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脑洞大开,认为李渊太原起兵时李世民就想借刀除掉建成、元吉

宋代大学士苏东坡曾有一篇短文《唐太宗借隋吏以杀兄弟》。意思是,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造反时,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五子李智云还都在河东老家,三子李玄霸已经去世。李渊秘密派人招他们来太原。李建成、李元吉辗转来到太原,而李智云年幼,没能逃脱,被隋朝官吏捕杀了。

苏轼脑洞大开,认为李渊太原起兵时李世民就想借刀除掉建成、元吉

苏轼像

苏东坡疑问,为何不能晚几天,等他们都安全到达太原,再起兵?苏东坡判定,李渊造反是被李世民下套逼迫所至,同时李世民也是想乘此机会,借刀杀兄弟。苏东坡还认为新旧唐书都把玄武门之变润饰了,淡化了李世民杀兄弟的恶行。而建成、元吉最终被干掉,是他们太愚蠢了。

苏东坡的这些观点,颇为奇异。那么李渊太原造反,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隋大业十三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王威、高君雅为副将。跟在身边的儿子,只有李世民。其余几子都在河东老家。当时隋炀帝在江都。天下已乱,反叛四起。按隋唐小说和演义的说法,有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一说是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新唐书》罗列出四十八家:刘武周、林士弘、刘元进、朱粲、李子通、邵江海、薛举、郭子和、窦建德、王须拔、汪华、杜伏威、李密、王德仁、左才相、罗艺、左难当、冯盎、梁师都、孟海公、周文举、高开道、张长愻、周洮、杨士林、徐圆朗、杨仲达、张善相、王要汉、时德叡、李义满、綦公顺、淳于难、徐师顺、蒋弘度、王薄、蒋善合、田留安、张青特、臧君相、殷恭邃、周法明、苗海潮、梅知岩、邓文进、杨世略、冉安昌、宁长真。有的占据一郡、有的占据一县,有的占据一城。能反的都反了。

苏轼脑洞大开,认为李渊太原起兵时李世民就想借刀除掉建成、元吉

李世民预料隋朝必将灭亡,于是暗中结纳豪杰,招幕亡命之徒,与晋阳令刘文静一起谋商举事。这些李渊都不知道。想跟李渊说明,又怕他不干。于是李世民与裴寂商量。李渊当时还监管着晋阳行宫,裴寂是副手。裴寂从宫中挑选了美女,陪李渊喝酒,李渊借着酒劲,就把美女给办了。这可是皇帝的女人,是大罪。李渊酒醒以后,吓坏了。此时,李世民进来,提出举兵造反的事,李渊开始不同意,随后勉强答应了。但并没有动作。

没多久隋炀帝派使者来太原,因为突厥数犯边境,而李渊出兵无功,隋炀帝要李渊去江都解释解释。李渊很恐惧,李世民说,事情紧急,可以举事了。就在这时候,隋炀帝的第二个使者到了,意思是,这件事算了,不追究了。造反的事又缓下来了。

由于刘武周攻占汾阳宫,李渊召集将士商议要讨伐刘武周。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募兵,很快招募了一万人马。太原副将王威、高君雅看到这么多兵马,怀疑李渊要造反,于是找借口请李渊去晋祠求雨,要捉拿李渊。晋阳乡长刘世龙知道后,向李渊告密。到了五月十五那天,李渊反诬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要造反,将二人拿下。第三天,突厥又犯边境,李渊以此作为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的证据,杀了二人,当天起兵举事。

李渊是在此期间派人去河东老家招几个儿子来太原的,具体是那个时间点,史书中没有说。苏东坡的怀疑似乎有些道理,既然李世民早就琢磨造反,为何不提前让李渊把几个兄弟接来?李渊从同意造反到真正造反是有一段时间的,河东离太原不算太远,为何不去接儿子来?杀王威、高君雅是有正当理由的,李渊是该地区最高长官,能压住一时,为何不等儿子安全到达再举兵?急什么?所以苏东坡认为这都是李世民逼迫所致,李渊上了皇帝的女人,害怕有愧,心思乱了。

但仔细想想,苏东坡的怀疑也有漏洞,起兵造反,今后的事是生死未卜,胜败不知,李世民如何能断定得天下的一定是他们李家?建成就一定是太子?这些都是未知数,李世民又怎会这么早就有除掉兄弟的想法。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李世民此人就太阴险可怕了。我觉得苏大学士这是根据后事推断前事,有些臆想了。大家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