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有那麼大的大豆消耗量,都用在了哪些地方?

閬人侃農事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組官方機構的預測數據。

我國大豆的年度消費量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年度供需預測數據顯示,我國大豆的年度消費量大約為9050萬噸,小麥的年度消費量為12250萬噸,玉米的年度消費量為27493萬噸,稻穀的年度消費量為19410萬噸。

所以,通過以上數據對比,我們還是會發現,主糧就是主糧,即便現在人們在米麵上的消費呈下降趨勢,但三大主糧的消費地位還是放在那,消費量最低的小麥都要比大豆的消費量高出3000多萬噸。

而大豆之所以給你感覺比較多,是因為進口量太大了!

四大糧食作物的進口數據

根據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糧食總進口量約為11555萬噸,位居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但其中僅大豆的進口量就達到8803萬噸,佔整個糧食進口的76.2%。

而小麥、玉米、稻米三大主糧的進口總量只有947萬噸!

所以,現在我們都在說大豆對外依賴度高,原因就在這裡,消費9000多萬噸,卻要有8000多萬噸進口。

大豆進口都用在了哪?

我們知道,大豆只要用途有兩種,一是壓榨,生產出食用油和豆粕,其中食用油就是我們日常消費的小包裝油,而豆粕主要就用在飼料養殖領域。一是製作豆製品,包括豆芽、豆腐等。

而根據我國相關進口農作物管理規定,進口轉基因作物嚴謹直接用於食品領域。由於進口大豆90%以上都是轉基因大豆,所以,進口大豆主要用在了壓榨領域。

也就是我們日常消費的食用油,以及養殖業使用的豆粕。


每日糧油


為什麼我國有那麼大的大豆消耗量,都用在了哪些地方?

您好,科技農場為您解答。

大豆在我國已經有五千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以及油料作物之一,2018年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為10300萬噸,其中國產大豆產量為1600萬噸,大豆進口量為8700萬噸。我國每年這麼多的大豆消耗,到底都用在了哪些地方?

大豆的用途

榨油

這個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平時所接觸到的食用油一般大豆油居多,事實上,我國大豆的主要消耗最主要的也是榨油,去年的10300萬噸大豆中,大豆榨油的消費量為8750萬噸,約佔總量的85%。

豆粕

豆粕就是榨油後所留下的一種副產品,豆粕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良好的飼料原料,我國現在的養殖業基本離不開豆粕,豆粕可以滿足大部分家禽和豬對蛋白質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提高奶牛的出奶量和品質。但是未經處理的豆粕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尿毒酶、皂角苷、甲狀腺腫誘發因子等,所以要先經過發酵脫毒處理才可以使用。

食用價值

每年我國的大豆除了榨油、製成豆粕以外,剩下的大部分都加工成了我們平時所吃的大部分豆製品,大豆可以加工豆腐、豆漿、醬油、豆瓣醬、豆豉、豆皮等。值得一提的是,蛋白質是人體所必須的營養物質,我們平時攝入蛋白質除了肉類以及奶製品外,只能靠豆製品攝入,所以說黃豆的食用價值是不可替代的。

2018年我國進口大豆數量有所下降

通過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大豆的消耗總量中,進口大豆仍佔了大頭,但是值得高興的是,2018年的大豆進口量相比2017年有所下降,大概減少了七百多萬噸,這是我國大豆進口量自2011年以來首次下降。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因為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美國大豆進口成本增加;二是受非洲豬瘟疫的影響,生豬養殖業受到打擊,對豆粕的需求降低;三是受政策的鼓勵,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增加,替代了一部分進口大豆。

國產大豆將何去何從?

2018年我國國產大豆的種植面積繼續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840萬公頃,較上年增加15.5萬公頃,同比增長1.9%。總產量為1600萬噸,同比增產72萬噸,恢復至2006年以來最高水平。

看似國產大豆前景一片大好,但其實大部分靠著國家的高額補貼支撐,去年我國東北地區的大豆補貼甚至高達300元以上每畝,相較於玉米幾十元的補貼高出了進十倍,很多大豆種植戶都表示,種植大豆本身基本不賺錢,靠的全是補貼。所以說,小編覺得靠補貼並不是長久之計,提高國產大豆的產量才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我們專注於農業知識科普,農業技術分享以及政策的解讀,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科技農場


最近三年,我國大豆年消費量均突破一億噸,約佔當年度全球大豆總消費量的30%以上,其中,這些大豆絕大多數都被中國人吃進了肚子裡。只不過表現方式和傳統遇上的煮豆子,喝豆漿,吃豆腐不同,而是以吃豆油和吃肉喝奶吃蛋的形式來最終呈現。

因為我國目前有一半以上的值用油消費都是用大豆來壓榨,我國養殖業目前85%以上的蛋白粕類都是以大豆壓榨後的產物——豆粕。

說實話,我國每年確實消耗了大量的國產大豆,全世界每年的大豆產量大概是三萬六千萬噸左右,而中國每年的消費大概在10500到11000萬噸左右,大約佔據世界大豆年產量的30%左右,而在這其中,絕大多數的大豆消費都是以進口轉基因大豆為主。

2017年我國大豆消費量達到了一萬一千萬噸左右,其中,進口大豆總量佔據9500萬噸,而國產大豆總量僅為1500萬噸。

2018年我國大豆消費量高企的狀況有所緩解,但依舊總量保持在一億噸以上,其中,來自進口的大豆總量為8600萬噸漬漬,國產大豆總量大約在1600萬噸。

那麼,我國每年消費如此大量的大豆及轉基因大豆都被用作什麼途徑了呢?難道真的被中國人所直接使用了嗎?其實並不是這樣。

中國每年消耗如此大量的大豆最終還是被中國人所吃掉了,只不過和傳統普通意義上的煮成豆子,磨成豆漿和豆腐不同。

現在,中國人所吃大豆的方式比較特殊,具體方式包括兩種,第一種是以植物油的形式直接食用,第二種是以豆粕的形式來間接食用。

一種是直接食用,就是普通的大豆壓榨油,我國每年所消費的3400萬噸植物油中,有1700萬噸左右,是來自於大豆壓榨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以進口轉基因大豆為原料。

目前,我國植物油消費市場中大豆油是除了中旅油之外,價格最為便宜的一種,成為我國目前大豆消費中的最主要生產目的,我國每年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植物油消費都是以大豆為主。

如果大家去超市或是糧油店購買小包裝食用油的時候留心一點就會發現市面上所銷售的大多數時間用戎裝都是包裝,是豆油成分,究其原因就是轉基因大豆油,物美價廉,供應量非常充沛,深受包括小飯店,餐館以及機關單位及機關單位及學校食堂的厚愛。

第二種就是間接食用就是豆粕消費。我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類生產國和肉類消費國,而在此背後做出巨大貢獻的就是我國目前消費量高達六千萬噸以上的豆粕,豆粕在我國養殖行業內每年的蛋白粕消費中所佔的比例超過了85%。

可以說,中國人現在有如此豐富且廉價的肉類,奶類和蛋類供應,大豆豆粕的功勞不可磨可磨滅。

在2018年,由於我國進口大豆渠道受限,導致我國大豆進口總量較上一年度減少1000萬噸以上,其中,對我國粕類消費市場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目前,我國也在積極擴大飼料中蛋白粕的來源渠道,儘可能的減少我國養殖行業對大豆蛋白粕的依賴。

不過,未來幾年,我國每年大豆消費保持在一億噸左右,而且對於進口大豆的消費依賴高達80%以上的狀況不會得到根本的改善。

大豆被中國人所食用的兩種方式,第一就是大豆油,第二就是豆粕,每年真正被用作食用的大豆總量很少,只有幾百萬噸,絕大多數的大豆都是被壓榨為大豆油,被中國人作為中國人最主要的植物油脂來源,其次,大豆壓榨後得到的珍貴飼料產物,成為我國養殖行業裡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成為雞肉養殖,豬肉養殖以及其他領域飼料中蛋白質的最主要組成成分。

所以,在我國其他油脂供應及破蛋白粕類供應比較單一且匱乏前提下,想保持如今這樣的高品質生活狀況,有充足且比較廉價的油脂,蛋類,奶類和肉類的供應,就必須每年消費足夠大量的大豆來滿足市場需求。


鍾情三農


我國自己大豆的年產量,大約在1500萬噸左右,而我國一年大豆的消耗量大約需要1.1~1.2億噸,大豆缺口在9500萬噸至1億噸左右,所以,我們每年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大豆的,我們的大豆進口國主要是巴西,美國,2017年我國進口進口大豆的數量就高達9600萬噸,由於美國巴西大豆貿易戰的不斷摩擦,我們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也超過了美國進口的大多數量,其中從巴西進口大豆約佔53%,從美國進口大豆約佔34%!

2017年我國自己生產1530萬噸大豆,進口了9600萬噸大豆,進口比例佔86%,2017年我國大豆消費量為1.1億噸,我們這麼多的大豆需用量都幹什麼用了?以2017年為例,大豆的壓榨佔比就達到了83%,也就是說我們用83%的大豆進行了壓榨,進口的大豆出油率高於我國3個百分點左右,國產大豆的出油率在16~%17%左右,進口大豆的出油率在19~%20%左右,也就是說我國每噸大豆的出油是0.16~0.17噸,進口大豆出每噸大豆出油是0.19~0.20噸,通過壓榨,我們獲取了大約1900噸的大豆油,而其餘的7600噸左右的豆粨就成為了飼料!

而其他大豆,大部分用在了豆製品的加工方面,比如做豆腐,做豆漿等等,也有少部分大提取了大豆卵磷脂等化工醫藥原料,這部分的數量是很少的,需要說明的是,我國進口的大90%都是轉基因大豆,而我國自己生產的1500左右噸的大豆,都不是轉基因的,所以我們在選擇大豆油的時候,應看好大豆油說明書上的標籤,對於轉基因或非轉基因的大豆油都是有標註的!

2018年我國和大豆總量是8803萬噸,從巴西進口了6610萬噸,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佔總進口量的75.88%,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已經下降了到10%左右。2018年我國大豆進口同比減下降了7.9%,大豆進口我國的國家有巴西,美國,俄羅斯,烏拉圭,印度,阿根廷等國家,今年我國計劃增加大豆500萬畝的種植面積,而實際上的增加面積要比這個數量大,估計能增加1000萬畝左右,即使這樣,我國每年還是要從國外進口大量大豆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我國目前每年消耗大豆110000萬噸左右

提供大豆油約2000萬噸左右,其他9000萬噸進入了飼料行業,這是這是大豆使用量的主要原因,當肉、蛋、魚、奶豐富我們的生活同時,大豆蛋白成了飼料行業的君藥,雖然18年飼料行業調低了一個百分點的豆粕使用量,從總量上看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而且這幾年每年進口的約9600萬噸大多是轉基因大豆,對於生物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著不可預估的潛在威脅。

如果這些大豆有國內來完成種植的話得需要七億畝土地,在目前看這是不可能的,如今,腫瘤及不孕不育的逐漸增多和食品安全有關希望有關部門慎重引進及種植轉基因作物。


手機用戶大果子


我國自己大豆的年產量,大約在1500萬噸左右,而我國一年大豆的消耗量大約需要1.1~1.2億噸,大豆缺口在9500萬噸至1億噸左右,所以,我們每年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大豆的,我們的大豆進口國主要是巴西,美國,2017年我國進口進口大豆的數量就高達9600萬噸,由於美國巴西大豆貿易戰的不斷摩擦,我們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也超過了美國進口的大多數量,其中從巴西進口大豆約佔53%,從美國進口大豆約佔34%!

2017年我國自己生產1530萬噸大豆,進口了9600萬噸大豆,進口比例佔86%,2017年我國大豆消費量為1.1億噸,我們這麼多的大豆需用量都幹什麼用了?以2017年為例,大豆的壓榨佔比就達到了83%,也就是說我們用83%的大豆進行了壓榨,進口的大豆出油率高於我國3個百分點左右,國產大豆的出油率在16~%17%左右,進口大豆的出油率在19~%20%左右,也就是說我國每噸大豆的出油是0.16~0.17噸,進口大豆出每噸大豆出油是0.19~0.20噸,通過壓榨,我們獲取了大約1900噸的大豆油,而其餘的7600噸左右的豆粨就成為了飼料!

而其他大豆,大部分用在了豆製品的加工方面,比如做豆腐,做豆漿等等,也有少部分大提取了大豆卵磷脂等化工醫藥原料,這部分的數量是很少的,需要說明的是,我國進口的大90%都是轉基因大豆,而我國自己生產的1500左右噸的大豆,都不是轉基因的,所以我們在選擇大豆油的時候,應看好大豆油說明書上的標籤,對於轉基因或非轉基因的大豆油都是有標註的!

2018年我國和大豆總量是8803萬噸,從巴西進口了6610萬噸,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佔總進口量的75.88%,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已經下降了到10%左右。2018年我國大豆進口同比減下降了7.9%,大豆進口我國的國家有巴西,美國,俄羅斯,烏拉圭,印度,阿根廷等國家,今年我國計劃增加大豆500萬畝的種植面積,而實際上的增加面積要比這個數量大,估計能增加1000萬畝左右,即使這樣,我國每年還是要從國外進口大量大豆的!


農工汪大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今天我就回答我作為農民對大豆消耗量高的一個認識,第一我們都知道這個大豆的蛋白質和脂肪比較高,可以做豆漿和奶加工,多喝豆漿和奶能提高人的免疫力。第二就是大豆可以加工成大豆油,中國的食用油大豆油吃的比例應該佔百分之十還要多,大豆出油後油渣是用途也沒非常廣的,中國養殖戶在選飼料時豆渣可是必選的營養非常豐富,也可以種植戶用油渣當肥料,種出的瓜果非常甜脆。第三豆製品也是非常暢銷的比有腐竹和豆皮,大豆裡面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素促動腸胃消化。第四大豆可以製作醬油。雖然長吃大豆對身體好,但是不能吃太多特別是水煮大豆容易脹氣😄


東平妮子


中國年消耗大豆近1.2億噸,自產非轉基因大豆1500萬噸,這些除了榨油基本都加工成豆製品供人食用,每年還進口九千多萬噸轉基因大豆供榨油和作為動物飼料等,下面是我的另一篇頭條回答,詳細論述了轉基因大豆的情況,因內容重複,就直接搬運過來回答了。

crzcrzaa

4月7日

這個問題不如改為《市售大豆及豆製品是轉基因的嗎》?只提豆皮一種有點片面。

理論上中國市場除了食用油是沒有任何轉基因豆製品的,當然凡事沒有萬全,可能有零星含轉基因成分的豆製品存在,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絕對不會像某些網絡謠言說的“遍地轉基因豆製品”,因而嚇得都不敢吃豆腐了。下面做幾點說明。

一,中國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只允許榨油和做動物飼料,輪船運到港口就直接進工廠了,不會流通到市場,所以散裝大豆沒有轉基因的。

二,榨油後的豆粕豆餅的去向?基本都做了動物飼料。中國年出欄九億頭豬,一頭200斤的商品豬消耗420斤左右飼料,就是1.9億噸。中國每年進口九千萬噸轉大豆,榨完油剩餘72%豆餅即6500萬噸準飼料。按豬飼料20%豆餅類配比,光豬就消耗掉3800萬噸豆餅,中國還每年出欄近90億隻肉雞,外加11億蛋雞長期存欄,都以高於15%的豆類飼料配比消耗轉基因豆粕豆餅,這還沒算奶牛、鴨子、魚類等其它養殖消耗。轉基因豆餅全做動物飼料都不夠,根本沒剩餘給人吃,所以中國每年都還要額外進口幾萬噸豆粕豆餅補充。

三,中國人愛吃豆腐,所以就有人擔心不法商人用榨完油的轉基因豆餅做的豆腐,但實際上做豆腐過程中需要油脂轉化蛋白質,榨過油的豆子無論再做豆腐還是鮮豆皮都大受影響了(能做人造肉),沒有哪個豆腐店老闆會拿自己的生意胡鬧。

綜上所述,轉基因純豆子買不到,豆餅全做飼料了,做豆腐等還影響質量,所以不必擔心市售豆製品是轉基因的(還是那句話:可能有但微乎其微)。

挺轉和反轉都是自由態度,所以既然有人不想吃到轉基因食品,那在此還是要科普一下鑑別轉基因的方法。任何通過“肉眼識別”轉基因的方法都是不著調的!任何“推測性”判斷轉基因的方法都是在造謠傳謠!

舉個例子,曾有個反轉大將(記不清是哪個了)發過一個頭條,講一個轉基因大豆有毒的實驗。實驗大概過程是他在豆腐店要了點豆渣,拿回來餵魚喂鳥,結果把魚喂死了,鳥喂呆了,他就認定轉基因有毒。他的根據是“轉基因大豆便宜,豆腐店肯定用的轉基因大豆”和“我喂的魚死了就說明轉基因有毒”。他既不檢測他的豆渣是不是轉基因,也不懂生豆渣是有毒素的這個常識,這是個典型的腦殘行為。

還有一例,書法家王曉平和另一個賣保險的在網上截圖教人怎麼用肉眼辨別轉基因大豆與傳統大豆(圖一和圖二),巧合的是這個謠言被隊友俄羅斯種地的祥子給闢掉了(圖二),祥子是反轉的,所以王曉平等人沒再繼續謠下去,如果不是祥子的反轉身份,這個謠言就可能和挺轉的掙上幾天後成為真理。一個大學藝術館館長都在造謠傳謠,所以任何人面對不能確定的信息一定要謹慎求證,畢竟正教授也不識氯化鈉。

判斷轉基因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轉基因測試紙,淘寶一搜一大堆,圖三圖四就是某淘寶店的截圖和店主介紹,他家做大豆生意二十多年了都要憑科學方法鑑別大豆,其它靠外觀,發芽率,口感等辨別方法都是“胡謅八扯”。

最後本人建議關心轉基因的人都可以準備一些測試紙,無論挺轉還是反轉都有理,但要用真憑實據反對謠言。目前中國不允許食用油以外的轉基因大豆加工品,如果發現儘量舉報,這是對國家法律的支持和個人“選擇權”的保障,如果哪天轉基因允許進入市場也要“相信國家批准的轉基因是安全的”,這也是對國家政府的一個基本態度。






crzcrzaa


2016年我國進口大豆總量為8391萬噸,2017年進口大豆創歷史新高總量達到9554萬噸,從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大豆連年進口,並且進口量在逐年增加,一個奇怪的現象是:視乎國產的大豆總是不夠吃,有人要問,那我國每年進口那麼多的大豆都去哪裡了?

說起來我國大豆種植業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還算是遙遙領先於世界的,也完全不需要進口,並且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但是隨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玉米的大面積推廣,逐步擠壓了大豆的種植空間,造成了國產大豆種植的逐步萎縮。

國產大豆是非轉基因品種,出油率較進口的轉基因大豆低1-2個百分點,但是國產大豆的食用品質好,我國居民對豆芽、豆皮、豆粉等豆製品的消費量比較多,因此國產大豆更多的用於食品加工。

我國從國外進口的大口主要是轉基因大豆,前幾年主要就來自於美國,這是因為美國有廣闊的田野和肥沃的土地,這非常適宜種植大豆,而且採用機械化生產,加上豐富的種植經驗和科學技術,生產的大豆品質有保障。近年來我國已拓展了進口渠道,轉向了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這兩年進口量最多的國家已經是巴西了。

對於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的用途我國有著明文規定就是榨油和豆粕,也就是說每年進口那麼多的大豆大部分都進入了食用油加工業及動物飼料業,從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佈的數據中也可以看出,我國每年進口大豆中的94%以上都用於食品加工行業。

為什麼進口的大豆90%以上都被用於榨油了呢?這是因為我國絕大多數的油脂都是大豆油,而且進口的轉基因大豆較國產大豆出油率高,成本也低,非常適合榨油。大豆榨油後的產物——豆粕還是物美價廉的飼料原料,這也是進口大豆的一條主要消耗途徑,有一種說法是“中國人吃的肉是用進口大豆養大的”。

隨著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於蛋白製品及食用油的需求量在不斷攀升,從國外進口大豆目的也是為了滿足我國人民對於蛋白製品和食用油的需求,應該說大豆進口量的增加,也側面反映了我國人民物質水平的提高。

對於美國來說,美國大豆完全依賴中國的進口,因此隨著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態勢的逐漸升溫,沒有中國的市場,美國農民就要轉產,這也給中美貿易中,增加了中國談判的籌碼!





屯兒裡的人兒秀兒


大豆用處可大了,不擔可以食用,還可以做工業用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