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忍心讓孩子在生活中承受諸多委屈嗎?

guai66


相信每個媽媽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捨不得他吃苦受委屈,也不希望他經歷大苦大難。可是這個世界既有溫情的一面,也有殘酷無情的一面。

首先,我不希望孩子在人生中經歷太多太多的委屈。

不吃苦中苦,就不可能走向成功。但如果面對太多的苦難,對於一個人來說並不是好事。

只有適度的困難才能讓孩子成長,激勵他做出努力,走出人生一個又一個的困境。而長久的困難可能會成為人生的絆腳石,對於意志力不堅定的孩子來說,太多的委屈和憤恨會讓他們一蹶不振,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其次,比起不讓他受委屈而言,更應該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生活往往充滿了無數的挑戰和大起大落,父母要適當學會放手,避免對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攬。如果總是搶在孩子前面把一切都擺平,他們就會因生活過於順利而經受不起任何小小的不如意,常常遇到問題輸不起,抗挫能力極差。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一、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只有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才能成長。如果他做錯了,事情的後果確實是他的問題造成的,要接納他的不完美,然後耐心引導他發現問題所在,進而加以修正,避免今後再犯同樣的錯誤。

二、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在孩子遇到委屈或困難時,父母最好不要看上去心疼得不得了,恨不能自己代替他承受所有痛苦。要以引導者的角色側面敲打,增強他獨自面對挫折的勇氣,讓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解決問題。

三、讓孩子思考成功與失敗的意義

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認識成功,能幫助孩子在取得一定成績時不沾沾自喜,平靜應對;認識失敗,則能緩解因失利帶來的焦慮感和無助感,讓他重拾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如果你的孩子有了委屈,或是有了失敗的體驗,不妨和他說“就這麼點小事,怕什麼,讓我和你一起想辦法”,然後鼓勵他針對某件事冷靜思考,自己去克服困難,不斷提高抗挫能力。


檸媽親子課


我覺得每個媽媽,寧願自己受委屈也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自己十月懷胎生下的寶寶,拼盡了全力照顧的寶寶。肯定不捨得讓他受委屈,我自己反正是這樣的,只要寶寶哭,我也跟著難受,寶寶生病,我一整夜都不會睡覺看著他,他去哪我跟著去哪,我覺得寶寶小時候就是我的一切,一丁點委屈我是不會讓他受的,但是我覺得孩子大了,一些挫折,還是要去體驗的,不然的話沒法在當今的社會生存的,一句話,該疼得疼,該讓他歷練也得歷練,不能溺愛。



80後謙謙媽


在我的育兒觀念裡,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適當的委屈是必要的,我有的時候會適當的製造一點小委屈,讓孩子去消化。

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如果孩子的生長環境一直處在委屈種,那做為父母必須要幫孩子改善這種環境,長期的委屈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健康溫馨的成長環境。

但對於現在孩子的生長環境,過多的溺愛,一帆風順,所以造成孩子打不得罵不得,遇到挫折時不堪一擊。在生活中適當的製造一點委屈,讓他們自己消化,對與提高逆境商數有利。

畢竟到學校,到社會,不會處處順心。

在孩子提出的要求裡,10次我們可以有一兩次拒絕;在犯錯誤的時候,適當的懲罰…,但始終要讓孩子知道你還是愛她的,恩威並施。

孩子的教育,沒有黃金法則,我們都是在摸索中不斷的改進,相互探討,尋找一個有利於自己孩子成長的育兒方法。


閒來無事逗糖寶


無論是媽媽,還是身邊的親人,大概都不希望,也不捨得自己的親人受到諸多委屈,但是,即使心中萬般捨不得,該吃的苦還是要吃,這更有利於他們以後面對生活,畢竟,你無法代替他(她)以後的經歷,面對的人。


素東方SDF


沒必要,雖然不可能從不受委屈,但能規避的,就要教孩子不需要委屈自己。我會教孩子學會愛,學會寬容、勇敢~~~特別是女孩子不需要從小就學會委屈自己。換句話說應該是培養他的氣度和胸懷,能夠容下的事就不會覺得委屈,而覺得委屈的事就不要勉強自己去忍受。


向日葵老師的書法班


任何寶媽肯定都不忍心,是什麼委屈,說出來,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溝通很重要,加油


農村二小姐


承受適當的委屈可以


青子but


不忍心,會分析她的委屈,哪裡出了問題。讓她下次明白。


白梔子4


要知道溫室裡的花朵是長不大,除非你能一輩子保護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