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52年,东莞大岭山地区已有人定居,历史悠久


公元1152年,东莞大岭山地区已有人定居,历史悠久


历史沿革

大岭山镇历史悠久,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大岭山地区已有人定居。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大岭山属东莞县二区管辖。1953年属第三区。1957年底建立金桔大乡。1958年3月改称大沙大乡,同年9月并入寮步大乡。10月撤大乡成立寮步人民公社。1961年6月从寮步人民公社析出,成立大岭山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撤公社设大岭山区公所。1986年11月撤区建镇,成立大岭山镇人民政府。详细记载如下:

大岭山镇,据1984年在畔山烂陂头采集的双肩石斧,经有关考古机构用同位素科学鉴定,属原始社会的晚期——新石器时期(1万年前-4000年前),由此可见,此时已有人在大岭山地域内过着狩猎的流动生活。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宝安改为东莞,县治从南头移迁到涌(即今莞城),将原南头宝安县治改为东莞郡治。大岭山地属东莞。

南宋高宗绍兴22年(1148年),分东莞的香山镇立为香山县(即今中山市)。此时,先后有梅林、太公岭、大塘、颜屋、杨屋、元岭、马蹄岗等村落。马山庙在北宋时已建立。

元代设广州路总管府,领县有七:南海、番禺、东莞增城、香山、新会、清远。大岭山属东莞。

明太祖洪武元年(1308年)大岭山仍属广州府的东莞县。

明万历元年(1573年),东莞县属新安县(即今宝安县、县治在南头)。此时,大岭山镇仍属东莞县。

根据陈伯陶《东莞县志》之“舆地略”、“坊都”称:明以前邑制,城内曰坊,附城曰厢,坊三而厢一。在野则以乡,统都。乡四,而都十三。大岭山镇在宋、元、明三代,地属东莞县第九都的有:梅林、百花洞、牛牯岭、大塘、杨屋、颜屋、下海(虎)山、底下埔(大沙)、金桔岭、新塘、鸡翅岭、大磡、龙骨坑(龙古坑附近,大塘朗以西600米已散)、矮岭冚、李田莆(水朗侧,已散)。

清代时为五属管辖:即捕厅、戒厅、京山司、中堂司、缺口司。此时,大岭山镇属缺口司所辖。当时的村落有:大塘朗、鸡翅岭、新塘、下虎山、大沙圩、底下埔、景山、金桔、并坑、园岭、湴龙、矮岭冚、大片尾、瓮窑、杨屋、颜屋、西塘水浸朗、大塘、连塘圩、乌朗庄、叶山,飞鹅围、牛牯岭、髻岭、畔山、髻岭更寮、连平圩、细高田、大高田、莲塘、洞村,龙岗、龙山、龙光、百花洞、大横村(上、下村)、大环仔、太公岭、梅林。

清代道光20年(1840年),大岭山地区的建制与清代同。

建国前(1912年—1949年),东莞县属粤海道,后属中区绥靖委员会公署。

1934年,大岭山镇地属第七区,(包括附城、篁村、寮步一部分及大岭山全部地域)。村落有:大松朗、矮岭冚、大塘、水浸朗、鸡翅岭、马蹄岗、新塘、太公岭、百花洞、梅林、连平段、大片尾、坑尾、三家村、元岭及金桔农场、底下埔兆丰农场、月山农场、沙井岭农场。

1946年,大岭山镇地属第三区。包括金桔乡(由大沙、金桔、犀牛陂等小乡在当年8月并入)、濂平乡(由连平和厚街的环治、篁村的杨西等小乡并入)、怀德乡之大塘、水朗两村。

1948年至1949年,大岭山镇包括第一区的濂平乡、第三区的金桔乡,第五区的怀德乡一部分,其中濂平乡包括:第六保的新飞鹅。第七保(大石板、连平圩、髻岭、上高田、下高田)。第八保(大湾、新屋场、畔山)。第九保(大王岭、油古岭、瓮窑)。金桔乡包括:金桔岭的第一保、第二保、第三保(含并朗村)。第四保(含下虎山、梅林叶屋、月山)。第五保(大片尾)。第六、七保(矮岭冚)。第八、九保(马蹄岗)。第十、十一保(新塘)。第十二保(大塘朗、大坑)。第十三保(上底、福田)。第十四保、第十五保(浮竹山)。第十六保(小坑)。第十七保(长坑)。第十八保(黄公坑、甘屋村、连塘头、水车岭、坑尾、小洞)。第十九保(元岭)。第二十保(宝陂)。第二十一、二十二保(犀牛陂)。第二十三保(杨屋村)。第二十四保(杨屋、水围、颜屋、坑尾)。第二十五保(杨屋)。第二十六保(鸡翅岭)。第二十七保(大沙、景山)。第二十八保(大沙圩、桥头、长镇岭、龙山、龙岗、黄沙坑)。第二十九保(太公岭、梅林、邝屋)。第三十保(百花洞)怀德乡的第十二、第三、第十四保(大塘)。第十五保(水朗)。

建国后,1950年上半年,区乡调整后,大岭山境内划为二区。包括:犀杨乡(杨屋、颜屋、犀牛陂、宝陂、大磡)。塘朗乡(大塘、水朗)。金马乡(金桔、新塘、马蹄岗、叶山、下虎山)。大沙乡(景山、大塘朗、鸡翅岭、元岭、龙山、太公岭、矮岭冚、大片尾、龙江)。连平乡(大王岭、上油古岭、下油古岭、瓮窑、百花洞、大湾、梅林、大石板、连平圩、新屋场、畔山、髻岭、上高田、下高田、旧飞鹅、新飞鹅)。

1952年8月,土改期间,区乡变化调整后,大岭山镇境内仍为二区。包括:金桔、马蹄岗、塘朗、矮岭冚、杨屋、连平等乡。

1953年1—3月间,东莞县划分为15个区后,大岭山镇内撤销二区建立三区。包括马蹄岗、金桔、连平、矮岭冚。一小部分为九区。包括塘朗、杨屋。

1953年5月,土改复查后,区乡调整,大岭山镇内,大部分属三区辖,小部分属十区辖。三区包括矮岭冚乡(龙江、龙山、太公岭)。马蹄岗乡(马蹄岗、新塘、元岭、大塘朗、大坑)。金桔乡(金桔、景山、下虎山、鸡翅岭)。连平乡(连平、大石板、百花洞、上油古、下油古、大王岭、旧飞鹅、髻岭、梅林、下高田、上高田、大环、新飞鹅、大片尾、新屋场、畔山、瓮窑)。十区有杨屋乡(杨屋、石岭仔、鱼岭、颜屋、水界岭、草塘、长山英、坑尾、官陂)。塘朗乡(大塘、水朗)。

1954年7月1日,区乡变化,将原来十区的杨屋、塘朗两乡,再划入三区。

1957年12月26日,大岭山镇仍为第三区(寮步区)所辖。在东莞县分为37个大乡时,大岭山区境内并为金桔大乡。包括杨屋、塘朗、矮岭冚、金桔、马蹄岗、连平、犀牛陂等小乡。

1958年3月28日,金桔大乡改为大沙大乡。

1958年9月20日,大沙大乡并入寮步大乡,10月1日,成立寮步人民公社。此时大岭山境内有:连塘营(大塘、水朗、杨屋、颜屋),大岭营(大岭、矮岭冚、大片尾、百花洞),大沙营(大沙、金桔、鸡翅岭),岭东营(连平、旧飞鹅、梅林、太公岭、大环、大地),骏马营(马蹄岗、大塘朗、新塘),上游营(大岭山农场、元岭)。

1961年6月21日,由寮步人民公社析出大岭山人民公社。包括:大塘朗、马蹄岗、新塘、金桔、鸡翅岭、大沙、连平(含旧飞鹅)、梅林、大环、百花洞、太公岭、大片尾、矮岭冚、大岭、水朗、大塘、杨屋(含颜屋)、农场(含元岭)、下高田等19个大队。

1964年7月1日,在原来19个大队的基础上,分为21个大队,元岭从农场分出来,颜屋从杨屋分出来。

1968年11月,大岭山公社将原来21个大队调整为14个大队。包括:大塘朗、马蹄岗、新塘、金桔、大沙(含鸡翅岭)、、农场、元岭、向东(即矮岭冚、含大片尾、月山)、大岭、大地(含百花洞、大地、太公岭、梅林、大环)、连平(含旧飞鹅)、杨屋(含颜屋)、大塘、水朗。

1979年大岭山公社将14个大队又调整为22个大队及一个圩镇居民委员会。即大塘朗、马蹄岗、新塘、元岭、金桔、大沙(含龙山、下虎山)、鸡翅岭、连平、梅林、大环、百花洞、太公岭(含龙岗)、大片尾、矮岭冚(含月山)、大岭、水朗、大塘、杨屋、颜屋、农场、旧飞鹅、下高田(大地)和圩镇居民委员会(含龙岗村)。

1983年11月撤社建区,大岭山公社改称为大岭山区,设区公所。1984年5月,大队改为乡,成立乡人民政府。圩镇居民委员会(含龙岗村)改称为“大岭山镇人民政府”(乡级)。

1986年11月,撤区建镇,成立大岭山镇人民政府,将原来23个乡镇级人民政府改称为22个管理区及大岭山圩镇居民委员会。

1999年6月,撤区(管理区)设村(民委员会),将22个农村管理区改称为村民委员会,即大塘朗、马蹄岗、新塘、元岭、金桔、大沙、鸡翅岭、连平、梅林、大环、百花洞、太公岭、大片美、矮岭冚、大岭、水朗、大塘、杨屋、颜屋、农场、旧飞鹅、下高田(大地)村民委员会,大岭山圩镇居民管理区称为大岭山圩镇居民委员会,与村同级。

2004年7月开始,大岭山镇进行了农村体制改革,实行农村股份制,撤村改社区,至2005年底,成立了农场社区、大岭山社区两个社区,其余21个村民委员会将逐步改制为社区。

抗日根据地

1925年秋,在东莞党组织领导和发动下,大岭山区成立了农会,组织了农民自卫军、建立了党的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937年,日寇全面侵略华,大岭山人民奋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筹建抗日武装。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后,东莞抗日模范队,开进大岭山,发动组织人民抗日,建立“抗日救国会”等群众组织,开辟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1938年底,成立了中共大岭山区委。1940年10月初,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挺进大岭山,经过黄潭战斗和多次击退伪军及国民党顽军的进犯,大岭山人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在百花洞大捷,粉碎国民党顽军的骚扰和日伪的“万人扫荡”等许多战斗中,大岭山区的抗日自卫队和广大的群众踊跃参战,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43年12月,成立东江纵队。1944年秋,建立抗日民主区政府。大岭山区成为华南的重要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全区军民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人民的和平愿望,向我解放区疯狂进攻。其凶残甚于日寇,大岭山又经受一次严酷的考验,为了自卫图存,在党的领导下,又重建武装。1948年初,铁鹰队回到大岭山,年底边纵三团团部又挺进大岭山,经蝻蛇坑、大雁塘等一系列战斗,大岭山又重建了区委和区乡民主政权。

莞香

莞香,大岭山镇人俗称为木香。从叶片大小可分为大叶香、细叶香两种。大岭山地属丘陵,土质为沙岩红壤土,所产木香质地驰名东莞及东南亚地区。清代以前已成为东莞特产,故名“莞香”。

鸡翅岭村汤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18年(1419年),汤氏先民汤细弟从祖籍新会古井将香苗引入本村种植。自此以后逐年培育种苗,推广到邻近村庄。地属沙岩红壤土的大塘朗、马蹄岗、新塘、大沙、金桔、元岭、太公岭、梅林、百花洞、大片美、矮岭冚、龙江、龙山等村均有种植。香树多种在地坣上。

大岭山镇境内,以种香树成为地名的有:鸡翅岭村的香仔园,新塘村、金桔村、下虎山村都有“白芽香”,大沙村有“香墩”、元岭村有“香园”、大片美村有“香榕头”、梅林村有“香仔园”、百花洞村有“香角”、“芽香巷”。

木香属乔木植物,树杆直立而生,粗生耐旱。村民常将它种在地茔边,榄树下,有农谚云:“榄头下种香,香头下种芋,芋头下种姜”,构成立体种植。每年5—6月,香花盛开,花谢成果,种籽落地后自长成苗。经过人工移植,6—8年,树干直径长至20公分左右,便可开香门(第一次开凿香块)。以其质地优劣可分为白木香(第一次新开凿香块均为白色,质量较差);镰头香(第二、三年在旧凿口凿出的香块,有一点点褐色花朵香油迹,质量好些);芽香(老香头开凿成马牙形的香条,油质较多,质地上乘,又称沉香)。2001年11月,鸡翅岭村香农汤焕洪,在一棵(仅存)树龄65年的老香树凿出一个由香油凝结而成的如乒乓球大小的黑褐色圆状物体,正是传说中的“香胆”,是木香中的极品。

木香中的沉香可为药用。历代妇人利用木香块放在香炉里燃烧,供奉神灵,辟邪祁福。实际燃烧木香时,不起明火,散出袅袅白烟,香气四溢,有驱湿净所之功效。清代以前,成为东莞地区进贡朝廷的贡品。

明成化年间,大沙建立圩市,每年农历11月下旬至12月。为本镇香农凿采莞香出售的季节。大沙圩便成为本地莞香交易主要市场,来自莞城、石龙、茶山、寮步、道滘、万江、中堂、宵边(长安)等地的商人、香贩,云集大沙圩采购莞香,再贩卖到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甚至销售到东南亚一带。大沙圩每年可销售莞香10—15吨。其价:建国前,好的镰头香要20块大洋一市斤,一般的白木香一市斤可卖4块大洋。建国初期好的芽香每市斤5至7角钱人民币,镰头香3—4角钱人民币。1973年,药贩在大岭山收购的沉香每市斤60元人民币,1990年以后,中低档木香,每市斤卖10元左右。

2005年,有莞城居民到鸡翅岭买木香,中低档的一市斤30元人民币,上文所述的“香胆”,有人出万元高价,香农也不肯卖。

建国前,村民把种莞香视为一项重要经济收入。1966年文化革命期间,莞香被视为迷信品而被大量砍去。禁止种植而濒临灭绝。至1976年,全镇统计仅存20棵。大岭山公社农林水办公室与大岭山国药为保存莞香这一东莞特产,于1980年在德庆县引入香苗两千株,分给鸡翅岭村生产队社员培植。2000年,鸡翅岭老香农汤焕洪采集香籽,培育香苗2.3亩,两万多株香苗。至2005年,大岭山镇农办已在金鸡咀、马山等地种植莞香林200亩,还在大岭山公园设莞香园供观赏,2003年东莞市绿化委员会把莞香认定为立牌保护的名木。

经济建设

大岭山是新兴的工业镇区,全镇各类企业18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形成了以家具、电子、印刷、化工为支柱的多元化工业体系。特别是形成了完善的家具产业集群,拥有上规模家具及其配套企业3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投资超亿元企业30多家,被喻为亚太地区最具规模的家具生产基地,先后获得“中国家具出口重镇”、“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等称号,是广东省“家具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2008年还被定为全市6个“重点化工规划区”之一。

2010年,全镇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0.2︰52.23︰47.57。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2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2%;工农业总产值233亿元,同比增长12.2%;工商税收总额15.1亿元,同比增长28.8%;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6万元,同比增长9%;总用电量16. 9万千瓦时,增长16.1%;总供水量396万吨,增长1.9%;各项银行存款余额103.2亿元,增长17.2%;镇村组三级集体总资产59.8亿元,增长6.4%;农村人均纯收入13792元,增长8%。

截止2010年底,全镇共有外资企业326家,2010年全镇新签、增资外资项目27宗,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05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1274万美元,分别增长30.04%和6%,出口总额21.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98%。


公元1152年,东莞大岭山地区已有人定居,历史悠久


大岭山工业园区

公元1152年,东莞大岭山地区已有人定居,历史悠久


大岭山科技工业园

公元1152年,东莞大岭山地区已有人定居,历史悠久


大岭山是有名的革命老区。图为全国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