鐫刻古琴琴體上的文學藝術——琴銘

就算沒接觸過古琴人,你肯定也在文學作品中聽到過“號鍾”、“焦尾”、“綠綺”這樣的古琴的名字,這些古琴的名字,或伴隨著斫琴的人將他們從木頭變成一張古琴開始,或伴隨著彈琴者將他們收入囊中開始,便都成了他們的名字,如同人的名字一般。給古琴起的名字的立意,有的是很久這張琴的聲音氣質,比如“鶴鳴秋月”,有的則是寄託著起名者的美好願望,比如“大聖遺音”,這些美好的名字,便都被鐫刻在古琴的底板上,很多傳世名琴,在他們的龍池鳳沼之間,往往還有一些文字,這些文字便被稱為“琴銘”。

鐫刻古琴琴體上的文學藝術——琴銘

琴銘如同山水畫中的題跋一般,大都是一些精簡,優雅的文字,有的是韻文,有的是散文,或刻詩以名指,或記述其得到琴的經歷,不論是什麼內容,這些琴銘都成為古琴藝術中的一部分,加上歷代詩文大家作品,書法家的書法,篆刻家的篆刻,是的古琴成為一件集雅樂,詩文,書法為一體的藝術品,而不僅僅是一件普通的樂器,的並且一直在時間的洪流中散發著其獨有的魅力。

鐫刻古琴琴體上的文學藝術——琴銘

今天洛水琴客就帶大家瞭解一下傳世名琴上的琴銘。

故宮藏“九霄環佩”上就不止一處,不止一個人曾在琴上留下琴銘:

超跡蒼霄,逍遙太極。庭堅

泠然希太古。詩夢齋珍藏

藹藹春風細,琅琅環佩音。垂簾新燕語,滄海老龍吟。蘇軾記

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在得到這張琴的時候,對這張琴不同的評價。

古琴“香林八節”的琴銘:河渭之水多土,其聲厚以沉;江漢之水多石,其聲激而清。香林八節,是為天地之中山水知音。

“滄海龍吟”琴銘:陰陽合意,造化一心,託情緣性,神物同音。

鐫刻古琴琴體上的文學藝術——琴銘

成功亮先生的藏琴“秋籟”:當庭秋吹,輕清長空。皓月光明,撫我絲桐。數聲天地,萬物之情。

這些看似簡單的琴銘,不僅僅是古琴這件樂器的品質,還表達了擁有者自己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於是將這些座右銘,刻於琴上,時時提醒自己,進入到這樣的精神境界。一張琴,涵蓋了天、地、人的靈氣,無論其材質,形制,漆色,斷紋還是琴銘,都有很多值得人們把玩,賞鑑的地方。但是作為彈琴者,也應該時時警醒自己,古琴是一件樂器,是一件能將自己內心世界外放的樂器,無論樂器貴賤與否,都應該以展現古琴曲中的意境,抒發內心所想為初衷。

鐫刻古琴琴體上的文學藝術——琴銘

我是洛水琴客,一個專業的古琴文化傳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