢攻打東吳,等於是聯合自已的敵人去攻打臣服自已的同盟,會造成很惡劣的政治影響,從曹丕的角度來考慮,是得不償失的,我們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劉曄的建議,也並不一定正確,沒有走到那一步,誰也不敢說自已的建議絕對正確。

曹丕首先否決了劉曄的建議,當時的曹丕原來是想聯合東吳,共同攻打蜀漢的,但是要攻打蜀漢,面臨重重困難,首先就是兵力的部署,當時曹魏的重兵全部部署在與東吳交界的荊州、淮南、合肥一線,與蜀漢交界的關中地區兵力很少,大規模調動軍隊的成本很高,而且東吳還不一定配合,所以之後曹丕放棄了聯合東吳攻打蜀漢的想法。



曹丕沒有偷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夷陵之戰打得相當詭異,從221年7月開始,劉備發動戰爭,東吳一直採取了戰略後撤的方法,避免了主力直接交鋒,從221年7月打到222年5月時,雙方其實都在耗著,沒有進行主力對決。

之所以這麼奇怪,就是因為參戰雙方都在防備著曹魏的偷襲,劉備這邊讓黃權率領一萬名士兵在夷陵的長江北岸防備曹魏的偷襲,而東吳的陸遜及孫權更是在荊州、淮南、合肥作好了防備曹魏的準備。



參戰雙方的劉備和陸遜都明白,如果兩敗俱傷,兩家都會被曹魏吞掉,因此雙方都避免主力對決,而想速戰速決,而劉備更是一幅豁出去的樣子,不惜大軍壓上,挑戰陸遜,而陸遜更是小心謹慎,積極尋找劉備破綻,以求速戰破敵。

其實夷陵之戰的真正對決就是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進行的戰略決戰,在很短的時間內,劉備軍隊被擊潰,曹丕一直在等待雙方兩敗俱傷的機會,卻一直沒有等到,等來的卻是蜀漢在極短的時間內大潰敗。



雖然曹丕早就猜出來劉備會敗,但是仍然沒有想到劉備敗得這麼快,曹丕根本還來不及作出反應,劉備就已經敗退逃回永安了,而東吳軍隊幾乎沒有損失,曹丕如果想偷襲也失去了最佳時機,只能無奈的接收事實。

夷陵之戰結束後,孫權在解除了蜀漢可能的威脅後,就開始對曹魏不再恭敬,不願意派出世子到曹魏為人質,由此引起了曹丕大軍伐吳,這時已經距離夷陵之戰過去兩個月了,已經失去了最佳時機。



曹丕應該是在政治上還對孫權抱有幻想,以致於出兵偷襲左右猶豫,喪失了最佳時機,話又說回來,就算曹丕及時出兵偷襲,也只能偷襲東吳軍隊,因為曹丕並沒有調兵遣將攻打蜀漢的計劃和動向。

再一個就是孫權向曹丕稱臣的政治遺產,曹丕一直想保存下來,以此為榜樣號召天下臣服,畢竟統一才是天下大業,這對任何一個想有所作為的皇帝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事,可惜顧及了政治的影響 ,就失去了軍事上的先機,這就是曹丕沒有偷襲的原因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魏國有兩次滅亡東吳的機會,一次是赤壁之戰,一次是夷陵之戰。赤壁之戰因為曹操的自大而敗北,而夷陵之戰則完全是因為曹丕的幼稚。當時吳、蜀內鬥,吳國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外患,處理不好,很可能被滅國。那麼魏國的曹丕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先說當時的大形勢,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之所以爆發戰爭,是因為政治手段失效而已。那麼夷陵之戰爆發前,魏、吳、蜀之間的政治格局是什麼呢?

吳、蜀本為聯盟,共同抵抗強大的曹魏。兩者聯盟的基礎是曹魏一直覬覦東南土地,將孫權視為頭號敵人。而曹魏選擇的攻擊點往往是荊州,所以出於共同抵抗曹魏的出發點,孫權將南郡(荊州)借給了劉備,實現了兩者的同盟。

後來,劉備坐大,統一了荊州南部四郡,又借入川援助劉璋防衛張魯的名義取得了益州,隨之孫權和劉備圍繞南郡產生了爭執。爭執在關羽北圍襄樊時達到頂點,孫權主動退出聯盟,以敵對的姿態偷襲了關羽,取得了荊州之地。

這時三者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吳、蜀聯盟變成了魏、吳聯盟。孫權在攻擊關羽之前向曹魏稱臣,曹操表孫權為驃騎大將軍,荊州牧,允諾只要他擊退關羽,那麼荊州就是他的了。這是曹操時期和孫權的甜蜜關係,雖然是權益之計,但是看起來對雙方都有好處。曹操解除了襄樊之圍的危機,孫權獲得了荊州之地,皆大歡喜,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處。

等到曹丕時期,事情就變了味道,從曹丕處理夷陵之戰前後魏、吳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曹丕在政治上的幼稚。為什麼這樣講呢?

曹丕稱帝后,孫權馬上就送來了賀表,表示願意繼續稱臣。而這時劉備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借給關羽報仇的名義東向伐吳了。那麼曹丕是如何看待這即將爆發的戰爭呢?他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

曹丕在曹操死後不到一年便僭越稱帝,他最怕的就是天下群起而攻之。果不其然,在曹丕稱帝后不久,劉備也在成都稱帝,於曹丕分庭抗禮。而這時,曹丕寄希望於父親曹操之前與東吳的聯盟能夠繼續有效,所以心中期盼的就是孫權繼續稱臣。後來,孫權遣使稱臣,曹丕大喜。那麼孫權為什麼要稱臣呢?

在劉備稱帝后,東吳一片騷動。東吳眾臣都認為孫權應該順勢而起,也在東南稱帝,與蜀、魏公開競爭。但是孫權保持了冷靜,孫權認為此刻正是東吳最危急的時刻,為什麼這樣講呢?

東吳雖然取得了荊州之地,但是也破壞了吳、蜀聯盟,最要命的是關羽被吳人所殺,所以劉備是肯定要報復的。所以此刻最緊要的不是什麼稱帝的虛名,而是搞好與魏國的關係,一來可以求得魏國兵力援助,二來即使魏國不援助,也不會助劉備犯吳。於是孫權在曹丕稱帝后,以閃電般的速度稱臣。孫權求安穩,曹丕求虛名,兩者達成一致。而曹丕求的這個虛名對魏國來說是個巨大的戰略失誤,難道沒有人看出來嗎?有,誰呢?侍中劉曄。

劉曄對夷陵之戰時三國之間的形勢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也證明,在當時的魏國,只有劉曄保持了頭腦情形。劉曄認為:吳、蜀撮爾小國,各保一州,有危險時相互救援,本就僥倖生存,今相互攻伐,實在是天滅其亡的大好時機。如果我們能夠與劉備共同伐吳,劉備攻其外,我們攻其內,這樣的話,吳國必亡,吳亡則蜀不久亦。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

劉曄這番話是對當時時局最清醒的認識,如果執行得當,那麼吳國將不存在,魏國將失去一大敵人。但是曹丕卻拒絕了,而拒絕的理由非常可笑,竟然是:人家來投降我,我不接受反而攻伐人家,恐怕天下人再也沒人來敢來降了。我們何不接受孫權的投降而偷襲蜀國的後面呢?曹丕是真心這樣想的嗎?非也。

如果曹丕說的是真的,那麼就應該派兵出關中,偷襲蜀國的後方關中,這樣才符合自己的所想。但是曹丕只是坐山觀虎鬥,在吳、蜀爭鬥中沒有派一兵一卒,既不援助蜀,也不援助吳。那麼曹丕做了什麼呢?曹丕也不是傻子,他天真的認為:我不但要接受孫權的投降,還要假戲真做,讓孫權以後不好意思翻臉。於是曹丕做了一件極其幼稚的舉動,什麼舉動呢?在夷陵之戰的關鍵時刻,曹丕不但接受了孫權的稱臣,還進一步封孫權為吳王,以求穩固兩國關係。那麼吳國是什麼反應呢?

吳國上下都對曹丕的冊封極為不滿,大臣們都認為孫權應該尊稱九州伯,拒絕曹丕冊封。孫權保持了理智,派專人到魏國謝旨,表示願意接受冊封。那麼曹丕就這麼傻嗎?他對孫權沒什麼要求嗎?有,但是時機不對。

夷陵之戰基本結束之後,曹丕才想起應該拿什麼東西去限制孫權,於是下旨讓孫權送質子入洛陽,以表示誠意。這時孫權才漏出自己真實的面孔,一開始是拖延,然後是拐彎抹角的拒絕。曹丕經過孫權的多次敷衍,終於忍無可忍,開始對東吳發兵,可惜跟其父曹操一樣,損兵折將,一無所獲。

因此,回顧整個夷陵之戰前後,曹丕為什麼不趁機偷襲東吳呢?就是因為曹丕政治上的幼稚,他初登大基,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帶來的結果是劉備隨之稱帝與自己分庭抗禮。因此,他此時急需要孫權的表態。但是這些其實都是虛名,與滅吳、滅蜀這樣的大戰略比起來極其幼稚。而孫權在政治上要比曹丕成熟的多,孫權不惜屈尊接受曹丕冊封,還多次戲弄曹丕索要質子的無理要求。

最終,既阻止了劉備的進攻,又防止了曹魏的偷襲,後經過與魏國的短暫較量,吳國在不到三年講相繼打敗蜀漢和曹魏,在三國局勢中實力急劇上升,名列第二,這一切孫權功不可沒。

曹丕錯失滅亡東吳的大好時機,又被孫權多次洗刷,還能怪誰?自己太笨而已!


每日趣評


夷陵之戰魏國為何不偷襲,那就得穿越時空去問曹丕了。

但本人談點憾想,自二大戰役後,(官渡,赤壁,)按當時鼎足三分是事實,關羽呈強無戰略考量丟失荊州做實。此後,劉備發兵,應該說是第三次戰役,為立威,打一定要贏,但皇叔未從國力根基等方面一意孤行不從長考慮,以傾國之力而落敗,也許是天意。但是,如果阿滿尚在,歷史可能就不一樣了。憾想二,人,有時間還是多讀點書有好處,多聽則明,對處世,修身,立家,功名能更深層次理解知修為。


珍惜相識153258230


夷陵之戰中,魏國沒有偷襲,是因為曹丕想坐收漁利,又沒把利害想清楚。

夷陵之戰前,魏國的格局可以說是最有利的。劉備氣勢洶洶一門心思想找東吳報仇,而東吳則向曹丕稱臣。這時候,曹丕有四種選擇:

(1)進攻蜀漢的漢中地區。

(2)進攻東吳的揚州地區。

(3)衝到荊州地區開打。

(4)兩不相助,靜觀其變。

這裡面,(3)顯然是不妥的。本來兩家在荊州正打得你死我活,你參進去反而他們可能不打了。

劉曄的主張是(2),趁機夾攻東吳。他的思路很簡單,就是蜀國和吳國都有很險要的地形,單獨靠魏國很難打下。如今吳蜀相爭,魏國應該趁機下手幫著一家打另一家。現在既然蜀國主動打吳國,那曹魏趁機也打吳國,必然就可以滅掉吳國。滅吳之後,曹魏佔據了東吳的核心區域(揚州),再對付孤掌難鳴的蜀國就比三足鼎立要容易了。

應該說,劉曄的這個思路基本是正確的。因為如果曹魏按照(1)去打漢中,首先漢中隔著秦嶺,比揚州地形更險要,其次劉備是吳蜀戰爭的進攻方,如果屁股起火,多半會停止進攻,這樣吳蜀之間的戰火就弱化了,曹魏等於幫東吳解了圍,不符合曹魏利益。而曹魏打東吳,只會讓劉備打得更來勁,進一步激化吳蜀衝突。等滅了東吳,變成一大一小的局面,對曹魏更有利。


不過曹丕最終卻選擇了(4)兩不相助。這是一個看上去謹慎,其實卻過度保守坐失良機的決策。不知道曹丕是因為孫權已經稱臣而決定打之不義,還是害怕孫權一旦被腹背夾擊有可能乾脆投降劉備造成吳蜀合一?

下面是兩人的對話,出自《傅子》

孫權遣使求降,帝以問曄。曄對曰:“……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帝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帝不聽,遂受吳降,即拜權為吳王。


但是,等到孫權終於打敗劉備後,吳軍銳氣正盛,他又轉去進攻孫權,結果鬧得灰頭土臉,這就是自討沒趣了。所以整體而言,魏國這樣的決策,是曹丕腦殘造成的。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更多三國趣話共賞)


巴山夜雨涮鍋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見地,沒錯,假如在夷陵之戰結束的時候,魏國出兵南下,可以說,打蜀國則蜀國亡;打吳國則吳國滅。

趁你病,要你命!

這麼好的買賣,為啥曹丕不做呢?

鐵錘文史先亮自己的答案:夷陵之戰期間,魏國沒有出兵偷襲,不是不想,而是魏國自己也處於內憂外患之中。非不為也,不能也。

下面鐵錘分三個部分解釋為啥魏國不能偷襲:第一部分,魏國認真討論過偷襲問題;第二部分,魏國當時有外患,不能偷襲;第三部分,魏國當時有內憂,無暇偷襲。

第一部分 魏國認真討論過偷襲問題;

公元219年,孫權偷襲拿下荊州,這個時候劉備還沒有開始復仇,孫權已經提前打好了預防針。他派遣使者向魏王曹丕投降。這個時候曹丕就和手底下的大謀士劉曄研究吳國和蜀國的形勢。劉曄是個了不起的智囊,當時就跟曹丕分析:孫權無緣無故來投降,一定是國內有急事。之前孫權偷襲殺死關羽,拿下荊州四郡,劉備大怒一定會帶兵過去找回場子。這個時候孫權外面有強敵,手底下一定人心不穩,這個時候最擔心咱們在後面捅刀子,所以提前跑過來投降,這樣一來可以阻擋我們出兵,二來可以狐假虎威,借用我們魏國的力量,震懾國內的動搖派和蜀國軍馬。孫權這個傢伙一貫狡猾狡猾的,肯定是這麼打算盤滴。現在這個時候,天下一分為三,我們魏國拿了八成天下,吳國蜀國一家一成,各保一州,依靠山水險阻,加上吳蜀聯盟,才能自保。現在他們兩家內訌,我們應該趁機發兵,直接掏孫權的老窩。這個時候劉備在外圍和孫權死磕,我們在裡面掏孫權的老窩,內外夾攻,一個月就能把吳國給滅掉。吳國一滅掉,蜀國沒有了互相照應的左右手,搞死蜀國還不就像打個哈氣一樣簡單嗎?

曹丕說啥呢?曹丕覺得這個時候打孫權抹不開面子,因為人家過來投降,已經是我的臣子了,我要討伐孫權,那麼天下其他願意投奔我的人,肯定心有畏懼。不行。我不如先接受吳國的投降,然後去打蜀國,不也蠻好的嗎?

“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

由此可見,曹丕還是個紙上談兵,被道德綁架的瘸腿政治家,這要是曹操還活著的話,早就率領千軍萬馬掩殺過去了,還討論個毛啊。先把天下攥在手上再說,天下都是自己的了,還在乎什麼說法不說法的。這事兒曹操幹得出來,曹丕幹不出來,這就是差距。

這一段國際形勢分析,記載在《三國志·劉曄傳》,傅玄的註解裡面。有興趣的,可以翻閱查證。


第二部分,魏國當時有外患,

孫權投降曹丕的第二年,公元221年,一切正如劉曄預測的那樣,劉備發兵攻打孫權,兩家打了十三個月,可以說是人困馬乏。這個時候,曹丕既沒有打蜀國,也沒有打吳國,眼睜睜看見最好的統一機會在眼前溜走,曹丕為啥淡這麼的定呢?不是和劉曄說好的弄死蜀國嗎?怎麼還給吳國蜀國再次結盟的機會呢?

原因之一,是曹丕有外患,北方不省心。

公元220年,曹丕冬天剛剛登基。北方河西諸郡發生大規模叛亂,武威,張掖,酒泉都發生叛亂。最後金城太守蘇則幾乎調動了涼州所有兵馬才成功平亂。

公元221年,也就是劉備孫權開打的時候,關中發生鄭甘、王然叛亂,這次規模更大。鄭甘叛亂又引發了涼州羌人胡人的騷亂,曹丕把心腹大將曹真,曹仁,郭淮,張郃、張既全部調過去彈壓。與此同時,東北的鮮卑族也開始騷擾中原邊境,曹丕派遣大將田豫鎮守邊關。

一波一波的精兵強將派到了北方,曹丕眼看著南方吳國蜀國鬥得烏眼雞,一塊好肥肉沒有牙齒下口,急死個人啊。

第三部分,魏國當時有內憂,無暇偷襲。

內憂是啥?後院失火唄。曹丕這個皇帝,得來的就很險。大家都知道,曹操一開始是很喜歡才高八斗的曹植曹子建的,只是後來曹植放浪形骸失去了曹操的寵愛,命運的天平才開始慢慢的轉向了曹丕。但是另外一個曹家猛人,曹彰卻親近曹植,不喜歡曹丕。這個曹操的二兒子,比曹丕小,比曹植大,關鍵是,他點兵打仗是個超級猛男,這樣的人,站在那一邊,另外一邊都得肝兒顫啊!

公元219年,曹操讓曹彰做越騎將軍,駐守長安,曹操在洛陽病倒之後,召見曹彰,結果曹彰還沒到,曹操就死了。曹操那個時候為啥要讓曹彰過來,是一個謎。曹彰比較直接,找到曹植就說,先帝要找我,就是要立你為王。曹彰後來到了洛陽,直截了當的要保管玉璽,最後是曹丕手下的大牛謀士賈逵攔住了一道:

彰從長安來赴問述先王璽緩所在 。賈逵正色曰:太子在鄴,國有儲副 ,先王璽綬非君侯所宜問也。

曹丕跌跌撞撞坐上了寶座,回頭就開始剪出曹植曹彰的羽翼,後來又在棗子裡面下毒,毒死了曹彰。準備對曹植下手的時候,被卞太后阻攔。一家人一直鬥爭到公元223年,曹丕下詔書,不允許婦人干政,禁止大臣把奏疏交給卞太后,才算把這個內部權力的拉鋸戰掰扯清楚。

所以說,孫權劉備斗的你死我活的時候,曹丕正撅著屁股給自己家的後院澆水滅火呢。哪裡顧得上偷襲呢。

等到曹丕搞定兄弟,母后,再想騰出手收拾蜀國吳國的時候,人家那邊已經重歸於好,敬個禮笑嘻嘻,我們還是好兄弟。

曹丕只能著急嘆氣了。

總結:夷陵之戰的時候,魏國如果偷襲,絕對是一個坐收漁利的大好時機,只可惜曹丕當時自己也面臨著內憂外患,一頭的包,所以只能坐失良機。不是不想,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鐵錘文史


要知道,夷陵之戰爆發的時間是公元222年,而曹丕是在公元220年的12月才成登上皇帝位。

曹丕稱帝過後,翻年就是公元221年了。接下來的頭兩年裡面,他首先要解決的是政權的穩定問題。

一方面,既要清除曹植在文臣中的黨羽,還要掃清曹彰在軍隊中的勢力,從而削弱他們對朝政的影響。同時,還要安插自己的心腹和支持者,牢牢地掌控政權。

這些工作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了,所以當他面臨著夷陵之戰的機會,也沒有精力南下偷襲。

另外,曹丕還有第二個大的問題要解決,就是要解決青州和徐州的割據勢力。

如果不能夠很好的解決藏霸和孫觀等人在青州、徐州的割據勢力。一旦曹丕大軍南下,則後方不穩,那就是曹丕被別人偷襲了!

因為青州和徐州的位置距曹丕的大本營洛陽非常近,可謂臥榻之患!

實際上曹操剛死的時候,洛陽附近的青州兵和徐州兵就曾經發生過騷亂,要不是曹丕及時招撫,穩住陣腳,可能就已經出現了大動盪。

因此對曹丕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精神上支持孫權打劉備,狗咬狗一地毛,最好是雙方打得兩敗俱傷,才再讓魏國來收拾殘局。<strong>

所以說,夷陵之戰時,剛剛稱帝不久的曹丕,當務之急是穩定政權,排除割據勢力,他根本無暇南下偷襲。


一丹流青


如果夷陵之戰時,魏國皇帝是官渡之戰時期的曹操,魏國肯定會舉大軍偷襲。但是很可惜的是,當時曹操已經病死了。魏國在位的皇帝是曹丕,而曹丕的性格註定了他不會在夷陵之戰期間,去偷襲東吳。至於說偷襲劉備,當時的曹魏沒有這個能力。

先說說我為什麼覺得曹操在位,他肯定會去偷襲東吳。

其實夷陵之戰的機遇,曹操也遇到過。那是在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曹操本打算乘機攻河北。但是郭嘉對曹操說:袁紹的兩個兒子素來就不和,而且是他們還有郭圖、逢紀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所以袁氏兄弟必然要反目。我們現在去攻,他們會團結起來抵抗我們。不如我們先假裝南征劉表,造成退兵的假象,等到他們打起來的時候再乘機偷襲,一舉可定也!

事後果然如郭嘉所言,曹軍剛退回許昌,袁氏兄弟就打了起來。曹操乘機率軍北上,將袁譚和袁尚逐個擊破。袁尚還假意投降,結果曹操根本不鳥他!當面接受投降,暗地裡卻派人去偷襲。最後袁氏兄弟一死一逃,河北遂即被平定。

當面準降,背地裡搞偷襲,這就是典型的曹操式思維!他不怕別人罵他,因為只要打能打勝仗,誰敢罵他?

在曹操平河北十八年後,幾乎是同樣的天賜良機落到了曹丕頭上。當時劉備與孫權這對十四年的盟友展開火拼,情況如當年袁氏兄弟內訌一樣,曹魏也是坐山觀虎鬥,同樣也掌握戰略了主動權。

但是這一次,曹丕卻玩砸了。

是怎麼玩砸的呢?因為曹丕太要面子了。完全沒有遺傳到曹操性格中的狡猾。

先簡單覆盤一下夷陵之戰前後的大致情況:

從赤壁之戰開始,一直到呂蒙偷襲荊州。孫權與劉備都是結盟關係。期間,雙方雖然有一些爭執,但在共同對付曹操這件事上,雙方利益和立場是一致的。

但是在呂蒙偷襲荊州後,孫劉雙方的同盟關係迅速破裂。孫權為了應付劉備將來可能會興兵報仇,一面將首都從江東遷至荊州,一面向曹操臣服,緩和江東與曹魏的關係。

沒過多久,曹操病死了,曹丕繼立。孫權繼續遣使向曹丕臣服。

面對孫權的臣服,曹丕高興壞了。因為他搞禪讓制,篡漢自立,最需要的就是名份!讓大家都承認他是天下的共主。然而當時的形勢,卻是曹劉孫天下三分,曹丕這個大魏皇帝,其實做得名不正言不順。

因此,當孫權的使者來到洛陽後,曹丕很是心動。曹魏大多數的大臣,也都傾向於接受孫權的臣服。畢竟孫權主動請臣,是主動在給曹丕送名份。

這個時候,劉曄站出來反對了。他反對的理由主要有兩點:

首先,孫權的動機不純。他現在來投,必然是迫於劉備的軍事壓力,而不是心悅誠服的向大魏歸順。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接受呢?反正以後孫權還是要反叛;

其次,如今天下三分,就是因為蜀、吳兩國結盟,抱團和我們大魏抗衡。如今他們雙方狗咬狗,正是我們藉機漁利的好時機。這種機會不會常有,必須要把握好;

劉曄的這個話,簡單點說就是:我們之所以滅不了孫權與劉備,就是因為他們結盟。現在他們破天荒的破盟,這個機會實在太難得了!這是老天爺送給我們的一個機會。如果抓不住這個機會,等他們再結盟,我們就很難再滅吳蜀兩國了。

如果把劉曄說的這番話與當年郭嘉對曹操說的那番話做對比,可以看出劉曄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為當年的袁尚和袁譚有仇,不管有沒有曹操的壓力,他們都會掐架!所以郭嘉建議曹操不要急著出兵,讓他們開始掐架了再行出兵;但是劉備和孫權不一樣。孫、劉兩家十四年的同盟,只是因為偶然的機會才大打出手。如果這一仗打完了,雙方很有可能會再次結盟。若是讓他們再次結盟,那麼魏國也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然而,曹丕卻認為:孫權向我投誠,我不接受也就算了,反而還要乘人之危,這恐怕不是大國所應有的風度吧?畢竟,我現在最需要的是名聲啊!如果沒有名聲了,我的老臉哪擱?

劉曄見曹丕要犯渾,就繼續再勸。結果把曹丕給問急了,他便反問道:既然你說我們可以出兵,那我們為什麼不出兵打劉備呢?打劉備正好可以顯示我們的大國風度。

劉曄反駁道:劉備如果知道我們要出兵去攻打他,那劉備肯定就不會和孫權打了;但如果反過來,如果我們打吳國,劉備肯定是樂見其成的,我們正好可以一消滅孫權。

打孫權——劉備不會幫忙,而且孫權離我們比較近,這樣打起來容易。

打劉備——孫權雖然也不會幫忙,但是劉備離我們太遠了,不容易打。

陛下,你要明鑑啊!

然而,曹丕還是不聽,他最終接受了孫權的投誠,並且封孫權為吳王。在劉備與孫權的大戰期間,不發一兵一卒。

所以,當吳蜀在夷陵大戰時,曹丕卻沒有乘機出兵的原因,就是因為曹丕認為:自己剛剛篡漢,需要合法性。現在孫權來稱臣,就是給我送合法性。如果我不接受,反而還要乘機偷襲他,怕是會傷了後來者的心。並且曹丕還天真的認為,只要吳、蜀交戰,必然會打的兩敗俱傷,到時候我們再去摟草打兔子,大業必成。

簡而言之:曹丕要面子。

然而後來的事態發展,證明了曹丕在接受孫權投降的問題上,他失策了。因為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孫權的請降就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假投降。

曹丕他想當然的認為孫權與劉備必然是兩敗俱傷。豈不料,劉備敗的太慘了,孫權也贏得太快。以至於說,夷陵之戰幾乎沒有傷到東吳的元氣。

等到夷陵之戰後,曹丕又要伐吳。而曹丕出兵東吳的理由也是很幼稚,僅僅是因為孫權對他不恭敬,他要給自己找回面子。

而在曹丕出兵之前,劉曄又勸他:東吳在夷陵之戰中的損失不大,我們現在去討伐東吳,已經沒有時機了。

但是曹丕就是不聽不聽我不聽,寡人就是要去伐吳,寡人就是要給自己找回面子。

結果,果然是一場敗仗收場。而孫權則是大放異彩。

他先是用詐降的辦法穩住了曹丕,然後一磚拍倒了劉備;接著又穩住了劉備,再以一板磚拍暈了曹丕。化解了這一場有可能滅亡東吳的危機。然後孫權再朝著曹丕的方向哈哈大笑——你就是個傻子!

最後說說,曹丕的失策到底失策在哪。

曹丕的失策,其實就是他在決策前,沒有分清楚問題的主次關係。

曹丕看中的,是大國的風度,是接受孫權請臣以後,對後來者的示範效應;

劉曄提出的,則是夾擊東吳的機會,這種機會實在太難得,以後不會再有;

曹丕有他的道理,劉曄也有他的道理。但是這兩人的道理,明顯劉曄的更有道理。

因為曹丕如果拒絕了孫權,並偷襲孫權,哪怕是失敗了,事後還可以補救,只是代價會更大一點;而孫權與劉備翻臉,這不是曹丕能決定的。也就是說,前者可控,後者並不可控。

舉個例子來說,老闆安排我今天加班,完成一個大案子,乾的好會升職加薪。但是我之前答應了女朋友,晚上陪她一起看電影。如果我不加班,有可能我會失去升職加薪的機會,甚至會丟掉工作;而如果我不陪女朋友看電影,我有可能會被女朋友罵。

曹丕和劉曄,其實就是在陪女朋友看電影和晚上加班的問題上的分歧。


曹丕他覺得,不陪女朋友,自己的天就會塌下來了。而劉曄認為,如果你連這個大好機會都把握不住,陪女朋友看電影了又能怎麼樣?你這是因小失大。

或許,在曹丕的世界裡,他認為堅持自己的王道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東西,都要給自己的王道讓路。雖然這個理由很可笑,但這就是曹丕不出兵偷襲東吳的原因。


Mer86


首先,劉備是有考慮的。諸葛亮坐鎮成都,統率大局,馬超,魏延據漢中,北防曹魏,趙雲督江州以為接應。這是劉備認為最穩妥的安排了。最起碼保證了大後方的穩定。無論曹魏是出兵漢中還是偷襲荊襄,都能從容應對。這個安排在戰略上也是正確的。只是劉備沒有料到是自己出了問題,在夷陵敗給了陸遜。但是,還是在趙雲的接應下,安全退回白帝。因此,曹魏在曹丕主政,穩健派佔上風的情況下,還是慎重行事,沒有貿然出擊。當然,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算盤,曹魏肯定也是打得當當響的。

其二是有人根據演義的說法認為劉備是因為諸葛亮和趙雲直諫不可伐吳,所以二人失去了劉備的信任,才沒有到伐吳前線。我覺得這不是事實,如果對二人的信任稍有折扣,也不敢把最重要的守衛大本營的擔子交到二人肩上。相反,我覺得劉備對馬超和魏延還是缺乏信任的。無論在能力上還是政治品格上。留諸葛坐鎮成都,趙雲督江州,也隱隱流露出了這種思想。如果不是劉備,馬超都離世過早的話,肯定還有一番政治博弈。

另外,漢末的白帝並不是唐時的白帝城哦。我看有的哥們朝辭白帝彩雲間都出來了。


風神翼龍12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只可惜曹丕不懂得去做這個“漁翁”!

曹丕雖非庸碌無為之主,但也絕非精明能幹之君,蜀吳交惡,夷陵大戰爆發,其實對曹魏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若好好把握,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指日可待。不過曹丕終究還是沒有其父曹操那樣的胸襟和遠見,只看得眼前利益看不到長遠罷了!

夷陵之戰是曹魏的“機遇”

三國時期著名的戰略家,曹魏名臣劉曄就曾對吳蜀交惡時是否可以南下進兵作出過一番分享,據《三國志》記載,當時劉曄認為: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

吳,蜀本就是偏安一隅的小國,實力遠不如北方的曹魏,兩國能穩定發展的前提便是結盟共同抵禦北方的強敵,有危險時能相互救援,而今兩國相互攻伐,且蜀國攻吳之意堅決,若此時也南下攻吳,孫吳必定首尾難顧,這樣一來孫吳必亡。

正所謂“唇亡齒寒”,吳亡則蜀亦難長久,為什麼呢?在我看來,若是吳國被滅,即使土地被蜀魏平分,但蜀國基業遠在巴蜀,蜀國對吳地的控制力必定不如魏國,吳地早晚盡入曹魏囊中!試問到那時蜀國還有能力與曹魏一對一抗衡嗎?

曹丕放棄南征的緣故

話說當年劉曄曾極力向曹丕進言,希望能出其不意,南下攻吳,但這個計劃最終還是被曹丕給否決了,話說曹丕為什麼不抓住這個機會呢?我認為關鍵原因太重視“虛名”!

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發動伐吳之戰,在夷陵之戰打響之前,東吳孫權為防止曹魏乘虛而入主動向曹丕稱臣,以示其對曹魏的“友好”。而曹丕對於孫權的臣服的欣然接受,並賜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後劉曄主張攻吳時,曹丕以孫吳稱臣,不可背信棄義為由,錯失了大好良機。而夷陵之戰結束後,作為勝利方的孫權才表現一點對曹魏的不臣服則立刻引起了曹丕的不適,畢竟“天子”的權威受到了藐視嘛!此刻曹丕便不顧群臣勸阻,堅決要南征東吳,然而良機已失,終致大敗而歸。

猶記當年曹真平定河西,當破胡捷報傳到洛陽時,曹丕高興的說到:

“我在帷幕之內運籌帷幄,諸將在萬里之外奮勇作戰,前後戰克獲虜,沒有如此之多的。”

可見曹丕確實是很在乎自己名聲,喜歡炫耀自己功績的。而也正是這種眼前的小利矇蔽了曹丕的雙眼,使他看不到長遠利益,當然,他也沒有勇氣放下自己的顏面,像其父親曹操那般去謀劃平定天下的大事!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夷陵之戰是蜀漢與東吳之間的一場大戰,這個過程中曹魏採取的是坐山觀虎鬥的策略,沒有偷襲上述兩國。

原因或許在於以下幾點:

1、雖然當時蜀漢與東吳之間矛盾已經激化,雙方關係已經破裂,但是在曹丕的角度看來,原來曾經聯合抗曹的劉孫兩家的姿態也大有通過這些表面現象戰略引誘曹魏軍隊南下而擊破之的可能性,在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前來偷襲,很可能被誘騙進入包圍圈吃大虧。

2、當時曹丕剛剛登基,無論是內部的局勢穩定還是西北、東北等不同地區的外來壓力都使得他不能沒有後顧之憂,等待蜀漢與東吳龍爭虎鬥出一個結果,再選擇其中的一方進行打擊,從軍事上來說可能是最為妥當的策略。

回過頭看,我們能夠覺得歷史的當事人作出了錯誤的選擇,然而在當時限於各種信息與約束條件,當事人作出某些選擇是有其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