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家根基深还是贾家根基深?

润杨的红楼笔记


贾敏与林如海的婚姻,不仅是两情相悦,更是政治联姻。根据古人高门嫁女,低头娶亲的传统来看,林家的名望至少也是与贾府势均力敌的。至于林家根基和贾府根基到底孰深孰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爵位高低

从社会大背景上来分析,虽然当时的林府和贾家都是世代传承的簪缨世家,但贾府因祖辈有从龙之宫,所以有国公的爵位。根据皇帝金口玉言许下的承诺,只要贾府没有做有伤朝廷的忤逆之事,就可以传承五世富贵,也就是说荣宁两府的爵位至少可以传承到贾宝玉的儿子辈。

而林家因祖上不得力,只得了一个三代而终的侯爵,到林如海一辈就已经完结,如果不是林如海凭借自身能力考取了探花郎,林家早就在勋贵一脉中淡出了。所以贾赦这个纵情声色的老纨绔有花天酒地的底气,可以毫无顾忌的说自己出身公侯之家,而林如海却只能在科举中谋出路。

二、子嗣科举

科举,比现在考公务员还要困难,三年一遇,而状元、榜眼和探花郎,更是才高八斗,文采斐然。贾家自荣宁两府的第一辈掌门人之后,子孙后代都未曾经历科考,贾敬、贾赦、贾政三兄弟都是受祖辈荫封得了个不上不下的官职,没有可以拿出来说嘴的荣耀。

而林家就不一样了,仅林如海得了探花郎,就足够他数十年笑傲姻亲世家的了。毕竟,三年一次全国第三的考试,难得的很呢!所以林如海做官做的底气十足,迎娶贾府第二代唯一的嫡女,也丝毫不怵。可惜的是后继无力。

贾府第三代,贾珍、贾琏对学习科考丝毫不感兴趣,长辈也从未流露出让他们科考的意思,贾宝玉又是个脂粉堆里长大的多情公子,虽然诗词做的不错,繁复冗杂的八股文,他却是兴趣缺缺。唯一学识渊博,有可能改换贾府门庭的贾珠,却英年早逝,遗憾至极!

他们还不算倒霉,林府到了黛玉一辈,已经没了可以独当一面的男丁,更何况是考科举。只有这么一个娇弱的女孩儿,虽然文采风流不输男儿,却终究不能入那官场。

贾府虽然江河日下,到底珠大哥哥的遗腹子贾兰在李纨的教养之下,性情沉稳,学习成绩也不差,假以时日肯定能金榜得名。就算爵位被撸了,还是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的。而林府,却是什么可能都没有了。

三、子孙传承

贾府一个家族两个公府,风头正好,在皇帝面前也是挂了号的。第三代中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四兄弟,生子有贾蓉、贾兰,虽然男丁不多,但好歹也是有后代传承的。

而且,经过几代的经营,贾府和史家、王家、薛家通过联姻的手段,形成了关系牢固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所以元春得封凤藻宫贵妃才那么轻易。

而林府就不同了,不仅代代单传,而且每一辈的子嗣都身体病弱的紧。贾政和贾敏兄妹年纪相差不大,林如海和贾敏又是少年夫妻,贾政膝下有了元春、贾珠和贾宝玉三个儿女之后,妹妹贾敏才添了胎里弱的林妹妹,可见林家人的体质都不太好。

就算后来林如海成了巡盐御史,但是没有家族繁衍,没有血亲帮扶,势单力孤,也算不得是多大的成功。所以,贾敏死后,身体越发不好的林如海当机立断,将心爱的小女儿托孤贾府。

由上面三项比较可见,林府的家底根基是远低于贾府的。子嗣兴茂是一切功名、权势的发展基础,如果没了人,说什么也都是空!就算贾府后来家破人亡,只要有一个人尚且存活于世间,这个家就还在。而林家,没了林妹妹,就什么都没了……


如意间


要论根基,自然是贾家。



看根基深浅,先要看爵位高低。林家和贾家虽然都是有从龙之功的勋贵,都属于世代簪缨之家,钟鸣鼎庆之族,但贾家爵位为国公,历五代而斩,因而贾赦这个第三代继承人才有底气对贾政说,咱们这样的公侯之家还能少了个官儿做。



林家只是候爵,历三代而终,虽然林家由于皇帝恩典,多袭了一代,但若非林如海聪明,考中了探花,那也是落拓的家族,应该早已淡出贵族圈了。



看根基深浅,还要看家中的子弟。贾家一门两个国公府,这在当时应该风头劲旺,后来继承者虽然子嗣不是多么旺盛,但加起来也是不少,通过联姻什么的,与史王薛还组成了牢不可破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而四大家族又各自向外另有发展,可谓根深叶茂了,难怪朝庭要升元春为贵妃。



而林家却不一样,不但几代单传,而且身体病弱,即使有些实力,但单丝不成线,单木不成林,难免势单力孤些,即使后来林如海后来做了巡盐御史,也比不了贾家的树大根深。这也是贾敏死后,林如海要把林黛玉托孤于贾府。


萍风竹雨123


《红楼梦》越到现在争议越大,很多是时代意识偏差造成。有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当时天经地义,现在却并不被理解。比如贾家和林家谁根基深的问题。这在当时不是问题。一个家族的根基底蕴直接看祖辈传承和现世荣华就看出来了。对比贾家和林家,自然贾家更胜一筹,贾家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只是比较贾家突然崛起,林家在家风绵长这一点要优于贾家,可惜,五世而绝!这不需要多说。


关于林家最大的争议是否依然富贵?林如海是否有三二百万的家产留给林黛玉,这是个问题。就像刘姥姥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林家虽然不如贾家富贵,真说一穷二白不可能。但要说能有三两百万银子,更是不可能的。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装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林家是侯爵之家,类似史家。袭爵只有三代。到了林如海的父亲那一代,皇恩多袭了一代。四代侯爵看似富贵以及,但事实并非如此。以四大家族为例,贾家三世而穷,史家三世而穷,薛家没爵位,有富贵,同样三世,到了薛蟠第四世已经穷了下来。只有有实职的王家,靠着实际的官职和权利,还在蒸蒸日上。这说明一点,爵位高低,甚至袭爵几世不能保证就一定富贵。尤其随着爵位延续递降,俸禄递降,在没有实权职位的情况,光靠俸禄,是难以支撑的。


贾珍道: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早关了来,给那边老太太见过,置了祖宗的供,上领皇上的恩,下则是托祖宗的福。咱们哪怕用一万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又体面,又是沾恩锡福的。除咱们这样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真正皇恩浩大,想得周到。

贾珍说的清楚,不是世袭之家就富贵,除了贾家这样一两家(也就是爵位高)大多世袭人家都是穷官。需要靠皇帝赏赐才可以上供过年。林如海家虽然也是列侯,但显然比不上贾家,甚至连史家都不如。到了林如海一代,更是一段时间没有爵位可以承袭。完全靠曾经家底支撑。史家穷得开源节流,自己做衣服了。林家会如何?别忘了林家更是多袭了一代。看似恩宠,其实每年领的那点死工资,与其说是皇帝恩典,不如说变相不给林家提前一代中兴的机会,让他们再穷一点。世袭的爵位是无法捞到钱的,只有实际职位,才有可能得到益处。所以,林如海在当巡盐御史前,林家不说一穷二白,可也家底有限,这从四大家族以及贾珍过年的言辞得到了作证。


第一代爵位有实权有职位,家族靠这个兴起富贵。第二代就可能降了爵,降了工资,又失去实权。第三代更是只有再降的爵位,再降的工资,没有实权。靠爵位死工资活着,如何能富贵?

林家可以肯定在林如海做巡盐御史前是没什么富贵可言的。贾家之所以与林家联姻,主要看中林家书香世家的清贵以及林如海个人的前途。事实证明,贾家眼光不错。林如海最终科举高中探花郎,先做了皇帝秘书兰台寺大夫,继而成为富得流油的巡盐御史。

巡盐御史是肥缺,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林如海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没钱。但是这也有例外,比方,林家要富贵的前提,是林如海必须是个贪官。不然他的钱从何而来?工资虽比别人高,到底也到不了一年十万两。就算十万两,林如海在巡盐御史位置上也最多做了五六年,刨除花费能剩多少?

林如海是贪官还是清官,原文没写。但林如海在巡盐御史任上,先后死了儿子,死了妻子,自己最后又死了。林家断子绝孙,就剩个女儿林黛玉,不过一份嫁妆。古人的观念,使得林如海完全没有必要做一个贪官。不具备贪污的动机。所以我认为林如海是个清官。这一点,林如海死后,作者有意提到林黛玉拉回来很多古籍而不是金银古玩可以佐证,林家的财富是这些书籍,不是金银古玩!

综上,以常理论,林家无论如何都不是富贵之家。林黛玉在家除了两个伴读也没有前呼后拥的丫头婆子也可以看出林家的家境。至于只带了老的老,小的小的两个得用之人,更能证明林家的不富裕。毕竟真有好的绝不会带坏的。

林家不会穷的一干二净,但也不是富贵之家。贾琏说的再发三二百万财绝对和林家无关,林家也绝不可能有那么多钱。对林家世袭爵位就有钱,或者林如海是巡盐御史就有钱的判断是不准确和有失偏颇的。以文中行文暗示,林黛玉的遗产,极可能就是母亲贾敏留下的一点嫁妆。所以她说自己一无所有,吃用都是贾家的,是实情。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工笔红楼梦·清·孙温】


君笺雅侃红楼


我觉着不好完全比较,因为两家不在一个序列中。贾家是军功出身的国公府,而林家祖上曾被封为列侯,林如海又中了探花,林家也是书香门第。

林家的根基

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门第。

本来规定列侯只能够封袭三世,但是皇上格外的加恩,到了林如海的父亲,还是列侯,到了林如海不能够世袭了,林如海很有才气,他参加科举考中了探花。官位又是皇帝钦点的巡盐御史。巡盐御史是肥缺,林家一定家底也非常丰厚。

林家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封侯的钟鼎之家,另一个特点是书香门第。中国古代经常有的情况是贵族之家没文化,有文化的经常贫寒。贾家就是以军功出身封赠国公府的。


贾家的根基

宁国公和荣国公是一母同袍的亲兄弟。

宁国府

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第二代】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第三代】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第四代。】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五代。】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荣国府

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第二代。】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第三代。】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贾家是军功出身,后代子孙都不喜读书。他们的子孙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得到官的。像贾赦的官是皇帝送的,贾琏和贾蓉的官都是拿钱买的。贾家四代五代子孙大多偷鸡逗狗,不务正业。贾家是没有文化的贵族。贾家是外面看着轰轰烈烈,“内囊也尽上来了”,按故事开始冷子兴的说法:“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但贾府出了个贵妃贾元春。那是皇亲国戚。虽然贾府已经露出了走向末世的光景,但也不容小觑。

林黛玉之母贾敏是贾母最爱的女儿,贾母把贾敏嫁到林家,起码在当时林贾两家应该是门当户对。


我就是竹韵


首先回答正题,贾府比林府势力大,且不在一个层次。

贾府权倾朝野,天下门生尽出其家。

林府家道中落,林如海只能走科举之路攀附贾府才劳了一个盐巡,怎么能比呢?

有人说《红楼梦》是明写女人,实写男人,个人认为是对的。

近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红楼梦》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个味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

这个味就是封建王朝,过去叫家国情怀,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以家寓国是其一隐。以女隐男是其二隐。以贾(假)隐甄(真)是其三隐。以小隐大是其四隐。以正隐邪是其五隐。

《红楼梦》开篇曹雪芹就告诉我们他曾以《风月宝鉴》为夲书之名,这个“风月宝鉴”在红楼梦中出现是治贾瑞之病送给他的,其正面是凤姐的百般凤骚,而背面是一个骸髅。正是这个骸髅才是真正的封建王朝。

这里仅举一例,《红楼梦》中是一个网络式的金字塔管理机构,曹雪芹的艺术成就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贾母好比太上皇,王夫人是皇帝,王熙凤是总理,各个行业的管家如大臣,这么一理是否很明白这个骸髅的真相呢?

而林黛玉是寄居贾府,其高下立判,还用说别的吗?


狼烟一九三一


贾家是国公府。国公,地位极其尊贵,可以说是连皇帝本人都要对其尊重有加的,而皇帝的后代如皇储、皇子之辈更是需要在特定场合表现出感恩戴德。历史上类似的人物,比如隋朝有杨林,唐代有徐茂公、秦琼,明朝有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开国元勋。再有清代的比如像左宗棠这样的封疆大吏和像李鸿章这样得到皇帝/皇太后极其倚重的权倾一时的大臣,可能也有相当于国公的地位,但我不是很确定。

林家,小说中说是祖上世袭列侯,地位相对于国公要低微一些。

但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就是除了地位的高低,还有一个年代是否久远的问题。打个比方,张家是一到两代的国公,而李家是七到八代的列侯,那么这两家在人们心里的份量,相信各位会有自己的一番权衡比较。

小说中,写贾家是已经到了三、四代的国公府,而写林家呢,没有明确说已经有了几代,而只是说到了林如海的父辈一代,本来已经递减至没有了,但皇上格外开恩,又给延续了一代。这说明在林如海的父辈之前,已经有了至少三到四代的世袭。这样看来,林家的尊贵地位,在时间上很可能比贾家更长久一些。

不过呢,这也只是本人此时的一点小分析,一时不能有很确定的结论。


TeaC


自然是贾家。看红楼梦,不要被其表面蒙蔽,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良好愿望。现在,大家都还在其表面奋力挖掘,弄一些可笑的问题出来,这个问题也挺可笑。至所以会提这样的问题,是并不明白林黛玉的身份,并不知道林黛玉进贾府的意义。看不到这部书的背面,便只好在其表面表现出来的所谓爱情故事里钻来钻去,最后在牛角尖里做一个道场,说,他们的爱情真伟大。

林黛玉的身份是什么?首先,他与金陵诸钗一样,所谓女儿都是水作的骨肉,吴氏红学,根本就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但是他们会出洋相,所谓的癸酉本不叫作伪,而是当代造假,产品中有假冒伪劣,这四个字,他们都占全了,这就是所谓吴氏红学的性质。其次,怎样理解潇湘妃子?潇湘为二水名,这便又回到了女儿水作这个根本问题上去了。

林黛玉进贾府的目的就是和贾宝玉谈一场旷日持久都难以搞清楚的恋爱吗?知之为知之,单从这句话看,古人比今人实在。因为其有某种头衔,比方说胡适,据说有二十几个博士头衔,他说的话还会有错?孔圣人说,我不如老农老圃,这个老头真是太实在了,不会猪鼻子上插大葱——装象,考证派以大概、也许、可能、存疑为研究支柱,创建出所谓的红学,但凡有一点知之为知之之自知之明,或许能减少一些垢病。

林黛玉与金陵诸钗,在书的背面是男的。古代某些人,比方说冯渊,酷爱男风,改邪归正后就被打死了,不知道有谁认为贾宝玉从中看到了教训?所以也象冯渊以前那样,要和表面上是女儿背面是男人的人闹绯闻。林黛玉进贾府的目的,就是要把假府变成真府,结果是没有达到目的。

好长时间没答题了,先伸个手指头。欢迎批评。


脂砚正堂


鹤南山

李宏

原文为:因不空誓吾亲临十八地狱,吾助的是孤魂,救的是野鬼,济的是妖,渡是魔,祝我的是神。只因吾修的是人间正道。

吾问汝盼君归日,吾自当乘风归来,脚踩一朵七彩福云,圣装迎娶汝,回归鹤以南山,共渡凡尘殊一世。

有今生必来世,赠予吾之梦倩。


鹤南三


公爵大!爵位是欧洲建君主国内分封贵族的等级制度,主要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五等!公爵是 第一等级,地位最高;候爵第二!因此贾府根基比林家根基深!




酷叔趣谈八字


你应该去拿尺量一量,然后就知道谁深了。

问你问题,女人同性恋是玩哪里,怎么个玩法。你得回复,不回复下次就别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