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即解散!國產選秀綜藝為何難出偶像天團?

10月12日,NINE PERCET告別演唱會上,伴隨著全場粉絲高喊“愛豆世紀倒閉了”,這支從《偶像練習生》中出道的偶像男團,在經歷了18個月的組合生涯之後,正式解散——出道548天,合體58天,告別專輯《限定的記憶》沒有一首合唱。

《偶像練習生》大熱之時,曾有不少媒體聲稱其打開了中國偶像市場的大門,開啟了中國偶像元年。但限定團NINE PERCET在成團後,卻未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再加上從《創造101》《青春有你》以及《創造營》走出來的火箭少女101、UNINE和R1SE各自的發展,無不證明想要打造一支優質的本土偶像團體並非易事,中國偶像產業任重而道遠。

出道即解散!國產選秀綜藝為何難出偶像天團?

▲R1SE

後元年時代,偶像選秀持續降溫

藉助韓國大型競技真人秀《Produce101》成熟的節目模式,愛奇藝的《偶像練習生》和騰訊視頻的《創造101》在2018年可謂風頭無兩,除了節目本身熱度,蔡徐坤、範丞丞、王菊、楊超越也都成為話題,成為年度標籤人物。

這之後,偶像團體養成綜藝成了香餑餑。今年,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優酷三大平臺正面battle,《青春有你》(《偶像練習生》第二季)VS《創造營》(《創造101》第二季)VS《以團之名》,前兩者換湯不換藥,依舊是“101模式”,《以團之名》則直接以組合形式競賽,整團晉級、整團淘汰。

出道即解散!國產選秀綜藝為何難出偶像天團?

然而,後偶像元年時代未能複製元年盛況。《青春有你》,雖然開播前靠選手陣容吸粉無數,聲勢火熱,但播出之後觀眾反應稍顯平淡。從網友投票數據就可以有一個直觀的對比。《偶像練習生》第一次投票,第一名蔡徐坤獲得1125萬票,《青春有你》第一次投票,第一名李汶翰獲得737萬票。而在成團夜,蔡徐坤最終以4764萬票C位出道,李汶翰的最終投票數845.7萬,票池差距明顯。

優酷的《以團之名》在試圖與其它兩檔節目打造差異化,奈何製作上的不足直接導致其淪為觀眾新的“快樂源泉”,硬件方面,舞臺、舞美被指土裡土氣;選手表現方面,舞臺功底不穩,集體走搞笑路線,雖靠“沙雕”出了圈,但首播口碑不理想直接影響節目之後的聲量。

出道即解散!國產選秀綜藝為何難出偶像天團?


偶像元年之後,中國的偶像養成類綜藝走得並不順利。節目急於求成,試圖複製前作的成功,但賽制的調整,選手整體實力的減弱,熟面孔的“回爐再造”,粉絲產生審美疲勞,熱情消減,都直接影響節目的質量和熱度。

15日,《青春有你》第二季(女團版)官宣第一位導師,韓國人氣女團Blackpink成員Lisa,在網絡上掀起第一波熱度,但陣容是一方面,節目如何在偶像綜藝持續降溫之後尋求突破之道才是重中之重。

出道即巔峰,出道即是解散

無論是《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創造101》還是《創造營》,在節目播出期間,選手們的確收穫了不少觀眾,商業價值也在短時間內迅速得到提升。在全民製作人時代,粉絲夜以繼日地打榜、投票,選出出道組,但從已經解散的NINE PERCET和正在合約期內的火箭少女101、UNINE和R1SE成團之後的軌跡,“出道即巔峰,出道即解散”,似乎成了這些從綜藝走出來的限定團們的發展定律。

“限定團”在韓國產業內已經是普遍現象,來自不同偶像團體的成員組合活動一段時期,圈粉快,也能迅速提高知名度。隨著《Produce101》的成功,限定團的熱度和影響力更是達到頂峰。尤其是前兩季的出道組I.O.I和Wanna One,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一線團體,專輯、團綜、代言,在一年半的合約期內馬不停蹄地工作,甚至達到了“死亡行程”的程度。

反觀國內,NINE PERCET以個人活動為主,合體時間少到粉絲@吉尼斯世界紀錄官微提出能否給這個組合頒發一份“全球最難合體團”的記錄。某活動上,6人以NINE PERCET名義出席,範丞丞、朱正廷、黃明昊(Justin)則與樂華其他四位偶練選手以“樂華七子NEXT”的名義出席。

出道即解散!國產選秀綜藝為何難出偶像天團?


▲NINE PERCET

火箭少女101更甚,除了實力屢次被質疑,官微前一天剛剛宣佈出道發佈會時間,次日,樂華娛樂官微就發佈樂華娛樂與麥銳娛樂的聯合聲明,宣佈孟美岐、吳宣儀、張紫寧退出女團,“已於2018年8月7日分別致函周天公司提前終止合作。”樂華再一次違反契約精神的行為引起輿論不滿。之後,雖然退團風波解決,但成員不和傳聞不斷,成員個人活動遠遠多於團體活動,所謂的“中國第一女團”並未有實質性的建樹。

至於UNINE和R1SE成團後的運營,可以明顯看出愛奇藝與騰訊視頻吸取了以往的教訓,團綜、演唱會、EP、電影電視劇OST多管齊下,但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團隊發展依舊難成氣候。

市場不成熟,偶像團體舉步維艱

回溯中國偶像史,不難發現我們一直在模仿。

早期,中國臺灣效仿日本打造小虎隊,韓流席捲亞洲之後,又推出如飛輪海、183club、lollipop棒棒堂等偶像男團。內娛雖起步晚,卻也是效仿日韓。2012年,上海絲芭文化成立的大型女子偶像組合SNH48,是對日本AKB48的複製。2014年,時代峰峻旗下兩位訓練生王俊凱和王源,加上出道前進組的易烊千璽,組成TFboys,席捲內娛,開啟內地偶像養成模式。

可惜的是,TFboys之後再沒有男團攪動內娛。直到2018年,內地偶像行業被爆款綜藝激活。但是實踐證明,這些直接移植韓國偶像文化的節目,並不真的適合偶像產業還不成熟的內娛。

首先從人才儲備上,在如今“全民藝人”的韓國,練習生們在經歷了3-6年的練習,“聲表形舞”的全方位訓練之後,依舊可能出道無望。而101系節目的出現適時地提供給他們一個機會,由觀眾決定是否有資格出道。然而在內娛,除了像樂華這樣與韓國有合作的經紀公司,培訓機制相對完善,絕大多數經紀公司的練習生缺乏系統紮實的訓練。甚至有很多公司是在看到《偶像練習生》的紅利之後,匆忙開展練習生業務,僅訓練幾個月就被送去參加《青春有你》。

出道即解散!國產選秀綜藝為何難出偶像天團?

▲UNINE

其次,運營理念存在偏差。雖然出道方式與韓國相同,但在後續的發展運營中,選秀綜藝走出來的偶像男團,卻採用了與韓國完全不同的運營邏輯——先個人後組合再個人。團體活動屈指可數,單人反而在音樂、影視、綜藝方面全面開花。如此看來,從節目開始就高舉的“團魂大旗”不免讓人尷尬。

另外,國內沒有成熟的舞臺提供給偶像團體。韓國為偶像們量身定做的“四大兩小”打歌節目,讓偶像團體可以不斷地出現在大眾視野。為了舞臺上三分鐘的表演,舞臺下反覆的練習,一方面能夠提升個人能力,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團隊默契,不至於一個團體的實力參差不齊。而在國內,當偶像團體得不到足夠演出資源去維持自己的“生命力”的時候,轉戰演戲、綜藝便成了最終的出路,能夠真正潛心做音樂的偶像,少之又少。

一檔爆款節目確實能帶來一夜爆紅的機會,但一味以同一個模式瘋狂製造偶像,卻不能重視偶像的質量和發展,中國偶像選秀綜藝能走多遠,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