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曾經在阜陽,這裡遺留多座嶽王廟

歷史上,阜陽曾有過多座“嶽王廟”。一如潁東區轄內岳家湖畔的岳家廟(嶽王閣、武穆閣)。嶽湖(亦稱岳家湖):“清朝,因嶽姓居於湖窪,故稱。57戶,256人。”(《阜陽縣地名錄》)。二是阜陽城西北古潁州西湖的“嶽湖口”處,岳飛後裔子孫建有“岳飛廟”。“嶽湖口。據傳,岳飛十三代子孫在此開挖一溝,名為岳家溝,後成湖,故名。57戶,280人”(《阜陽縣地名名》)。

岳飛曾經在阜陽,這裡遺留多座嶽王廟

在阜陽最負盛名的,是坐落於阜陽城老北關西北隅的官方建築“嶽王廟”,也稱“嶽王宮”“岳飛廟”。此處廟宇建築今雖不存,但沿著北城的建設路(原稱嶽王廟街、精忠街) 一直向北走到盡頭,可見一處非常明顯的高坡,此處即是歷史上的嶽王廟臺基遺址。

據清康熙《潁州志》記載,“嶽鄂王樓,在北城上,內供嶽武穆”。清道光《阜陽縣誌》有“嶽王廟街”,“精忠橋,嶽王宮前”的字樣。民國《阜陽縣誌續編》繪製的《阜陽縣城廂圖》標註了“嶽王宮”在北城城牆之下的位置,其《建置志》部分有“精忠街,由嶽王廟起,至縣后街止。舊名嶽王廟街”的記載。 《阜陽市地名錄》也記載:“建設路,解放前因岳飛廟在此街,稱精忠街。解放後改名建設街,現名建設路”。

綜上所述,可以肯定的是,祭祀岳飛的“嶽王宮”在清康熙年間即是建在北城牆樓上的。清乾隆廿年《阜陽縣誌》《城圖》中,在北城城牆上的角樓“阜財樓”與北門“承恩門”門樓之間,清晰可見一座飛簷翹角的三楹建築,這應是清康熙《潁州志》所說的“嶽鄂王樓,在北城上,內供嶽武穆”所在。但後來何時遷建於北城牆腳下,已不可考。

岳飛曾經在阜陽,這裡遺留多座嶽王廟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7月,宋孝宗為抗金名將岳飛平反昭雪。相傳,從這時起,阜陽人民就為岳飛立了廟,廟前的街道稱為精忠街(嶽王廟街),此後幾經興廢變遷。如此算來,阜陽“精忠街”(嶽王廟街)已經走過了856年的滄桑歲月。據《阜陽舊城考略》記述:岳飛廟,山門一座,額“嶽王宮”,後為庭,庭中大殿三楹。額二,一曰:大宋一人;二曰:精忠報國。聯二,一曰:三字含冤悲百世,兩言垂訓銘千秋;一曰:忠孝一門稱半壁,廟堂千古睡孤臣。楹聯中的“兩言”即岳飛名言:“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三字”即岳飛終被宰相姦臣秦檜之流以“莫須有”三字獄而殘害。中系岳飛泥胎坐像,左為岳雲,右為張憲,殿內東、西以湯懷、牛皋、張保陪祀。我市文史專家周世忠先生回憶說,岳飛廟大殿東頭有大銅鐘一口,西頭有樹齡300多年的古檜柏一株,院落正中生長著一株老合歡樹(絨花樹),花開時節,紅豔似火。“廟門前有十五個臺階,寬約二丈,臺階兩側是平面如鏡的長石板,兒時每到嶽王廟前遊玩,都要拾級而上,再從離地面四丈多高的青石板項端滑下來,玩個痛快。”

岳飛曾經在阜陽,這裡遺留多座嶽王廟

民國三年(1914年),里民邢李氏、順河街唐木匠之女唐賀珍,募捐七百串重修,並以關帝增祀西廂房,觀音增祀東廂房。又有寧大姑娘者與張連氏,常住廟內。邑人連金榮先生設塾館於此,收有20多名學生。抗戰期間,利用廟址興辦“精忠初小”,由保長祁香谷兼校長。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7月,當時的主政者以“拆城防敵盤踞”為由將潁州城牆拆除,城牆腳下嶽王廟內高大威武的神像也被拆除,大殿內僅留下岳飛的牌位以作祭奠。

阜陽民間常用“三尺高的廟,七尺高的神”來形容岳飛廟的神奇高大。實際上,這是由於岳飛廟建築在西北城牆腳下,站在城牆上看去,岳飛廟大殿的後牆僅有三尺來高,伸手即可觸摸到屋簷。而站在精忠街北端,抬頭仰望岳飛廟,七尺高的岳飛塑像英俊勇武,巍然聳立。(阜陽曆史文化研究會顧問李援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