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菽莊花園AAAA

菽莊花園建於1913年,位於鼓浪嶼島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巖,原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園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花園,1955年獻作公園。菽莊花園利用天然地形巧妙佈局,全園分為藏海園和補山園兩大部分,各景錯落有序,園在海上,海在園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緻,又有海鷗飛翔的雄渾壯觀,動靜對比,相得益彰。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莆田梅妃故里

梅妃故里位於木蘭溪下游寧海橋畔的莆田縣黃石鎮江東村。梅妃原名江采蘋,唐玄宗時,作為秀女被選入宮,後封妃。因酷愛梅花,在居住的地方遍植梅樹,且建有一亭,取名“梅花亭”,稱為“梅妃”。每當梅花盛開,她便成天賞梅作賦。玄宗就戲稱她為“梅精”。真是“梅精千載有香魂”。一千多年過去了,人們仍然深深地懷念著她,稱之為“祖姑皇妃”。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葉飛故里AAA

葉飛故里紅色旅遊區位於南安金淘鎮佔石村,以宏偉的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為核心,串聯起葉飛將軍故居、僑心園和虎石等景觀。先後被命名為省僑聯、泉州市和南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國防教育基地,福建省紀委廉政教育基地,泉州市紅色旅遊A線首站,年接待遊客4.5萬多人次,是廉政教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為一體的紅色旅遊區。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鄧拓故居AA

鄧拓(1912~1966年),原名鄧子健,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竹嶼人,家住道山路第一山房。父鄧鴻予舉人出身。民國15年(1926年),鄧拓就讀於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民國18年,考入上海光華大學社會經濟系。翌年冬,加入中國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參加中國共產黨。翌年秋,轉學到上海法政學院,曾任社會科學家聯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區黨團書記,中共法南區委宣傳幹事、宣傳部長和南市區工委書記等職。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陳靖姑故居AA

順天聖母陳靖姑故居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工農路72號,系順天聖母陳靖姑的出生地。相傳唐朝陳靖姑因學習了閭山道法,一生“講經行法,降妖伏魔,扶危濟難”,尤以“救產護胎”著稱,死後受到人們的敬仰。民間尊稱她為“臨水夫人,順天聖母”等,是婦女安胎生育的保護神。現存故居為2004年翻修,佔地300多平方,小巧典雅,現存正殿、龍泉古井、牌坊、放生池、百花圃等建築,常年百花爭妍、綠竹長青。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陳嘉庚先生故居

陳嘉庚先生故居坐落於集美鎮後尾角,今嘉庚路149號,是陳嘉庚先生居住過的地方,1918年建成。故居是一座兩層小樓房,1938年被日本飛機炸燬,後重修,直到完工後才重修居宅。現故居是1980年按小樓原來格局修繕的。故居按先生晚年居住情況陳列,並珍藏有手稿、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具等遺物。二層的會客室、餐室、工作間、臥室等,均按陳先生生前原樣陳設。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林文慶故居

鼓浪嶼筆架山頂,有一幢依山而築的歐式別墅,這是廈門大學第二任校長林文慶博士於1921年修建的住所,現偏筆山路5號。 別墅挺立於筆架山頂,二層加地下隔潮層。立面也不是一個平面,而是按地形錯落,自由而隨意。墅前有長長的雙向花崗岩蹬道直上前廳,蹬道西面依花崗岩壁而行,設計頗為獨到。前廳平臺側邊有一株茂密的千年樟,掩映著前入口。前廳的屋面是一個諾大寬敞的大平臺,連著後面的居室。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亦足山莊

亦足山莊建於20世紀20年代,是越南華僑所建,與會審公堂、林文慶別墅為鄰居,廈門道尹陳培琨題寫的“紫氣東來”楣匾在“文革”中-抹,現尚可辨。山莊選址極佳,有漂亮的歐式門樓,巴洛克風格的雕塑照壁和精心雕琢的過渡石階,站在別墅主樓臺階上,鼓浪嶼、廈門港出海口一覽無餘。主人在院內巨石上鐫“亦足山莊”寓意有了此別墅就知足了。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陳金城陳伯達故居

陳金城、陳伯達故居位於洛陽鎮梅嶺村,是一處革命老區村,也是泉州前往省城的古驛道的必經之路。南宋時期的朱熹曾經路過這裡,發現此村形如五瓣梅花,真乃風水寶地。他對身邊的人說,此乃風水寶地也,後必出異人。遂刻石于山壁。直到清朝末年,果然出了一位進士陳金城。如今陳金城的故居,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陳伯達是陳金城的曾孫,他的故居就在陳金城故居的右側。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八卦樓

八卦樓坐落於鼓新路43號,原系私人別墅,建於1907年,樓主林鶴壽為臺灣富紳板橋林氏三房。板橋林氏祖籍為福建龍溪,甲午戰爭後,日本佔領臺灣,因不願做-奴,林家舉家內遷,定居於鼓浪嶼。1913年,大樓因資金短缺而停工,後由日本人出資續建,1920年落成。1924年,日本領事館接管該樓,並在此開辦了旭瀛書院鼓浪嶼分院。1938年日軍佔領廈門時,被闢為臨時難民收容所。廈門淪陷期間,復為日本旭瀛書院。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陳時範故居

陳時範故居陳時範故居,位於古槐鎮井門村天馬山之麓,星溪之畔,俗稱陳厝裡。宅第始建於明代中葉,坐東南向西北,當時稱布政使陳時範府第。木構,面寬七間,三進,俗稱“八扇七”,前埕照牆至大門深4.3米,整座進深75.52米,寬21.10米,建築總面積達1619.80平方米,是一座深宅大院,且原貌基本完好。第一進深23.45米,第二進深18.97米,第三進深28.70米。兩邊各有路,寬1.4米。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五夫朱子故里

五夫朱子幫裡位於武夷山市東南部,地處浦城、建陽、武夷山三縣(市)交接地帶的五夫鎮,距市區51公里距離度假區51公里處五夫鎮。五夫鎮自然環境幽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盛產白蓮、板栗、楊梅、香菇、田螺等。五夫鎮自古就有鄒魯淵源之稱,歷代名人輩出。至宋代已是鼎盛時期,名人學者雲集,工商仕農極為繁榮,抗金名將劉子羽、吳介、吳遴在五夫降生;詞聖柳永以及他家“柳氏三傑”在五夫孕育;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藍建樞故居

藍建樞故居位於吉庇巷北側西口94號和南后街東側南口6號。吉庇路、南后街均開大門。故居為清代建築,民國時期有修葺,兩主座、一花廳,建築面積1029平方米。前座二進,坐北朝南;後座坐東朝西,為青磚與木料混合結構的中西式結合民居。“閩都民俗文化大觀園”就建在民國海軍總司令藍建樞故居內,故居的大廳堂還擺設著“陸上女神”陳靖姑、“海上女神”媽祖兩尊神像。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蔡新故居

蔡新故居位於大南坂鎮下樓村(原稱下布村)。故居以一座堂屋,一座土樓和園林組成一組大型的建築群。堂屋位於建築群西側,建築面積695平方米,寬19,2米,深36,3米,面朝東。由門廳、天井廡廊,正堂、後樓組成,面闊五開間,正堂深二間,牆體三合土夯築,臺梁木結構,青石柱礎,懸山頂,其中後樓已坍塌。 正廳上原高懸乾隆御筆題寫的“武庫耆英”匾。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林祖密故居宮保第

鼓浪嶼,林祖密故居,林祖密故居現在改造成了酒店,酒店名字叫做宮保第。鼓新路“宮保第”閩南軍司令府第循跡至鼓新路67號“宮保第”,這裡曾經是林祖密將軍的府第。他曾在這裡建立中華革命黨在福建的領導機關,謀劃反對袁世凱竊國,反對陳炯明叛變,建立閩南軍,支持孫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被孫中山任命為閩南軍司令。宮保第真可謂叱吒風雲,歷史深厚,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嚴復故居

嚴復是清末很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嚴復故居,位於福州市鼓樓區郎官巷西段北側20號,坐北朝南,主座與花廳兩座毗連,佔地面積609平方米。主座清式規制,門內三面走廊,前設有插屏門。大廳面闊三間,正間分前後廳,左右邊間為前後廂房。主座前廊西有小門通花廳。花廳前後走廊、欄杆均仿西方建築紋飾。郎官巷嚴復故居是當時福建省督軍兼省長李……[詳細]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蘇頌故居

導遊:蘇頌是宋朝時的宰相,為政清廉,勤政愛民,-近60載,皆有建樹,為後人留下很多科學著作。蘇頌故居“蘆山堂”,在縣城西北隅永豐鄉,佔地1700平方米,蘇頌高祖定居於此,“蘆山”也就成為入閩蘇氏的“雅號”,迄今遷臺灣、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蘇氏後裔,皆源於此;現存的“蘆山堂”,為民國元年重建,為三進雙護厝府第式建築,面積750平方米,故居內現有蘇頌坐式塑像、蘇氏族譜以及蘇氏後裔。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黃璞故居

黃璞故居宋代,黃璞後裔把古官道邊的建於唐代的黃璞故居重修。黃璞故居面闊五間,三進,佔地面積達1000平方米。大門外一對明代抱石,刻有“猊貅”圖案,刻工精巧。兩邊門門楣上各嵌一塊石額,分別用楷書刻上“霧居”、“歸隱”,字跡清秀,石色發黃,應是當年建房時的原物。黃璞號霧居,故居內雕樑畫棟,氣勢恢宏,樑架、斗拱、金柱、柱礎等物件很有特色,金柱下段用榫卯接上一節,考古專家認為這是抗震結構。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福州林覺民冰心故居

福州冰心故居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也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的故居,所以也有人習慣稱之為“福州林覺民故居”,整個建築坐西朝東,共有三進。建築師、作家林徽因也在該故居生活過。冰心的故居坐西朝東,三進,四周有風火牆。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有一長廊,廊兩旁種有翠竹。第三進大廳兩旁各有前後廂房。天井兩旁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林覺民住在西南隅一廳一房。廳與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臥房窗外有花臺。

全國名人故居之福建名人故居

林語堂故居和林語堂文學館

林語堂故居和林語堂文學館位於林語堂誕生地原坂仔基督教堂舊址。在林語堂的六十部著作、上千篇美文中,關於個人生活,他提到最多的是在坂仔的快樂童年,至少有上萬字。1895年10月10日,林語堂就誕生在這座教堂的牧師樓上。教堂1974年被徹底拆除後,林語堂故居也不復存在。故居是經過1984年、2005年兩次建設,在原址上依原樣子建起來的。2007年又建起了建築面積達360平方米的林語堂文學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