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漫長的美術史中,出現了許多天賦極高的美術畫家,有的聲名遠播,深受世人矚目,有的被列入教科書,成為藝術界的典範,而接下來聊的這位,他的一生為人及其低調,沒有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的名氣,但卻有著異於常人的創造力,“要像提香一樣繪畫,像米開朗基羅一樣設計。”他得益於米開朗琪羅和提香的藝術成果,創造出了別開生面的新藝術,作品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在敘事傳情方面突出強烈的運動,且色彩富麗奇幻,在威尼斯畫派中獨樹一幟,是後世不可多得的瑰寶。他就是十六世紀威尼斯美術黃金時期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和提香、委羅內塞並稱為威尼斯畫派的“三傑”之一的丁託列託。
1518年9月29日,丁託列托出生於意大利的威尼斯,原名雅各布·羅布斯蒂。在同時代威尼斯的許多大畫家中,唯有他出生在威尼斯本地,是個地道的威尼斯畫家,但由於他不像多數畫家那樣攀附豪貴,而是執著於對繪畫原始的熱愛,因此他的藝術較少有富貴光華的特點,更多的是帶有民主主義的色彩。寫實、準確的造型是丁託列託藝術的基礎,他忠實地觀察客觀世界,並樂於研究客觀物象,善於通過多視點強化透視效果,營造戲劇化構圖,同時利用光線的效果,讓畫面色彩充滿幻想,形成 “瘋狂熱情的”(IlFurioso)的藝術風格,使他成為巴洛克藝術的先驅。他的作品裝飾著威尼斯的很多建築物,如總督宮殿和各種教堂等等。
作為傳統的聖經題材,《最後的晚餐》在不同時期有很多畫家都畫過,其中最讓人知曉的莫過於達·芬奇的大作,構圖、色彩、人物動態與神態等趨於完美。而丁託列託的這幅《最後的晚餐》,雖然沒有那麼出名,但卻是最別出心裁的。他將這頓“晚餐”,擺設成透視縱向的角度,屋子裡人物的動作呈現出的是聚合的、繁忙的、富有敘事性的,左邊展示的是神奇的事蹟,右邊描繪的則是日常的寫實狀況,正是這種緊密的關係,將宗教構圖和其象徵意義顯現出來,使得畫作極具宗教內涵和觀賞性。此外,他使用舞臺式的光,一盞高懸於眾人左後上方的吊燈,從後側照亮大廳,另一束超自然的光芒從耶穌的頭部位置射出,這兩種強烈的光源,衝破黑暗,並將神蹟和現實區分開來,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心理上的印象。
閱讀更多 尚古大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