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錚老照片:輔佐段祺瑞三造共和,迫使外蒙取消自治迴歸中國


清朝滅亡後,民國成立,但是為了區別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派掌權的中國中央政府,我們把1912年到1928年這段時期的中央政府成為北洋政府。由於這些掌權者大多是軍隊將領出身,手握軍隊,因此這些人又被成為“北洋軍閥”。袁世凱去世後,他們相互爭權奪利,紛爭不斷,在歷史上很多都是負面形象。但是,人都是多面的,他們也有自己閃光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北洋將領徐樹錚。

徐樹錚出生在清末一個耕讀之家,父親曾做過鄉村私塾老師,從小就接受傳統教育,僅13歲就中了秀才,後又得了廩生,可謂少年得志。他的人生本應通過科舉贏得功名,做官光耀門楣,但是鄉試落榜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加之當時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他決定棄筆從戎。

機緣巧合,他結識了段祺瑞,兩人一見如故,聘其為記室,類似今天的秘書。後又在段的支持下遠赴日本留學,學成歸來後便一直跟隨段祺瑞為其出謀劃策,到了1914年,他已經升為陸軍次長,並實際掌管陸軍部的事務。在沒有空軍和海軍勢弱的情勢下,他可謂是權勢滔天。


袁世凱死後,他更是輔佐段祺瑞與各派爭權,經過掌權下野,1917年,段祺瑞終於以“三造共和”之功重掌大權。陳興亞當時就坦言,段祺瑞能有今日之功,多是靠徐樹錚的運籌帷幄。據說,當時張勳進京復辟都是徐樹錚為段祺瑞重新掌權設的一個局,後來張勳自己也說當時徐是聲稱支持的。可見徐樹錚確實善於謀略。

當時中國南部桂系、滇系軍閥還處於獨立狀態,孫中山又在廣東發起護國運動....面對南北分類的局勢,徐樹錚主張武力統一,但是因為北洋軍內部厭戰以及當時國際上追求和平的呼聲高漲,徐樹錚的武統失敗。

武統失敗,作為挑起南北戰爭的皖系自然成為了眾矢之的,徐樹錚也站在了風口浪尖。武統既已沒有希望,他便將目光放在了北方外蒙。辛亥革命後,蒙古依仗著沙俄的勢力宣佈獨立,後袁世凱出兵將內蒙收復,但是外蒙還被蒙古叛軍佔領。後來外蒙雖然取消獨立改為自治,但是當時的中國卻只是個名義上的宗主國。徐樹錚對此關注已久,恰好俄國十月革命後,外蒙內部分王公欲取消自治,他認為收復蒙古的時機到了。


1919年他率領邊防軍開赴外蒙,外蒙撤治已成定局,但是王公和喇嘛雙方還在為各自的利益明爭暗鬥,拖延了取消自治的日程,於是徐樹錚快刀斬亂麻,直接來到外蒙“總理“巴德瑪多爾濟住處,要求他立即在撤銷自治聲明上簽字。於是巴德瑪多爾濟第二天便趕緊召集王公和喇嘛開會,擬出了請求撤治的呈文,至此外蒙真正實現迴歸。照片中是徐樹錚與外蒙王公在一起。

徐樹錚收復外蒙後使得自己和皖系威望大漲,這讓奉系和直系大為不安,於是聯合起來要求罷斥徐樹錚,最終他被免去西北籌邊使之職,對於外蒙的經營也戛然而止,次年外蒙宣佈獨立。五年後,徐樹錚被馮玉祥截殺於廊坊。縱觀其一生,愛國曉時局,文武兼備有大才,收復外蒙建奇功;但卻恃才狂放跋扈,樹敵過多,以至身死廊坊。可惜、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