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了一个「重女轻男」的家庭,我感到很幸福

2018年12份,我姐姐结婚了。

我们家是苏州某小镇普通家庭,父母勤劳工作,省吃俭用,我和我姐姐读书从小读书很优秀,先后考上苏州大学和河海大学。我92年,姐姐90年。

在2012年,我爸爸妈妈听了舅舅的建议,把积蓄付一套苏州园区的100平房子,这也是家里买的唯一的一套商品房。今年姐姐结婚,我老实巴交的爸爸妈妈毫不犹豫的把这一套现在价值400万左右的房子给我姐姐做陪嫁。

唉,我心想,难道我是爸爸妈妈冲花费送的吗?从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对我姐姐疼爱有佳。举个例子吧,夏天放暑假,我和姐姐在家里吹空调看电视,妈妈会在我们午睡过后开一个自己家的自留田里种的西瓜,每次都是姐姐先吃,把中间部分的嘴甜水分最足的西瓜瓤吃的差不多了,才轮到我吃,每次我都用我那把不锈钢勺子把能看到红色的西瓜瓤的地方刮的干干净净,剩下的西瓜皮妈妈拿去削一下皮然后再用盐拌一拌,当做吃完饭的小菜。

每次逢年过节,杀了家里的鸡圈里的老母鸡煲汤后,两个鸡腿肯定是没有我的份的,我姐姐中午吃一个,晚上吃一个。我只能怪怪的吃几块鸡胸脯,鸡爪,鸡翅膀什么的。所以我现在每次去KFC点餐,都要点两个鸡腿,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我这么喜欢吃鸡腿,而且一点就是两个,原因可能是从我小时候的「鸡腿缺失」造成的过度补偿心理吧。

我真的爱我姐姐。

因为姐姐大我两岁,成绩优异。所以现在想来,我的学习成绩能够出类拔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姐姐“一手提拔”。姐姐,作为超级大学霸,每天都会督促我写作业,我遇到不懂得题目,随时随刻都能够问姐姐,每次都会得到无微不至的解答,作为小镇青年,内向木讷的性格,我是肯定不敢去问老师的,即使去问了,老师说了一遍,我要是听不懂,肯定不敢问第二遍,因为怕给老师留下「笨蛋」的印象。直到现在,我都很感谢有这么一个姐姐陪伴我,因为在我小时候,有几年时间,爸爸妈妈为了多挣点钱,去新加坡打工三年,这三年我和姐姐是跟着爷爷奶奶过的。当时我跟贪玩,跟同学去游戏房打游戏,偶尔不写作业还要逃课,是姐姐把我带回了正轨。

姐姐出嫁的那一条,我哭了。由衷的为姐姐找到一个「心满意足」的对象感到高兴。因为在小镇上,女孩子30岁不结婚,父母要背负一定的舆论压力,无论是来自亲戚朋友还是邻里乡亲,可是爸爸妈妈从来不「催」,尽管爸爸妈妈没有很好的学历,可是他们真的很「信任」我们姐弟。

所以,当爸爸妈妈跟我商(告)量(知),准备把苏州园区的房子给姐姐做陪嫁。我举双手赞成,为了姐姐的幸福以及在婆家的地位,我愿意。虽然我现在还在复旦读书,还有三年才能博士毕业,基于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我将来应该不会缺买房的能力。

后来,我总是跟爸爸妈妈开玩笑说,我是不是捡来的?有一次,奶奶告诉我说:你是亲身的,姐姐是领养的。

我生在了一个「重女轻男」的家庭,我感到很幸福
我生在了一个「重女轻男」的家庭,我感到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