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是黛玉为人率真,宝钗对人虚伪吗?

阿丹151014015


《红楼梦》中是黛玉为人率真,宝钗对人虚伪吗?说林黛玉率真我同意,但说薛宝钗虚伪则偏颇。

在曹雪芹而言,林薛两人在他心中实是一个。所以才有“钗黛合一”正册判词。

书中是这样写的:

“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一、可叹停机德:是指薛宝钗。“停机德”的典故,出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学业中断,规劝他不要半途而废。而《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就是常常劝说宝玉多读书,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宝钗身上寄托曹雪芹所追求的女性一种高尚品德。

二、堪怜咏絮才:是指林黛玉。“咏絮才”,是晋代谢道韫典故:某日,天降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就景吟诗:“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之兄谢朗接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大为赞赏。

所以,黛玉身上寄托着曹公心中的有才华女性的理想。

三、玉带林中挂:前三字倒读,即是谐音林黛玉的名字。暗喻林黛玉孤独地死去。

四、金簪雪里埋:“金簪雪”:雪,谐薛,则指薛宝钗。寓意宝钗的彻悟:“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钗为两股,而簪为一股,也是暗喻宝钗最后孤独一人死去。

林黛玉的性格主要特点是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

薛宝钗的性格特点是处事淡然、稳重平和,恭顺体谅、圆滑隐忍、深明大义。

在与林黛玉的对比中,似乎薛宝钗有着“虚伪”的一面,但这正是她深明大义、处事练达的表现,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

“钗黛合一”,这是人生多么不可实现的理想啊!每个人都想做内心中真实的自己,但真实的自己往往有着与众不同、为人所不理解的一面;每个人都想做社会上认可的自己,但被社会认可的自己,又必须学习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一面,而这样作往往会被不理解的人认为是“虚伪”!

既能为真实的自己而活,又能成为大众眼中的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这应该是曹公“钗黛合一”的追求吧!


风中禅影


在相当一部分观众读者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当然是“黛玉为人率真,宝钗作人虚伪。”

比如说,贾母为宝钗过十五岁生日,宝钗点菜、点戏都考虑到贾母的喜好,刻意讨贾母的欢心。之后凤姐病了,要二两人参配药丸,王夫人手上没有了,贾母处拿出一包表面上好的人参来却是陈年失效的。薛宝钗主动提出帮忙去参行拿原枝的人参来,还对王夫人说:“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王夫人点头道:“这话极是。”许多读者就此认为宝钗是在背后讥讽贾母,这就是宝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伪表现。

首先,贾母并非“真理”的标准。按照作者的本意贾母就正如这包人参一样,年成日久表面还很光鲜、内里却是“糟朽烂木”失去了药力,以贾母为代表的贾府也是一样的。宝钗对王夫人是实话实说人参藏久了废了,宝钗之后还对劝她再搬回大观园来住的王夫人和凤姐说“据我看,园里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强撑着大观园的这个费用大摊子对财务上已经极度空虚的贾府是无益的。其实宝钗就是在真人面前不说假话,直来直去切中要害,不愿虚假委婉的人。
黛玉嘲讽他人的时候貌似率真,可以当众挖苦有头有脸的下人周瑞家的、李嬷嬷等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而被晴雯这个得贾母看重、宝玉宠爱的丫头“丧声恶气”的不给开门时却默默的忍耐流泪。

黛玉在跟宝玉说话时,对触及实质的内容多半都是委婉的,或者半遮半掩、或者蜻蜓点水。宝玉挨打,黛玉只一句“你从此就都改了罢”。黛玉想劝宝玉务实,只一句“出多入少,恐后手不接。”见宝玉不在意,黛玉先自己转身离开找宝钗说笑去了。黛玉平时跟宝玉吵吵闹闹的,其实内心为了爱“低到尘埃里去了”根本不敢真的说多了“混帐话”得罪了宝玉。宝钗湘云劝宝玉“仕途经济学问”的意思与黛玉是一样的,话却都说得直来直去的,欠缺了黛玉表达时的温婉柔顺的“病若西子”之态,恋爱情商远远不如黛玉。

黛玉看见宝玉收起了“金麒麟”,立刻忧心宝玉湘云会做出什么“不才之事”。黛玉见到宝钗似乎哭过,立即嘲讽说“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黛玉听贾母说“不过是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立马对宝玉改口说自己只是“些许认得几个字”。黛玉心中的的儿女私情“俗套”只比宝钗湘云多、不比宝钗湘云少,黛玉对长辈贾母王夫人等的顺从讨好的能力一点也不比宝钗和湘云更差。


黛玉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小性儿”,亲口对宝钗说若是换了自己拿住了宝钗“看杂书”的事儿,是不会放过宝钗的“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

父母或者长辈的过度偏袒,对任何一方都可能会造成伤害,受伤害的未必只是被冷落的一方,受伤害的很可能也是被偏袒的一方。比如贾母最心疼“两个玉儿”,宝玉还有他爹杖责,黛玉就是直通最高领导贾母了。整个贾府除了贾母亲手提拔起来的晴雯姐姐,再没有其他任何人敢给黛玉脸色看了。于是黛玉就成了“背锅侠”贾府里上上下下的人,宝玉、凤姐、宝钗、雪雁、以及园子里的婆子都是遇事就往“林姑娘”身上推。

想一想,王夫人对贾母孝顺了大半辈子了,还要对这样一个惹得儿子宝玉两次摔了“命根子”、又动手剪了玉上的穗子,还有婆婆贾母当众抱怨哭着为她撑腰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想当“准儿媳妇”的“林大姑娘”,王夫人内心的郁闷可想而知。 这天王夫人午睡时翻身起来扇了贴身丫鬟金钏儿的大耳光子,恐怕真有一大半是在心里扇那个刚刚在贾母屋里听凤姐所说的“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都扣了环了。”的那只鹞子的脸上的吧?


宝钗对宝玉的不求进取实话实说,对贾府大观园里的种种弊端实话实说,小红和贾芸,以及宝黛二人的“私情”宝钗都是在无意中听到的,却像鸳鸯撞破司棋一样的守口如瓶,并且还私下提醒黛玉要注意。

宝钗在大观园尽力帮助自己身边的姐妹们,并且行为低调照顾到当事人和周围人的尊严。曹翁的“山中高士晶莹雪”,正是赞扬宝钗之美德。


阿丹151014015


贵家之林黛玉率真,富家之薛宝钗圆滑

一,林黛玉的前生

要真正了解林黛玉,必须从《红楼梦》开篇说起:

话说仙境的极乐世界里,有座赤瑕宫,住着一位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前身;

宫旁有条灵河,河畔有块三生石,石旁长了一株仙草~~“降珠仙草”,这是林黛玉的前身;

那么,这位好心💕的神瑛侍者,生怕仙草死去,时常浇灌仙草,慢慢地这颗仙草修成正果,化为神仙,“觅情果”果腹,“愁海水”解渴。

有一天,神瑛侍者动了凡心💕,要到凡间历练一番,于是到[太虚幻境]挂号,便同渺茫大士带来的石头一起,落入凡间。

当绛珠仙草🉐知此事,为了报恩,便决定下凡,通过自己的眼泪,来回馈甚至感动遭受凡间痛苦的神瑛侍者,促使他早点返回仙界。

这便是宝玉和黛玉前世姻缘,双玉合璧的爱💕情故事。

从双玉前生看来,俩人性格的核心💕,是一致的~~平等,自然,率性。

这是木石前盟的爱💕情基础。

二,林黛玉的今生性格分析

1父亲林如海

第二回介绍年已四十的林如海,原本还有一个小林黛玉一岁多的弟弟,三岁时病故。

而在母亲贾敏病故时,林黛玉才六岁。疼爱外孙女的贾母,派人去接林黛玉到贾府抚养,林黛玉不肯去——其率真,小脾气,甚或执拗,在此初见一斑。

林如海对黛玉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而不往?”

林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从这段说到家的对话中,我们读者不难体悟到,这位探花🌸出身,官至正七品巡盐御史父亲,应是个情真意切的正人君子,绝不似贾宝玉装腔作势的父亲—贾政,假正经。当然贾宝玉的性格对于老爸政老爹来说,纯属意外,正如贾政时常挂于唇边的“逆子”二字,暂且不说也罢。

再说林黛玉母亲贾敏,这位贾母的掌上明珠,是在贾府最鼎盛时,下嫁给才高八斗学识非凡的林如海,是实实在在的,有爱情基础的婚姻,而非政治联姻。

那么,林如海的品格自当高洁,再加上傲娇妈妈贾敏的培育,天生贵胄自带千金小姐贵气,孤傲自赏如病梅,才华横溢,率真多刺,抑或偏激多一点的林黛玉性格特征,便是无需再加证明的了。

三,薛宝钗

金陵四大家族的薛家,号称“珍珠如土金如铁”,“丰年好大雪”的金陵首富。

不光如此,大家注意,薛家🏠还是书📖香继世门第。薛宝钗之祖曾任紫薇舍人,执掌天子诏令与皇宫财政。

因而薛家是亦政亦商的官僚大资本家,真正的书📖门🚪豪门合而为一的巨族。

这样的家庭背景,肯定需要一位既有书香气,又带精明头脑,所谓心💕到,手👆到,口到,腿到,面面俱到的人物,于是薛宝钗便应运而生。

这就是圆滑🉐众人爱的薛宝钗。

书📖中这样描述薛宝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其哥薛蟠吃喝玩乐,混蛋一枚,不足道哉。

但是,走了下坡路暂居贾府的薛家,应在薛宝钗身上,说到底还是商家气味要大于书香气息,赖在贾府不走,不就是明摆着觊觎希图贾宝玉的妻子的大位正位吗?

这难道不又是一笔最为划算的大买卖吗?

结论:木石前盟虽虚,却真;

金玉良缘虽实,却也虚。

贾宝玉最终还是选择了出家。











鹅鹅曲项天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从投奔贾府到最后死去。整个剧情下来我们都会同情她,替她叹惜。但她做事从来都以自已为中心,由于自已的境遇确实比不过人家,又死要面子,为悍卫自己的尊严和清高,处处设防,说话尖酸刻薄。

我们撇开同情弱者的心理倾向,从另一面去分析林黛玉。当初贾府收留进去,靠的是家大业大,增几口人是吃不垮的。倘若是小户人家,添一口二口,当家的肯定压力大大的。林黛王应该带着感恩的心,知道自已的点在那里,不是去制造麻烦,怨人家对自己的不公。越剧《红楼梦》中,黛玉重病在床,紫娟劝解,列举了贾府里上上下下对黛玉的爱和好。黛玉带着满腔的愤恨喝断紫娟,"紫娟你休提贾府人。"当初的恩忘得一干二净,反而恨得咬牙切齿。

宝钗虽然家境比黛玉好,也是投奔贾府。林黛玉有仇富心理。两个人放在一起我们肯定会偏向黛玉,厌恶宝钗。宝叙识大体,顾大局,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古代,是难能可贵的,心理是积极向上的。

黛玉为情所伤,情因心起,所以称不得率直。宝钗大方得体,有时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比较随和,但个性开朗积极向上,因此不觉得虚伪,比较实在。







寒梅曲苑


讲黛玉,要搞清楚一个明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个特定的词——真性情。

“性“和“情“这是个很大的题目,儒释道三教对此的解读都不一样,在各个时期,这三家自己的解释也不一样。

明代因为出了阳明心学,三教就越来越合流,于是心学里就出了个泰州学派,冯梦龙的“情教“在这段时候起来了,汤显祖的“情“论也出来了。

慢慢的,“情“与“真“合流。

真性情的核心是“真”,不是“善”。

这个“真”,不是科学实证的“真”,而是“出于本性”,是一种依赖于直觉的价值观。

所以,这个“真”,有很强的感性因素。

这个“真”,极其任性。

这个“真”,其实就是“美”。

在我看来,这个“真“,可以称之为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所推崇的“美学的价值观”。

而这个价值观,和真实的生活其实没啥关系。

比如,金圣叹盛赞《水浒传》里的李逵,不是赞李逵的“善”,而是他的“真”。

他批判宋江,是因为宋江的“伪”。

黛玉,就是《红楼梦》里的“真性情”。


红楼梦研究


林黛玉为自己的真心而活,作为孤儿寄人篱下,她敏感,她爱宝玉,苦于没有父母做主,从而没有安全感。她不是贾府的正经主子,处处要小心,但她天真真诚,所以丫鬟紫娟跟她情同姐妹。繁华的贾府在她眼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贾府的下人也是很会看人下碟的,她没有父母撑腰,有时候就要靠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别人就说她刻薄。可见这么说她的人没有同理心。宝钗虽然也在贾府,但她有母亲和哥哥,用自己家的钱,不算寄人篱下。宝钗有城府,贿赂人心,守分从时,又🈶️金锁带来金玉良缘之说,这让黛玉显得很没安全感,从而对宝玉会过分在乎而有些小性子,都是可以理解的。


每日学点心理学


二人心性不同,脾气不同,待人接物自是不同。

黛玉寄住贾府,身后已无靠山,在贾府中行事必然小心,却又处处敏感。而这个敏感往往多触发心底的真性情。如果用率真来形容黛玉,我觉得稍微欠妥,黛玉是在逞强,不想让别人看不起,故而会有尖刻之态,是在洒脱,故而不劝宝玉走上仕途。

要说率真,我觉得,史湘云最为率真。

宝钗圆滑,处事得当,待人宽和,贾府上下人人乐道。这样的人就是虚伪吗?不见得。宝钗一样的寄住大观园,这样做只为保护自己与家人,与人为善是希望不要找自己的麻烦而已。还远没有到虚伪的地步。


烹饪历史快上菜


刻薄而世俗,雪中宝钗何来暖?





三月二十


《红楼梦》我没细致的读过,通过影视剧看了大慨,我道觉得林黛玉为人处世过于刻薄,小家子气,在封建家庭难于立足,也不符合“适者生存”的规则,在反对封建婚姻和封建教育方面也显得过于单薄。反道是觉得岳宝钗更符合贾府的标准,她聪明能干,经常劝贾宝玉好好读书,是贤妻良母的坯子,也没觉得她多虚伪,宝黛的爱情是注定没有结果的,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令许多年轻人同情和向往,但在传统封建家庭以及封建社会是难以立足的。


沁园春雪144160832


黛玉为人率真,容易交朋友。率真的人喜欢的人是多数,但自己容易吃亏。宝钗为人圆滑,城府深,不容易交朋友。但城府深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我没看见宝钗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