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兄弟”換來利潤飆升,京東真的高枕無憂了嗎?

本文來自英為財情Investing.com,閱讀更多請登錄

cn.Investing.com或下載英為財情 App

中國電商巨頭京東 (NASDAQ:JD)公佈最新財報,根據官方數據顯示,公司上季度營收1210.8億元人民幣,處於市場預期的1179.4億至1242.8億元之間。調整後每ADS收益2.23元人民幣,高於市場預估的0.86元人民幣。

一季度,對於京東來說,可謂遭到了負面輿情的重壓,不僅公司創始人劉強東繼續處於性侵輿論危機中,公司內部也展開了裁員、調薪等大舉措,受到市場的密切關注,而“996”輿情發酵風波也讓公司處於輿論中心。

放棄“兄弟”換來利潤上漲,但京東的營收增速仍在放緩

進入2019年以後,京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進行了重大高層調動以及裁員,同時還取消了基層快遞員的底薪,對其薪資結構做出調整。

由於縮減了員工規模,以及取消快遞員底薪,同時,公司長期投資公允價值同比增加41億元,公司一季度淨利潤有較大幅度增長。其中,財報數據顯示,其一季度實現支出佔淨收入的比例下降至了6.7%,而去年同期為7.2%。

在利潤率飆升的情況下,公司營收卻再次錄得增速放緩。雖然一季度營收仍達到1210.8億元人民幣,位於公司指引1180-1220億區間頂端,稍超市場預期均值1201.9億,然而,這一數據僅同比增長21%,相比去年四季度的增長22%,增速出現了小幅下滑,可以看出,公司的整體營收增速趨勢仍處於向下軌道中。

其中,一季度線上自營零售業務營收1087億元,同比增長19%,同比增速較上季度的20%小幅放緩;同時,物流收入42.9億,同比增長91%,較去年全年143.5%的增速小幅下滑。

京東用戶增長再次放緩,不再披露GMV數據

在較為重要的用戶數據上,京東的財報也表露出了讓市場擔憂的一面。其中,公司的年度活躍買家數本季度為3.105億,上季度這一數據增長近零,本季度也僅僅是小幅增加了500萬,用戶數同比增速從上季度的4%下滑至了3%。

在目前中國的電商行業競爭格局中,阿里巴巴旗下電商和拼多多都對京東產生了較大的競爭擠壓,京東在營收增速和用戶規模來看,都大幅低於前面兩者。阿里巴巴上季度的核心電商營收同比增長40%,淘寶月活更是達到6.99億,增速為20.52%;而拼多多上季度的年度活躍用戶也達到了4.185億,四季度APP平均月活達到2.726億,較三季度新增4200萬。

與此同時,在京東一直擅長的3C領域,公司也面臨較大競爭,一方面,其他電商巨頭一直在加大對3C領域的投入,另一方面,家電品牌商自身也一直在推動其銷量增長。目前,雖然京東的市佔仍有60%左右,但是後市發展存憂。

一些分析師推測,迅速崛起的拼多多後市可能會很快超越京東,成為中國電商的老二,在2021年,GMV(成交總額)超越京東。

不過,京東已然不再公佈GMV數據,這一舉動也引起了市場的廣泛討論。目前輿論普遍認為,京東不再公佈GMV確實是有點“心虛”的表現。有機構預測表示,京東本季度的GMV增速可能僅在20%左右,大幅低於上季度的28%。此前也有京東高管錄音流出稱,京東的GMV增速 “已經同比跌到了20%”。

京東後市挑戰重重,但至少還有好消息

此前市場擔憂京東和騰訊為其五年的接入口合約即將到期,不過在週五的財報中,京東宣佈其和騰訊續簽了這一合約,延長3年。

根據協議,騰訊將繼續在微信平臺上為京東提供一級和二級接入口,以提供流量支持,並且,兩者還將在社交、通信、廣告和會員服務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

不過,騰訊並非免費送上這份大禮,財報顯示這份合作大約涉及8億美金的費用,與此同時,京東還將向騰訊增發約2.5億美元的A類普通股股票。

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京東也在財報中預計,二季度營業收入有望處於1450億元到1500億元之間,同比增速在19%到23%之間,較上季度18%-22%的增速指引區間稍有提高,市場預期均值為1453.45億,這一數據整體稍超市場預期。

華爾街投行分析師觀點

在上週五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投資機構Stifel Nicolaus重申其對京東的“持有”評級,目標價為32美元。該機構分析師看好京東上調了業績前景。

此外,Daiwa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給予公司“買入”評級,目標價設定為38美元。

而摩根大通此前也將京東的評級從“中性”上調至“增持”,目標價為30.55美元。

截至目前,華爾街共有13位分析師給予公司“持有”評級,8位分析師給予“買入”評級,公司的共識評級為“買入”,而平均目標價為32.15美元。

【本文來自英為財情Investing.com,關注微信公眾號:英為財情Investing,閱讀更多請登錄cn.Investing.com或下載英為財情 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