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苏军T–62坦克装甲钢的化学成分表,最厚的17л牌号防弹装甲厚度≤150毫米。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这张表格是目前美军现役军舰用的钢材化学成分表,其中HSLA–100和HY–80是美军航母所用的钢材,前者是“尼米兹级航母”最后一个批次和“福特级航母”所用的钢材、后者是“尼米兹级”第一批次和其它常规航母所用的主要钢材,从表格当中可以看到化学成分与坦克装甲钢相差不是太大,而且最多厚度≤152毫米。而且都是低合金高强度钢,并不是业界外人士想象的那么的神秘。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英军“百人队长”坦克的剖面,红漆涂抹处就是坦克各位置装甲的厚度。

通过上面两张钢板化学成分图片对比来看,现代航母和坦克装甲防弹钢板的厚度都差不多,坦克所谓的装甲厚度相当于×××毫米的厚度,指的是在一定倾角下复合装甲相当于一般均质钢板的厚度(通常用民用的40Cr钢板做参考),比如说:现代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相当于破甲弹的650毫米破甲深度,现代坦克都通常采用5层复合装甲设计,最外层为表面硬化的装甲板→第二层是钢材抗拉强度高,但是硬度低一些的钢板→中间可能为“陶瓷装甲”、渗铅的塑料,还可能是“贫铀合金装备”→第四层与第二层一样→最后一层内衬装甲和第一层一样或者采用“凯夫拉纤维层,这样的复合装甲组合可以有效的防穿甲弹的打击,长杆次口径穿甲弹打在坦克上之后由于装甲的材质和硬度不一样,可以消耗和削弱穿甲弹的动能,这个原理就像拿一根钉子去钉一个钢片很容易就穿透了,但是在钢片的下面垫一块木头,要想再钉透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下面的木头吸收了钉子的能量,使钉子的压强降低了...所以650毫米的装甲厚度指的是装甲的防弹能力相当于650毫米的厚度,而不是指坦克本身装甲的厚度,要是坦克有这么厚的装甲坦克的重量要超过100吨,以现有的1500马力发动机来驱动行驶速度将会极慢!也失去了机动能力。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T55坦克教学车的正面装甲厚度在100毫米,从现代焊接技术角度来说,钢板要是超过100毫米厚度就很难焊接了,所以现代坦克的每一层钢板的厚度都≤100毫米,这样就可以降低工艺技术难度便于大规模制造,至于增加防弹能力的问题要靠其它材料来解决,而不是简单的增加钢板的厚度。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炮塔由于是铸造方式制造出来的厚度在200毫米左右,而炮塔的后半部和炮塔顶部装甲在35~80毫米之间,并不都是200毫米,否则重量太大炮塔转动很困难。

坦克装甲是这样的钢板厚度,到了建造航母也是这样的,航母的钢板也不宜过厚,比如说:航母的飞行甲板的平均厚度只有50毫米,这是根据上万次的舰载机起降冲击得出来的数据而确定的钢板厚度,既要保证舰载机起降而不变形,又要尽量的降低钢板的厚度,因为钢板太厚就会增加航母本身的“死重量”,在航行中要白白消耗掉不少核反应堆或者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还会出现较大的机械磨损,降低机械的使用寿命。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福特级“肯尼迪号”的开工仪式上第一块钢板的切割,目测这块钢板厚度在≥80毫米,虽然要比飞行甲板的钢板厚一些,但仍然是正常的现代航母钢板的厚度。

反舰导弹出现之后,现代海战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二战期间的那种“大舰巨炮”海上对轰已经成了历史,更是由于重型导弹的巨大威力,再厚的装甲也无济于事,所以包括航母在内的现代战舰的钢板都已在保证性能的条件下厚度适中,同时以大航程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俄罗斯“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上的SS–N–19“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虽然性能落后,很难突破现代航母的防卫圈,但是750公斤的黑索金高爆战斗部,可击穿大和号战列舰的任何装甲保护位置!大和号那样的厚甲都被击穿了,航母的舰体任何位置就更不在话下了。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现代航母的排水量大增的同时,各种型号雷达、电子设备也增加众多,再加上新型的“电磁弹射器”、3~4部大功率升降机和几部弹药升降机;同时舰内的照明、空调、食品储藏冷库、厨房各种电器设备,这个要说明一下,包括航母在内的军舰上面不允许有燃气灶,厨房全部电气化,航母上4000~5000人吃饭耗电也是很大的...而这些电的来源就是核反应堆或者蒸汽轮机、各种型号的辅助发电机,电力虽然不紧张但是也不富裕,因为发电要靠核反应堆和燃油,如果航母自身的重量(死重量)太大就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主机功率被消耗了,会增加核反应堆燃料棒和燃油的消耗,常规航母因为这个可能会影响到航速和航程,核动力航母会减少燃料棒的使用时间。

要么增强航母的抗打击能力、要么就会影响到航程的远近,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所以,现代各国的船舶设计师对于航母舰体材料的问题都是追求轻而薄,这样就可以大幅度的减轻舰体的重量,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正在建造当中的“福特号航空母舰”,也才有现在流行的“模块搭建法”,建造现代航母的钢材要求的是合金含量较低强度去很高,并且具备良好的焊接性能,因为航母这类排水量6~10万吨军舰焊接量太大了,如果材质当中合金量较高就会难以焊接,里面的合金成分很容易在焊接过程中被烧损,破坏了钢材的理化性能指标,影响到了航母的整体强度,但要想提高航母的抗打击能力还必须要增加合金量...所以,航母的钢材并不以有多高的抗打击能力为根本需要,适度就行。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先进“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是美军航母自身防御的主要装备之一。

现代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非常强大,防卫能力也是很高的,要想使用反舰导弹突破由航母舰载机和防空型驱逐舰组成的防空圈是很困难的事情,需要有完善的:空–天–海–水下四维空间作战体系,而有能力建设这样体系的国家少之又少,能建立这样体系的国家美国也不敢招惹...至于其他国家美国也不担心他们有啥反舰导弹能突破航母战斗群的防御。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图片上是1967年7月29日年代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福莱斯特号航母”(满载排水量7.5万吨)的一起舰载机事故,当时一架装满燃油和弹药的A–4攻击机等待起飞,不知什么原因挂载的一枚127毫米对地火箭弹突然点火发射,击中了另外一架同样挂满弹药等待起飞舰载机...随即引发了剧烈的爆炸,熊熊大火还引爆一颗1000磅航弹,引起了更加剧烈的爆炸...虽然受到了如此猛烈的打击,但“福莱斯特号”没有沉没,只是爆炸位置的周围甲板变形。

航母如果使用坦克装甲,是不是可以提高抗反舰导弹打击能力

“福莱斯特号”爆炸的位置,可以看到烧变形了的飞行甲板,它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厚,至多50毫米左右,但是除了烧变形外并没有崩裂、融化的现象发生...“福莱斯特号”自行返回珍珠港基地的修船厂,这说明现代航母的抗击打能力非常强!类比一两枚反舰导弹也不会有啥太大的伤害。

另外,现代航母有诸多的水密门阻隔,即便是有几个舱室被海水淹没了,只要隔断水密门关严实了就不会蔓延到其它舱室,现代舰船都是用水密门来增加抗沉性。

通过上面对坦克装甲和航母甲板使用原则的粗略介绍,说明了航母根本不需要使用坦克装甲,除了航母专用钢材的防弹性能很高之外,现代航母不追求“厚甲防弹”,即便是使用了厚甲在现代反舰导弹面前也无济于事!与其这样还不如在航速和航程上下功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