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威尼斯雙年展,中國當代藝術如何迴應“有意思的時代”

58屆威尼斯雙年展將於5月11日面向公眾開放,由拉爾夫·魯戈夫(Ralph Rugoff)策劃的雙年展以“願你活在有意思的時代”為主題。有79位(組)藝術家和組合受邀參與本屆主題展,共涉及38個國家,其中包括6名中國藝術家,所佔比重僅次於美國(與法國並列),不難透出中國當代藝術與西方語境聯結現狀的轉變。

除了藝術家劉韡、娜布其、孫原、彭禹、尹秀珍和于吉參與了本屆主題展外,本屆中國國家館呈現展覽“Re-睿”,策展人為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參與本屆中國館的藝術家為陳琦、 費俊、耿雪和何翔宇。外圍展中香港館則呈現謝淑妮個展“與事者,香港在威尼斯”。

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打卡指南

TANC @

Venice

Biennale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將於5月11日向公眾開放,由拉爾夫·魯戈夫(Ralph Rugoff)策劃的雙年展的主題是“願你活在有意思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本屆中國國家館的主題為“Re-睿”。策展人為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參與本屆中國館展覽的藝術家為陳琦、 費俊、耿雪和何翔宇。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中國館策展人吳洪亮在開幕式上發言,圖片來源:TANC

5月9日,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舉行了展覽開幕儀式。中國館策展人吳洪亮在開幕發言中表示,“面對這個有意思的時代,我們希望通過藝術來呈現東方的智慧,所以我們展覽的題目叫‘Re-睿’,而藝術就是人類智慧的形象化感知和直覺化的表達。”藝術家陳琦在代表參展藝術家發言時說,“此次參展的藝術家作品,有將科技融入中國的傳統邏輯,有從中國傳統藝術根系中找尋新的突破,有從自身獨特生命體驗出發,表達生命與輪迴的關照,體現了中國當代藝術多元發展態勢和藝術家開放的思想觀念,以及獨具前言個性的藝術表達。”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Re-睿”,在“有意思的時代”回眺

在接受《藝術新聞/中文版》專訪時,吳洪亮談及對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主題的理解, “這一背景給我們的啟發是當人類面臨新的問題應該如何去考量。”針對中國館的主題“Re-睿”,吳洪亮說,“‘Re-’這一概念其實就是‘回’,中文裡有一個相似讀音的字:睿,它的意思是智慧。面對今天的新問題,回眺或許才能獲得由‘Re’及‘睿’的視角與洞察”。“睿”,也是當代藝術思考的一種方式,吳洪亮表示:“四位藝術家分別從文明的共識、生活的日常、自身的感知三個維度呈現了藝術家們‘Re’的探索”。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藝術家費俊利用App創作的作品《睿尋》手機界面,圖片來源:TANC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費俊作品於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展覽現場,圖片來源:TANC

在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上,策展人吳洪亮希望通過展覽虛擬與現實世界的兩條線索,營造一段讓觀者回歸本心的路徑,室內展覽採用了中國園林的概念,“每一回首都能看到不同的景緻。”吳洪亮說。由於中國國家館的展場位於軍械庫展區最深處,在威尼斯曲折的巷子和錯綜的水道橋樑之間穿行很容易迷路,藝術家費俊利用手機App創作了交互作品《睿尋》,將威尼斯的橋與導航功能相結合,在遊戲般體驗的同時,更能指引觀者去往中國國家館方向。互動影響力裝置《有趣的世界》試圖鏈接更廣闊的社會與地理場域。“橋”,也是一個隱喻性的社會化工具,折射出多樣的世界觀。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耿雪作品於中國館展覽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圖片來源:TANC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耿雪,《金色之名》,2019,視頻截屏,攝影:劉大鵬

走過歷史與未來感對望的遊戲世界,豁然是一片開闊的小廣場,走上廣場一側圓拱形的小橋,可以站在整個展廳的高點俯視藝術家耿雪的影像裝置作品《金色之名》。長10米高4米的視頻作品在絕對的黑白世界中逐漸呈現出現金色,與之相呼應的現場雕塑裝置展現出真實與幻念的模糊界限,也體現出這位女性藝術家對生命初始與輪迴的關照。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何翔宇作品中國館展出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圖片來源:TANC

藝術家何翔宇的裝置作品《我們所創造的一切都不是我們自己》是其在異國語境下獲得了茫然的感知而創作的作品。作品將身體內部的觸覺感知外化,他用舌頭碰觸上顎,再將觸覺感受到的形狀轉譯出來做成鑄銅雕塑,從身體直覺作為創作的“寫生”對象,數年間像日課一樣持續完成這種身體知覺的可視轉化。觀者可以坐下來,觸摸那些不可名狀的雕塑,達成與藝術家觸覺的共知。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陳琦《別處》中國館展出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圖片來源:TANC

陳琦的空間裝置《別處》展現了多變的光影形態,作品中的孔洞來自古書被書蟲咬噬的蟲洞,隱喻著人類文明與自然力量的衝突與和諧,是一個可供靜思冥想的空間。這件作品也會引導觀眾走入中國國家館的室外展場,花園的草坪上一隻淡粉色的巨大盒子,盒子內部卻是陽光穿過“古書蟲洞”投影出的虛靜空間,他同時展出超寫實的中國傳統水印木刻《2012 生成與彌撒》,層層疊疊的水波紋在動靜之間體現出中國古老智慧於當下微妙的循環。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中國館,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軍械庫展覽現場,圖片來源:TANC

成立於2004的大型國有對外文化企業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一直以來都是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承辦方。2017年的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以“藝術永生”(Viva Arte Viva)為主題,中國館主題由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擔任策展人,主題為“不息”,該屆參展藝術家除了湯南南、鄔建安兩位當代藝術家之外,還有兩位中國傳統手工藝者:皮影雕刻藝術家汪天穩、蘇繡非遺傳承人姚惠芬,將民間藝術拉入到國際當代語境,在兩年前也引發過是否應該帶國粹進威尼斯雙年展的爭議。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費俊,《睿尋》app效果圖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中國館,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軍械庫展覽現場,圖片來源:TANC

本屆中國館“Re”展現的不僅僅是中國藝術家面對社會歷史與當下“有意思的時代”的反思與自我表達,也是藝術家在技法、風格、主題、觀念上不斷進行的對根系中動能的新探索。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與事者,香港在威尼斯”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藝術家謝淑妮裝置作品《Negotiated Differences》,香港館展出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展覽現場,圖片來源:TANC

在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外圍展展出的香港館呈現定居洛杉磯的香港藝術家謝淑妮的個展“與事者,香港在威尼斯”,本次展出了謝淑妮全新的裝置作品《Negotiated Differences》《Playcourt》,以雕塑為媒介,將自身思考過程實體化。根據香港館位於Campo della Tana展覽場地的室內與露天庭院空間,其作品探討了水平和垂直兩種狀態。於室內呈現的裝置作品《Negotiated Differences》由3D打印組件和手工製作木車工部件構成,如根莖般四處蔓生,盤踞於展廳,並將手工藝、機械技術和數碼科技相融合。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謝淑妮於室外庭院內呈現的《Playcourt》香港館展出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展覽現場,圖片來源:TANC

在室外庭院內呈現的《Playcourt》由擬人形態事物和羽毛球用品組成,將觀賞者的目光引向天空,也提供了一個供觀者沉思的空間,其部分靈感源自謝淑妮在香港成長的回憶。本次展覽由西九文化區M+與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共同促成。 由活躍於國際、駐居香港及阿姆斯特丹兩地的客席策展人李綺敏策劃,M+副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鏈擔任顧問策展人。在2017年的雙年展上,M+曾委任郭瑛為楊嘉輝個展的客席策展人,此前兩屆分別由李傑、曾建華代表香港參加。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主題館中國當代藝術與西方語境的聯結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尹秀珍大型裝置《木馬》於主題展“願你活在有意思的時代”軍械庫展覽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圖片來源:TANC

在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展上,參與其中的79位/組藝術家分別在軍械庫和綠園兩個主展區進行展出,主題展的藝術家共涉及38個國家,有6名中國藝術家參與主題展,所佔比重僅次於美國(與法國並列),參展的中國藝術家分別為劉韡、娜布其、孫原、彭禹、尹秀珍和于吉。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孫原&彭禹作品《難自禁》,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綠城花園展覽現場,圖片來源:Etienne Dufour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孫原&彭禹作品《親愛的》,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軍械庫展覽現場

孫原、彭禹充滿戲劇性的大型機械裝置作品在兩個展場上都引人駐足。《難自禁》(Can’t help myself,2016)在綠城花園內呈現,作品與世界機器人領軍企業庫卡合作,在有機玻璃護欄裡黑色的機器臂操縱著巨大的鏟子,試圖將地面上一灘不斷外溢的血紅色液體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作品以悖論性的方式喚起一種當代的政治經驗,曾於2016年在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的中國當代藝術群展“故事新編”(Tales of Our Time)中展出;在軍械庫內呈現的作品《親愛的》(Dear,2015)同樣於透明逼仄的空間內展出,從座椅雕塑上方延伸出的一條不受控的鐵條,暴力抽打著玻璃圍擋,現場給予的視聽衝擊以及心理上的威懾力耐人尋味。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劉韡作品,主題展“願你活在有意思的時代”綠城花園(上)、軍械庫(下)展覽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圖片來源:劉韡工作室

劉韡在軍械庫展區呈現了2018年創作並展出於北京林冠藝術基金會的作品《微觀世界》,通過在物理世界的語境與人類學認知體系的探討,展現另一種觀看的權利,其在綠園展在的作品則是體量相對較小的新作《吞噬》。于吉在本屆雙年展上展出的作品以雕塑和裝置為主要媒介,在特定的地域環境歷史下,工業廢置感與作品纖微細節,傳達出脆弱不安的環境體驗,部分作品於2017年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期間創作展出。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于吉作品,主題展“願你活在有意思的時代”展出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圖片來源:TANC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尹秀珍《無處著陸》,主題展“願你活在有意思的時代”展出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圖片來源:TANC

來自尹秀珍2013年與2017年個展“無處著落”和“以始為終”中的大型裝置和雕塑作品展出于軍械庫,作品《東方紅一號》《書籍》於綠城花園內展出,在軍械庫展廳內呈現的則是其兩件大型裝置《木馬》和《無處著陸》,作品《木馬》由其標誌性的材料衣服與鋼架結構製成,模仿飛機迫降時人的防禦衝擊狀態,與作品《無處著陸》中由舊衣服包裹的兩個廢飛機輪胎相呼應,展現出時代的失控感。娜布其2018年的混合材料裝置作品《真實發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間嗎?》展於綠園,體現怪異的仿真材料、虛實環境與情緒知覺之間的微妙關係,軍械庫內則展出其去年參展UCCA沙丘美術館“後自然“的作品《終點》。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尹秀珍《東方紅一號》,主題展“願你活在有意思的時代”展出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圖片來源:TANC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回应“有意思的时代”

娜布其2018年的裝置作品《真實發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間嗎?》,主題展“願你活在有意思的時代”展出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圖片來源:TANC

策展人魯戈夫挑選的藝術家是出於創作生涯不同階段的在世藝術家,相較於此前兩屆展出大量已故藝術家的主題展來說,本屆展覽體現了策展人對於當下正在發生的藝術創作的充分關注與信任。兩個展區中均有新作和藝術家近年創作的作品。主題展上來自中國藝術家的作品皆出現在展場的關鍵位置,不難透出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與西方語境聯結現狀的微妙轉變。(TANC威尼斯現場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