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很多人將《山海經》視為中國神話的開山之作,研究中國神話少不了研究《山海經》,未讀《山海經》之前,我還天真地以為它是本小說,讀了後才發現,它是本詞典……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籠統地講,《山海經》分為三部分:《山經》、《海經》、《大荒經》,這裡的“經”並非四書五經的經,而是經歷的經。傳說上古時期,天下洪水氾濫,大禹治水,並分天下為九州,他還命一位名叫豎亥的人丈量土地,這個人步子很大,他從世界的最東邊開始走到世界的最西邊結束,走了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山海經》就是這期間完成的一部見聞錄。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山經》部分記錄了他們所經歷過的名川大山以及上面的動植物,《海經》部分記錄了他們所經歷過的大大小小各類國家以及那裡的風土人情,這裡的海並不特指大海,有種說法古文“海”通“晦”,表意為昏暗隱蔽,引申意為人跡罕至的地方,子夏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也可叫做“四晦之內皆兄弟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是兄弟,其意為天下一家。

《大荒經》的內容與《海經》略有重複,但與《山經》、《海經》僅僅描述自然風光不同,《大荒經》中故事部分相對較多,是很多神話故事的起點。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整個《山海經》讀下來才三萬來字,但卻描寫了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及到五百多座山,三百多條河,其中的珍禽異獸更是數不勝數,讓人不禁好奇它到底記錄的是哪個區域。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有人說《山海經》描述的是中國古代的某個區域,如巴蜀之地或荊湘之地,也有人說它描述的是整個中國範圍,還有人說是整個亞洲,更有人說《山海經》具有全球眼光,它記錄的是整個地球!最後一種說法還挺流行的,它的佐證是世界各地的動物們與《山海經》中關於異獸的描述有很大相似之處。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不過任憑哪種說法,都不具備壓倒性優勢,因為《山海經》本身就是一筆糊塗賬,它記錄的里程前後矛盾,以《山經·南山經》為例,來看看它是怎麼寫的:

南山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又東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又東三百八十里,曰爰翼之山,其中多怪獸……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又東三百里柢山……又東三百里曰亶爰之山……又東三百曰基山……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凡䧿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這《南山經》僅僅是里程數不對,有的甚至連山頭數也對不上,愛較真的夥計要是糾結這些問題,這本書怕是沒法讀了。《山海經》最令人稱奇的乃是它記錄的那些異獸們,讀過另外一本叫做《觀山海》的書,上面的插圖十分精美,有興趣的可以去翻翻,就是有點貴,看電子書還算好。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不知道其記錄的異獸是否真的曾經存在,如果純屬臆想的話,那不得不說,古人的腦洞真的很大,竟可以拼湊出這麼多造型奇特的怪獸,按照常理,怪獸嘛,不過各種動物互相拼接,再張牙舞爪就是了,如關於羬羊的記載,它來自於《西山經》的錢來山,書中的描述是這樣的:狀如羊而馬尾。這個好理解,不就是羊和馬的組合嗎?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但《山海經》顯然已經不滿足於簡單的拼接了,如一個來自於《南山經》基山的叫做“尚鳥 付鳥”(注意引號中應是兩個字,音changfu)的怪獸,書中的描述是這樣的: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這個就有點複雜了,我在想,如果一個人沒見過這樣的東西,他是怎麼拼湊出來的?還有,這隻雞變異了嗎?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與上一位相比,來自於《南山經》青丘山的九尾狐就顯得不那麼怪異了,不過是“狀如狐而九尾”而已。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尾巴多好理解,但來自於《北山經》譙明山的何羅魚就顯得有點怪異,人家尾巴多,它是身子多:一首而十身。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除了尾巴多,身子多外,還有頭多的,這位怪獸來頭很大,是崑崙山的門神,叫做開明獸,對它的描述是“類虎而九首,皆人面”。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與上面的諸位怪獸相比,一位來自於《中次二經》陽山的怪獸更讓人難以理解:“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僅從文字描述來看,它長了一張人臉和豺的身子,完了還有鳥的翅膀,最後走起路來是蛇行,我就想問:你那翅膀是幹啥使的,扇風用的嗎?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一位來自《北次三經》倫山的怪獸表示不服,它最奇特的造型是“川在尾上”,這裡的“川”是肛門的意思,我在想:莫非它在想拉粑粑的時候甩甩尾巴就行了?這也太糟蹋環境了吧?

《山海經》中相當一部分怪獸是吃人的,而這些能吃人的怪獸幾乎都可以學嬰兒叫,試想,半夜三更聽見嬰兒叫,人未有不去查看的,一去查看就有來無回,想來這怪獸吃人也挺講究策略的。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怪獸可以吃人,人也可以吃怪獸,這是《山海經》公平的地方。在《山海經》的記載中,相當一部分怪獸具有“食療”效果,如一個叫“鮨魚”的怪獸,長得“魚身而犬首”,“食之已狂”,就是吃了能治瘋病。還有一個長得像猩猩的怪獸,“食之善走”。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像這些吃了能治病或改善人體機能的動物,還好理解,但有些動物吃了還能改善情緒,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如一個叫做“類”的怪獸,長得“狀如狸而有髦”,“食者不妒”。還有一些動物,吃了忘憂,的確很神奇。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除了食療功能外,相當一部分怪獸還具備預兆功能,如鳳凰,“見則天下安寧”,在史書的記載中,盛世常有吉祥物出現就源自於《山海經》。鳳凰是預示天下大治的,也有預示天下大亂的,如一個叫“大鶚”的怪獸,長得“狀如雕而墨文白首,赤喙而虎爪”,“見則有大兵”,一個叫“肥遺”的,長得“蛇形一首兩身”,“見則其國大旱”。


《山海經》:一部挑戰人想象力極限的奇書


除了怪獸外,在《海經》部分,還有很多神奇的國家,如厭火國的人能噴火,貫胸國的人胸前有個大洞,三首國的人有三個頭,一目國的人只有一隻眼,另外還有小人國,大人國,男人國,女人國等等,全都聞所未聞,讀完《山海經》,我只有一個問題:你們到底經歷了些什麼,能寫出這樣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