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叛逆期,经常和家长对着干,怎么办?

田长松


叛逆期源自于父母和孩子间的代沟,人生经历阅历差距大,对事情的看法也有很大不同,这种时候要多沟通,但技巧要把握好,不能说总是说一些“都是为你好”之类的话,应该多陪他玩,比如带孩子去游乐园、吃喜欢的食物、看电影等等都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父母要放开自己的心扉与孩子交流,不要想着什么“孩子还小,不懂事”之类的心理暗示就对很多话题闭口不谈,这样做无疑是阻碍了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更加妨碍孩子心智的成熟发展。希望父母们多多留意。


落雨流烟


欢迎关注我,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与成长!

你家孩子属于“青春叛逆期”!

人有三个叛逆期,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7~9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一个重要特点是生理发育成熟、认知能力提高,于是孩子开始叛逆。叛逆说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变得更聪明了,才有跟家长反抗的资本。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所以说,叛逆不是一件坏事,相反的是一种成长和进步。

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好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好的结束。

叛逆对孩子的发展有利,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

只有家长处理得当,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长,成为我们培养的好孩子。

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应对方式,抓住肯定、调整和对症下药这三个关键词。

王亦阳(化名)最近学习成绩有点下降,他爸爸跟他探讨学习,俩个人吵了起来,他爸爸很生气,就骂他学白上了,白花了他那么多钱等等。于是王亦阳就特别生气,到班级之后不听老师的话,不做作业,他说他不想再花他爸爸的钱了,不就是上班挣钱么,有什么了不起的。不上学了,随便找个地方打工,也能养活自己。

这就是对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一定要注意良好的表达方式,和跟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技巧,对于孩子进行了不良的负向刺激,于是孩子自然就有了情绪,继而发展出逃避行为——不想上学了。

孩子一提“不想上学”,家长更崩溃了,这相当于火上浇油,于是家长继续数落和批评,关系更加糟糕和恶化。于是来到学校。如果学校的老师也像爸爸一样刺激孩子:“你怎么不学习呢?你怎么不讲礼貌呢?你怎么不遵守学生守则呢?……”这样的批评就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反正我就是这么差了,反正我是不值得被爱的……”,让他产生更多“逃避、破坏、攻击”等行为,比如继续摔门、调皮捣蛋、不来上课,甚至最后直接发展到辍学……摘自《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那么我们到底要怎么办呢?

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当家长遇到孩子叛逆、不听话、不配合、不沟通时,比如让他往东偏往西,让他去倒垃圾他偏不干!一定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而要承认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是他们成长的表现,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开始。家长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规矩,得到父母的认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叛逆了,起码程度不会更深。

如果父母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而是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挑战和质疑而大吵大嚷,甚至动手或者语言暴力,都会讲孩子推向对立面,而让叛逆期更难顺利通过。

调整——教养角色和教养方式的转变

叛逆意味着孩子长大了,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应该从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转变成陪伴孩子成长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着以孩子为主,父母处于非主导地位;就意味着一种无言的支持和认同,意味着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问题,既提醒家长要及时转变教养角色,也提示家长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误所在,是家长改变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心理学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青春期问题的解决及孩子人格的塑造。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规则和做决定时会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听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见,会对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释,说明希望孩子服从的原因。

对症下药

1. 孩子叛逆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孩子处在叛逆期我们家长应该多去认可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自由,站在孩子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孩子达成有效的沟通,帮助孩子一起度过这个关键时期,给予孩子关心,信心!

2. 学会克制自己冲动的情绪

别忘了你是成年人,是孩子的父母,你应该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的苛责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在冲突面前你是榜样,你是首先要做出调整的人。你越冲动,脾气越多,孩子会用更强大的努力来对抗你的冲动!而我们应该都很清楚的知道与孩子的对抗,输的永远都只会是父母!

遇到冲突、矛盾,停止抱怨、说教、怒吼,让孩子了解你内心的想法和忧虑,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的一个沟通过程其实也就是在教孩子面对问题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解决问题!

3. 不要试图控制孩子

当一向乖巧听话的孩子,忽然以你不习惯亦不喜欢的方式对你说话、与你相处,甚至和你顶撞时,先别急着生气,更不要一巴掌打下去,他(她)其实是正在用这种方式向你宣告:我,已经进入青春期了!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已经有了大人的样子,但是心理上并不成熟;他们看起来应该懂事了,但其实远远没有…他们想独立,不愿意再被过分呵护;他们想做主,内心张力十足,总想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不惧怕任何试图阻拦他们的人和事物……因此,家长的过度管制对他们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他们不会再俯首帖耳“受制于人”。

所以,父母一定要切记,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们越是不屈,越想远离你。想控制他们像控制几岁的孩子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冬九鱼


无论是所谓的儿童叛逆期还是青春叛逆期,都不是忽然出现的,必然是长时间积压的亲子问题,如果父母能在孩子早期的成长中给予足够的陪伴、理解和信任,叛逆期自然会烟消云散,掀不起什么波浪。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没有什么方向,这里有一些小小的分享和建议,家长可以参考一下。

1、学会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

稍微多花一点时间去想想他为什么“叛逆”?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唱反调?

我儿子曾表现出来很讨厌海鲜类的食物,只要桌上有一点点虾啊、鱼啊、贝壳类的,他就露出一副恶心透的表情,还做出呕吐的样子,惹得我们都吃不下饭,他自己也把饭戳来戳去,让我们把菜拿开,我们说过很多次“这菜一点都不腥”,他还是那副样子。

慢慢的,我才发现他并不是那么讨厌海鲜,而是不满饭桌上只有弟弟喜欢吃的海鲜,没有他喜欢的饭菜,用他极度反感海鲜的行为来控诉我们只宠弟弟。后来,咱家饭桌上如果有海鲜,那就有他喜欢吃的土豆。他唱反调的样儿自然就少很多。

2、将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

孩子小时候其实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你留意的话,会发现孩子经常说一些很有哲理或深奥的话,可有些父母一直把孩子当做什么也不会做的小“baby”,包办,跟孩子说话也是“婴儿腔”,导致他长大以后,希望被平等对待的意愿就越强烈。

父母的角色不仅仅是有权威的父母,还可以是启蒙者、老师、朋友、玩伴、领路人····

我见过一些父母从小把孩子当朋友相处,不因为他是小孩就轻视他,随时跟他沟通,尊重孩子的意见,那他们家从来没经历过所谓的青春期波动。

3、学会放手,支持孩子渴求独立的尝试

吃辅食的时候,孩子会自己想要伸手抓勺子;学走路的时候,孩子会逐渐推开父母的手;上学的时候,孩子会远离父母的视线。孩子就是一步一步游走在独立的边缘,慢慢的成长。

对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孩子成功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表扬,不幸失败了,请鼓励安慰,争取下一次成功。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取得胜利的乐趣,也是培养孩子上进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交氛围

孩子大了,不要过多干涉他的交友,但是也不要以为孩子大了,就以为他不用人陪,他就自个儿一个人宅在家打游戏啦。父母多带孩子参加团体活动、户外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有别的倾诉渠道。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叛逆”,这是从幼稚走向成熟,逐渐建立自己个性,寻求独立完善自我的过程。

父母也不用担心焦虑,不要一刀切,给孩子打上“不听话”标签,无论是9岁还是15岁,突如其来的心理变化,孩子也不知所措,这时候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帮助。

当你焦虑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想想曾经自己做孩子时,经历过的阶段,那时你最需要什么?是越来越严苛的约束?还是尊重?是聊天?还是渴望跟父母沟通?那也就是你孩子现在最需要的东西。


甜甜圈伐木累


孩子进入叛逆期,是让每个家长都头疼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家长坚守原则,原则圈内的事情由着他,忍着,过去了,对他就是一个成长的蜕变过程。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个过程,犹如毛毛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蜕变的过程,我们家长就是旁边的照顾着,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照顾着?我建议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就行:

(1),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感。

距离感给了他独立活动的自由,同时也给了他心理活动的自主成长空间自由度。叛逆期的孩子是在不由自主地争取自己的一些自主和自由,他意识或者潜意识里都有一种:我长大了,可以独立的感觉,尽管事实上他还没有到能完全独立自主的程度,可他依然需要家长认可他的长大和独立感,我们逐步放手给予就是了。

比如:初中生自己上下学不需要家长的接送,再比如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社团活动,他可以选择自己买些东西等。

(2),叛逆的青少年如果没有被家长纵容成蛮横不讲理。在遇到问题是可以和他讲几句道理,不怕争吵,他心中对家长的依赖感和服从感还存在,同时他对道理的认可度也很大,只要你的坚持有理,你就不要怕他,坚持你的原则的就行。你说到做到,给了他安全感和更好的信任感。

(3),叛逆期的孩子,想办法让他和他的同龄人多相处,当然必须是品行端正的能互相认可的孩子,同性别孩子更好,孩子之间会更好笑容叛逆的心理。

孩子一般不认可自己父母,一般对比较尊重的别人父母不会过分叛逆,这就是善用别的孩子的父母。

不管怎么说,叛逆期的孩子有所叛逆是正常的事情,我们家长不能一味地责怪和放任,这是家长学着逐步放手也是孩子需要家长逐步放手的一个必经过程,此时,家长很头疼,而孩子本身也在经历着青春期成长的诸多痛,况且很多问题是他们不愿意主动和家长诉说或者选择永远成为个人隐私的问题,我么做家长的在配合自己的行动的同时也一定要做到让他相信:父母永远是支持你的成长的,我们永远爱你。


快乐庭院


不知道您家孩子现在几岁,其实并不像大家所理解的那样,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才有叛逆的情况,孩子从0-16岁总共会经历三个叛逆期。每个叛逆期应该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

2-4岁人生首个叛逆期:这个时间段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到了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很大的飞跃和进步,所以

孩子本身也就会产生一种倾诉的欲望。但是由于孩子所掌握的词汇量是有限的,所以没办法准确迅速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加上一些家长缺乏耐心的话,很有可能就导致误会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就会产生不满,从而开始出现所谓的叛逆情绪。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心声。

<strong>

7-9岁人生第二个叛逆期

:这个时候得孩子从无忧无虑开始逐渐的转向学习任务加重的情况,再加上孩子本身此时的独立思维已经出现。如果家长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或者是总是批判否认孩子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让孩子产生不满的反叛情绪。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并且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充分给孩子尊重和自由,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以及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和缺点。

<strong>

12-16岁青春期的叛逆期:这个时候是让无数的家长感到头痛无比的时候,此时的孩子已经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渴望自己做决定成为真正的大人。如果家长还是没有及时的转变教育的思想的话,很有可能就会造成家庭不愉快。此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学会平等的去对待孩子,并且当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学会冷处理,与其两败俱伤不如相互比让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的去面对。家长也要多学习新鲜的事物,避免和孩子产生代沟。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strong>

孩子出现叛逆期,其实也代表孩子的人格正在逐渐的发展,家长切莫采用最原始的打骂教育,这样的教育只会伤害孩子,甚至造成家庭的不愉快。


团子成长说


孩子到十几岁的时候特别容易进入叛逆期,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是处于独立与半独立的状态,一方面孩子这个时候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开始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立思考能力,孩子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而大人往往意识不到孩子这种内心的变化,还是像孩子小的时候那样去约束和管教孩子,这就和孩子想要独立的意愿相悖,从而埋下父母与孩子矛盾的根源。



这就好比孩子在用力挣脱大人的怀抱,大人却死死拽着孩子不松手。另一方面,虽然孩子现在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是生活经验还比较少,思想也很不成熟,这就造成他没有办法去冷静思考大人的话到底是对是错,因为他首先想的是挣脱大人的束缚,而不是对错,这也就是大人常常感觉自己不管说什么孩子都不听的原因,孩子不听不是因为你说的不对,而是在抗议你对他的压制和束缚。



出于独立意识的需要,很多孩子常常依靠奇装异服或者古怪的行为举止来宣扬自己的独特之处,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是尊重孩子独立的意愿。比如给孩子创造独立的空间,不乱翻孩子的日记,过多询问孩子的隐私等等。



二是少干涉多鼓励。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想做某件事时,如果不是原则问题或者造成损失比较大的事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哪怕你明知道他是错的,哪怕你明知道他做不好,也还是要鼓励他去做,他自己亲身经历的错误和失败要比大人对他的说教管用多得多,所以大人要学会允许和接受孩子试错。当他真的没做好或者需要你帮助的时候,这个时候主动权就掌握在你的手里,他也会容易听进去你说的话。



第三是切忌用强权去压制孩子。这个时候的孩子就像弹簧一样,他有着强烈的自我伸张愿望,你越压制他反弹的力度就越大,你对他越严厉他就越叛逆,你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就越要做什么,与其堵不住他伸张的意愿,不如放开让他尽情去表现自己,大人只要在边上稍稍引导和拨正即可。所以孩子叛逆并不是孩子从听话变得不听话,而是孩子有了独立意识,作为父母,当然不能还像孩子小时候那样要求孩子什么都听你的。



超级女儿奴


相信很多父母都在说自己的小孩越大越难管,很不听话,什么都要跟自己对着干才开心,非常头疼。但是其实你的孩子不是不听话,只是到了必经的叛逆期。叛逆期对孩子的教育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引导和方法也要有讲究。

孩子在成长中一般都会经历叛逆期的三个阶段,也有个别孩子的叛逆期提前或推后,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有不同。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会表现为:破坏性强、偏执、和父母对立、自私。针对这些情况,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一、父母在对待叛逆期孩子时的态度不应该是“没办法,只能慢慢熬”,这个观点大错特错。叛逆是成人看到的表现,对孩子来说,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同其他阶段相比没什么不同。叛逆期是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表现,家长不能消极被动的对待,反而要积极参与、帮助和引导孩子,使孩子在叛逆期能够学到更多,成长更快。

二、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和动机,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长,和父母最亲近,要想更多的了解孩子的需求,要平时注意观察,多学习育儿知识,多和孩子交流。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要自己尝试、独立表现的要求,尽量多创造一些条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适当或者充分的满足。

三、在孩子还不知道哪些是对是错的时候,都会去尝试,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认知的概念。无条件的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认识伤心、快乐、嫉妒、害怕等各种情绪,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宣泄。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不会因为孩子的叛逆、吵闹和错误恐吓孩子,给孩子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

四、原则性问题不迁就孩子,叛逆期的孩子不断的挑战家长的底线,同时也缺乏安全感。父母要在叛逆期期间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去遵守。

五、无论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对孩子打骂,以暴制暴,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也不要用语言威胁孩子,语言的惩罚,孩子心里会记仇,只会更加叛逆。

作为一位宝妈,我也希望自己能以开放、包容、平和、耐心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度过叛逆期。


擎妈说SAY


孩子会有三个叛逆期,第一个就是2-3岁,自我意识的萌发。第二个就是7-9岁,准大人期。第三个就是12-15岁,青春期。我不知道你说你家孩子叛逆期,是哪个年龄阶段?不过不管哪个阶段吧,我觉得面对叛逆期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办法是接纳,并引导。像两三岁的孩子,是开始形成喜欢说“不”的年纪,对于自己的玩具,自己的零食,又或许不是自己的那份也都不愿意分享给别人,很多时候家长都会强制性要求或者过分引导孩子去分享,这样都是不对的,不能用大人的道德观去衡量孩子。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故意和大人对着干,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即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让孩子做一道选择题。如,进家后,父母与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不如换成可供孩子选择的陈述句:“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或是放在鞋架上。”睡觉的时候,父母给出的选择可以是:“咱们是现在上床,还是五分钟后上床?”孩子通常在二选一的情况下会选择一种,如果大人只是用命令式口吻去命令孩子,就会适得其反。

我觉得要让孩子处于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长大,学会尊重孩子,与孩子成为朋友,是最好的方式。放下父母的威严,多听听孩子的内心,换位思考换一种方式去表达同一个意思,可能就会不一样。



猫瞄喵



孩子三岁以后会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在有了安全感以后,会试探自己的权利界限。孩子会一反一两岁时的顺从,变得有主见,甚至霸道。这是孩子在试探家长和老师的底线。

\n

家长要给孩子明确的底线,原则性的问题不能让步,同时注重灵活性与技巧性。孩子有时会突然悲伤或者哭闹,家长不要大惊小怪,在弄清情况之后给予适当的安慰。

\n

家长要把孩子当成大人来对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懂得他们的需求、思维、喜怒、焦虑。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和习惯要有耐心,用艺术而智慧的方法来引导。


波比98467869


叛逆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一个特殊时期,作为父母,应该充分理解孩子的言语和行为,学着接纳孩子的小脾气和偶尔的吵闹,不要过度的训斥孩子。

学习共情。当孩子显露出叛逆情绪时,父母要先与孩子进行共情,明白这种情绪有时具备出处,有时确是莫名其妙,连专家都教导我们,这时候需要俯下身抱着孩子,让他通过眼泪或吵闹尽情地宣泄,必要时家长可以伸展双臂拥抱一下孩子,当好一位合格的倾听者。

学习理解。别说孩子,就算大人在情绪涌上来的瞬间,也会突然进入叛逆期,本来应该正常的做法到了他那儿就要换一种方式方法。因此,既然人无完人,大人就要尽量安抚孩子,而不要采取一种更围巾激烈对着干的蛮横方式,以彰显大人的权威和姿态,或许会火上浇油而适得其反。

学习成长。当父母遇到类似情况时,要综合考虑当下实际情况,不能照抄照搬育儿书籍上的范例或原版,而要结合自己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激怒原因等,进行对症下药。自己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才是最管用的,毕竟有些事情自己没有亲身经历便没有发言权。处理育儿问题的阶段也是亲子共同成长的时期,只有与孩子一起面对,共同成长,才是合格父母的应有姿态。

学习交流。当孩子进入叛逆期时,无缘无故的发脾气,父母要找出具体事件背后对应的具体原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大人耐心、耐心、再耐心,孩子就会真情真意表露,而不仅仅是大哭大闹和随意宣泄,只要他们找到了释放和倾诉的窗口,相信孩子也一定可以理解和明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父母要允许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双手和情绪感知外部未知世界,允许他们发现自我,发现边界,发现不同,发现权利,当他们的安全感充分建立起来后,他们就成长了,让我们一起见证奇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