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和漢語分別有什麼優缺點?

時代傻瓜李博士


漢語是世界上最成熟、最簡潔的語言,卻遭國人冷落

筆者最近城裡走了走,發現很多英語培訓中心,週末外面坐著一片家長,等孩子下課後接回。我讓我想起幾年前《中國青年報》的一篇文章。這篇題為《學術會議按慣例使用英語,漢語將淪為科學看客》的文章。說的是在中國召開國際會議,工作語言一律用英語,漢語靠邊站,讓好多參加會議的中國人聽不懂,沒有到達學術交流的目的。文章舉例說,在上海召開的“第四屆全球華人物理學家大會”上,從印發的論文到演講全是英語,部分海外華裔學者提出採用中英文雙語,竟被組織者以國際慣例為由拒絕。那次會上,美籍華裔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堅持用漢語作報告,到成了一個百分百的華人。而那些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到個個是“假洋鬼子”。文章感慨道:一個使用中國納稅人的錢財並在中國召開的會議,卻要一律用英語進行交流,甚至,中國聽眾連翻譯服務都無法享有,豈非咄咄怪事?

1.漢語真是“中世紀茅坑”?

鴉片戰爭後,國人把中國的落後歸咎於漢語文字上。瞿秋白說:“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魯迅先生也憤慨地喊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一代教育大師蔡元培感嘆到:“漢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儘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中國語言學泰斗呂叔湘先生也很討厭漢字:“現在通行的老宋體實在醜得可以,倒是外國印書的a,b,c,d,有時候還倒真有很美的字體呢。”偉大領袖毛澤東也發出號召:“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計算機的發明與普及,許多文學界的宗師們甚至提出“電子計算機漢字的掘墓人”。

一百多年過去了,漢字不但沒滅,反而走出了國門,這個“中世紀的茅坑”在世界倒香了起來,100多個國家的2300餘所大學開設漢語課程,漢語進入美、英、法、日、韓等國的中小學課堂,法國教育部還專門設立了漢語總監一職。美國紐約市都把漢語作為官方語言之一。

前些年,有個省會市的市委書記竟要求公務員必須掌握5門外語,並將學習成績與公務員升遷、考核掛鉤。我真不明白,中國的公務員是誰的公務員,是為咱中國老百姓服務,還是為洋人服務。

2006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將把“雙語教學”的開展情況作為高校的一項指標來公佈。上海市就曾在全市中小學中推廣雙語教學,計劃到2010年,上海市區主要的400多所中小學都要實行雙語教學。據2006年6月27日《科學時報》報道,目前國內大學的中文專業也被倡導雙語教學,並將成為教育部評估的重要方面。投入巨大的財力、人力和物力,這種“雙語教學”收效如何?

筆者實在不明白,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至少有14億人以漢語為母語,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可現一些人為什麼這麼崇拜洋文。過去東洋人把刀架在咱中國人的脖子上,強迫國人學日語,現在是自己的官員強迫國民學外語,這是愛國還賣國?

2.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像我們這樣不熱愛母語

我走訪了世界多個國家,發現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像我們這樣不熱愛自己母語的,任何其他民族都認為自己的母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可一些中國人就覺得漢語醜陋,見不得世面。

世界很多民族都熱愛著自己的母語。一次,我在巴黎陪美國來的一個朋友去一家旅行社辦理登記手續,朋友對接待小姐講英語,可接待小姐用法語作答,我不得不給朋友當翻譯。顯然,接待小姐是懂英語的,但她就是不說:在我的地盤上我做主,講母語是民族的尊嚴。

法國規定,法國公職人員在法國本土上舉行的任何國際會議不準講外語。包括進口商品在內的任何商品在法國銷售,標籤或說明必須用法語,否則就是違法,不得銷售。

俗話說“上行下效”,一個民族自尊心需要高層領導引導,法蘭西民族之所以這麼愛自己的語言,這與高官的“以身作則”分不開的。2006年3月23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法國商界領袖塞埃用英語發言,法國總統希拉剋、外長布拉齊及財政部長佈雷東憤然離開會場以示抗議,直到塞埃發言完畢才返回會場。

法國人熱愛自己的語言勝過愛自己的生命。中國多數人都知道都德的《最後一課》,有民族心、愛國心的人,讀到著篇文章都會眼含熱淚的。

在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都德的《最後一課》對中國人來說耳熟能詳,可對法國人來說卻鮮為人知。《最後一課》寫於普法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以淪陷的法國阿爾薩斯省一所小學被迫改學德語的事件為題材,描寫了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情景。但這一事件僅發生在阿爾薩斯省法語區,該省講法語的人只佔3%,其他絕大多數人講德語。顯然,都德描寫的故事在被佔區只是個例,不具有普遍性。為了尊重歷史事實和民族感情,法國沒有把《最後一課》選入教科書。

我在北京語言學院學習法語時,法國駐中國大使館的文化處到學校來登記有多少學生學習法語,他們為每個學習法語的學生免費提供一本“拉魯斯”法語字典,據說那一年法國對世界把法語作為非母語學習的人都免費贈送一本那樣的字典。

各國都設法傳播自己的語言,惟獨我們有些人瞧不起自己的語言,把外語比母語看得還重要。現在中國的教育讓學生學習英語花費的時間和金錢絕對超過任何一門課程!從幼兒園一路學到博士都是主課。英語過不了級就別拿學位證,真是咄咄怪事!考職稱也要考英語,可他們的工作也許一輩子都用不到一個英語詞!有讀者告訴我,她在大學裡要加入共產黨,結果輔導員告訴她不過英語四級不考慮。真是無奇不有,連入黨也要過四級!

3.外語學習不要盲目接軌

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這和其他工具一樣,需要我們花費很多時間學習如何應用這種工具。學了一種外語如果長時間不用,就會對應用這種工具感到生疏,甚至失去應用這種工具的能力。為此,要想學一種外語,首先你要問自己,你準備用這個工具做什麼?

為了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了人類文明的傳播,為了吸收世界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國家必須有一批優秀的外語專業人才。但是,這並非要求全民學外語,就像國家需要音樂人才,而無需全民彈鋼琴一樣。否則,舉國學外語,勞民傷財,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也許有人說,人家外國人都能講幾種語言的,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與國際接軌。

軌不能亂接,要根據國情選擇外國的軌道。在歐洲,他們早就是開放國家,他們規定大學生要在歐盟(過去是歐共體)各國交換的。我在法國讀書時住的學生公寓裡,有歐盟許多國家的學生,他們都是交換學生,在本國學兩年,然後再到另一個歐盟國家學兩年。他們能講幾中外語,是他們的語言環境逼出來的。歐洲各國家很小,開車一天能轉幾個國家,而各國都有自己的語言,那個大環境就把他們的語言給“燻出來了”,沒必要專門學習的。

我認識一個同樓的女生,她母親是中國廣西人,父親是越南人,她有5個姐姐,姐夫有法國人、柬埔寨人、美國人、英國人,他們家簡直就是個小聯合國,這樣的環境下掌握幾門語言是很自然的。

我在非洲工作時,認識的當地人幾乎都能講幾種語言,英語或法語是必須的,另外還能講一種或幾種地方語言。我的秘書Mesier,她就講英語、阿姆哈拉語、提格雷語。

我在馬來西亞也是,絕大多數居民能講馬來語繼而英語兩種語言,有的更多,這也是和他們的文化多樣性的語言環境有關。2018年我在吉隆坡招聘一個行政助理,應聘的女孩叫Brenda Thoong,大學剛畢業,她講馬來亞語、漢語、英語、法語、韓語,而且都非常流利。

我們中國能有這樣的語言環境麼?你開車跑一個星期見到的人都講漢語,有幾個家庭是有不同國籍的人組成的?所以,我們中國的英語教育浪費了國家大量資源,如果把學習英語的時間搞專業研究,肯定會出不少國際級的成果。

人類歷史的發展給我們的經驗是,一個國家要想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必須讓自己的語言得到世界的認可。

葡萄牙曾是世界強國,把葡萄牙語帶到了巴西、莫桑比克、安哥拉、幾內亞比紹、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佛得角和東帝汶等國家。

西班牙曾是世界強國,把西班牙語帶到了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等國家。

法國曾是世界強國,把法語帶到了瑞士、比利時、盧森堡、摩納哥、盧旺達、中非、多哥、幾內亞、喀麥隆、貝寧等國家。

英國曾是世界強國,把英語帶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國家。

日本稱霸東南亞時,也把日語帶到了我國的臺灣省和東北等大半個中國以及東南亞其他國家。

現在倒好,一些國人把洋文奉為神靈一樣去恭敬、去崇拜、去鸚鵡學舌,把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國自貶為洋人的“文化殖民地”。

如果我是個不懂洋文的人,可能有人嘲笑我是因循守舊的“老古板”。我大學學了英語、法語,也自學過其他語言,我的感覺是,世界上再沒有比漢語更科學、有嚴謹、更高效的語言了。可不知道為什麼,在全世界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熱切關注並出現了世界漢語熱的今天,把漢語當作母語的人卻在醜化漢語、排擠漢語,這難道不是數典忘祖嗎?

4.漢語是世界上最成熟、最簡潔的語言

那些喊漢語不科學的人是一種文化愚昧,他們要麼不懂外語,要麼不通漢語。

漢語是嚴謹、科學、簡練的語言。例如,“楊樹”,即使你第一次見到這個詞也知道是一種樹,而英語的“poplar”,你不認識就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英語裡有個醫學詞彙“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45個字母,像一條蜈蚣,母語是英語的人認識這個詞的人並不多,能正確拼寫出這個詞的更是寥寥無幾,其實這個詞用漢語說很簡單——“塵肺病”,就是煤礦工人等經常在塵埃中工作的人,因吸入到肺裡的塵埃沉積造成的疾病。你說是英語科學還是漢語科學?

用漢語說“98”這個數字很簡單“九十八”,要用法語說就是“quatre-vingt-dix-huit”,直譯就是“四乘以二十加十再加八”。你喜歡那種說法?

美國自由作家魯道夫·弗萊施博士認為,漢語沒有文法,是裝配線式語言,是世界上最成熟、最簡潔的語言。20世紀中期,他在紐約大學開設培訓高級記者的寫作班,讓學員按漢語遣詞造句的方式寫英語文章。

用同樣大小的字體印刷,漢語印刷品的篇幅僅是拼音文字的三分之二,如果世界上用漢語的人多了,就會減少紙張消耗,減少樹木砍伐,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更有利於生態環境。

從1958年公佈的《漢語拼音方案》到現在近半個世紀,也沒有推廣起來,因為那個方案不科學,特別沒有考慮到漢語的發音特點。漢語普通話標記上聲調也就只有1300多個音節,怎麼能區分六萬多個常用的詞義呢?漢語拼音化根本無法實現,除了漢語字典、街道牌子還有一些“假洋鬼子”使用漢語拼音外,人們很難看到漢語拼音的痕跡。

5.中國英語教學投入巨大效果差

中國人從幼兒園到大學甚至研究生,一路學英語,走向社會還要不斷學英語,因為各類職稱考試把英語作為必考科目。我們花費了這麼大的精力和財力學習英語,英語水平究竟如何呢?

在雅思官方發佈了2017年全球雅思成績前40個地區的成績數據,中國大陸地區總成績倒數第7名。母語為漢語的考生(多數在中國大陸)2016年的託福平均分為79分,也屬於中等靠後的水平。

前幾年,一項對全球170萬18歲以上成年英語學習者的測試成績評估報告表明,在全球54個非英語母語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大陸排名第36位,屬於低熟練度水平。

2011年,EF英孚教育歷時4年,廣泛採取44個母語為非英語國家及地區的200多萬測試者成績後,發佈了全球首個《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報告顯示:北歐國家挪威排名第一,亞洲地區第一為全球排名第9位的馬來西亞,韓國排名13位,日本排名14位,中國排名29位,不敵馬來西亞及日韓。

有機構研究稱,中國大學生只會應付考試,學了十幾年的英語,能實現無障礙交流的人不超過5%。《環球時報》2013年9月12日報道稱,在南海問題的國際研討會上,“有中方與會者無法很好地用英語發言,或聽不懂別人的問題,只能大段背誦有關南海問題的外交辭令,甚至被場下的人嘲笑。”

連外交人員和經常參加國際會議的專家都無法完全做到用英語與外國人無障礙交流,可想而知那些沒機會走出過國門的人的英語水平該是如何。鄭州市民趙麗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認為“我們的英語教育完全是在浪費生命”,她說:“我學了10年英語,六級也過了,可到了美國連個咖啡也不會點。”

我們的英語教學走向了極端道路,過分強調英語的重要性,使不少國人英語沒學好,漢語也丟了。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學英語的時間多了,學漢語和其他學科的時間就少了。在2005年6月復旦大學舉辦的漢語言文字大賽上,奪得第一名的竟是個外國人!

我們所面臨的危機並不是外國文化入侵,而是自己對自己文化不自信,主動繳械投降投靠西方國家了,儘管英語沒學好,但人已經移民到美國了,去接受美國文化的薰陶。

語言是民族的命脈,是民族凝聚力的所在,是民族獨立的象徵。國家亡了可以復國,但語言滅了這個民族就永遠不會在世界上找到立足之地。猶太民族在歷史上遭受了這麼多的苦難,現在它仍然是一個強大的民族,因為猶太人一直捍衛著自己的語言。吉普賽民族亡了,在世界找不到自己生存的地盤,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留住自己的語言。


鐵塔-劉植榮


比較兩種語言,我總結差異如下:

1,同音字多音字比較:

英語少。漢語多,而且是特別多。往往需要進一步弄清楚是哪個字。

2,語法結構比較:

英語語法簡單。漢語是語序結構,語法複雜。

3,表達清晰度比較:

英語簡潔。漢語晦澀。往往需要進一步解釋。

4,詞性清晰度比較:

英語清晰。漢語的動詞和名詞、名詞和形容詞很容易混淆,容易出現病句、歧義句。

以上是語言方面的差異。在文字方面,漢字有幾個致命缺點:

1,英語文字易學。漢語難學。

英語在學會字母、音標和基本語法後,就具有初步自學能力。會說就會寫、會讀、能夠理解。

漢語至少要掌握1500漢字才具有自學能力,才有看懂練習題的能力。這要花費好幾年時間。。

形成自學能力,中國的孩子比比別人要晚五六年。此時正是孩子記憶力黃金時期(6~13歲),都用來記漢字了。

假如學習時間都是6~22歲大學畢業,人家足足學了16年,我們的孩子大約只有11年!前五六年要先學文字。

這是我們的孩子學習很累的原因,也是我們科技落後的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是文化僵化保守。

2,方便快捷性比較:

英語看見就能讀,漢字不能,必須先背下至少1500個漢字,還經常藉助於字典。

3,書寫速度比較:

文字只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書寫越快越好。漢字的書寫速度稍慢一點。不是很顯著。

4,在網絡與高科技應用方面:

英語適宜編程,漢語很困難。

……

文字作為記錄語言、進行非語言交流的符號工具,應當具有易學、易寫、表意清晰的特徵,才是好的文字。如果把“識字”都必須當做一門技能來學,而且還要學幾年,才具有自學能力,對於教育傳承,對於一個民族的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都是個悲劇。

或許:以漢語拼音為藍本,改造我們的文字,使得我們“凡是會說話的孩子,稍加訓練就有讀書看報的能力”,不再耽誤黃金時期的6~13歲,文字不再是學習的早期障礙之一!

舉一個例子:

越南用了近2000年的漢字,現在越南所有的歷史記載古蹟碑文都是用的漢字。

據越南介紹,胡志明建國後,在北越實施了一項掃盲運動,用越南文對沒讀過書的人掃盲。該運動僅三個月後,就有95%的人脫盲,能夠讀書看報寫信了。

這或許只是個說法。但越南孩子讀書不存在文字障礙,不會要等到十二三歲才能讀書看報寫文章,這是不爭的事實。

越南人也擔心歷史文化斷代。但他們的做法不是繼續使用漢字,而是逐步把歷史記載翻譯成越南文。


教育反思者


漢語和英語,一方是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另一方是全世界使用範圍最廣泛的語言,這充分說明了這兩者具有一些獨特的特徵。

漢語的優點:

1、詞彙眾多,表達豐富

漢語裡面詞彙很多,可以用多個詞彙表達相同的含義,相同的發音可以存在不同的字或詞,這樣的特徵使得漢語具有豐富的表達功能,也具有豐富的文化特徵,中國漫長的歷史上產生的那麼多文史類書籍與各種璀璨的文化與漢語的這種特徵有直接關係。

2、言簡意賅,短小精悍

漢字屬於表意的文字,因此在所有語言裡面,表達相同的含義所需要的漢字是最少的,其他語言則需要更多的文字和篇幅來表達相同的意思。在聯合國各類會議發佈的各語言版本的公報裡面,漢語版本篇幅最少,非常節約紙張。

漢語的缺點:

1、最難學習的語言

漢語優點的第一條也成為漢語的缺點,而且漢語裡面還存在4種聲調,造成漢語很高的學習難度。老外學習漢語常常困擾於聲調、一音多字和超高的詞彙記憶量。

2、容易混淆的表達

漢語的表達方式容易產生歧義,在日常生活中,相同的語句裡面語言結構來回倒換具有相同的含義,相同的語句對應不同的重讀則具有不同的含義,諸如此類情況非常多。在一些對錶達要求嚴謹的領域,諸如法律領域,公認英語的表達最為嚴謹,而漢語的表達存在諸多歧義。

英語的優缺點正好和漢語相反。和漢語比起來,英語具有語法結構簡單,無聲調等特點,學起來也較容易。


馬克英語


這個問題,英語專業的人回答比較準確一些。本人作為外行試著答一下。

讀音:

漢語都是單音節詞,一個讀音就能表達出來一個意義。但缺點也明顯,因為音節單一,導致同音字詞多,如果不在特定的語境中,會有誤解。英語單詞音節較多,有時一個意義需要幾個音符來表達,顯得不那麼簡練。好處是,英語詞彙的同音詞少。

時態:

漢語時態大多需要相關助詞表達。英語只要在單詞後加後綴即可,英語表達更簡潔。

語法:

沒有簡繁的區別,就是一個習慣問題。

詞意:

漢字往往會一字多意,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意義。因為一詞多意,所以在漢語寫作中,可以使句子更優美,意義更豐滿。英語單詞意義比較單一(引申義除外),不知道英語,寫作是什麼樣子。漢語還有一字多音的現象,但較少。

書寫:

毋庸置疑,漢字構成比較複雜,不利於書寫,方塊結構導致書寫較慢,有些形近字,容易寫錯。英語作為拼音文字,書寫相對容易,很多字母還可以連寫,所以英文書寫速度較快。


非優秀教師


根據瞭解。英語單詞一共有45萬,中國的漢字一,共有8萬。中文是世界上最難懂方言最多的一種語言。一個字有很多意思,英語複雜難懂,一輩子都記不了那麼多。可是英語的通廣信很大:(非洲國家,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還有太平洋島國,還有處於亞洲的印度,古代的英國實力強盛,擁有數百萬的殖民地,後參加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了全面崩潰,但是英國還是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地位。不僅當上了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現在的好多國家都把英語當作三大科目之一。去英國留學的也很多。但是英國的國土面積很少。只有三十幾萬平方公里(除了本國的幾個小島,其他的都沒有了。),現在的中國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地位,經濟世界第二,國土世界第三,人口世界第一。中國的人口占了全國的1/6。希望祖國越來越強盛。



一顆沒有溫度的心


吾愛吾國,敝帚自珍。但說實話,我不看好。(有些事跟愛國不愛國無關。)漢語作為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交流書寫都很困難。漢語最大的優點在於形象生動,表達優美。最大的缺點也共存,歧義太多,準確不足。漢語適合文學藝術,拙於科技表達邏輯推理。所以我認為漢語的功績在於造就中國歷史上文學藝術的燦爛輝煌,同時也是中國兩千年來,科學技術落後的原因之一。作為笫二語言,外國學習者想學好太難了,拼音文字相對容易。另外,一國的語言推廣世界一定是它的經濟實力使然。英語之所以世界通行,是100多年來美國經濟文化擴張的努力和結果。目前中國的經濟和文化還不足以極大地影響世界。希望我們能給自己的文化有個請醒的定位。隨著中國經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的增長 ,中國文化和文字對世界的影響約與日俱增,我倒報以希望。


戰以傳6


漢語沒有缺點,是不懂漢語之人亂點評!漢字是象形文字,英語單詞也有同音,英語音標發音不準確,還是亂七八糟的發音。什麼清輔音濁輔音爆破育摩擦音捲舌音舌尖音鼻音亂彈琴。在單詞字母的音節發音不規範,在這詞發這音,在那詞發那音,有時明明沒有那字母發音,還另安置另加放音節來拼,什麼這式那式?什麼及物不及物動詞?什麼一般將來時過去式現在進行時?都是胡扯時,漢語就沒這彎彎繞。什麼複數加s?結尾發音還不一樣?眼就是眼,有什麼好複數的,難道人都是獨眼龍?真是。牛肉`肉牛與牛`肉的單詞不搭嘎?這樣一來英語多產生多少單詞?英語單詞是海量。

qⅰn勤,qⅰ yu奇遇`其餘,英語能發出準確這勤字音嗎?又切夷恩t∫ⅰn,加α(唉誒啊,真是亂髮音),n嗯又發n訥的連讀音,真是胡扯他孃的腳。英語在世界上最垃圾的語言。與中國東夷九黎上古土著居民話一樣,英語就是九黎上古語的翻版,在古中國語言毛病太多不便於利用,在九黎古詞音的基礎上,才臆會演變當今無與倫比的漢語,讓幾個不懂漢語精髓的`拿旦多事的熊玩意,說到一無是處。請問你們懂得漢語的真諦嗎?

"拿旦"是"拿來說事",非得從一旦生二`再旦生三,真是無中生有`多事有事的拿旦熊玩意。"拿旦"也指"多事也"。"拿旦"這一詞,是我的創詞,是中國人創詞,不要認為大家沒聽說有"拿旦"這一詞,它就不存在了嗎?"拿旦"這一詞,只要經外國人口中說出,國人不理解是自己國人創的新詞,該又說"拿旦"這一詞是外來詞語了,中國的竟點子崇洋媚外的人。中國何止五千年的文明,豈能讓不懂之人說三倒四,哪國語言能與漢語媲美?答案確定是沒有的。

誰說漢語不是諧音文字?比如:後就是ho;印就是EN;禮就是L衣,不穿就可出去嗎?衣同E夷同音,同音通聯,難道大家忘了嗎?E就是東夷,E為出為東方日出,兩E疊加是"出",漢字雌吾的兩個字音拼成"出"的字音,夷人為本,雌是女性,吾是吾曼(womαn女人),只有女人才能生出,女人出去能不穿衣表示出嗎?所以補示(礻)與補衣(衤)接近類似,也就用礻代替衤,豈不是"勒衣"為"禮"字音?符號近似類似同符的必須通聯通假,同音的全部的字全部有關聯,如不通聯的話?詞彙的詞語量能增加嗎?否則不可接近類似相同,這就是造詞組拓寬詞組的華夏傳承。礻與衤是釋義`示意`詩意`失意`實意`亦是`議事`已是`意思`思議。了是LE奧(了字撅著嘴,音形聲像就是拼音ao的音像嗎?了字裡的E符號是反寫的E,L是倒寫的。見是有J(g)E乚俺(an指複數兩個符號J 乚)。英語單詞沒有音標也拼不上來,也不過於要求象形漢語`再象形音節符號。

造現這個字,xⅰan現,找半諧音jian見,後邊半諧音是ⅰan,找ian音節的字符,造現這個字時,還得配置象形才能組裝,現字不是提王旁,是提玉旁,為了偏旁好看造字美觀,玉字這一點省了,造字也得通假,造"現"字,必須用玉字省落一點王與見,這個"現"字才好看美觀,要不然不通假造"現"多難看,比如遇見的遇,不與玉通假,直接用"遇"字與"見"字組成"現"字多難看,造字時該用通假,也得用通假;不遇見就發現了嗎?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漢字是聲像文字,只是大家潛意識的`用拼音字母音節符號,來對照文字符號,看看字的組裝部件裡,有沒有規範的字母組裝在字裡,本身就具有聲像符號,還有寓意的部件字音,大家又哪裡找得到每個字符裡`被整異形的字母部件?

漢語就是在九黎古詞上臆會成的,又與東夷九黎上古語對接組成的雙語,英語是九黎古語的盜版,如果九黎上古語要好的話,我們的先祖,為啥要把九黎古語演變成現代漢語?這說明九黎古語言有弊端,要不然也不會把九黎古語改的`大家不知道咋演變的了,豈你們一般人談論議論白事,不懂漢語的奧妙,還一味的亂講。

比如:eng鞥字,革就g,合就是h,廾就是gong,大家知道為啥這些部件,被組裝成鞥字嗎?這都有歷史典故和歷史信息在裡面,g是女孩,是gⅰrl的縮寫,合是她的,是her的詞音,女人為啥自稱娥`額?就因為her詞的後面er這個音節,E(夷)為出,r為啊好驚呀?女孩以出來好驚呀?就好說"呃","呃"是字母er的發音;廾是g和ong拼成的,ong是女人在什麼上(on),女人為吾曼(women),縮寫為吾,也成母系女人的自稱,W就是弓的符號,弓就是W的符號,W就是幾,Gg就是幾,幾齣兒。鞥,這個字與軒轅黃帝部落大聯盟,基因大轉換有關,五個新部落,五個方位,東夷女到金部,西部女到火部,南部女到土部,中部女到水部,北部到木部,五部的女孩都得騎馬坐車,到新的指定部去做女主人,女孩,九黎古詞是gⅰrl,縮寫為g革,“她的"為h合,廾是女孩弓著身子騎馬,"廾`弓`宮"同音通聯,拼音gong,g是女孩,她帶頌跟她來報到的女孩子ong嗡了一路子,在馳道上馳騁,音節g格,字母是g(吉`急),坐車騎馬來向新的方位報到,她們能不急嗎?正因為字母為g(吉),因此稱著急,著是至吾娥,吾`娥拼成"我"字音,至`我拼成"著"字音,女孩到新部落方位,如沒人來引路到家門,稱著急,ong甕為女性,女孩弓著身體騎,騎弓著身體奔馳,廾也是馬套符號,也指駢駕齊驅的馬車。eng鞥,指女孩騎馬時,她的(她們的)馬韁繩,這是總部落聯盟首領的明文規定,本部的男女不可接合,如果結合革殺吾論,因為近親結合產智障兒,因為答應不答應都得進行基因大轉換,無論女孩答應不答都得鞥,都得拿馬韁繩或坐車去報到。大家說這個鞥字管簡化嗎?再簡化會丟失遠古的歷史傳承信息的,英語26個字母,每個單詞它管承載遠古歷史信息嗎?中國的每個字每個筆劃都是歷史典故信息,因為倉頡領導人造字時,逼迫造字符者的完成造符任務,每天五個部落,哪個部落先完成分配的造符任務,哪個部落還能得獎勵。等人所發的字音,都沒有空缺時,還得根據字符的形象,起字名,但必然與人所發的聲像與文字相對號,如聲像不像這個字符,還得另選,如經過五部確實找不到像這聲像的符號,五部臆會聯合攻關造像這聲像的字符來,等所有每項單音節的字符造齊,使676個單字音節的每項都有字,再給各部的字定義臆會對接組成詞組,如發現有類似近似的,必須通假通聯組成詞組,這是中國從古到今的一概傳承造詞的規律,如果不進行通假通聯,要不然大家現在恐怕還說著文言文唻!造出的新字,也可與九黎古詞臆會對接,形成新老混搭詞組。①比如等一等與hold on,混搭組成等候。②舉例近似類似通假通聯,家與象,音組成家鄉`假像`香家`像夾`想家。這一通假組成詞,造的字符不夠用,還得另造字符。③造字符時主要以東`西兩個有東夷人的部落為,木部有東夷之男,金部有東夷之女,這兩部的字意臆會是同一個意的不同音的,必須對接組成詞,要不然漢語不夠完善,譬如,東夷之女在西部,下午5~7點為雞(g)時,因為女孩古詞girl的縮寫,雞時通聯急時,這說明夷女先被急時交換基因到位的,其次是北方之女,來木部(東夷被改名稱,氏族男隨來木部報到的女主人姓,姓木。為啥從北來木部之女為其(其次)`杞`妻`悽`棄`氣`起`騎`棋`旗`啟`奇`欺?正因為東夷之女到西方金部,5~7點為雞時,是西方位的開始,把夷女到西部稱g雞,那也把從北方來木部之女稱為雞,但這不是漢字這個雞字,是東夷九黎古語chick(譯音奇客,指小雞),從此北方來木部女,為杞人,是夷男之妻,女人下為起床,女人不高興為生氣,女人不要為丟棄,女人鬱悶為冷悽悽,女人悲傷為悽慘,她們是黃帝用來監督夷男的棋子,女人乘馬為騎馬,來東夷被夷男騎`欺,這個監督夷人的疑難雜症,高的被黃帝解決了,東方亮星為啟明星,總而言之,一切就是那神奇,木部一切稱qⅰ。她(她們)夷女到金部,她為she(西字音),從此這個方位為西,③西與東臆會對接詞組的舉例,she就是x,xⅰ稀,東部qⅰ奇,對接組成稀奇,東`西兩部對接,後邊還得是半諧音相同,只管臆會對接,要不然中國的漢語詞彙咋能拓寬?東部qⅰαng強,西部xiαng項,東與西對接組成強項。西部xⅰan先,東部qian遣,西與東對接組成先遺。東部qⅰng慶,西部xⅰng幸,東與西對接慶幸。待續


解開歷史謎團


漢字是古時文人閒士茶餘飯後搖頭晃腦甚至去簡從繁一點點創造出來的,這種表意的文字卻能跟上如今的網絡時代真令人沒有想到,漢字由於表意豐富準確用字少,而且中國和日本都用漢字雖然難學但今後無論什麼時代漢字和漢語都會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英語由於其簡練易學己被全世界大部分人所接受,如果讓人們重新學習文字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選擇漢字因為太難學了,好在木已成舟老祖宗創造的文字讓我們從小學習就不難了,如今中文已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字之一,為此我感到驕傲!


棲雁林


英語是子母表音劣質語言文字,就象蒸汽機,雖暫時流行,但不到200年就淘汰,在人類億萬年曆史上是瞬間,但中文是最高科學最高級語言文字,象電動機,已經在東亞通用,而且將擴展到全世界,並且人類永恆使用,成為宇宙通用語。(21世紀最正確思想家崔文澤)


人類飛碟發明者崔文澤


英語和漢語最大的區別在於英語只是不帶文字的語言,而漢語是帶文字的語言。英語只有記錄發音符號,沒有表意功能,不能單個音節表意,而漢語是具體表意和記音功能,能夠單個字節表意和記音,是世界上唯一具備文明標識的語音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