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港股的換手率很低?日換手率好多才零點幾。美股好像也低?

要你就拿去


很多投資者都認為港股和美股是成熟市場,都是價值投資為主流。這個結論粗看起來是那麼一回事,因為港股和美股的日換手率都很低,波動也不大。不像大A股,日換手率很高,波動幅度較大,一看就是投機特徵明顯。其實,根據思考A股的研究,港股和美股的本質,和A股沒有區別,都是投機的成分多。那麼,究竟其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無論哪個股市,投資者主要都是靠價差賺錢。即使是打著價值投資的旗號,也改變不了這個本質。原因很簡單,如果上市公司分紅多,那麼投資者就會增加購買其股票,促使股價上漲。總之,分紅和股價的比例肯定不可能一直維持很高。市場交易的公開公平會導致這個比例維持在較低的水平。這樣,投資者就不可能依靠分紅獲得很高的收益。高收益肯定來自於股價的價差。而依賴價差的投資,其投機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哪個股市都是投機為主。A股如此,港股如此,美股也是如此。


那麼,為何港股和美股的投機性不明顯呢?因為,港股和美股的投資者以機構投資者居多。而機構投資者的資金比較龐大,短線進出不方便。所以,機構投資者的操作都是以中長線運作為主。這樣,每日的換手率可以很低,但是周線或者月線上的換手率就可能不低了。換言之,這些所謂的成熟市場,其投機的時間單位比較大(一般以月線甚至季線為主),在普通人最常看的日線裡可能看不到投機性交易。也就是說,成熟市場的投機週期比較大而已,並非沒有投機。這點在A股上其實也是同樣存在的。A股的大盤股的投機週期也比較大,一般也是在月線上進行。當然,A股的大多數中小盤股的投機週期在周線上。部分小盤股或者熱點股的投機週期在日線上。而這些在日線上投機的資金,往往是所謂的遊資,追求的是短線收益,根本不是正規機構的風格。所以,不要認為港股和美股都是價值投資;也不要認為A股全都是短線投機。本質上,所有股市都是投機,只是投機週期大小不同而已。A股也有投機週期較大的機構。


此外,港股和美股日換手率很低的原因還在於,它們實行註冊制,退市很容易,特別是中小公司更容易虧損倒閉退市。所以,大多數機構為了安全,投資的目標都首選較大的企業。而大企業的體量龐大,操作起來肯定需要中長線運作,短線運作的比較少。


綜上所述,港股也好,美股也好,A股也好,投資者都是賺股價的價差為主,沒啥根本上的區別。主要的區別,在於投機的時間單元大小不同。成熟市場比A股投機的時間單元較大而已。不要再將A股的投機性再歸罪於散戶們了!


思考A股


港股和美股、日本股市主要是機構投資者為主,他們的盈利方式是通過長期持股獲得收益,一般持股時間很長,不會進行短線交易。

像美國股市作為世界第一大股市,總市值比A股高得多,但成交量經常比A股要低很多,很多籌碼都會被機構長期鎖倉,造成實際流通股很少。

像巴菲特就認為,持有十年以下的股票不會考慮,言外之意就是持有股票要在十年以上,享受公司十年發展成果。

巴菲特老搭檔芒格因為一隻股票漲到五倍就買了,但最後筆者記憶當中是漲到三十倍,芒格一直很後悔自責。

美國股市監管十分嚴厲,沒有什麼人敢以資金優勢操縱股價,大家循規蹈矩參與交易,不存在虛假交易成分,因此沒有對敲對倒,成交自然低迷,但大量籌碼被機構鎖定,拉昇股價也不需要多大資金量,因此推動股價上漲的成交量也不需要太大。

所以儘管股市成交量不大,美國股市可以上漲十年,背後就是機構堅定持有。

美國投資者是賺上市公司發展的錢,而不是一個投資者賺另一個投資者的錢。


杜坤維


其實這個和市場裡的投資者差異有著很大的關係,對於港股和美股來說他們都是一個機構投資者佔主體的市場,就好比美股來說,散戶的佔比只有不到5%,其他的95%都是機構,私募,基金和一些較有實力的投資方!

但是在中國的A股市場裡80%以上的都是個人投資者,而機構和私募的佔比只有不到20%,所以說什麼樣的群體,造就出來的市場投資風格也是完全不同的!

那麼根據數據來看:

1)個人投資者平均持股期限僅為39.1天,遠低於機構投資者的190.3天。

2)從交易的頻率來看,市場上大部分的散戶年換手率可以高到7-10倍;而一個基金經理人的年換手率則是3-5倍;一個牛散的年換手率為1-3年;最後巴菲特的年換手率僅為0.3倍。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如果是一個散戶佔主體的市場裡,每年的交易換手率一定是非常高的!因為散戶的投資偏好就是追漲殺跌,頻繁交易,短線博弈,那麼自然會加大一個交易的頻率了!

但是如果是一個以機構、基金、私募等為主體的交易市場,他們的交易頻率往往會非常低,甚至都是以佈局,長線價值投資,持股待漲的策略進行買賣,那麼自然換手率就會非常低!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股能夠走出10年的牛市行情,而A股卻是一個熊長牛短的原因之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