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劇《格里斯城》?

發現魔都


論美劇的製作精良,相信全世界的觀眾都是有目共睹的,從長達數十年之久的科幻鉅製《星際迷航》,到情景喜劇《老友記》。從篇幅僅十集卻投資上億美元不亞於幾部中等成本電影製作費用的二戰經典佳作《兄弟連》及姐妹篇《太平洋戰爭》,再到反映古羅馬文明恢宏鉅製《羅馬》,反映20世紀初美國黑幫被譽為的“劇版教父”《太平洋帝國》,反映美國現代政治內幕的《紙牌屋》……

這一部部佳作,從人物到劇情,從道具到歷史,幾乎可以稱得上演什麼是什麼,好多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完全可以作為歷史教學片。

即便是對於少數族裔,美劇仍然會盡量保持尊重。

如黑人題材,比如像《盧克·凱奇》、《黑霹靂》這類街頭超級英雄劇,製作方一般都會盡量找故事背景地的純正黑人演員出演,並會使臺詞充滿黑人風格。

而像去年在文藝界大火的意大利社會題材《我的天才女友》,製作方則會選擇在意大利進行演員選拔和外景地拍攝,並完全採用意大利語。

再比如神劇《毒梟》,為了提高全劇的真實感,全劇基本採用哥倫比亞和墨西哥的官方語言西班牙語,除了美國探員出場時會切換到英語,這些努力使得電視劇的可看度瞬間爆棚。

然而反觀亞裔,除了去年的那部講述古代韓國的殭屍片在完全採用了韓國演員班底的情況得以實現全韓語對話之外,很少有一部能夠實現全亞洲語言對白的電視劇。即便是前不久HBO打著李小龍遺作光環推出的《戰士》,在全劇語言對白上依舊是主打英語。

即便是全劇開頭男主面對俯身在地上的同胞,本該說出的那麼兩句字正腔圓的漢語,也顯得頗為蹩腳。

講了這麼多,讓我們回過頭來看《格里斯城》,雖然相比二三十年前歐美影視劇很少有亞裔面孔的情況,如今的美劇對於講述亞裔群體故事的電視劇,已經能夠實現全亞裔演員,在這一點是《格里斯城》可以稱得上是無可挑剔的。

但是在語言對白上,整部劇完全採用全英語的對白,顯然不是部合格的劇。

想像一部發生在1800年代中期荷屬東印度群島殖民時期的故事,除了荷蘭人,全亞洲面孔,卻既沒有亞洲語言,也沒有荷蘭語的植入。即便你說故事是存在架空與虛構,對人物語言的解釋也依然無法令人滿意。

如果幾個主演說的是英語是為了滿足本劇的受眾群體大多是美國本土民眾,那麼對於電視劇中出場的眾多小人物,甚至於土著民的小孩都會說英語,這就有些出戏了。

況且第一季中的殖民者是荷蘭人,為什麼不講荷蘭語,而講英語呢?再有就是劇情上的硬傷,現實中,在開頭展現荷蘭人對殖民地的強暴控制,不斷激化著矛盾與民眾的反抗情緒……難道說,第一季中講英語,還弱智的荷蘭人是為了給季終登場的英國人做鋪墊嘛?

再有便是人物服裝和道具上的設置,以及演員配置上,《格里斯城》可以說如果不看片頭HBO的經典片頭,你或許會覺得這部劇或許是CW拍的又一部藉著歷史外衣拍的青春劇就如同披著超級英雄外衣的《明日傳奇》之類,顯得粗糙而超現實,對中國兵器的穿越使用(片中胖女手握的那一把關公大刀實在是讓人不忍直視)更是誇張的不像是在正兒八經的在演戲,而是在黑化歷史……

整部劇值得稱讚也就只有幾個主演比較走心的演技了,女主把面對外強時的無奈、抗爭,為自由而戰時的堅決演的細膩而深刻。

幾個頗有特點的配角也給出了相應的戲份與應有的抉擇,並與女主有著不想是在走過場而是較為認真的情感戲。這一點還是做的較為可以的。

說起特效,這部劇是真的不是HBO的親兒子,場景與背景建的太像國產劇了。

然而一眾勇士好不容易趕走了自大而散漫的荷蘭人,卻又不得不迎接英國人的到來。看女主怎樣面對又一波武力與強權可以說是這部劇拍第二季的唯一看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