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華:“老黃牛”的耕耘史

初心故事|鄭志華:“老黃牛”的耕耘史

初心故事|鄭志華:“老黃牛”的耕耘史
初心故事|鄭志華:“老黃牛”的耕耘史初心故事|鄭志華:“老黃牛”的耕耘史

他,已到花甲之年,卻精神煥發,一提起公路運輸,就兩眼放光。

他,已在執法一線工作27年,一萬多天日子裡,如“老黃牛”般默默耕耘。

他,就是婺城區公路運輸管理所湯溪中隊副隊長鄭志華。

自1991年參加工作以來,身為共產黨員的鄭志華,始終奉行“黨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的奉獻精神,奮鬥在基層,他是奮鬥的中國人,是新中國前進道路上的動人側影。現如今,距離退休僅剩四個多月,仍堅守一線,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扛起重任。鬢微霜,又何妨?

憶往昔崢嶸歲月

鄭志華出生於1960年,深受電影裡英雄形象的影響,從小就有一個“參軍夢”。1978年高中畢業之後,經過層層篩選,鄭志華順利的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1979年,鄭志華和戰友們懷著一顆保家衛國的決心,前往邊境。戰爭期間,為避免被炮火轟炸,鄭志華和戰友們住在地下洞穴中。洞裡空氣密封潮溼,白天熱晚上冷,但艱苦的環境無法動搖堅定的意志,他和戰友最終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正是這樣一段人生經歷,磨練了他的意志,更是深刻領悟何為愛國奉獻精神。參軍14載,他一直堅守著這種精神並把它帶到了工作中。1991年,鄭志華服役結束,回到金華縣的交管站工作。

初心故事|郑志华:“老黄牛”的耕耘史

新徵程豪情滿懷

1992年,鄭志華來到原金華縣交通運輸管理站(曹宅)擔任副站長、支部書記,之後的數十年,輾轉於十幾個站所。心懷對黨的忠誠,鄭志華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在他眼裡,個人的事都是“小事兒”。

初心故事|郑志华:“老黄牛”的耕耘史

剛到曹宅交管站之時,“養路費”難收一直困擾執法人員。村民們交錢不主動、攔車交錢會逃跑、否認未交養路費等等問題與矛盾,使得工作難以開展。考慮到客觀實際情況,鄭志華主動深入基層,給駕駛員們做思想工作,宣傳政策,不斷拉近執法人員和運輸從業人員的距離。對於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駕駛員,他多方溝通,利用政策合理減免各類費用,以減輕他們的負擔,切實地解決了困擾當地交通執法人員的一大難題。心地善良,工作努力,這樣的他自然受同事和村民的喜愛與尊重。

初心故事|郑志华:“老黄牛”的耕耘史

1996年,鄭志華調到了湯溪交管站。湯溪交管站,涉及駕駛員更多,工作範圍也更廣闊。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鄭志華開始創新地組織建立紙質化車輛檔案。原本是一輛一輛車子攔下來,檢查司機的繳費憑據;檔案建立之後,根據車牌號就能判斷出是否交過養路費,實現“一眼識別”的精準判斷,大大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看今朝老驥伏櫪

2011年,婺城區成立了公路運輸管理所,鄭志華所在的湯溪中隊,只有四名工作人員,自然而然,鄭志華成為了“頂樑柱”。節假日裡,尤其是“春運”四十天,是鄭志華最忙的日子。維護道路運輸市場秩序,大型車輛安全檢查,為來往的駕駛員、乘客送上旅途溫暖、及時處理突發狀況......不論是風裡、雨裡,只要有路的地方,就有鄭志華的身影。因工作表現突出,鄭志華先後獲得婺城區精神文明“草根獎”、婺城區交通運輸局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初心故事|郑志华:“老黄牛”的耕耘史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作為一名有37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他堅守著初心,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在奉獻中收穫人生價值。再過四個多月,鄭志華就要離開大半輩子耕耘的崗位,“站好最後一班崗,做好本職工作。”鄭志華表示,退休只是換了工作地點,工作方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沒有改變。

初心故事|郑志华:“老黄牛”的耕耘史初心故事|郑志华:“老黄牛”的耕耘史

融媒體記者/彭麗莎

初心故事|郑志华:“老黄牛”的耕耘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