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裝備了6發空對空導彈,你覺得數量少嗎?

大志遠思想空間


我們都知道解放軍歷來有火力不足恐懼症,既然人民空軍選擇了殲-20,那麼六枚制空導彈還有什麼不夠的。不過話說回來,對比數字的話,的確殲-20的2枚近距格鬥彈+4枚中遠距空空導彈的數量似乎有點偏少,美國的F-22是8枚,的確數字層面上要比我們的多,這也是部分添美派的詬病邏輯。

講完數字再來看看有技術含量的東西,那就是機載導彈的技戰術性能如何了。美國F-22早在2005年就已經列裝部隊,眾所周知其機載指制空彈藥組合為AIM-9X近距格鬥彈和AIM-120C中距彈,掛載方案為2枚AIM-9X和6枚AIM-120C;這兩款導彈迄今為止在國際上都算是比較靠前的先進裝備,但在局部技術指標上不可否認的與當前或者未來制空彈藥的差距在一點一點拉開,儘管美國在不斷升級其技術指標。

殲-20在珠海航展上公開了其內置彈艙,終結了有關內置彈艙4枚彈還是6枚彈的掛載爭論,殲-20進氣道兩側的內置彈艙掛載兩枚霹靂-10近距格鬥彈,腹部彈倉掛載四枚霹靂-12或是霹靂-15中遠程空空導彈。其中霹靂-10為我國第四代近距格鬥彈,擁有當前世界上最大的紅外陣列,綜合技戰術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水平,且在局部實現超越。

殲-20機載彈藥最大的殺手鐧在於霹靂-15中遠程空空導彈,從公開數據來看,霹靂-15的最大射程達到了200公里左右,遠超現役主戰中距彈120-150公里左右的最大射程;按照空空導彈作戰運用慣例,一般空空導彈的有效射程為最大射程的一半左右,霹靂-15的有效射程相較國際主流中距彈的70公里,提升了三分之一以上,有效射程的提升意味著可以實現先敵發射、先敵摧毀,是超視距空戰中實現上述目的的前提。

還有一個細節,殲-20並沒有安裝傳統戰機的機炮,或者說迄今為止並沒有證據證明殲-20安裝有機炮,著從側面反映出人民空軍對於未來超視距空戰以及殲-20作戰運用的一種全新理念。官方對殲-20的介紹通常會用到“高隱身、高機動性和高態勢感知”,這說明殲-20的作戰定位主要考量憑藉先進機載信息感知能力進行超視距空戰,或者說其就是一款主打超視距空戰的裝備。

殲-20設計之初的目標毫無疑問就是F-22隱形戰機,鑑於中美兩國在航空硬件領域的差距,比拼硬實力肯定非一朝一夕可及,所以中國軍工提出“彎道超車”發展理念,既然在整體上很難實現超越,尤其是隱身等核心指標上,那麼我們就選擇在機動性、航電後發優勢以及武器系統的射程上考慮問題。

既然擁有機載武器射程和航電的後發優勢,誰還和你打狗鬥啊?這是個很清楚的道理。我國正在完善作戰體系建設,未來殲-20背靠作戰體系,充分發揮體系作戰優勢,在更遠的距離上實現“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先敵殲滅”,在敵機機載導彈射程之外發射導彈擊落敵機,就算攜帶再多的彈藥也沒卵用,正所謂一己之長攻彼之短。


由此可見,兩枚近距彈對於殲-20自衛足夠了,四枚中遠距彈才是殺手鐧,未來我們在彈體小型化方面取得突破後,殲-20也可以攜帶6枚中距彈或者更多,未來還會有比霹靂-15更遠的型號出來,從而真正實現近距格鬥、中距攔射和遠程截擊的對空打擊體系,真正實現流傳已久的遠程截擊敵作戰體系節點,發揮節點破擊戰的效能。


鷹鴿分析


在四代隱形戰鬥機時代,即然要考慮隱形接敵就必須要加大載彈量,要不然一架這麼好的平臺飛到空中沒打幾發就要赤手空拳返航得有多浪費。

2018年珠海航展殲-20內置彈艙驚豔亮相,4枚超遠距霹靂-15+2枚近距霹靂-10的配置再加上側彈艙獨特的發射模式確實很吸引眼球。佈局乾淨利落,特別是側彈艙的發射模式更加新穎,不過由於霹靂-15的體積相對較大,主彈艙裝彈量還是略顯不足。

同類對比美國F-22戰鬥機,標準配置是6枚中距AIM-120+2枚AIM-9X,主彈艙可以多加兩枚中距彈在作戰中具備一定的數據優勢。

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中遠距導彈尺寸的差別,由於霹靂-15射程高達150-200km比AIM-120還要多幾十公里,遠射程必然帶來大體積。因此,為了多帶導彈除了合理的掛載位置安排,還應該配套新一代小尺寸的中遠距導彈。

下圖是網友P圖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

10月13日CCTV2《對話》欄目,殲-20副總設計師帶來了一組模型,顯示機腹掛了六枚中距導彈,這恐怕是目前最權威的標準未來殲-20肯定有體積理合適的中距彈。

據稱這是新一代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為殲-20搭配未來在戰場上完全不輸於美國F-22戰鬥機。


河東三叔


實話講,6枚導彈當然非常少!

殲20的機腹彈艙,經過改進可以增加到容納6枚導彈,加上側面彈艙,這樣就與F-22的8枚導彈持平。但這個數字還是少!

當代戰鬥機的功能不僅僅是空戰,也包括了多用途作戰,說白了就是對地攻擊,載彈太少是一個硬傷。這也是蘇-35、F-15改進型生命力依然頑強的原因。

僅以蘇-30和蘇-35為例,包括翼尖在內掛架達到了12個,最誇張的制空權方案裡可帶上12枚R-77中距導彈,是F-22的兩倍!

蘇-35和F-15的載彈量更是在8-10噸以上,能夠掛載1-2噸以上的大型制導炸彈和導彈。

F-22如果放棄隱身能力,當然也能多掛不少彈藥,但等於把自己降級為三代機水準。隱身狀態下,最多隻能內置兩枚450千克的JDAM炸彈,多用途作戰能力很差。

所以說,F-22和殲-20這類隱身戰機是有著先天不足的。但並不是沒有突破的方法——即保證隱身能力,又實現更強大的火力輸出。

從目前的跡象看,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開發“伴隨無人機”,以可攜帶2-4枚彈藥的隱身無人機,作為F-22、F-35或殲-20的分身。由殲-20這些有人戰機負責管理和指揮,通過數據鏈形成一個空中的戰鬥網絡,殲-20甚至可以不負責搜索,關閉雷達後,完全靠無人機探測和戰鬥。

目前,美國正在測試的XQ-58A“女武神”就是這種類型的無人機。可惜前兩天在測試時墜毀,這套很有潛力的發展方案可能會被拖延一些了。(作者: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6發的確有點少,但是對於隱形戰鬥機來說,基本上空空導彈都多不到哪裡去。而且這並非殲20的最終配置情況。

有跡象表明,殲20未來會把空空導彈擴展成8枚的水平,即機腹彈艙6中+側彈倉2近的配置。實際上F-22最開始用AIM-120A/B型的時候也只能塞4枚,因為AIM-120A/B翼展達到了21英寸;為了塞進去6枚專門開發了翼展只有19英寸的AIM120C。

AIM-120A/B和AIM-120C/D的對比,可見彈翼縮小了很多

F-22的導彈發射導軌是交錯安裝的,而且可以看到F-22也不是什麼時候都把6個發射導軌裝滿


根據選在觀察,殲20的PL-15彈翼尺寸其實算不得大,基礎上進行一定改動,後者彈艙進行一定改動,完全可以塞下6發,這是一個可預期的過程。

殲20的彈艙裡其實已經預留出了6個發射導軌的位置

從航展上殲20打開彈艙的樣子看,兩發PL-15之間還有很寬的距離,如果在兩發導彈之間的導軌上交錯安裝,那麼還可以再裝2枚

實際上,官洩畫面中出現的殲20模型,主彈艙裝的就是6發中距彈,看來已經安排上了


紙上的宣仔


殲20和F22合稱隱身雙雄,兩大重型隱身空優戰鬥機。F22有6枚中距空空導彈,兩枚紅外導彈,而殲20只有4枚中距導彈,兩枚近距導彈 ,夠用嗎?

一看就是簡單的比較,戰鬥機的對陣絕對不是這樣的。首先不是一架戰鬥機在作戰,而是一個系統的作戰,殲20只是一個節點。戰鬥機對戰,戰鬥機不是1對1或者2對2,更不是簡單的導彈比數量。

第二戰鬥機是有自己的空域的,現代戰鬥機不是做表演,兩架戰鬥機或者更多在同一畫面是不存在的,而對手也是這樣。最多的是一架戰鬥機對一架戰鬥機進入格鬥狀態,而且是比較少見的,6枚導彈對戰鬥機,頂多兩架戰鬥機。如果這種狀態打不上對方戰鬥機,導彈再多也沒用,至於機炮更是擺設了。

第三,殲20導彈打完了,沒打中還不跑嗎?想做和平鴿嗎?甚至沒打完就已經走了。好幾發導彈,打部落對手,肯定是36計走為上了。他們的情況肯定也會被指揮機關所掌握,後面肯定有預備機或者其他武器了,難道還在那兒死纏爛打呀!

第四,殲20的6枚導彈只是一種模式,兩枚中距導彈不是中距,而是中長距導彈。中國的中距導彈是霹靂12,出口版本是閃電10。人們看的導彈是霹靂15,是100公里以上的中長距導彈,能打戰鬥機,也能打更大價值的目標,比如預警機,加油機等。

殲20就是能和F22能相提並論的隱身戰鬥機,就是世界上的二雄爭霸,而不是三機鼎立,因為世界上只有這兩種戰鬥機是非賣品。肯定有人說非賣品是不敢賣,可以看一看FC31,那就是商品,這就是自信的表現。

很強,我們的殲20!



大志遠思想空間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科技被人類所掌握,這些技術被應用在生活中,造福了全人類。當然其中的一部分也被應用在了軍事裝備領域,使得我們見到了一個又一個強有力的武器。

對於中國來講,最近幾年在軍事裝備領域發展迅速。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已經進入了世界先進的行列。這其中就包括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殲20戰鬥機。

殲-20(英文:J-20,代號威龍,北約代號:火焰獠牙 Firefang)是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第四代(按照中國、歐美戰鬥機劃分標準為第四代,按照俄羅斯戰鬥機代次劃分標準則為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四代空中優勢戰機,該機將擔負中國未來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任務。

殲20能掛的導彈並不多,機腹彈倉內有4-6枚(分導彈),側彈倉內是2枚,一共也就6-8枚導彈,其中4-6枚中距離超視距導彈和2枚近程格鬥空空導彈,這個空對空作戰掛載方案並不是特別強大,比起很多四代機都要更少一些,但是這主要是為了照顧隱身,如果不照顧隱身的話,就能提高到10枚以上了。

我們知道,典型的第四代戰鬥機,比如蘇27或者F15都是載彈大戶,動輒上10發各類型導彈,顯得威風凜凜,但是每個時代的發展都有其特點,在能量空戰時代,能拉、能跑、能機動就是優勢,但是在第五代戰鬥機時代,就憑隱身兩個字,多數飛機都要吃虧,第五代戰鬥機就算其他性能比較差,只要隱身是合格的,第四代戰鬥機就難以匹敵。

▲(蘇27)

▲(F15)

第五代戰鬥機強調依靠隱身能力和大孔徑先進雷達系統實現在發現距離上相對於敵人的優勢,然後先發制人的發射主動制導空空導彈,取得先手優勢,在空戰中,空對空導彈很難規避,需要較好的技術才可以,所以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的五代機優勢明顯。不過,為了隱身,五代機需要把空空導彈都塞到自己的彈倉裡,因此五代機的掛載能力相比於四代機很吃虧,因為彈倉不會比外掛空間更大。

但是這不代表說五代機不能掛載,實際上,在敵人較弱的情況下,五代機如果沒有空戰的考慮和隱身的需求,那麼也是可以外掛武器彈藥的,殲20在機翼下就有4個重載外掛點,如果算上這4個掛點,那麼殲20的掛載就很強了。如果我們不算這4個外掛點,只是和典型的五代機,比如美國的F22和F35比較,那麼殲20的彈倉空間是最大的,載彈量也只是比F22稍弱,主要是因為主力空空導彈PL15的體積較大,只能掛4枚,如果是稍差的PL12,就可以掛6枚。

▲(上圖為中航拍攝的掛載6枚導彈的殲20彈倉,彈倉內應該為PL12導彈)

因此,殲20的掛載能力並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而是要結合技術發展的趨勢來討論,就算是未來的戰鬥機只能掛載1枚導彈,那他也肯定比現在能掛11枚導彈的戰鬥機厲害,這是毫無疑問的

  殲20如何作戰,大家都比較清楚,這就是成都所已故老所長宋文驄一直提倡的:超越常規作戰,超越視距作戰,利用超音速性能優勢,利用先進傳感器發現目標,利用隱身性能隱蔽接近,利用超音速巡航降低油耗,末端猛推油門,衝刺提速,將導彈遠遠甩投出去,利用數據鏈及時更新目標信息,最終導彈快速命中敵機。

  這一切都發生在距離敵機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之外,導彈發射出去之後,證實敵人消失之後,就尋找另外一個目標,假如敵機還活著,那就繼續來一發彈!當然整個過程敵我雙方保持了相當遠的距離,殲20戰鬥機完全可以保證自身安全,假如霹靂15導彈打完了,還有敵機的話要怎麼辦?

遠程打完就撤不糾纏,這是殲20和F22戰鬥機的共同設計,撲上去狗鬥那就是失敗

  有兩個選項,一個是掉頭就撤,不給敵人任何還手機會,這也是設計師的設計核心要求,遠距隱身高速開火,開火之後迅速撤離,不和敵人糾纏。

  另外一種選項就是利用側面彈倉的2發霹靂10紅外導彈繼續和敵人糾纏,當然,這種情況僅僅侷限於和敵人的隱身戰鬥機作戰,因為霹靂15導彈和美國AIM120導彈比較相似,導彈採用主動雷達導引頭,這種雷達導引頭對於常規的非隱身戰鬥機目標,雷達反射截面3-5平米目標來說,截獲距離都在20公里以上,但是對於F22,F35這一類的隱身戰鬥機目標來說,由於極低的雷達隱身反射截面,使得導引頭捕獲距離縮減到3-5公里!還不如紅外彈能力。

▲(殲20發射導GC圖)

  隱身戰鬥機之間如何作戰,現在變成了全世界的一個難題,美國人對此諱莫如深,某些消息說兩架F22打開雷達迎頭穩定發現距離在12公里左右,已經進入了視距作戰的範疇,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作戰,全世界各國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但是中國霹靂10導彈總師卻給了一個答案:用四代高機動紅外導彈更好,理由是,先進的四代紅外導彈截獲敵機的距離比三代紅外導彈距離更遠,而且能清晰成像,對敵人的干擾更不敏感,而且導彈機動性更高。


雖然關於殲20這款戰鬥機,我們依舊還有許多不瞭解的地方,但是可以想象,憑藉其優良的性能,在不久的將來它必將會成為保衛我國領土完整,人民安全的最主要裝備。


鐵桿軍迷


2018年珠海,殲-20亮出自己的傢伙什,內置彈艙全打開,4枚中距霹靂15+2枚近程霹靂10,美國F-22的配置6枚中距AIM120+2枚AIM-9X,要比殲-20多兩枚中距彈,就有人變得不自信,沒有人家多呀。

不可否認,多出2枚中距彈,就能在戰場多出一口氣。然而我們霹靂-15射程要比AIM-120D型大出不少,在提前發現後,就能提前開火,等於多出一口氣來。這筆帳正是這麼算的。

因為我們發動機尺寸做不了那麼小,致使彈徑要比別人大,彈徑大影響攜帶數量,不過,彈徑大射程也大,這就有趣了,打完即撤,所謂先下手為強。也許在設計之初,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吧?

夠不夠用,不僅看導彈射程,也看空戰模式。隱身機空戰再不是集群的PK,在體系支撐下,遠程預警機發現目標後,引導己方飛機上陣,來多少歸零多少。

五代機對五代機,體系技術不佔優勢的一方,就失去空戰資格,與內載空空彈數量,基本沒有多大關係。空戰勝負,與體系和導彈性能,密切相關,仗打得是技術含量,並隨著發展,水平越來越高。

如果戰場敵人對我單向透明,無論再多的飛機,還是載更多導彈,可以說根本無濟於事。

總之一句話,五代機空戰,正是信息權的搏殺,再不以數量定乾坤。

致於網友討論的小直徑導彈問題,仍走的是一條數量對質量的路子,與隱身機空戰形勢南轅北轍,本身即不在一個頻道上。小直徑炸彈,只能用於對地攻擊,是在取得了全面制空權以後,作為五代機的一種使用模式,與今天的問題無關。


魂舞大漠


▼這是F-15“鷹”戰鬥機性感的機腹,可以看到有多大掛載點,可以用於掛載武器。根據其製造商前麥道(被波音收購)給出的數據,F-15是有11個外掛點的,可以攜帶11噸武器彈藥。在使用複合掛架的時候,F-15甚至可以攜帶14枚AIM-120中程空空導彈。不過複合掛架對戰鬥機的氣動外形有一定影響,所以一般戰鬥機使用複合掛架來增加導彈數量時不會作高強度機動動作,主要幹對地打擊的活。

這種將武器和副油箱掛載在機翼和機腹是三代機的通用做法。三代機強調的是跨音速機動能力和亞音速機動性能,並不強調隱身。三代機的氣動外形只考慮機動性,並沒有考慮到隱身的問題。所以三代機沒有設計內置彈倉,直接將武器彈藥掛在機身之外。而四代機不一樣,四代機要隱身,需要特殊的氣動外形將照射自己的雷達波反射到別處,再配合特殊的吸波塗料,使敵方雷達接收機無法接收到自己的雷達回波,從而實現隱身。

所以四代機和三代機相比,機身非常簡潔,連武器彈藥也藏進機身之內。▲這是去年珠海航展上殲-20戰鬥機在表演時露出彈倉的照片,一共裝備6枚導彈,其中腹部彈倉4枚,兩側彈倉各一枚共2枚。其中腹部為殲-20主要彈倉,尺寸較大,可用於掛載中遠程空空導彈或者體型較大的空地制導炸彈。兩側彈倉容積較小,但設計巧妙,打開後導彈可以外翻,艙門關閉後,像這樣子掛在機身之外▼。這照片是今年長春航空展的,掛在外面的是近距離格鬥彈,是實彈!6枚導彈對殲-20來說夠不夠呢?成本如此高昂,性能如此優秀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火力還不如三代機?6枚肯定是太少的,因為美國的F-22都能掛8枚,殲-20體型比它還大,憑什麼不能也掛8枚?要是隻能6枚遇上F-22豈不是還沒開打就落下風的?所以說,殲-20的武器掛載方案還有待優化,至少要和F-22一樣,掛載8枚導彈。目前殲-20的導彈掛載優化方案已經出來了,▼這是央視某一次關於殲-20電視節目展示的殲-20模型。可以看到其腹部彈倉從原來的4枚導彈增加到了6枚,再加上側面彈倉的2枚,掛載的一共就是8枚,和主要對手F-22持平,火力上的短板得到補齊。
不過仔細觀察這個模型的腹部彈倉空空導彈掛載方式你會發現,模型還是模型。雖然殲-20腹部彈倉掛載4枚導彈還有一定空間富餘,但是也不可能可以直接兩端對齊再放進去兩枚導彈。我估計,殲-20的腹部彈倉導彈掛載優化方案可能有兩條技術路線。第一條是治本,即將導彈小型化進行到底。在保證空空導彈性能的前提下,將其體積縮小,彈倉容積不變就可以掛載更多導彈,火力自然而然可以得到加強。第二條治標,即像美國F-22一樣,錯開導彈控制舵放置,將6枚導彈擠進彈倉▼。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導彈小型化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所以第二條路才是短時間內增強殲-20火力的最好辦法。殲-20彈倉尺寸絕對夠大,只要佈置合理,完全可以容納6枚中程空空導彈,火力基本可以和F-22持平,但是依然遠遠落後於外掛武器的三代機。其實這也是四代機最頭疼的地方,誰不想要隱身的同時火力強大呢?但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讓四代機隱身,攜帶少量武器去打擊敵方關鍵目標,待敵方防空網絡破損,再派火力強大的三代機和轟炸機進場洗地。


赤焰噠噠噠


看看這張圖就能明白,殲20內置彈倉有幾種組合方式:

1、其中格鬥彈是不變的紅外成像霹靂10。2枚。

2、紅框裡是中距空對空導彈霹靂15,這個彈比較細,可以裝6枚。而且可以看出彈翼做了優化。

3、綠框裡是一種遠程的霹靂空對空導彈。可以看出它的彈體更粗,射程更遠。但是體積大隻能裝4枚。

由此可以看出:所謂的殲20帶6枚導彈是2枚格鬥彈➕4枚遠程彈的組合。如果跟f22一樣帶6枚中距彈➕2枚格鬥彈,那就是一共8枚彈了!

而最大的問題在於:f22目前沒有!沒有!沒有遠程彈的組合!達不到“深入敵後打擊對方關鍵節點”的作戰任務!這才是殲20強於f22的最大差別!


知識就是力量啊


殲20目前4中2近的載彈量也能滿足需求,但是載彈量當然多多益善,我國的下一代中距彈能夠讓殲20的載彈量比肩F22。

2018年珠海航展上,我國第四代戰鬥機殲20以4機編隊、空中開彈艙的表演驚豔了世界,這也展示了中國空軍越來越自信的態度。

驚豔之餘,也有部分軍迷擔憂殲20目前機腹主彈艙掛載4枚PL15中距彈+側面格鬥彈艙掛載2枚PL10格鬥導彈,4+2枚的載彈量是不是有不足之虞?

畢竟,殲20最主要的對手F22可以在機腹主彈艙內掛載6枚AIM120,中距彈比殲20多了2枚。按照空戰中典型的雙發齊射的攻擊方式,這意味著F22在與殲20對陣時多一次攻擊機會。

正所謂“藝多不壓身”,在相同的情況下戰鬥機多掛載彈藥肯定是更有利,但是殲20目前4中2近的載彈量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首先,與F22相比,殲20少兩枚中距彈的原因是PL-15相對AIM120的尺寸更大,但是PL15巨大的尺寸一方面限制了掛在量,另一方面卻比AIM120具備更遠的射程,為殲20提供了更多先敵開火的機會。

作為殲20目前的標準中距彈,PL15由PL12發展而來,直徑203毫米、長度約4米,而AIM120則是178毫米、3.65米,PL15比AIM120大一圈。這意味著PL15可以裝載更多的燃料、獲得更遠的射程,而且據說PL15使用雙脈衝固體燃料發動機,動力射程更遠。美國近期啟動下一代超視距空空導彈的原因之一就是官方認為PL15在射程上較AIM120D更有優勢。

其次、在實戰中為了平衡戰機的機動性能、效費比,空空導彈掛載量並不是越多越好。

現代戰鬥機一般都動輒十幾個武器掛點,載彈能力都很強,但是像上圖這架滿掛狀態的印度蘇30MKI只是進行展示,實戰中不會這樣。因為在實戰中你未必由那麼多的開火機會,而掛載了大量的彈藥後戰機重量和阻力增大,反而影響機動性能,對空戰不利。

在敘利亞戰場上執行實戰護航任務的蘇30SM、蘇35等戰機一般攜帶4+2、甚至2+2的掛載方案。我國為前出西太、繞島巡航的轟6K護航的殲11、蘇30戰機也是相似的掛載方案。

最後,空戰並不是戰機間的單挑,而是以不同波次的編隊形式展開,在這樣的情況下,單機載彈量不足的問題可以靠數量優勢彌補。

現代空戰一般都是以雙機編隊、甚至四機編隊為主要戰術單元,數個甚至數十個不同機型的戰術單元組成龐大的空中進攻體系,而且會有持續不斷的波次連續出擊,在這樣的態勢下,單機少掛2枚空空導彈不是什麼大問題,它們來4架F22,我們上8架殲20唄。

當然,正如筆者在前文所述,在相同條件下載彈量肯定是多多益善,為了提高殲20的作戰效能,我國下一代中距彈正在研製,估計很快就會列裝,這型尺寸更加優化,兼具超視距攔截與近距格鬥功能的一代空空導彈,會讓殲20如虎添翼。

在近期央視《對話》欄目中出現了這樣的畫面,一架殲20模型的機腹彈倉中掛載了6枚空空導彈,與F22相當。考慮到這期的人物嘉賓是殲20副總師,這樣的模型還是很有參考意義的。當然,模型中殲20彈倉中的6枚空空導彈是不是新一代中距彈還不得而已,但是根據航空工業空空導彈研究院的官方報道,這款新彈已經在今年年初隨殲20進行外場測試,相信不久就會出現在廣大軍迷的視線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