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業,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教育孩子最好的地方,是家裡,而不是學校。

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業,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教育孩子最好的地方,是家裡,而不是學校。

老師不能幫你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老師不能幫你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老師不能幫你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老師不能幫你培養孩子堅定的意志。

父母就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師。

明天是5月12日,是我們傳統的母親節了。

今天,我們就以“母親”為話題,聊聊一下。

母親,是最偉大的,從十月懷胎到我們出生,再到搖籃裡,睡夢中我們都能聽到母親的歌謠。

春蠶是一種生物,是指春季飼養的蠶。在詩歌和文學作品中常常用來形容教師等樂於奉獻的人。

「母親節」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業,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但是,《春蠶》將母親蠶絲般的銀髮和佈滿褶皺的雙手作為視覺的焦點,黝黑的手與雪白的蠶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飽含了一位赤子對母親發自內心的愛與感激。

李少雲是一位單親媽媽,也是一名出租車夜班司機。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年幼的女兒無人看管。每天晚上,她駕駛的出租車就成了女兒的流動搖籃。

春去冬來,日出日落,母女倆一起在飛馳的出租車上度過了近千個不眠之夜。

小小的出租車上,既要載著生活,又要載著未來,這個媽媽一定很累吧。

「母親節」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業,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有人說,生容易,活容易,但生活真的不容易。

有人把你生下來,也要想辦法讓你活下去,所以,每一位母親都很不容易。

老舍在《我的母親》中是這樣形容自己的母親的:

“人,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在,便可以還有點孩子氣。失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母親節」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業,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1-

遠嫁的女人

對於遠嫁的我,不能經常回家陪伴母親,深感愧疚,欠媽媽的債怕是這輩子都還不完了……

記得,那年我們回老家,沒提前告訴我媽,到了家門口喊:媽,我回來了,“真的回來了,回來就好”,“我給你們做飯去”。媽,您坐會兒,您別忙,咱們聊聊天。

因為工作忙,我不經常回家,每次只能小住幾天,每次和媽媽都是徹夜長談,聊聊家常理短的事,但媽媽從來不談她自己,總是說:“我挺好的,你別擔心我,你們好好的就行啦”。

其實,我心裡知道,媽媽總是報喜不報憂,她有風溼性關節炎。操勞一輩子的母親,從來不給兒女添麻煩。

「母親節」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業,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我們要回上海了,媽媽那天晚上沒有睡好,天沒亮,就起來包餃子,還讓我們帶些路上吃,看著媽媽忙著,真的很心疼她,可憐天下父母心!

所謂父母一場,不過是他們總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你遠去,而你的成長都在提醒他們已經慢慢變老,回頭看看,目送你的媽媽還在原地揮手,直到看不到你的蹤影。

-2-

外出工作的男人

母親五十六了,地地道道的農民,這麼久我從沒對母親說過愛你之類的話。也許這是鄉下人的特性吧。

小時候,母親很兇。我是比較恨她的。

讀書時,母親很窮,我從沒有理解她。

工作後,母親變囉嗦了,我開始試著與她好好說話。

「母親節」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業,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現在,母親似乎慈祥了許多,我開始懂她了,雖然一直沒有跟她說過我愛她。但我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懂得了母親的兇與窮,理解了母親的囉嗦與慈祥。那是任何一個農民母親對子女傾注的心血與希望。

作為人子,我想我會在某個合適的時刻對母親說出那句“我愛你”的,還有那個真心溫暖的“擁抱”。

明天就去母親節了,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