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們偶爾也玩票兒,難得一見的配合:楊寶忠唱、楊寶森伴奏

一提起楊寶忠,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一位著名的京胡伴奏家,其實,楊大爺可是正宗的餘派弟子,是正式磕過頭、拜過師的。21歲,拜著名老生餘叔巖為師。他的感覺靈敏,能將玻璃、陶器、瓷器,聚集一處,按順序敲擊,即發出高低不同卻和諧悅耳的音樂旋律來。

二三十年代是楊寶忠先生舞臺生涯最活躍的黃金時代,雖然沒有挑班唱頭牌,但他在京劇舞臺上已是一位很有名望的老生演員。他與楊小樓、尚小云、小翠花、章遏雲等許多名演員都合作過,很受倚重。而且他的聽覺異常靈敏,能將玻璃、陶器、瓷器,聚集一處,按順序敲擊,即發出高低不同卻和諧悅耳的音樂旋律來。他還拉的一手好小提琴,每個音符都好似一條優美的弧線,或出於幽谷,或騰入雲端,餘韻不絕。

楊寶忠常在天主教堂給唱詩班伴奏聖歌。只要他去,便有人(如京劇名票南鐵生)也跪在聖眾席後排祈禱,為的是聽他的演奏。很難想象:世俗世界的一個伶人能進入那樣聖潔不塵的心境。他的耳音和樂感,讓人傾慕,而反應的靈敏,思維的深度又非一般人所及。雖說胡琴與小提琴都是絃樂,但胡琴聲音偏於激越,不夠柔美;小提琴則婉轉柔媚,但有時顯得氣勢不足。文化乃人生中的一種智慧。一個人能兼善這樣的兩種樂器,其心智與胸襟絕然不凡。

一次,北京協和醫院禮堂舉辦音樂會,其中有老志誠的鋼琴獨奏,也有他的小提琴獨奏。楊寶忠用小提琴演奏中國傳統樂曲《梅花三弄》,令聽客與同行驚歎不已。"意悠揚,氣軒昂,天風鶴背三千丈。"中國古人的樂思被他的西洋技法演繹得細膩流暢,並放射出異樣光澤。楊氏"三弄"像春風吹遍了京城。很快,這支曲子由美國勝利唱片公司以優厚的酬金請他灌製成兩面一張的唱片,一上市即暢銷全國。

尚小云與他合作演出的新戲《摩登伽女》裡,最後一場叫"斬斷情絲"。尚小云以西洋踢踏舞蹈場面作為結尾。他特請楊寶忠小提琴伴奏。而當楊寶忠手握提琴,身著西服,風度翩翩地走上舞臺,頻頻向觀眾躬身致意時,那個熱烈轟動的場景,是現在靠著一句"掌聲有請"才有掌聲的歌星大腕所萬萬不及的。

後來,他與其楊寶森先生合作,兄弟兩人與著名鼓師杭子和老先生傾力打造出了“楊派”藝術。

藝術家們偶爾也玩票兒,難得一見的配合:楊寶忠唱、楊寶森伴奏

楊寶忠先生是不甘寂寞的人,有時不覺技癢也上臺唱上一出。我今天就請大家欣賞一出難得的唱段,這是一出1950年的演出錄音,由楊寶森先生操琴,楊寶忠先生主唱的京劇《擊鼓罵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