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一中学女生遭4名女同学围殴,教育局介入, 你怎么看?

yufengguanyun


又是校园欺凌事件,又是一声叹息,教育局的最终介入,我已经给他们想好了结果,虽然在他们出具的情况说明中,提出要配合调查,我认为这事情压根就没有什么调查的必要。就是几个校园小混混欺负女同学而已,校园欺凌还需要原因吗?

至于教育局下一步如何处理,无外乎一个思路:处理学校、处理老师、批评处分学生,然后所有学校开展大教育大检查,进一步自查自纠,各种配套教育和活动开始搞起来。关于校园欺凌教育,实际上在全国各个学校搞的并不少,几乎每一次发生类似事件之后,各地教育上都会做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安排。

对于校园欺凌事件,我认为单纯的靠批评教育作用并不大,这种方式对小学生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对中学生而言,是没有多大震慑作用的。实际上,现在很多老师对于校园欺凌事件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他们能够做也就是批评教育,听不听是学生的事儿,因为学生自己也知道,老师拿他们没办法,而回到家中,父母又拿着当宝,所以他们有时候行为就会肆无忌惮,没有敬畏感。

我认为,既然校园和家长的教育约束不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用更严苛的办法来管理呢?对于顽劣的孩子来讲,批评教育已经无济于事,他们需要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


元芳有看法


这个事情发生在学校内(楼道拐角处),完全不可想象的!

5月9日下午2点,网上一段22秒视频显示:三名穿校服的女生,在学校楼道拐角处,围殴一名身体瘦弱、穿着校服的女生,该女生没有反抗,始终低头一言不发。该视频内容是发生在温州鳌江镇第五中学内,平阳县教育局立即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公安机关也介入调查此事。


难道这个学校没有安全监控吗?就算没有安全监控或者有些监控不能覆盖角落,作为学校发生这种事的时候所有的学生,老师其他人员都被蒙了眼了吗?棉花塞了耳吗?如果发生在课间,更不能想象,出现这样的欺凌事件不可能没有学生看见吧?没有学生及时通知老师?保安?假如这个事情发生在上课期间,难道老师班上少了几个孩子都没有过问吗?

抛开施暴者,他们可能就是学校不敢管,家长管不了的熊孩子,受害者是不是在学校被施暴,至少大声吼出来没有问题吧?一是对施暴者以警告,二是发出信号让学校其他学生或者老师等能及时获取有关情况,及时制止和施救……是不是我们的家长对孩子教育太温顺了,你面对那些有爱,善良的孩子我们可以这样,但还有各种“垃圾”式的孩子你必须换种方式来应对,不是说让你随时警惕他们,以暴制暴,至少面临此类情形时简单的自救技巧可以有吧?

学校教育也到了这种老人倒了不敢扶的现象吗?这样的话,这个学校可以解散了,你都不能保护自己的学生(何况还是校园内),所有的学生都没有了正义感,老师也只是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觉得我们的学校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氛围,人人都有正义感,没有“恶人”出行的和谐家园!

坚决严厉查出相关领导的责任,有多少sha多少!


杨锅来了


介入也没有用啊。他们敢处理这四名女生吗?她们会怎么样处理作恶的人呢?让她们向受害的女生道歉吗?让她们向受害的女生赔偿吗?对施暴的四名女生进行记过处理吗?没用的,没有惩罚,所有的事情都是空话。未成年人保护是要保护那些被欺负的人,而不是保护那些施暴的人。

我们在这条路上究竟做了多少荒唐的事情,荒唐到我们自己都不敢去想象了。因为对未成年人过度保护,我们直接把多少的年轻人送上了断头台。其实要杜绝未成年人犯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未成年人犯罪跟成年人一样的处理。四个未成年人打一个未成年人,那这四个未成年人就要受到拘留,拘役,甚至要坐牢。我看其他的未成年人还拿什么理由来犯罪。

一个杀了母亲的未成年人,竟然还不让她出席母亲的葬礼,还要照顾他的感受,怕影响他的情绪。这是谁想出来的馊主意,这是真的想毁掉我们的新生代吗?

从这件事来看,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欺负人的四名女生还是会安稳的回到学校读书,她们还是有下一次的行动欺负其他的女生,甚至对这一次的这个女生做出报复的行为,直到发生人命案为止。


教你孩子学英语


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不断发生,每一次事件的发生,也得深深刺痛社会敏感的神经。很多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建议加大司法惩戒的力度。这会对校园暴力事件起到威慑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有惩戒时行为人会压制自己内心情绪,控制行为。一旦离开监管环境,他的行为便会变本加厉。比如说:姐姐欺负妹妹,爸爸妈妈就会批评姐姐,如果姐姐反抗,就会得到爸爸妈妈的惩罚。有爸爸妈妈在场的时候,姐姐对妹妹不在欺负,甚至表现出对妹妹很好。一旦爸爸妈妈不在场,或姐姐认为爸爸妈妈不可能发现时,姐姐就会变本加厉的妹妹施以暴力。

如何更好的较少和避免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的发生,让未成年的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利用脑神经反应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和反应模式训练。是《和谐校园心理建设方案》的主要技术。课程涵盖12年教育的各个年级阶段。由北京世纪蓝梦心理学研究中心李一博士历经数年编写而成,欢迎各级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索取课程简介。

网站: www.123jihuo.com


心理专家李一


校园欺凌法,必须出台了。校园欺凌每天都在上演,为什么不可以有一个专门的法律法规?

当法律无法阻止校园暴力欺凌时,极端只能是一次又一次无奈的选择。

未成年保护法也已经到了急迫需要修改的时候了,保护了一小撮人却伤害了更大部分。必须加大处罚的力度,严厉的处罚不是目的,但必须震慑让其不可为。

现在很多校园欺凌都是轻描淡写的处理完算了,学校不想管,家长无所谓,其实种下的是下一次更严重的恶果,甚至人命。现实也是按这个剧本在反复上演。

只有给施暴者最严厉的处罚,才可以震慑其他正在路上的学生。


小杨谈育婴


如今频发校园暴力事件的确让人堪忧,一名女生遭4名女同学围攻,是什么让她们如此放纵自己的行为,她们的行为道德底线如何的约束,是什么让羞答答的女生如此狂妄。



前一段时间某小学出现了六名同学殴打留守儿童事件,老师狠狠地对这六名同学进行了体罚,这种以暴制暴的处理方法虽然不当,但是老师还能采取什么办法呢?开除学生推向社会肯定不行,语重心长的劝返未必管用。在老师心中,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教育局介入又能如何呢?只不过是追究责任而已,当然教育局的介入可能会给被群殴的学生一个公道的说法,但是也绝不能把这打人的四名女同学推向社会,最终还要归还给老师和家长,任务艰巨,还是应该任重道远。

男孩子因为义气群殴打架,给予适当的惩罚和警戒,但是女孩子有如此忘形的行为,处分轻了无济于事,处分重了可能会把她推向深渊,平阳教育局如何把握,我拭目以待。


我是焱垚


学校暴力现在越来越严重,建议以下几点:

一、立法年龄降至十六周岁,该进劳教所就进劳教所,该判刑就得判刑,同时取消其参加中考和高考资格,档案记过留底。

二、与街道派出所联系,走进课堂,现身说法,每季度进行一次普法课程,深入人心,举一反三举例说明,让其知道后果和代价。

三、参观看守所或监狱,让其知道犯法和违法的后果,让其感受失去自由的后果,起震慑作用。

四、各负责教育系统对口部门成立督察组或监察组,评定学校管理水平和针对此类事件发生的纠正预防措施,如评定不合格建议直接拿掉校长或降级,让学校形成自检自查系统,多方位进行引导。

五、定期组织学生家长参与普法课程,让其减少对孩子助长威风的习惯,让家乡知道发生此类事件今后将失去孩子的各种前途。

六、社区、交通主要行人道路、小区、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拉横幅,要求覆盖范围大,范围广,加大引导力度。

以上个人建议,不喜勿喷!


这个冬季有点冷2


把校园欺凌作为校长考核指标,拥有一票辞退制,你再看看学校能不能管好校园欺凌事件,现在的老师上课的水平在提高,在管理学生上的水平在下降,特别是同学之间打架大部分老师已经不在纠结谁对谁错谁先动手,为了什么事打架,一有矛盾打架的孩子统统写检查,统统罚站,往往导致同学间的积怨越来越深。现在很多学校为了降低主课老师的负担安排更多副科老师去当班主任,就是希望她们能够在科教任务少的情况下能够管理好班里的学生但是制度跟不上这种良苦用心又有几个老师能懂。我可以这样说70%的老师都是混日子,工作根本没用心。30%是真正的好老师但是这个比例还在下降。制度跟不上这个比例还会越来越少。


忽悠老狼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针对该事件暴露出鳌江五中在安全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平阳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局里已成立工作组深入了解事件发生原因、经过,并将根据调查结果,对涉事学生、学校相关责任人员作出相应处理”。


出事后教育局介入?

能有什么处理结果?最多给学生一个处分

然后再给老师、校长处分(比较无辜…因为学校、老师其实没有方法管教学生,因为有法律保护学生)

而且发生类似的事情一般都是在老师不在的时候

学校可能没有对学生进行校园霸凌的教育吗?

老师可能没有对学生进行校园霸凌的教育吗?

不是说没有可能,但可能性很小

基本上所有学校、老师都会对校园霸凌进行教育…

但…不是所有学生都像“教育专家”说的那样能被感化的!

特殊的孩子应该送到特殊的地方去被教育

初二学生…不知道有没有到14周岁

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权利开除学生

未满14周岁的话…更没法管了

就算满14周岁,也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八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三十九条 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不针对法律、不针对学校,只针对“人权专家”和“教育专家”

特殊的孩子应该特殊教育

别让这样的孩子影响到其他正常人家的孩子!!!

该送少管所的送少管所!

不满14周岁的也应该送到专门的学校去教育!

别让这样的孩子影响到其他正常人家的孩子!!!

这样孩子是怎样养成的?80%是“熊家长”造成的

例如下面这个新闻中的家长…

“信不信我抽你丫的!”在书店这么骂服务员的,居然是个半大孩子…

戴口罩的女士疑似男孩家长

她过来跟店员说:

“他还是个孩子” “你别搭理他,你忙你的”


阿阿阿杰


校园欺凌何时了?你我知多少?学生如今太浮躁,围殴同学后喜欢在网上"炫暴",反映出当前学校的安全管理漏洞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扫黑除恶、法治进校园等相关活动,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建立防欺凌事件的长效机制,对校园暴力实行"零容忍",同时对学校进行问责机制,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事件的再次发生,还学校一片安宁、祥和的学习环境。

5月9日下午2点,网上一段22秒视频显示:三名穿校服的女生,在学校楼道拐角处,围殴一名身体瘦弱、穿着校服的女生,该女生没有反抗,始终低头一言不发。该视频内容是发生在温州鳌江镇第五中学内,平阳县教育局立即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公安机关也介入调查此事。



校园欺凌事件屡见不鲜 ,这给当前教育带来了管理难度,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不断攀升,影响了社会的长治久安。我认为,发生校园欺凌事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害怕孩子在外吃亏,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只要孩子在外不吃亏,怎么干都行。甚至有个别的家长教育自己孩子如何还手等问题。对孩子的打人现象,也不进行正面引导,助长了孩子的歪风邪气。

第二,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目前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唯分数论高下,忽略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校表现糟糕,也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干着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时间一长,他们就会称霸校园,欺负那些被认为"看不惯"的同学。

第三,青春叛逆期惹的祸。十三四岁的学生正好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容易冲动,喜欢寻求刺激,做事不计后果,有部分学生以欺负别人为乐,并有"炫暴"倾向。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无视他人的生命健康。

针对校园欺凌事件,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关心但不溺爱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