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除了開國之君劉秀外,還有哪位皇帝名氣最大?

閏土看歷史


東漢王朝由劉秀於公元25年建立開始,到漢獻帝於公元220年禪讓於曹丕為止,共經歷195年,其間共有14位皇帝。

這14位皇帝分別是漢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漢和帝劉肇、漢殤帝劉隆、漢安帝劉祜、漢少帝劉懿、漢順帝劉保、漢衝帝劉炳、漢質帝劉纘、漢桓帝劉質、漢靈帝劉宏、漢少帝劉辯、漢獻帝劉協。



比較有名的皇帝就是:

1、開國之君漢光武帝劉秀;

2、開創了明章之治的兩位中興之君漢明帝劉莊和漢章帝劉炟;

3、曾寫進諸葛亮《出師表》中,導致東漢滅亡的兩位禍國之君,漢桓帝劉質和漢靈帝劉宏;

4、還有一個最有名的就是亡國之君漢獻帝劉協。



劉秀是開國之君,在東漢的存在感最高,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天選之人,意思就是:非常幸運的人,上天選定的人。劉秀最傑出的成績就是在昆陽之戰,以一萬餘綠林軍,大破王莽的43萬新朝精銳軍隊,昆陽之戰新朝失敗,從而導致了王莽的倒臺。

劉秀為人低調,善於用人,懂得隱忍,即使自已的親哥哥劉縯被更始政權的皇帝劉玄所殺,劉秀也不動聲色,主動向劉玄承認錯誤,表低姿態,暫時贏得了時間與生命,之後另謀出路,趁機離開更始政權,自力更生,由此創下了帝業。



劉秀僅用了12年就統一天下,先後消滅了更始政權、赤眉軍、隴右隗囂、巴蜀公孫述等割據政權統一天下,建立了東漢王朝。

漢明帝劉莊是劉秀的第四個兒子,他的母親是陰麗華,漢明帝是一位守成之君,基本上延續了劉秀時期的政策,同時積極開疆拓土,派竇固討伐北匈奴,派班超出使西域,重新設置西域都護府,恢復漢朝在西域的存在。



漢章帝劉炟是劉明帝劉莊的第5個兒子,也是劉秀的孫子。19歲即位,31歲去世,當了12年的皇帝,在位期間,減免酷刑,推崇儒學,維護絲綢之路,與他的父親漢明帝一起創立了東漢的中興,合稱為明章之治。

但是漢章帝劉炟31歲就去世了,導致後世的皇帝普遍壽命不長,也就是從漢章帝劉炟開始的。劉炟的兒子漢和帝劉肇去世得更早,27歲就去世了,導致少主國疑,外戚專權,也就是從劉肇之後開始的。



漢桓帝劉質和漢靈帝劉宏是東漢晚期的兩位昏庸之主,諸葛亮曾在《出師表》中寫道: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這裡的桓、靈就是指的漢桓帝和漢靈帝。



漢桓帝是東漢第十位皇帝,15歲即位,在外戚大將軍梁冀的控制下活得戰戰兢兢,28歲時聯合宦官誅殺大將軍梁冀所及家族,外戚被殺後,宦官在桓帝一朝的權力空前強大起來,也就導致後期的外戚與宦官大火拼,毀滅了東漢王朝。

漢桓帝還開啟了黨錮之禍,信任宦官大力打擊士大夫階層及外戚,開啟賣官賣爵的先河,安於享樂,荒淫無道,讓東漢政權處於毀滅邊沿。



漢桓帝去世後,沒有兒子,於是劉宏被外戚竇氏立為皇帝,漢靈帝基本上重複了漢桓帝的老路,幹著一模一樣的勾當,漢靈帝時期,外戚與宦官開始互相打擊,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被宦官所殺,這裡面估計也是劉宏的默許。

漢靈帝在位期間,由於民眾生活困難,發生了黃巾起義,更是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在漢靈帝去世後,東漢朝廷就開始了大火拼,外戚與宦官雙雙覆沒,讓董卓控制朝廷,導致了最終的滅亡。



漢獻帝劉協是漢靈帝的小兒子,是董卓強行扶持的皇帝,董卓還毒死了漢獻帝的哥哥劉辯,漢獻帝打一登上皇位,就成為了傀儡,而且他的一生都是傀儡,直到去世。

由於漢獻帝所處的時代正是東漢末年及三國崛起的時代,因此漢獻帝也出現在關於三國的小說及史書中,在歷史上有一定知名度,漢獻帝是董卓擁立的,之後就被董卓控制,董死後被王允控制。



李傕、郭汜打敗王允與呂布後,漢獻帝又被李傕與郭汜控制,直到他逃出長安,來到洛陽後,被曹操迎立到許都,之後直到滅亡都在曹操父子手中控制。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同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皇位於自已,於是漢獻帝去除帝號,被曹丕封為山陽公,之後就一直待在封地,直到公元234年去世。



漢獻帝如果生在和平年代,也算是一代賢君,只可惜生在亂世,手中又毫無權勢,被各個軍閥控制,最終東漢是滅亡在漢獻帝手中,但滅亡的原因卻不是漢獻帝造成的,他成了替代者。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漢中元二年,公元57年,在位三十三年的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駕崩于都城洛陽南宮前殿,享年62歲。劉秀的一生是力挽狂瀾的一生,也是豐功偉績的一生,本是漢朝劉氏遠支宗室的他將已經分崩離析的大漢王朝從廢墟中挽救出來,不僅重建了漢室江山,還將漢朝皇統又延續了將近二百年。劉秀在位期間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他深知自西漢滅亡後,普通民眾經過漢末以及新朝以來的長期動盪戰亂已經十分疲敝,所以劉秀執政時期的中心政策就是與民休息,恢復生產力。劉秀的皇帝生涯自始至終也很好的貫徹了這個中心思想,光武帝劉秀也是漢朝最有作為的皇帝。

劉秀統治時期就是封建史學家嘴中津津樂道的”建武盛世“。劉秀死後其子劉莊繼位,是為漢明帝,明帝崩逝後漢章帝繼位,明、章二帝繼續延續了光武帝的政策,將漢朝國力推向全盛歷史上將漢明帝和漢章帝統治的時期稱為“明章之治”。東漢時期的“明章之治”和西漢時期的“文景之治”都是漢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治世,下面就對明、章兩位皇帝進行簡要的介紹:

被世人忽略的近乎完美的漢明帝:

漢明帝劉莊是光武帝劉秀與其皇后陰麗華的長子,在廢后郭聖通之子劉疆被廢后,劉莊被繼立為東漢王朝的皇太子,劉莊在做了十四年皇太子後,光武帝駕崩,劉莊繼位,是為漢明帝,明帝即位後其內政外交延續了光武帝時期的政策,漢明帝熱心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為防止大權旁落,明帝事必躬親,他總攬權柄,權不借下。對於依仗權勢,鑑於西漢晚期外戚亂國的教訓,漢明帝在位期間對外戚做了嚴格的限制,那些倚仗權勢作威作福的外戚、大臣都受到了懲處,終明帝一代,漢朝的外戚都老老實實,不甘作亂。漢明帝對下面的官員非常嚴厲保證了綱紀整肅、吏治謹嚴,行政效率提高、中央地方政績明顯。

如果說內政方面顯示了漢明帝卓越的政績的話,那麼明帝外交方面的政績則更顯示出了其執政的斐然能力,明帝即位後致力於解決北匈奴的威脅,他派大將軍竇固帶兵征伐,同時命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國,設置西域都護,將西漢末年失去聯繫的西域各國重新納入到漢朝的統治中,不僅孤立了匈奴,還拓展了漢朝的疆土,提升了漢廷的威望。漢明帝的開明還體現在了他對待宗教的問題上,心胸開闊,兼容幷蓄的漢明帝,堅持對外開放,他派出了秦景、王遵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道,將佛教引入中國,他還在東漢的都城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儲藏他們帶來的寶貴經像等物品,這座寺廟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就是今天的洛陽白馬寺。

東漢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在位十八年的東漢第二位皇帝漢明帝劉莊駕崩於洛陽東宮前殿,年僅四十八歲,東漢朝廷為其上諡號“孝明皇帝”。這個“明”字對劉莊的一生進行了高度的總結,漢明帝劉莊確實是以為明察秋毫的英明君主,東漢王朝也在他的統治下出現了一片光明景象。光武帝末年,全國人口僅為2100多萬,而至明帝末年,人口激增至3400多萬。人口的迅速增長是東漢經濟發展,國力提升的有力佐證。明帝駕崩後,其子劉炟繼位,是為漢章帝。

賢君漢章帝竟為東漢的滅亡埋下伏筆:

漢章帝劉炟是漢明帝的庶子,其母為明帝貴人賈氏,永平十八年,48歲的漢明帝駕崩,十八歲的劉炟在明帝靈前繼位,是為漢章帝,章帝即位後,繼承並發展了光武帝以及漢明帝時期的政策,漢朝國力得以進一步提升,章帝不僅繼承了其祖、父的德政,還對東漢開國以來的一些弊政做出了及時的調整,將一些已經不再適用的政策皆盡廢黜,漢章帝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繼續實行光武帝和明帝兩代近半個世紀的“與民休息”的政策漢明帝還廢除了一些嚴酷的刑罰,主張將犯罪者減刑並遷移到偏遠的邊境地區,當時的百姓對於朝廷的德政都感恩戴德,漢章帝也深得百姓擁護。 但是與章帝卓越的政績相比讓人痛心的是,章帝的後期的一些舉措,卻直接導致了日後東漢長達一百年的動盪不安,這也是英明的漢章帝犯下的一個致命的錯誤。

鑑於西漢時期一些外戚接連弄權禍國亂政時期的教訓,東漢自從開國以來,光武帝和漢明帝兩代皇帝一直對於外企掌權做了嚴厲的限制,整個光武帝和明帝的五十一年時間裡,東漢的外戚都沒有掌握權力。但是到了漢章帝繼位之後,在防止外戚掌權從政方面則未能繼承祖、父遺訓,性格寬厚,溫文爾雅的漢章帝劉炟在對待外戚比較寬疏,這使外戚勢力重新抬頭。漢章帝開啟了東漢外戚專權的先河。

章帝去世後,十歲的漢和帝繼位,漢和帝之後,東漢王朝接連出現了數位年幼的皇帝,這些皇帝由於無法理政,所以皇太后便以垂簾稱制的形式統攬朝政,這些皇太后們架空皇帝的同時還將朝政大權委以母家的親戚掌握,而隨著皇帝逐漸長大,想要掌握權力的皇帝勢必要從外戚手中奪回權力,因為身邊沒有可用之人,所以皇帝只能依靠身邊的宦官奪回權力,而這些宦官從外戚手中奪回權力後,朝廷中又形成了宦官專權的局面,而東漢王朝就是在這樣的外戚與宦官的相互火拼、交替執政中走向滅亡的,可以說,這禍亂的緣由,就是源於漢章帝在位期間對外戚的寬容。客觀地說,東漢王朝傑出的皇帝漢章帝也要為東漢的滅亡負有一定的責任。

黃仁宇先生曾經說過:“嚴格講來,東漢或後漢只有起首的三個君主能有所作為。”東漢的這起首的三位皇帝便是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三位皇帝。章帝去世後繼位的漢和帝雖然開創了“永元之隆”的治世,但是極盛之後的東漢王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而體弱多病的漢和帝之後,東漢王朝直到滅亡,在未出現過有為之主。


歷史課課代表


毫不客氣的說,其實東漢王朝在整個五千年曆史長河之中,算是一個存在感比較低的朝代。

再加上沒有傳統的演義評書,以及現代電影電視劇的宣傳,很多人都是一個完全不瞭解的狀態。除了開國之君光武帝劉秀,還有末代皇帝獻帝劉協,人們連東漢其他皇帝的名字都叫不上來,更不用說東漢都發生過什麼歷史事件了。

而且即使是大名鼎鼎的光武帝劉秀,絕大多數的人也只能聽說過劉秀的名頭而已,根本說不出劉秀的任何事蹟。

所以在東漢的皇帝之中,其實最出名的漢獻帝劉協,次之是桓靈二帝,再次之才是光武帝劉秀。

而漢獻帝劉協之所以出名,完全是沾了曹操的光。

可以說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三國時期可以算得上是話題度最高的一個時期了,基本上已經到了全民討論的地步。哪怕是牙牙學語的孩童,恐怕都知道桃園結義、五虎上將。

那麼曹操作為三國時期主人公一樣的人物,顯然就處於話題度的漩渦之中。

而曹操的一生,又是與漢獻帝交織在一起的。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得是哪位天子?

漢獻帝劉協!

如此一來,劉協想不出名都不行。

那麼桓靈二帝之所以出名,那是因為三國亂世的誕生,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兩位皇帝一手導致的。但凡是講到十常侍之亂,講到董卓進京,都要提到桓靈二帝的名字,因此桓靈二帝算是東漢皇帝中熱度排在第二的皇帝了。

至於說光武帝劉秀的出名,除了因為他是東漢開國之君,匡扶社稷之主外,很大程度上感謝網絡的發達。一個“位面之子”的稱呼,讓劉秀徹底紅遍了整個網絡,但若是追問下去,在何處體現出“位面之子”,能答上來的卻少之又少。

所有在我看來,無論是劉秀還是桓靈二帝,他們的出名都只是一種假象,只要漢獻帝劉協才是真正的出名。

我是@盜帥夜留香YE,關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話題。


盜帥夜留香YE


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從年輕時就胸懷大志,在洛陽求學時,看見有執金吾的車馬武士,下決心要立下功名,將來執金吾。在新野,聽說陰家有一小姐陰麗華,貌美賢惠,立下誓言,“娶妻當娶陰麗華”。

劉秀最終創立東漢王朝,並娶了陰麗華,立其為皇后。劉秀這位放牛的皇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廣為人知。

東漢還有一位皇帝比較有名,那就是漢獻帝劉協了。這位東漢王朝最後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之所以被人熟知,相信是來至於《三國演義》。


漢獻帝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當上皇帝,董卓立了劉協,將其擄走到了西安。後被曹操奉行到了許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協徹底成了傀儡。好在曹操沒有殺他,還讓他以皇帝出現,並將三個女兒嫁給了他。

曹操去世後,曹丕繼位。曹丕沒有耐心,直接命漢獻帝禪位給他。曹丕建立魏國稱帝,封漢獻帝劉協為“山羊公”。劉協去了封地,得以善終。劉協一生充滿曲折苦難,是漢朝最後一個皇帝,沒有被曹丕殺了,或許是曹丕念其是妹妹的丈夫吧!



路遙lgy


整個東漢王朝一共有十四位皇帝,最出名的自然是漢光武帝劉秀,除了劉秀之外,個人認為最出名的一為漢獻帝劉協,二為漢靈帝劉宏。

漢獻帝出名是因為《三國》,漢靈帝出名則是因為昏庸。

漢靈帝劉宏

劉宏在位的時候,東漢雖然將傾,但是權力依舊還攥在皇帝手裡,遠遠比後面漢少帝漢獻帝的時候好得多,只是漢靈帝實在是太過昏庸,將原本就搖搖欲墜的東漢又向萬丈深淵裡面推了一把,其實我們基本可以把漢靈帝比作秦朝時候的胡亥,兩者的昏庸是完全不相上下的。

我們可以大略的說一說漢靈帝在位的時候都幹了什麼事。寵信宦官在漢靈帝這一代是最嚴重的,東漢歷史上極為出名的“十常侍”便是在漢靈帝時期出現的。除此之外,賣官斂財,有人走後門買了個司徒花了五百萬錢漢靈帝還惋惜的和身邊的小太監說賣虧了。而且劉宏荒淫無比,裸遊館,做“宮中市場”,讓宮女嬪妃在裡面扮演角色叫賣,這些都是漢靈帝做出來的事情。

正是因為漢靈帝罕見的荒淫無道以至於讓人有不可思議的感覺,所以後世的文學作品上經常會提到漢靈帝,漢靈帝也由此而出名了。

漢獻帝劉協

漢靈帝去世之後,繼位的是他的兒子劉辯,只是後來董卓專權,廢掉了劉辯,改立了漢靈帝的次子劉協為帝,便是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

漢獻帝其實要比漢靈帝強多了,只不過生不逢時,到了他這一代皇帝已經成了一個傀儡,自身基本上已經沒有了任何權利。先是被董卓操控,董卓死後又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不甘心被操控,暗中給董承下令讓他想辦法殺掉曹操,但是後來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

後來,曹丕逼漢獻帝禪位給自己,在漢獻帝禪位之後,曹丕給他保留了天子禮儀,最後在公元234年去世,活了五十四歲,也算是壽終正寢。


其實這兩個皇帝雖然出名,但是一個是壞名聲,另一個是慘名聲,遠遠不如漢光武帝劉秀的好名聲,整個東漢王朝的存在感在整個歷史上是有點低的,反而是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被很多人津津樂道,漢獻帝也是沾了三國的光,不過若是漢獻帝能夠生在東漢前期,也能夠算是一位賢明君主的。


曉天講歷史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要說東漢皇帝,就屬開國君主光武帝劉秀名氣最大,這一點應該沒有人否認吧。畢竟他是開國帝王,又是再造漢朝江山將近兩百年的大功臣,雖然有人認為他離西漢皇室血緣比較遠,但是好歹是劉的,正兒八經的劉邦之後,能夠在王莽專政中,脫穎而出,最終登上帝位,可見不凡!

不過老子英雄,兒子就不好說了。劉秀之後,除了他兒子漢章帝劉莊比較英明以外,其餘實在不堪入目。要麼被權臣控制,要麼就是昏庸無能。可是在當中,除了漢光武帝劉秀以外,還有一位東漢皇帝名氣比較大,毫不誇張地說一句,眾人皆知。他就是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劉協。

是他呀?漢獻帝不是沒什麼本事嗎?沒本事是另外一回事,這不影響他在廣大群眾中的印象。他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名氣”,應該感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劉協這個皇帝做的可真是憋屈,雖然他之前幾位皇帝昏庸一點,但至少還是大漢的皇帝,權力還是挺大。可是到他這兒,就成了個傀儡,先是西涼董卓入洛陽,為了師出有名,將漢少帝劉辯給廢了,扶持了還是陳留王的劉協為帝,從此,劉協開始了“傀儡之路”。從幾歲兒童開始,就一直在漂泊當中,好不容易有了安身之所,也不是自己的,只是別人手中的傀儡。

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后,終於解脫了。建安二十五年,他禪讓於魏王曹丕,後來被封為山陽公,也算是善始善終吧。也難為他了,誰叫他姓劉呢!


青史回聲


大漢一朝,華夏威儀享譽海內外,並給華夏兒女冠上了漢姓。從漢高祖劉邦的推翻暴秦,到漢武帝劉徹的開疆拓土,再到漢光武帝劉秀的力挽狂瀾,每一段歷史都是輝煌與璀璨。

東漢王朝雖然沒有西漢王朝強大,歷任皇帝也沒有西漢的有名,那麼除了漢光武帝劉秀,東漢還有哪位皇帝名氣比較大呢?

劉莊是劉秀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光烈皇后陰麗華,先是被封為了東海公,後來成為東海王,之後又立為皇太子,在中元二年正式繼位。繼位之後還是沿用劉秀制定的制度,對內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求嚴格並注重監察,將權利集中在手中,並且嚴格規定后妃的家人們不得封侯干政,防止外戚干政。

對外則繼續消滅北匈奴,命令竇固徵伐,又命班超出使西域,設置了西域都戶,佛教也在這個時候傳入中國。在對國內的經濟生產也很重視,興修水利,救濟貧農,使人們安居樂業。創造了“明章之治”。

漢明帝還是個善於納諫、提倡節儉,在光武帝的時候就倡導納諫和去奢,這在明帝時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但是正在修建北宮,但是尚書鍾離意上書勸諫說天下大旱,應該先進行賑濟災民,漢明帝立即下令停止修建北宮。漢明帝在死前遺詔說:“無起寢廟,藏主於光烈皇后更衣別室。”“石槨一丈二尺,藏二丈五尺,無得起墳。萬年之後,掃地而祭……”漢明帝是以身作則,對當時的吏治有較大的影響,在後來出現了大量的清廉官吏,如周紡、第五倫等。

雖然有些史書把漢明帝視為“苛切”之君,但是這是對臣子的要求,在涉及民生方面明帝毫不含糊,還實行“假民公田”以解決破產農民的土地問題,使農業生產得到發展。

在對西域的統治上,漢明帝也把漢武帝時期確定的羈縻管理推進一步,改為積極經營,實現了對西域的實際統治。


歷史中簡堂西域鷹眼


東漢除了開國之君劉秀外,皇帝名氣最大的應該是亡國之君劉協了。所謂名氣就是知名度,知道他的人有多少。

東漢自開國以來共有14位皇帝,在歷史的長河中基本沒什麼反響,也沒人把他們的歷史事蹟拍成電影電視劇什麼的只有劉秀和劉協的知名度比較高,都有影視作品問世。

雖然一個是開國之君,一個是亡國之君,但亡國的的原因不在獻帝劉協本身,他如果生在相對太平的年代應該是個勤勉的帝王,他有著敏銳的政治政治嗅覺,但東漢末年國家病入膏肓,積重難返,不是劉協一人之力就能解決的。

自古開國皇帝名氣都很大

劉秀-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一個沒落的宗親貴族。西漢末年,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小規模農民起義不斷髮生,後來規模越來越大,劉秀他們兄弟倆也加入了其中。

他們的是皇室宗親,在起義軍達到一定規模時,要建立政權,有人建議要選個劉姓的人才是正統,於是劉秀的哥哥劉縯和另一位沒落的宗親貴族劉玄都被提上名單,一開始是立劉玄為帝,史稱更始帝,最後的最後,經過幾次政權的演變,劉秀最終統一中原稱帝。

劉秀是位仁慈的皇帝,繼位之初,沒有像很多開國皇帝一樣,誅殺各路功臣,以防功高蓋主不聽其用,而是善待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為列侯,給予他們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權。

劉秀的名氣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跟原配妻子陰麗華之間的愛情,當年還沒娶妻的劉秀就說這麼一句世人關於人生理想的名言,到現在提起劉秀就會想到他說的這句話“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金句。

陰麗華是劉秀還沒發跡時的原配,後來為了政權的穩固不得不娶了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在劉秀稱帝后,陰麗華為了不讓劉秀為難,以自己沒有孩子為由拒絕後位,劉秀要安撫河北派的勢力,就立了郭聖通為皇后,郭聖通生的皇長子劉疆為太子,陰麗華在貴人位上16年,從沒怨言,劉秀自覺愧對她,所以對她十分偏愛。

劉秀一直對陰麗華的後位耿耿於懷,建武17年(公元41年),劉秀費郭聖通,立陰麗華為後,之後幾年原太子郭聖通長子劉疆多次請辭退太子之位,後劉秀答應,立陰麗華長子劉莊為太子,即後來的漢明帝。

東漢末代皇帝劉協

東漢的最後一位皇帝劉協,他的命是真不好,他出生時,東漢已經病入膏肓,積重難返,作為皇室的一員,他沒有享受到該有的平安富貴,他的出生也許就是為了被人挾制的命,8歲時被董卓擁立為帝,從此頂著漢朝皇帝的頭銜,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有著敏銳的政治觸覺,但沒有人力物力,縱有曠世的才華也無濟於事,建安5年(公元200年),劉協不甘心作為傀儡,不滿曹操大權獨攬,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連董成懷孕的女兒董貴人也被絞殺。

劉協的老婆伏皇后畏懼曹操,於是寫信給她的父親伏完,盡數曹操殘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夠效仿董承,剷除權臣,但伏完始終未敢行動。付完雖沒行動,但這件事還是暴露了,可想而知後果是什麼,伏壽被幽閉而死,連同與劉協生的兩個兒子也被毒死。

劉協什麼辦法也沒有,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去死,後曹操威逼劉協立他的女兒曹節為皇后。曹操去世後,他的兒子曹丕繼位,劉協禪讓地位給曹丕,自己被貶為山陽公,從此和曹節遠離政治中心,懸壺濟世,醫治百姓。

漢獻帝劉協一生過的顛沛流離,戰戰兢兢,反而在離開皇帝后,融入民間,過了好幾年的舒心的日子,最後壽終正寢,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

綜上所述,東漢的14位皇帝,出了開國之君劉秀和亡國之君劉協名氣比較大之外,現在人提起來就知道,那十來個皇帝基本沒什麼名氣,雖然其中不乏有幾位明君,更有史稱的“明章之治”,但比起歷史長河中那些有建樹的皇帝,實在算不上什麼,要說名氣更是知道的人不多。

我是【史料未及爾】,歡迎留言,討論,一起探討歷史人物,事件。

史料未及爾


首推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劉協。

圍繞著這個皇帝的人物,那真是個頂個的響噹噹,如雷貫耳。

董卓,呂布,貂蟬,當時在怎麼,也還是圍繞在漢獻帝劉協周圍。九歲的時候,董卓宣佈廢除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時年9歲。劉協開始了他作為傀儡皇帝的漫長生涯。

好了,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衣帶詔。

曹操可是真真的劉協的岳父大人,最後還是禪位給自己的小舅子曹丕。

這還不算,劉備一直打出的匡扶漢室的口號,最後竟然把這位給忽略了,沒錯,是忽略了。因為這劉協還沒死,劉備就該幹嘛幹嘛了。

這不是結束,才剛剛開始!

董卓,死了,曹操死了,曹丕,死了。劉備也死了。除了孫權,他熬死了大多數窺覬自己江山的人。

漢獻帝劉協做了一輩子的傀儡皇帝,在曹操死後,被曹丕逼迫而禪讓於曹丕。在歷史上,一般皇帝被迫“禪讓”後的皇帝難逃被殺的厄運,然而漢獻帝劉協是幸運的。在他“禪讓”於曹丕後,開啟了他的人生新篇章,漢獻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居住在山陽城(今焦作)。他此時終於大徹大悟,拋棄了一切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和所謂的帝王之尊,做起了一個農民,在田地勞作。同時他充分發揮了自己醫學才能,從窩囊的傀儡皇帝搖身一變成為懸壺濟世的郎中。他醉心於田園山水,一心懸壺濟世,公元234年,劉協壽終正寢,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隨後,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他做了大半輩子的傀儡皇帝,逃過了被殺的厄運,他做了大半輩子的傀儡皇帝,沒想到最後成了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顛覆了對亡國之君的看法。


兩份回鍋肉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如果整個東漢時期單純的以名氣最大來進行一個排列的話,漢獻帝劉協甚至遠超東西兩漢所有皇帝,某種程度上來講,漢獻帝的名氣要比漢武帝的名氣還要大。

事件回顧

漢獻帝劉協的一生,非常的悲劇,也可以用非常傳奇這4個字來形容,畢竟從剛出生還不懂事的時候,就被拎上了皇帝的位子,稀裡糊塗當了幾十年皇帝,卻一點權力都沒撈到。

在沒有任何權力的支撐之下,漢獻帝的一生過得似乎非常的悲催,無論是從頭到尾從始至終,漢獻帝似乎一直在洗乾淨脖子,等待著別人的屠刀落下,可是等了許久刀沒有落下不說,還給自己換了一身新衣服。

曹操笑眯眯地走到他的面前,說從今天開始你要聽我的話就能夠吃飽喝足一輩子,享用不盡,如果你不聽我的話,我可是要打你屁股的。

如果作為一個庸才,或者原本就不稀罕皇位這個位子的皇帝而言這是一個天大的好事,畢竟當時的天下已經亂了套,與其自己折騰來折騰去,倒不如把所有的權力都給曹操。可是非常抱歉,漢獻帝還是有一點點良知,有一點點追求的。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點的良知和追求惹出衣帶詔這樣的事件,而在衣帶詔之後連自己的媳婦都丟了。

沒錯,這就是事實

漢獻帝劉協之所以會被人稱之為徹頭徹尾的悲劇,是因為生不逢時,甭管在面對董卓,還是面對曹操的時候,漢獻帝給人的感覺總是那樣的無力。當然除了他自己之外,可能有幾個老婆支持著他,可能有三兩個太監支撐著他,可除了這些什麼都沒有了,唯一比較看重的劉備一溜煙的功夫也跑路了。

可是這一切似乎都不能夠為漢獻帝蓋棺定論,漢獻帝的一生也絕對沒有大家想象的這樣簡單。

先講一個小故事,在某一日的時候,曹操突然想起漢獻帝來了,然後就去想找他玩耍,因為曹操自認為已經成為了老大,壓根沒有把漢獻帝放在眼裡,所以大搖大擺的帶著三五個臣子就進去了,就這麼站著身子也不下跪行禮。

漢獻帝盯了曹操一會兒,突然之間一拍桌子說道,這是大臣應該遵守的禮儀嗎?要麼你現在就殺了我,要麼你就給我重新跪在地上。這件事情最終是怎樣解決的不知道,可是從這件事情之後,曹操他再也沒有單獨一個人去面前漢獻帝,

而根據歷史記載曹操走出漢獻帝的行宮時,全身大汗長吸了一口氣。

沒錯,漢獻帝儘管非常的不堪,也非常的無能,甚至在某些做決策的時候,連說話的話語權都拿不出來,可是他依然為此拼搏過,為此努力過,為了大漢王朝的興盛,做出了他個人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全部努力。

只不過這一切都是白搭,也讓別人看起來漢獻帝更加可笑罷了。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小生在此謝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