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推出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

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宣佈,推出區塊鏈貿易融資技術平臺“貿易聯動”,並開展跨境區塊鏈貿易融資研究。

香港金管局推出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

“貿易聯動”由金管局推動成立,於2018年9月27日上線試運營,今日正式投入運作。該平臺由香港貿易融資平臺有限公司(HKTFPCL)管理及擁有,最終控股實體為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

2017年第一季度,香港金管局旗下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曾宣佈,完成一項特定區塊鏈技術的“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並指出該項技術可能適用於貿易融資。2017年第三季度,金管局開始在此技術上研發“貿易聯動”。

金管局表示,貿易融資業務過往傳遞交易狀態和物流信息,主要依賴傳統紙張單據,工序繁複,效率和透明度較低,存在人為錯誤和重複融資等風險,銀行缺乏降低詐騙風險的有效方法,常無法為貿易雙方充分融資。

金管局稱,銀行業及貿易參與方對能讓貿易資訊透明化、無紙化的平臺,存在迫切需求。從9月27日該平臺試運營起至10月26日,已有12間銀行和18間企業於該平臺登記。

12間銀行中,7間為參與平臺開發的發起行,包括澳新銀行、中銀香港(02388.HK)、東亞銀行(00023.HK)、星展銀行(香港)、恆生銀行(00011.HK)、匯豐銀行(00005.HK)和渣打銀行(香港)。其餘5間加入的銀行為中國農業銀行香港分行、交通銀行香港分行、法國巴黎銀行香港分行、工銀(亞洲)和上海商業銀行。

金管局表示,所有經認可的機構,在與HKTFPCL達成協議後,即可在“貿易聯動”平臺上,建立屬於該機構的區塊鏈網絡節點,參與貿易融資活動。

香港金管局推出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

根據金管局公佈的細節,“貿易聯動”主要功能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通過貿易文件數碼化,幫助貿易參與方在該平臺上有效核實及傳輸貿易文件;使用加密技術,確保只有貿易參與方才能共享貿易資料,參與方可利用貿易資料向銀行申請融資;將發出發貨收據、採購單及收據對賬等交易流程自動化。

金管局表示,這些功能可以提高貿易雙方信心、提高交易效率及準確性,降低融資風險、減少人為錯誤,提高融資透明度,避免重複融資及融資詐騙。

金管局今日同時宣佈,“貿易聯動”與歐洲區塊鏈貿易平臺we.trade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以進行一項“概念驗證”,研究如何對接彼此的區塊鏈平臺。

金管局表示,“貿易聯動”與we.trade均使用相同的區塊鏈技術作為應用基礎,並提供票據融資等類似產品及功能,此次兩個技術平臺對接,為亞洲和歐洲的跨境貿易走廊數碼化提供了準備條件,併為對接不同大型區塊鏈平臺建立規範。

香港金管局推出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

we.trade服務對象為企業及銀行,通過交易管理及追蹤,提升歐洲與國際貿易的安全性,簡化貿易融資流程。we.trade目前覆蓋14個歐洲國家,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法國外貿銀行、西班牙CaixaBank等歐洲銀行參與其中。

如有興趣,歡迎識別二維碼,加入群聊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